這一場聚宴中的首桌眾人不約而同的停了杯中酒餐上箸,眼光齊向沈雲衣看來。
卻見沈雲衣思忖半響,沉聲道:
「聖人之道,以禮為先。來得若不是朋友,那便各色人等皆有可能。我當省自家之禮,再修自家之力。隨後聽其言,觀其行,看這從遠方所來之人是否以禮待我,若是與禮相合,自當是『力能救則救之』,若是與禮不合,卻該是『力能討則討之』。如此方合聖人之道。」
坐在首桌的安家各房老爺皆是科舉場上的過來人,知道這「力能救則救之,力能討則討之。」亦是聖人之言。沈雲衣以聖人之言對答論語,短短兩句話裡便包含了禮、省、修、視、拯、伐等諸般儒家之說,又先顧自身禮法和力量,頗有暗喻「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道的意思,心中不禁齊齊喝了一聲彩。
安老太爺卻是不知什麼時候又變成了那個笑瞇瞇的小老頭,樂呵呵地道:
「好!不愧是我那沈賢兄的長房嫡孫!這等詩書教化哪是那些北疆的胡虜們可比的!若是參加此次秋闈的士子們接有這般,我大梁何愁不興!便是當今皇上也能多睡幾個好覺了。」
這幾句話看似全無關聯,沈雲衣卻登時心中雪亮。
大梁朝近百餘年來一直邊疆不靖,北方一代更有北胡諸部時常劫掠搶奪,九年前更是叩關直入近千里,逼得大梁不得不送了皇帝最寵愛的雲秀公主出去和親才算罷手。
近年來皇帝陛下勤政圖治,大梁國力多有提升,北疆用兵一事在朝堂中也是頗多爭論。適才沈雲衣如此作答,隱隱心中已經想到,安老太爺如此說,那更是明明白白的提點他本輪秋闈的出題方向與此有關了。
這平平淡淡一句論語,卻含著如許深意。沈雲衣心中佩服不已,當下一躬到底,由衷謝道:
「承蒙老太爺指點迷津,晚輩感激肺腑!」
安老太爺笑呵呵地道:
「罷了罷了,家宴上閒扯兩句,又談得上是什麼指點,倒是你這年輕人處事進退有據,我安家的小一輩裡要向你多學才是嘍!」
沈雲衣連稱不敢,安家的幾房老爺們各自卻在品著心思,雖不是準確的考題,但這樣一個事關科舉的大方向出來,卻是天大的消息。
仕途財途,朝廷官場,能夠如何把這消息用得好,那是各人的本事了。
倒是那四房老爺安德峰腦子轉的最快,眼見著正經事情已經做完,心想便該將自家孩子功課天份拿出來顯顯,也在眾人之前踩一踩長房安德佑的兩個兒子,在老太爺面前有個比較那才是今日的實在目的。當下便笑道:
「父親在學問上的造詣,兒子們自是拍馬也趕不上的,只是沈世伯家的晚輩今日得了指點,咱們安家的子孫也還得父親多點撥幾下才是!不然這些娃娃們可要埋怨我們這幾個當爹的不給他們爭機會了!」
安瀚池笑罵道:
「好你個老四,你們哥兒幾個之中,偏你是那個最不肯吃虧的!罷了罷了,今兒個既是高興,便查查孩子們的功課,都過來罷!也省得孫子們說我這做爺爺的偏心!」
這話一說,下首桌子上安家各房的小字輩登時跑過來跪了一地,口稱:
「孫兒請祖父指點檢校。」
四老爺安德峰的夫人藍氏眼睛刁得很,看看長房的晚輩們裡面少了人,立時夫唱婦隨的挑起了事兒道:
「長房的孩子們缺似少了誰?是了,可是清悠那閨女不在?怎麼今兒老太爺來了,也不出來見個面請個安?」
徐氏倒是早就有備,陪著說道:
「這些日子府中商議著,要把大小姐送進去選秀,這宮裡的規矩總是大的,清悠年紀又小不懂事,總是要緊著練些規矩。她身子既弱,前些日子又練得辛苦,索性就讓她歇著了。今兒這是各房齊聚的大時候,她一個女孩子家的,上什麼檯面兒!」
那藍氏卻是嘴上不饒人,輕笑道:
「記著大小姐怎麼說也是趙尚書家姐姐的骨肉,正經夫人生的嫡長女反倒少了規矩,這倒是個奇事了。我看青雲那孩子年紀更小,怎麼反在這廳上坐著?大嫂子這倒是有心了,只可惜我那清悠侄女啊,怎麼就成了個上不得檯面兒的?」
徐氏做妾的出身,雖是一步步爬到了這繼室夫人的名分上,但是在安家這等規矩等級極嚴的大族場面時,終究沒什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