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秘

第六卷 決戰江之巔 第二十一章 大難臨頭 文 / 暮古

    更新時間:2013-05-26

    袁紹對於孫翊奪得了他大將軍的職位十分憤怒,恰好江東談判的使臣劉曄、蔣欽、徐盛三人來到了冀州,這就更給了袁紹發洩的機會。

    袁紹聽聞他們一行飄洋越海而來,便知肯定是帶了一支很龐大的船隊。所以並沒有下令馬上處決他們三人,而是希望從他們三人身上打探出信息。因為在他的感覺中,這支船隊一定帶來了大量的糧食。

    事實上也是,孫翊為了表示誠意,特批了五萬石糧草,可供劉曄三人在河北行事時打點之用。

    可是這三人關押了五六天,卻根本就沒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也沒有查出那支船隊的準確位置。這使得袁紹頓時就火冒三丈,官渡之戰的餘怒還未消,此時更添新愁,一怒之下就忿然下令,處決劉曄、蔣欽、徐盛三人!

    徐盛自不必說,就算是他背叛了全世界也不會背叛孫翊;劉曄自江夏跟隨著孫翊一來,更是被孫翊種種新穎奇特,又雷厲風行的行事風格所折服,此心也早已歸附江東;蔣欽自見到孫翊第一面起,就認為他是個蓋世的英雄人物,英雄惜英雄,使得蔣欽也不可能對孫翊生出一絲一毫的異心。

    即便是一連五六天的粗茶淡飯,即便是此時被幾個凶神惡煞的武士押赴刑場,即便是此時已入初冬,衣著單薄的他們感到了些寒冷,可是他們三人仍舊是昂首挺胸,一點也沒有膽怯的架勢。

    蔣欽知道徐盛是孫翊的三弟,所以對於他的這副淡定從容也並不意外,可是劉曄這個文人,在面對死亡的時候,竟然也顯得如此淡然,甚至嘴角還微微勾起了一絲不屑的冷笑,這就讓蔣欽大感意外,心中也興起了莫名的欽佩。

    「子揚兄,我蔣欽這輩子佩服的人不多,你算一個!」蔣欽豪情壯志,器宇軒昂得就像是站在泰山之巔,可以一覽眾山小的鬥士。

    劉曄一臉快意的看了蔣欽一眼,暢然大笑道:「曄能與公奕將軍同死,也算是殊榮一件,便是死也瞑目了!」

    「死也瞑目了?」徐盛撇了撇嘴,深深的不以為然。他顯然沒有劉曄和蔣欽兩人豁達,就好像身上背負著千斤重擔沒有放下一樣,愴然一歎道:「沒能戰死沙場,卻死於豎子之手,真是痛心疾首!」

    劉曄卻連連搖頭道:為江東而死,死而無憾!」

    「哎……劉先生所言也不無道理,只是……」徐盛的神色有些落寞,抬頭望向了南方,哀傷的喃喃道:「只是有用之軀未能幫大哥征戰四方,平定天下,真是有愧大哥的情義!」

    徐盛說道這話,同是武將的蔣欽也感到了一絲傷感,歎了口氣,朗聲道:「罷了,文向,我等便在天上,看著主公一統天下的那一天吧!」

    劉曄也附和道:「對,公奕、文向,如今我等同時赴死,只願在天能見主公他日一掃天下賊寇,還得黎民蒼生的安寧!」

    劉曄氣勢十足的一句話,在這群山環繞的曠野中不停的迴盪,就好像真的受到了上天的感知似的,餘音久久不斷。

    幾個抄刀的劊子手都愣了,他們還是第一次見到這讓從容赴死的人,而且還是這樣慷慨大義,讓他們幾個劊子手都有些錯愕。

    不過劉曄、蔣欽、徐盛三人的談話也到此結束,他們每人嘴裡都被塞上了一團厚厚的棉布,再也不能發聲,接著下一刻……

    便沒了知覺……

    ……

    ……

    被劉表給予厚望的蒯越垂頭喪氣的返回了荊州。對於蒯越出使江東,蔡瑁和蒯良其實都不同意。因為如果是他們手下的人出訪江東,那麼談判交易的時候很容易從中剋扣,從而填充那一百萬石的缺口。

    當看到蒯越這樣失魂落魄的返回時,蔡瑁和蒯良二人終於舒了一口氣。只要他沒能完成任務,那麼下次派去江東談判的,就很有可能是自己的人。

    可是當蒯越說出江東開出的那個天價時候,簡直是震驚了劉表的所有賓客,而蔡瑁和蒯良二人更是驚愕的面色發青,眼珠子都快瞪了出來。

    五十萬石就要價八萬金,要知道當初蔡瑁和蒯良出售了兩百多萬糧食,才賣了不過八萬金而已,這一下就要縮水四倍?這樣巨大的貿易差,即便是蔡家和蒯家這樣的荊州大戶,也根本就無法承受啊!

    五十萬石要八萬金,那麼要填充完那一百萬石的缺口,就最少需要十六萬金!再加上今年一家上下幾百口人的吃喝用度,總耗價最少也要達到二十萬金!這簡直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漢鼎盛的時候,全年的稅收總和也就是二十萬金。可是這全民的徵收都交給了蔡家和蒯家,這巨大的壓力頓時讓蔡瑁和蒯良二人都有些喘不過氣來。

    沒有了辦法,蔡瑁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自己的族弟——蔡勇的身上。

    蔡瑁作為荊州最為有頭有臉的人物,對於荊州地面上的各大人物也有多方的瞭解。他曾經親自去拜謁過「水鏡先生」司馬徽,想要請求他出山幫助劉表匡扶漢室,可是司馬徽無意於爭鬥,一心歸隱,這才作罷。

    不過雖然此番一行徒勞而回,蔡瑁還是從「水鏡先生」的口中得到了一條非常有用的消息。他的族弟蔡勇會是蔡家的福星,蔡家如要撅起,必靠蔡勇。

    「水鏡先生」司馬徽的大名在荊州的上層世界,可謂是人人共知,而且是人人敬仰。他說的話,蔡瑁一點都不覺得是信口之言,所以從那以後就開始著重培養起這個弟弟來。

    此番蔡家大難,蔡瑁就又想到了那日司馬徽說過的話。既然這蔡勇是蔡家的福星,那麼這麼重要的一件關乎蔡家安危的事,當然要派這個福星去!

    這也就有了蔡勇這個年輕人孤身一人訪江東的前事。

    當蔡瑁和蒯良憂心忡忡的離開劉表的鎮南大將軍府的時候,兩人雖然是分道而行,然而心思卻繫在了一塊,就是如何能夠從江東購糧。兩人遠遠不能相見,卻同樣是憂心忡忡,一臉的陰沉。

    蔡瑁今年才二十八歲,可是他覺得自己的滄桑歲月,就好像已到了不惑之年似的。可是真得能把蔡家全族幾百口的希望都放在蔡勇的身上嗎?他忽然他腦子一動,向著馬伕高喊了一聲:「去黃府!」

    蔡瑁的姐姐今年三十一歲,而他的姐夫黃承彥今年已經四十多,更是顯得老態閉露。可是這個在荊州之地大名鼎鼎的姐夫,雖然身體不好,但是智略卻不容置疑。

    既然是姻親,那麼在蔡家有難之時,想必黃承彥絕對會幫助一二。

    「呦!原來是蔡軍師大駕,老爺……老爺……蔡軍師來了……」管家開門一看,竟然發現是蔡瑁在親自叩門,震驚的魂兒都快飛了,扯著脖子喊著黃承彥。

    「吵吵嚷嚷的,像什麼樣子?」一聲有些蒼老,又不怒自威的聲音不多時就響了起來。

    然後便見到一個已經半頭白髮的老頭兒拄著拐棍,晃晃悠悠的走了出來。一手還握拳掩口,咳喘不停,不過這精神頭,倒是矍鑠飽滿,容光煥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