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三國之秘

第一卷 混跡女人堆 第二十九章 覆手為雨 文 / 暮古

    更新時間:2013-01-10

    孫翊正在欣賞吳氏的表演,卻見一個身形纖弱,體態優美的妙齡女子闖了進來,呵斥帶喘的明顯是一路奔跑。

    定睛一看,卻是啞然失色。來人竟是大喬!

    「她不是回去了麼,怎麼會去而復返?」

    大喬此時心中有極度的焦躁不安,來到了書房中,根本就沒有去看別人一眼。找到了孫策的位置,一下子就跪在了他的面前。

    看到大喬莫名其妙驚慌失措的跑來,孫翊就猜到她來的目的。但是此時事情已經有了解決,根本與孫翊本來所料想的那般毫無關係。所以此時見到大喬的身影和那勇於承擔的堅定模樣,孫翊不僅沒有絲毫的感動,反而心中暗暗著急。

    還沒等大喬開口,孫翊就搶先開口,故作驚訝道:「三嫂,你怎麼來了?這裡都沒事了。」

    他故意在「沒事了」三個字上加重了語氣,意圖提醒她事情已經完全辦好了,你放心就好,可千萬別露餡了。

    屋中幾人見到往日裡溫淑典雅的大喬竟然如此的失態,一個個都感到很不可思議。唯獨大夫人吳氏好像看明白了什麼。難怪一開始孫翊大張旗鼓、不分青紅皂白的就來認錯,本來吳氏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可是如今看到大喬的形態就跟剛剛孫翊的如出一轍,只不過不同的就是孫翊是鞠躬,而大喬則是果斷的跪下。

    這就算是傻子也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更何況是吳氏這種折磨精明的女人。別人也許看不出來什麼,但是她當然能看出來,因為孫翊好大喬先後一反常態的表現都是跟她有關,是擔心她告密了。

    吳氏心中暗暗冷笑:「哼!你們也太小看我吳婉兒了,兩敗俱傷的事我怎麼會去做?不過這樣也好,本來我還擔心自己去跟夫君說這件事會引起他的反感。這下你們自己蹦出來認錯,反倒讓我撿了一個大便宜。」

    聽了孫翊的話,大喬回頭看了她一眼,只見他表現很鄭重其事。但是大喬又看了看吳氏那幸災樂禍的神情,和孫策孫權那鐵青的臉,以為這又是孫翊在故意的安慰自己,想要自己脫離事外,而把所有的罪責都抗在自己的身上。

    大喬一向很是溫柔,但是對於這件事上,性子卻是倔強起來。她向孫策道:「妾有錯……」

    孫策形象一貫是肅穆威嚴,此時竟是笑的平易近人,「今天倒是有意思了。先是三弟過來認錯,這會兒你又過來認錯……行啊,那你說說吧,你到底有什麼錯了?」

    孫翊本以為一句話就能讓大喬醒悟過來,但是哪裡想到大喬竟然如同吃了**藥一般執迷不悟。但是此時只有吳氏一個人在場也就罷了,孫翊也就跟大喬明說了到底是怎麼回事。但是此時在場這麼多人,讓他如何能有太過明顯的提示。

    眼見孫策已經在問話,大喬也抬起了頭準備回答的樣子,孫翊心中大急,忐忑難安。如果讓大喬把話回答出來,那自己前翻所做的努力化為了泡影不說,那結果更是不可想像。

    孫翊眼睛在眾人身上巡視一周,孫策正在問話;以剛才咄咄逼人的表現來看孫權不可能幫忙;吳氏就更不用說,跟自己有著深仇大恨呢。沒辦法最後只有把目標所定在了吳國太的身上。

    孫翊腦筋一轉,便想好了該怎麼做,他大聲道:「母親,看來魏功曹的事已經了結,大哥的怒火也平息下去,咱們這就回去吧。」他看了吳氏一眼,補充道:「而且大嫂久病初癒,還是該早點回去休息才對。」

    吳氏氣的簡直要發瘋,見沒人主意自己,便狠狠的瞪了孫翊一眼,然而孫翊就好像沒有看見一般,還得意的衝著她發笑,更是讓她火大不已。

    吳氏知道,孫翊已經把話講的明明白白,大喬肯定會懂了其中的意思。剛剛心中幸災樂禍的舒爽心情全無,不過暗想大喬可不是你孫翊那般伶牙俐齒,能說會道。你能把認錯的原因說的天幻亂墜,一環扣一環顯得很有道理,但是她大喬女流之輩,卻比一定做到。

    吳氏暗暗冷笑一聲,咬牙切齒卻又神色自若道:「沒關係……奴家身子已然大好了。還是聽聽喬妹到底要說些什麼吧。」

    孫翊剛要開口繼續幫忙說話,吳氏趕緊打斷繼續道:「好了,三叔你就不要說了。你又不是很瞭解喬妹,還是聽聽她怎麼說吧。」

    看著吳氏陰冷的神情,孫翊心頭一凜,她的話語中已經有明顯得的警告的意味了。不過孫翊的口才豈是吳氏能相比的,便笑道:「大嫂所言不錯,但是……」

    哪裡想到孫翊剛一看口,孫策就皺起了眉頭打斷了他的話,冷峻道:「行了,你先別說了。還是聽聽她到底怎麼說!」

    孫翊嚥了一口吐沫,已經到嘴邊的話愣是沒敢繼續道出來。

    大喬聽過孫翊的話,再加上自己的推測,已經大致明白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原來夫君發火不是因為我和他……」

    她的表情漸漸的變了,心態變了,就連給人帶來的感覺都變了。從一個化身為花木蘭的女巾幗從新回到了大家熟悉的古典柔情。臉色也不再那麼蒼白,漸漸泛起了也不知是後悔,還歡喜的嬌羞,不過那一份淡淡的微笑卻給這冷酷肅穆的書房中帶來了幾分溫馨。

    大喬正如吳氏料想的那般,口才方面根本不可能與孫翊相提並論。但是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孫翊交往了這麼些日子,聽也聽會了他那些亂七八糟忽悠人的本事。加上孫尚香常常到她的房間裡去玩,所講的話題無不跟他有關,無非就是那些在她們看來都很荒誕的大道理。

    聽了吳氏和孫策的問話,大喬不急不惱,輕咬貝齒,字字如歌:「夫君離府多時,而妾竟不能幫助夫君解決後顧之憂。再加上姐姐前些日子大病,全是做妹妹的照顧不周。妾本無德無能,全靠夫君和姐姐的大恩大德才得以留存在府中。然而卻不能給府中上下帶來一絲一毫的幫助。這難道還不是一身罪過嗎?」

    聽過大喬的話,吳氏傻眼了,嘴巴中像塞進了一顆雞蛋一般張開:「這……難道我平常的認識都是錯的?她……她怎麼會跟那個無賴說出如此類似的話。看模樣他倆應該事先根本就沒有過什麼溝通啊……」

    本來孫翊還有些擔心,心道如果大喬真的不知道怎麼應付或者應付的不恰當,自己就算是拼著挨罵引起了懷疑也要開口幫忙說上幾句。沒想到大喬竟然也能編排出這麼一番話來,不禁心中大喜。

    孫策聽後也露出了幾分高興滿意的神情,朗聲笑道:「這算是什麼過錯?沒事沒事,只要你們姐妹相安無事,那就好。」然後對吳國太恭敬道:「母親,要不您就先去休息吧,兒這還有些事要處理。」

    事情已經處理完畢,吳國太也就沒有了留在這裡的必要,帶著吳氏和大喬姍姍離去。孫翊以為他們要談論一些江東的大事,也知趣的就要離開,然而孫策卻在他身後道:「三弟,你先別走。」

    聽到孫策叫住了自己的名字,孫翊本能的身子一顫。不過隨即就暗暗苦笑自己,人言常說做賊心虛,果然不假。

    果然孫策的話與大喬根本沒有關係。他笑道:「剛剛聽子布說了你這段很刻苦,功課進步也很大。而且還就治理平天下有著一番獨到的見解。」

    孫翊微微尬尷,有些不好意思道:「哪裡是什麼獨到啊,都是沒事時候瞎琢磨罷了。」

    孫策讚揚道:「瞎琢磨都能琢磨出來這麼一番道理,看來你的見識韜略當真是不可限量。」

    孫策的話剛說完,出乎意料的,孫權也對孫翊大加讚賞道:「是啊,三弟,剛剛聽過張先生的描述,還以為是先生的觀點。為兄都不敢相信真是你的言論呢!」

    孫翊也不管孫權這番話到底是讚揚還是貶低,不置可否道:「都是平常先生教的,小弟只不過是狗尾續貂而已。」

    本來張昭正捋著長鬚,耐心的聽著三兄弟的言語,但是此時聽到話題到了他的身上,而且孫翊還給自己安排了一份功勞。他本是一代名士,根本不會接受不勞而獲的榮譽,趕緊搖頭道:「沒有沒有。主公,那都是三將軍的一番言辭,並非在下所教。」

    孫策哈哈一笑,看得出來此時他的心情非常好,對幾人道:「行了,無論怎麼。就沖剛才三弟莫名其妙的說自己有過錯的那一番言辭,便是常人所不能及。吾弟來日必成大器!」

    一提到剛才的話題,孫翊心中還是微微有些發虛。不過好在他表現得很好,神色自若。

    只聽孫策又道:「如今三弟也將滿十六,不知可想從軍?」

    孫翊心頭一震,不可思議的看著孫策。再看看孫策那幾分期待的表情,他才敢斷定自己確實沒有聽錯。

    「從軍?當官?」如果時間還是孫翊剛剛穿越的那段時光,那他就一定會斷然拒絕。但是經歷了這麼多事,有了那麼多的見聞以後,他發現他的心思已經開始慢慢動搖了。尤其在剛才有了那麼一段提心吊膽的經歷之後。

    他不知道一旦自己去從軍了,當官了以後到底會發生什麼,但是他清楚的一點是:如果不從軍當官,那麼他就可能永遠這麼樣的平平淡淡的生活下去,也許以後提心吊膽的次數還會越來越多。

    不得不說,這個提議對於現在的孫翊,是個很大的誘惑。

    看著孫翊有點驚訝,然後又猶豫不遇的樣子,孫權眼珠子一轉,問道:「三弟,你可是不願意?」

    孫翊看了孫權一眼,心中暗暗冷笑。按理說一個的開國皇帝,應該是胸襟坦蕩,有氣吞山河的氣魄才是。可是在孫權的身上,竟然沒有發現一絲一毫的徵兆。而且今天從他第一步踏入書房開始,孫權就不停的對他進行打壓、排擠,極盡所能的貶低。

    此刻「三弟,你可是不願意」這句話雖然看起來並無異樣,但是孫翊前世形形色色的人見得多了。怎麼會看不出來這句話中透露出來的意思。孫權這是不願意讓他從軍呢。

    孫翊不知道孫權為什麼不喜歡他從軍的原因。不過他也沒有心思去想那些對他來說還萬分遙遠的事情。

    因為他突然想到了一個人——大喬。

    如果自己離開了孫府,以大喬的個性、地位,如何能夠抵抗得住吳氏的進攻?原本吳氏就對大喬很嫉妒,屢屢欺負她。現在吳氏已經破了相,也已然把這種羞辱的仇恨放在了大喬的身上。以後會使出什麼招數,著實難以想像。

    想到了這點,孫翊也就有了決定。現在還不是離開孫府的時刻。

    看到孫權的模樣,孫翊不禁覺得好笑。投了一個意味深長的眼神給他,就好像賣個順水人情一般,抱拳道:「小弟年紀尚輕,恐不能勝任。」

    孫策擺手道:「不然。為兄十五歲的時候已經跟隨父親征戰天下,大小戰役也經歷過了數百場。這才有了如今能打下江東的能力。你二哥十五歲的時候也已經統兵在外,得任縣令。你如今都已經快要十六了,是時候出去鍛煉一番了。」

    孫翊想了想,拱手道:「大哥和二哥都是臥虎藏龍之輩,小弟怎能企及一二。而且小弟自幼文無所成,武難扛鼎,直至這兩個月跟隨先生學習,才略微有所開化。」

    看了看張昭那自豪的神情,孫翊繼續道:「揠苗助長,反而斷根。所以小弟以為,為今正是該從學苦讀的時候,報效江東,還需在等待些時日。」

    孫策臉色有些下沉,不過還是理解的點了點頭。

    孫權反倒是露出了大喜的神色,興奮道:「三弟果然是深得道理,為兄著實佩服。想來也用不了兩年,屆時等三弟願意出仕了,比將是猶如雄鷹一般展翅翱翔,鵬程萬里。」

    孫翊眼睛微微瞇起,看著孫權誇張的神色,陷入了沉思:「現在反對我從軍,兩年之後卻是萬分鼓勵我從軍。這兩年時間……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這重要?」

    但是這個疑問,孫翊知道只能埋在心底,至少目前是這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