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後,德國北疆,新建立的石勒蘇益格大區。
歷史上,這片2萬8千平方公里的土地曾經分屬於神聖羅馬帝國疆域內的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公國,當然,由於這兩國國小力弱,他們在不同時期也曾被周邊的奧爾登堡、梅克倫堡和丹麥所兼併過。
直到1866年的德國統一戰爭期間,毛奇元帥大軍北征擊破丹麥,這片土地才回到了德意志帝國的疆域之內。但是隨著1918年的戰敗,在同盟國的操作下石勒蘇益格州遭到了瓜分,北部超過1萬3千平方公里的土地被併入了丹麥的邊界。因此,在希特勒開戰之前,德國其實在四境之內都是有被削弱的領土,被剝離的人民需要去拯救的。只是因為和丹麥的種族相對較近,矛盾不深,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被提上解決日程,大家都不覺得有必要為了北石勒蘇益格地區(丹麥稱為南日德蘭地區)直接興動刀兵。
不過,既然要發動北歐戰略,解決挪威航線的問題,丹麥自然也是在被秒殺之列了。
在德國人向北出兵的第一天,丹麥全土就落入了德國人手中,丹麥國王沒有選擇流亡,而是直接投降了。因此除了丹麥那個親英派的首相和原外交部長被一擼到底秘密處決掉,丹麥的國體還算完整。無論是勃勞希契元帥的國防軍還是維勒安的檔衛軍和安全部隊,都沒有對丹麥進行過多地清洗淨化。只要沒有明顯反德傾向的官員一律得以留用。
當然,曾經的國土,北石勒蘇益格地區還是要即刻併入本土的,而為了最好的保障厄勒海峽的安全使用和波羅的海沿岸德國海軍基地的防衛,原來一直屬於丹麥國土的歐登塞島和洛蘭島也隨著希特勒的那大筆一揮一紙決議成為了帝國的領土。一共1萬3千平方公里的土地,280萬日耳曼人民重新回到了德意志的旗幟之下。從此以後,基爾灣和梅克倫堡灣這兩片共計四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成為了德國的內海,四面皆是德國的土地。
…………
德國海軍目前唯一還拿得出手的、相對完好的主力戰艦,「卡爾大公號」戰列巡洋艦從基爾港出發,在波羅的海上向著東北方向疾馳。這一次,他們不是去執行任何作戰任務,但是所有的官兵仍然覺得與有榮焉。
他們被要求封口保密,不許透露此行的行程,也不許透露此行中的人物見聞,但是大家都覺得這是理所應當的。
「元首,您先回到艦橋裡去吧,這裡風大,身體要緊啊。」看到希特勒披著一件熊皮大氅走到船頭甲板上眺望,隨行的海軍人員都前呼後擁地簇擁上來。
「沒關係,在劍橋裡面呆的太久,出來走走也好,還有多久能到。」
「很快,大概兩個小時左右就到了。」
聽了下屬的匯報後,希特勒的精神似乎又振奮了一些,回到艦橋司令塔中耐心等待。時間過得很快,須臾就到了預定的海域。那是一處基爾灣東北部、厄勒海峽和費默海峽的海底地層交匯的區域。
稍微懂得一點石油地質的人都會知道,在後世的北海周邊會發現許多大型的海底油田,殼牌石油依賴這些油田得以維持其世界第二大石油供應商的地位長久不倒,而挪威石油也依靠其漫長的海岸線得以跟在屁股後面分一杯羹,在國內毫無實業的情況下仍然得以和瑞典芬蘭這些工業國家一樣維持全世界最高的社會福利等級。
但是其實仔細深入的瞭解一下,就可以發現,北歐的海底石油勘探並不是僅限於英國和挪威這兩國才能佔得其利的。德國、丹麥、甚至荷蘭,都曾經依靠自己的領海在這一個大蛋糕上做出過一番成績。只是由於這些國家擁有的富油海床面積較小,與英挪兩國動輒上百億桶的產量相去甚遠。
饒是如此,德國的石勒蘇益格海上油田在後世可以被探明擁有超過7億桶的儲量;而丹麥的海上油田儲量更是超過了30億噸,其中東部波羅的海海岸靠近德國石勒蘇益格地區的石油佔到其中四分之一。
作為對地球地質有著深刻瞭解的維勒安,自然不會不知道這個巨大的寶藏,之前沒有處理這件事情,一來只是條件不成熟,基爾灣等海域還沒有成為帝國的內海,而帝國的海軍實力也沒有足夠強大到保護這處油田,加之其他方面的戰略時機也不恰當,所以一直擱置著。
也就是說,現在的德國,可以完全控制基爾灣-呂根島海域10萬平方公里海區內15億桶的石油儲量。這片海域英國人除了派出大批轟炸機越過德國的領土防空圈過來轟炸或者依靠潛艇偷襲的話,根本沒有辦法破壞。如果算上面向英國那一邊的赫爾戈蘭灣海域的話,這個數據還要再翻一倍,但是鑒於目前德國海軍的護航能力,那塊地方只能先放一放了。
「真是壯觀啊。」希特勒看著那出現在地平線上的高高的海上鑽井平台井架,聽著鑽機隆隆轟鳴的巨響,藝術家的情懷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
「這口井是莫比亞斯集團在我們解決丹麥人之後就開始籌備勘探的,目前已經確認下面有油了。根據我們的估計,目前整個帝國北部海域的海床底下,大概一共擁有超過30億桶的石油儲量,其中赫爾戈蘭灣一側因為面對北海,風高浪急,水文和海地地質非常複雜,以現代的技術手段暫時無法開採,而基爾灣及波羅的海周邊淺水海域內海況與地質都相對簡單,加之是帝國領土四面環繞的內海,敵人的海軍也很難破壞,現在成為了我們選定的重點開發區域,這一區域一共有超過15億桶的石油儲量,其中大約三分之一儲量的油層所需的海底鑽井深度在1200米以內,另外三分之二分別在1200~1800米鑽井深度或者1800米以上的地層裡。
以莫比亞斯集團現有的海上石油鑽井技術,勘探鑽井深度1200米以內部分的石油已經毫無問題,而且這些淺表油田的開採成本也會比較低,估計每桶成本不會超過地表油田的兩倍。1200~1800米深度的地層目前還有困難,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積累,而且即使施工成功的話每桶開採成本也會達到地表油田的5倍以上,更深層的石油目前我們就無能為力了。」
「也就是說,現在可能開採的油層儲量是在5~10億桶之間?那就相當於是7000萬噸到1.5億噸了,這個數量與帝國目前儲備的全部石油戰略儲備倒是不相上下。」希特勒沉吟盤算了一下,這個儲量顯然還是能夠讓他滿意的,想了一下,他又問道,「可是開採速度方面呢?以我們目前的開採深度,每年可以採掘多少?」
「這個嘛,要看我們的鑽井平台打井數量,根據我們的估計,要完全采空表層油田我們只需要建設40座井架平台就可以了,那樣的話可以實現日產15萬桶,一年就是800萬噸,預計可以開採10年,如果要加快速度的話,可能開採平台方面就會存在重複性建設的浪費問題了:現在每座鑽井平台的成本就已經達到一艘萬噸重巡洋艦的造價了。」
「如果真的可以保證每年800萬噸的話,倒也沒必要再重複建設浪費資源了——這個產量已經接近羅馬尼亞普羅什耶蒂油田的一半了,對於帝國來說已經夠用了——如果他們真的能夠做到的話。」
「一定可以的,元首,那麼,我們是不是該開始了?」
「開始把。」
隨著希特勒的一聲令下,那台鑽井的鑽機把出力加到最大,繼續往下削尖了腦袋挖下去,底下的玄武岩碎塊被磨破挖出,沿著鑽頭的套筒往外翻湧。
鑽機的鑽頭是算好行程預先停留在石油地層淺表的,所以只需要再往下鑽探十幾米就可以打穿含油層。在希特勒的注視下,沒過半小時就聽見了一陣翻湧的巨響,隨後烏黑的油柱從井口套筒上噴薄而出,足足灑起十幾米的高度,最後化作一團濃郁的黑霧。
出油了!
「威廉,你真是上帝派來幫助帝國的禮物,我開始相信,只要你看準的事情,就一定可以做到。」希特勒看著那井噴的油柱,喃喃地說道,雖然他早就知道今天會發生什麼,但是此時此刻親眼看到德國這個百年貧油之國居然也能有打出石油的,那種發自內心的震撼還是無以言表的。(註:德國不是沒有石油,一貫以來北部的漢諾威和南部的巴伐利亞都是有油田的只不過產量很小,歷史上最大年產量也不到200萬噸,只有羅馬尼亞石油產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所以杯水車薪不能支持德國的軍工需求。)
「元首您過獎了——這只是我們的第一口井,我們選擇了附近油層壓強最適宜的點開採,所以才能實現自噴,以後的其他油井隨著地層減壓的作用,開採成本會逐漸提高。不過現在我們的當務之急除了加快其他鑽井平台的建設以外,還應該做一些配套性的措施,這樣才能防止日後這個帝國的命脈被敵人破壞,也能更好地增強這一油田的保密性。」維勒安沒有絲毫沾沾自喜的意思,只是藉著希特勒心情很好的機會提出自己的諫言。
「你考慮的事情自然是很周詳的,只要是可行的都應該立刻實施,說說看吧,具體有什麼舉措。」
「是的元首,您看這邊,」維勒安得到希特勒的首肯後,指向井架北部的幾道正在施工的填海堤壩,堤壩的兩端連接著洛蘭島和朗厄蘭島,「我們的計劃是在朗厄蘭島-洛蘭島之間和洛蘭島-費嗎恩島之間修築兩條填海堤壩,總施工量在24公里左右。一旦建成之後整個基爾灣都將成為一個人工內湖,英國人的艦隊就算突入了波羅的海,也不可能進入基爾灣,連潛艇都不行。至於建成後的通航問題——尤其是從基爾運河前來的船舶的通航,我們將通過預留幾處大型船閘來解決,這一工作將與基爾運河的二期疏浚深挖一併處理。
此外,我們考察過此地的海況水文,在朗厄蘭海峽和費默海峽修築堤壩還可以有一些其他的工業效益。因為丹麥以北的波羅的海水域與北海水域的海水流動性較大,因此鹽度可以達到2.7%,而因為丹麥海峽的狹窄、流量較小,南部海水鹽度較低,導致波羅的海總體上成為了全世界最淡的海——因此我們想到了一個措施,那就是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這兩處填海堤壩上構建超大型的潮汐能和鹽度差洋流能發電站。」
「潮汐電站?鹽度差洋流電站?這是什麼?這種發電站我簡直是聞所未聞。技術上可靠麼——威廉,我知道你是一個很標新立異的事情,但是這些事關國家大計的事情,我希望你不要太過冒進。」
「技術上當然沒問題——至於潮汐電站,元首您怎麼會沒有聽說過呢?世界上第一座潮汐電站建成至今已經有將近三十年的歷史了——正是1912年時,在赫爾戈蘭灣建成的布蘇姆潮汐電站,當時還是皇帝治下的年代呢,只不過因為處於實驗性運行,當時的裝機容量只有2.5萬千瓦,壩體容積也非常小罷了。但是這方面的技術,我們德國人一直是領先全世界的。至於現在增加鹽度差洋流的發現功能,也只不過是在攔海大壩上下根據精確的水文勘察分層分深度佈置水輪機組就可以了解決了,技術上並沒有新的難點。剩下的,那就都是體力活的問題了,只要有這個人力和工本,建成不是問題。」
如果不是因為德國國土狹小自然資源匱乏不得不積極進取,而是和英法美這些殖民國家一樣殖民地地眾多,資源可以肆意掠奪的話,說不定別出心裁的潮汐電站這種工程上的偉大發明也不會被人類所想到了,不得不說,當初在皇帝的指導下胼手胝足把這個國家從英法的夾縫中建設成歐陸第一工業強國,實在是很不容易。
二戰後,隨著德國科學家和技術成果被列強瓜分,德國人在工程技術上的成果也不例外,德國人在潮汐電站方面的技術積累和設計經驗就是其中之一,因此五十年代後世界各國隨著能源危機的加深紛紛開始建設此類工程,連遠東國都不例外,在1957大跳進的時候大筆一揮勞民傷財了一把。
至於後世全世界最大的潮汐電站,就要數法國的朗斯潮汐電站了,這座電站位於法國布列塔尼省北岸、靠近英吉利海峽的聖馬洛灣,其圍堰壩體超過了6公里。電站建築主體長度超過800米,覆蓋了朗斯河如海三角洲的全部寬度。最大裝機容量35萬千瓦,扣除抽水蓄能能耗後,實際年有效發電量達到了8億千瓦時。
但是與朗厄蘭海峽、費默海峽的區位相比,朗斯潮汐電站的區位就完全算不上好了,因為朗厄蘭海峽區域一旦攔海築壩,其可利用的就是整個北海與波羅的海之間的鹽度差和潮汐差帶來的洋流動能,因此雖然工程量會比法國人的朗斯潮汐電站高出3倍左右,但是其發電效率又豈止是10倍之差。歷史上這一工程之所以無法實施,其實更多的不是技術和地理上的問題,而是政治上的問題——朗斯河三角洲全部是法國自己的土地,要怎麼搞就怎麼搞,而朗厄蘭海峽和費默海峽區域如果要動土的話,無論是領海還是土地都是德國和丹麥一邊一半,在缺乏大深度的國際合作之前自然是難以統籌的。
「那麼——你們準備花費多少時間完成這個工程,預算多少,最終能夠實現多大的效果。」
「使用我們莫比亞斯集團獨有的快速分層築堰法,我們有把握在8個月內分區塊完成圍堰工程——主要是南部最寬的費默海峽我們可以依靠海峽北岸的勒茲沙洲淺談就地挖沙取材築壩,這將會讓築壩的進度大大提高,也就是持續到1941年4月左右,這樣就可以保證我們對外宣佈勘探成功石勒蘇益格海上油田的時候,這些大壩能夠按期完工為帝國的油田命脈提供屏障。至於電站這些的建造可能會慢一點,至少要到1942年下半年才能全部完工.屆時我們還會根據一期潮汐、鹽度洋流發電的間歇性問題適當在壩體上補充一些風力發電機組以調峰蓄谷確保電網輸電的平衡。預計到1942年年初,電站年發電量可以達到25億千瓦時,1942年年底可以達到130億千瓦時,達到1938年帝國總發電量的20%。(不包括核電站,本書中1938年核電站還未完成)
預算方面,我們估計整個工程包括電站和油田的花費會達到7億美元——也就是超過了呂根島海軍基地和呂根島大壩的建設費用,至於勞工方面,鑒於帝國的勞工和士兵都已經吃緊,我們希望可以在今年冬天盡量多徵用一批勞動力,明年開春後一旦準備與法國開戰,我認為可以從丹麥人和挪威人之中為這個工程徵用勞工,總人數可能需要在10到15萬之間.至於工程機械和船舶的問題則完全不用擔心,隨著戰爭的開始,我們莫比亞斯集團已經預先把那些之前援建土耳其人和遠東人的水利工程施工團隊全部召回國內了,現在他們閒著也是閒著,不如把機器和船舶充分利用起來找點事情幹。」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看來威廉你謀劃這個事情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啊,不過既然你這麼有把握,我可就不打算額外從財政上給你撥款了——你不是說需要7億美元麼,那就讓你這個大財主自己解決吧。」
「沒有問題,元首,」維勒安壞笑著咧嘴,說道,「只要您准許我自行處置檔衛軍從挪威國庫官員嘴裡撬出來的那些黃金,我就幫你全部包辦了……」
當然,事實上後來這些地方的工程還遠遠不止維勒安向希特勒列舉的這些,在石勒蘇益格油田公佈之後,為了對抗英國人如蠅見血一樣的猛撲,帝國在洛蘭島地區額外新建了一處快速反應艦隊的基地,抽調了大批魚雷艇和快速防空戰艦駐紮,在洛蘭島、費馬恩島和朗厄蘭島上也建造了多處空軍基地,常年駐紮共計上千架的戰鬥機,隨時準備給英國人的來襲機群以迎頭痛擊,整個基爾灣的防空等級甚至可以和帝國首都柏林相提並論。
「等到明年三四月間,這裡的各項建設初步完成的時候,就是我們高調打臉,向全世界宣告英法封鎖靜坐失敗的時候——到時候,我們要把石勒蘇益格的油田產量盡可能往更高的層次上吹噓,把我們之前依靠西班牙內戰和南斯拉夫戰爭的契機完成的戰略儲備都洗白轉正,讓英國人知道,如果他們還打算通過一場石油戰爭擊敗帝國是異想天開癡人說夢。
到時候,張伯倫和達拉第就將不得不灰頭土臉的準備一場跳出馬其諾防線的主動進攻了,否則的話,那些被靜坐耗空了耐心的英法民眾的怒火就夠讓那些懦夫好受的了。」
在希特勒面前,維勒安最後高度總結了自己這次規劃的意義,言語之中難掩激動自得之色,但是希特勒絲毫不以為意,只是深以為然,「我真是太期待張伯倫那個懦夫被英國民眾逼上戰場的那一刻了,只可惜,但願不要因此而便宜了丘吉爾那個肥波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