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醉枕美人

龍騰世紀 第二百四十五章 齊策(二) 文 / 獨釣長江雪

    「只是邯鄲城中有些許微言,恐於李將軍無益。」低下頭誠惶誠恐地說了一句,趙穆的嘴角翹了起來。

    「是何流言?」聽到有關李御的事,趙王丹都是異常重視,那可是他未來征戰天下的柱石。

    「有人言將在外君命可不受,李將軍忠心為國,實乃我大趙柱石。」

    「此言在理,又如何對李卿無益?」對於這句話,趙王丹可是很認同的。得李御為將之後,趙國形勢一片大好,趙王丹數次封君於他,皆被婉拒,對李御可是發自內心地喜愛。

    「也有人言,李將軍奪得周鼎、平定滇池,威望日隆,驕奢跋扈,滇池之財皆為其所有。現又擅自謀奪共城,無顧君王之令,實乃為河內之利,收取兵士之心。還有人言,李將軍將滇池之財分於兵士,又許麾下兵士販賣楚物,恐有野心。下臣以為此乃誅心之言,王上切勿信之。」繼續說了一句,趙穆低垂的臉上露出得意的微笑,這些他可都沒有說錯,市井裡確實有這樣的流言,只是無人知曉其根源罷了。

    「哼,如此流言,豈可信之。巨鹿侯,李將軍一心為國,寡人信之任之,切勿再言此等無稽之言。」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下方的趙穆,趙王丹沉聲說了一句。

    「下臣惶恐,必謹記王上之言。下臣還未恭賀王上,鸝夫人有孕,王上又將添一王子,實乃我大趙之幸。」見趙王丹有不悅之色,趙穆及時岔開了話題,心中卻沒有絲毫沮喪。有些東西,再如何信任,聽得多了,也是會出現不適的。

    「哈哈,寡人正要去看看鸝夫人,巨鹿侯隨寡人同去。」想到懷有身孕的楚女,趙王丹臉上喜色更濃。自從王后韓晶生下趙啟之後,他的夫人中可是再無喜訊傳來,如今楚女懷孕,怎能不讓趙王丹興奮,哪位君王會嫌自家的王子多。雖說趙啟已有九歲,然則趙王丹依然難以放心,誰人知道趙啟是否能活到成年,繼承趙國的王位。

    「諾。」想到那位懷有身孕的鸝夫人,趙穆將一抹驚喜深深埋在眼底。

    在李御所部向共城進發之時,函谷關的秦軍大營迎來了一位新的主帥,一臉肅然的中年男子坐在將位上環顧帳內,輕聲說道:「下令,出兵安邑。」「諾。」

    隨著中年男子的一聲令下,五萬秦軍甲士出兵函谷關,輕易奪取了僅有數百魏軍守禦的安邑城。

    雖說邯鄲之戰時,魏國趁勢奪回河東之地,然而不復強國霸主之勢的魏國已無力守禦這孤懸在外的國土,只是象徵性地派遣了數千兵士守禦,順便將河東之民遷往本土。也許,魏國早就知道這河東之地已不是他們的國土,能刮一點是一點,稱霸數代的魏國沒落至斯,不知魏國先王地下有知,會不會跳出來指著不肖子孫罵個天翻地覆。

    見到秦軍前來,安邑城的魏軍早已逃得不知所蹤,重出函谷關的秦軍讓趙韓楚三國驟然緊張起來。

    韓王以公子闖為將,領兵十萬駐守野王,和趙國高都之大營遙遙相望,隨時準備應付秦軍的下一步舉動。楚國再次增兵魯關,讓一個小小的魯關守兵達到二十萬,楚國君臣可著實被秦軍打怕了。

    秦軍一個小小的動作便牽動了數國君臣的心,這就是彪悍的秦國,讓山東六國聞之膽寒的秦國。即便是武力與秦國齊名的趙國也沒有如此威勢,這是秦國數代君臣以其強悍的作風、輝煌的戰績證明了秦國的強大,最主要的是武安君白起用上百萬山東六國將士的性命支撐起秦國不敗的威名。

    「先生,秦軍此舉,不知是何用意?」

    看了看手中的絹帛,得知秦軍駐守安邑後便毫無所動,李御眼皮不禁跳了幾下,腦海裡不覺地閃過幾個名震千古的人名。

    過了寧城,離共城不過八十里,一條條情報彙集到李御的手中,讓他對此戰引起的諸國反應盡收眼底。而出於對王繚的信任和考驗,李御將所有情報都報與他,軍隊佈置也是言聽計從。

    「秦之所圖,無外乎河東之地。孤懸於外,遷民於內,魏國想必以河東之地,使秦國之兵牽制我上黨大軍。」看了一眼絹帛,王繚便猜出了秦軍的意圖,甚至將掩藏在下面的東西都看得一清二楚,幾乎能和秦魏兩國私底下達成的協議一致。要是讓秦魏兩國君臣知曉,都要嚇得跳起來。

    「賢弟,秦軍會否擊我長平之地?」在領教過王繚那驚采絕艷的軍事佈置和局勢分析之後,精於內政的虞慶很自然地做起了他的副手,盡可能地完善共城之戰的漏洞。

    「若是秦軍敢覬覦長平之地,我便叫秦軍有來無回。」看著面前精緻到令人髮指的地圖,王繚的話中透著強大無比的自信。尤其是知曉李御那無孔不入到幾乎覆蓋整個天下的情報網後,王繚甚至想說,即便是武安君白起在世,他也無懼。

    對於王繚自傲的話,李御沒有否認,把決策權交與這個傲視天下的少年手中之後,他看著對方一手手的佈置,心底已是欽佩不已,只是表面上沒有說出來罷了。這種東西,心裡想想就好,不用表現出來,身為主公總不能讓幕僚太過囂張,要不然就太沒面子了。「如此,便看田單如何應對。」

    摒除了秦軍的威脅,李御心下一寬,在他眼裡,除了秦軍,其餘諸國還是不值得他重視的。

    趙國輕騎的戰力雖與秦軍甲士齊名,然則在將領的對比上完全處於下風,此時的趙國不外乎李牧、龐煖、廉頗三人,其餘盡皆碌碌之輩。其中李牧、龐煖名聲不顯諸國,即便是被趙王授以斧鉞的李牧手握北方三郡軍政大權,在外人看來也只是鞏固北疆的權宜之策,廉頗更是以善守聞名,於進取不足。可以說,在天下之士心中,趙國空有武力而無名將,更何況長平之戰將趙國最精銳的趙人兵團幾乎喪失殆盡。若不是邯鄲之戰的逆襲和高都石涅的出現,天下之士甚至會認為趙國沒落局勢已定。

    而秦國則不同,前有冠絕天下之武安君,平定巴蜀的司馬錯,現有王齕、蒙驁、司馬靳、呂騰、王翦……

    同樣的軍令策略和嚴格的將領升級制度,從趙國和秦國現有的領兵將軍人數便可以看出兩者之間的差距,趙國不過寥寥八人,秦國一十九人。李御甚至知道未來的數十年,秦國還將冒出一大批的名將,如王賁、蒙武、蒙恬、李信等等,皆是讓山東六國為之膽寒的存在。秦國名將輩出,讓他雄渾的武力可以發揮得淋漓盡致,比之趙國高了不止一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