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娛樂夢

龍騰世紀 第十六章 各方評價 文 / 色佛公子

    1972年7月以來,台灣最紅的武俠小說作家,莫過於公子然。出道不久的公子然已然成為了新聞製造機,使得武俠小說再次成為了台灣媒體關注的焦點。《尋秦記》在香港出版市場也是大殺四方,所向無敵。

    台灣的武俠小說市場的低迷隨著李然的《尋秦記》第一冊和第二冊出版之後,形勢開始出現了逆轉。不過,因為《尋秦記》的全新風格衝擊,再加上9月份金庸宣佈封筆,這面在台灣香港兩地武俠小說領域起著領軍作用的旗幟的倒下,使得台灣的那些老套的江湖仇殺風格武俠,開始加速衰亡。[搜索最新更新盡在]

    「武俠小說居然可以這樣寫!」台灣不少自認為有些文字功底的人們看完《尋秦記》後內心中躍躍欲試。因為青年文學愛好者們的情緒亢奮,台灣一批老作家們紛紛發表文章,呼籲年輕人要冷靜,寫作是一條艱苦之路,一時走紅是偶然現象,大部分撲街才是常見現象。但是,這一類呼籲,統統被頭腦發熱的青年人無視了。無數的青年文學愛好者,紛紛「虎軀一震」,喊出「我要寫武俠」「我要當下一個公子然」的豪言壯語。

    台灣老牌的武俠雜誌、報紙,開始振作。一些多年不再涉足武俠小說出版市場的出版公司,又重新開始發出約稿信息。為了彰顯實力,不少的報業公司、出版公司,紛紛作出姿態,不斷在各個場合表示公司有意重金向《尋秦記》的作者公子然約稿。抱著說不定自己挖掘到的新人就是下一個公子然的想法,很多小說出版社更是一改以前畏首畏尾的作風,也在開始積極地挖掘新人作品。許多出版社大膽的出版新人新風格的作品,一時台灣的武俠小說市場風起雲湧,有些熱鬧了。當然也不乏有大量跟風《尋秦記》的坑爹作品也開始出現在台灣的武俠小說市場,不過整個看起來台灣的武俠小說市場似乎一下子又重新煥發了生機。

    明報集團董事長辦公室。儘管金庸在寫完《鹿鼎記》後已經宣佈封筆不再寫武俠小說,但這並不意味著他不會關注武俠小說方面的一些事情

    金庸看著手中的《尋秦記》吩咐秘書道:「去查一查,這是怎麼一回事!」

    「是,老闆!」秘書快步走了出去。

    不久後,秘書返回,匯報說道:「台灣最近的武俠小說市場出現了一匹大黑馬,新人作者公子然的《尋秦記》初次出版,就一炮而紅!整個台灣都在看公子然的《尋秦記》,現在香港這邊也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金庸沉思,說道:「是嗎?」

    秘書點頭,道:「確實如此!」

    「公子然、《尋秦記》」金庸喃喃自語,這個很陌生的名字,他毫無印象的一名新人突然崛起,這讓金庸很是疑惑。

    不過在讀完李然的《尋秦記》之後,金庸也對《尋秦記》讚歎不已。甚至金庸在香港《明報》上發表文章稱:「《尋秦記》的作者,公子然中國古代歷史功底驚人,文化底蘊深厚,字裡行間,富有張力,既有宏大的戰爭場面,也有纏綿的兒女情長,雅俗共賞。看到公子然的作品,我敢說,這是小說類型的一個全新的突破,一個集歷史、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新武俠小說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姑且稱之為『玄幻武俠』小說,《尋秦記》的出現在武俠小說領域有著劃時代的意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見公子然這個富有才華和創造力的作家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作為在武俠小說領域獨樹一幟的標桿性人物,金庸的話擲地有聲,頓時在台灣香港兩地引來了嘩然大波,許多報紙雜誌紛紛發表對《尋秦記》的評論。

    香港《文匯報》和《大公報》稱:「公子然是一個傑出的作者,這個毫無疑問!在《尋秦記》裡他給我們展示了宏大的戰國七雄爭霸的歷史場面,光就在這一點上,公子然可以與一流的武俠小說家媲美。」

    香港武俠小說界一直不大看得起台灣作家寫的武俠小說,台灣除古龍又多出了一名在香港也很吃得開的武俠小說作家,這大大的為台灣武俠小說界爭了一口氣。台灣報紙雜誌也不甘落後,《台灣時報》、《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報刊都體到了說公子人和《尋秦記》是台灣的驕傲。

    李然摸著下巴,看了看下面的許多報紙雜誌上面,都有許多醒目的標題:「新一代武俠小說開創者」、「武俠小說大師」…………

    這些報紙雜誌都在把公子然和《尋秦記》推到一個很高的高度,這個看起來似乎很不錯,都在讚賞李然,讀者們也都很興奮,看到了沒有,我看的小說報紙上都說好。可是李然本人卻是看出一些苗頭來。《尋秦記》第一冊和第二冊的確是不錯,可是李然自己有幾斤幾兩都是清清楚楚,書中情節還未展開,只是多了許多的懸念,最吸引人的,也就是項少龍怎麼找到嬴政並讓他當時秦國太子,最終成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情節。而這些報紙雜誌都把這本書和作者捧的如此高,有一點捧殺的味道。

    很多時候,對付一個人,不一定要讓他不爽,可以反之,讓其很爽!爬的很高,到時候摔下來,才會摔的更慘,稱之為捧殺!公子然這樣一個新人作者,雖然《尋秦記》真的很受歡迎,但是受到各方權威追捧,的確也是一個很詭異的現象。

    不過也不儘是讚揚李然和《尋秦記》的聲音,香港有些小報看到台灣作家的武俠小說這麼紅,酸溜溜的評論道:「「公子然也就那水平,小說讀者都被這個台灣佬蒙騙了,《尋秦記》根本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好。」還有一些不得志的三流作家們憤憤不平:「憑什麼公子然這麼一剛出道的作家,寫個什麼穿越就可以賣得這麼火,我們辛辛苦苦寫了幾年的東西看都沒人看,這筆公平。」

    台灣也有小報暗指《尋秦記》中的戰國七雄爭霸其實就是在影射台灣蔣家抗戰前的中原大戰,不過這些都是小報為了報紙的銷量故意詆毀《尋秦記》,以此來製造話題,吸引讀者的眼球罷了,也沒有太多的人注意。由於有金庸的前車之鑒,李然在寫《尋秦記》時還特意地避開了可能會讓台灣當局敏感的詞彙,情節等,把歷史上發生過的戰國七雄爭霸和中原大戰聯繫在一起,這就有些牽強附會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