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小姨子是姐夫的……

第一卷 第十六章 大難不死「沒」有後福(二) 文 / 興凱湖的風

    李萍死了,文慧去張太太家上班了,現在這四個孩子只能由徐源一個人照顧了【小姨子是姐夫的……16章節】。饑荒年代,照顧孩子非常簡單,只要能把他們肚子填飽就行。雖說有文慧拿回來的三十來斤大米墊底,但是徐源也不敢讓孩子們敞開肚皮吃,因為不知道長春還能圍多長時間。所以徐源白天也不管孩子們在家有沒有危險都堅持到城外兩軍的緩衝地帶去扒樹皮挖草根,有時候趕上點高興許還能挖著點野菜,然後拿回家來洗淨剁的碎碎的摻在大米裡一起熬粥喝。即便如此,白天也不敢公然動火,全家人白晝只能靠飲水度命,好在水還充足。因為喝水太多,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畸形發育,一個個腆著個大肚子,都像懷孕了似的。那時候不要說普通市民,就連城內的國民黨士兵也開始斷糧,尤其是曾澤生率領的六十軍,因為是雜牌軍,用六十軍官兵的話說:「我們都是後娘養的。」蔣介石空投給城裡的糧食大部分都供應給新七軍了。六十軍官兵吃不飽,就經常派出士兵去老百姓家搜糧。據說他們發明了一種探糧器,有點類似於日本鬼子的探雷器,也不知道是真是假,總之鬧的人心惶惶。

    每天到後半夜一點來鐘,徐源就悄悄的爬起來,把文慧用換來的寶貴的大米舀出一點摻一些樹皮、草根、野菜熬成粥,全家人勉強吃個半飽。雖然這頓飯裡還摻雜了很多的野菜,不能稱其為一頓真正的飯,但是在滿大街都是「路倒」的日子裡不論是徐源還是孩子都感到這已經是世界上最美的晚宴了,每天孩子們都像盼過年似的盼望著這個時刻。時間一長,生物鐘形成了,一到半夜,孩子們不用叫就準時醒來。可是,很多事情往往就是如此,你一形成規律,就很容易被人抓住。因為規律是可循的,反倒是人一旦要形成規律了往往又很難改變。因為老百姓都改成晚上起火了,所以六十軍也改變了策略,也開始在晚上收糧了。徐源連著一個來月在後半夜一點來鍾起火,漸漸的就納入了六十軍收糧隊的視野。那天,徐源剛把粥熬好,還沒來得及往出盛呢,一個班的就踹開大門,荷槍實彈的衝了進來。他們聞著味兒直接衝進了廚房,掀開鍋蓋,見是大米蔬菜粥,大喜過望。也不用徐源招呼,也不管徐源同意不同意,人手一碗轉眼之時就把鍋裡的粥搶了個精光。早已經醒來的孩子們見本屬於他們的晚飯被這伙不速之客搶了個精光,一個個放聲大哭。雖說孩子們在意識上已經是大哭了,但是那哭聲聽起來卻像貓崽子叫似的,瞄喵的。徐源心裡雖然已經恨得牙根直癢癢,但是表情上卻一點也不敢流露出來。只是陪著笑臉看著大伙吃光了他們的命。真恨不得燒柱香把他們趕快送走,但是俗話說的好「請神容易送神難」,更何況還是一些不速之「神」,要想把他們送走談何容易。他們堅決不相信徐源家就這麼點大米。他們堅定的認為徐源家一定還有很多糧食。他們堅信自己發現了一個巨大的寶藏,他們發誓挖地三尺也要把這個寶藏找出來。但是他們也知道徐源不會輕易的就把糧食交出來。他們在徐源家房前屋後犄角旮旯搜了個遍,也沒搜出一粒糧食。他們恐嚇說要把徐源槍斃了。但是徐源並不害怕。這時一個大約是排長或者班長的下級軍官一眼看見了忠良,他陰險的笑了,俗話說「虎毒不食子」,要想制服一個人,最好的辦法莫過於拿他的兒女或者父母做要挾,因為那是人們普遍的軟肋。果然,當他把忠良用胳肢窩夾著用手槍頂著腦門來到徐源面前的時候,徐源一下子崩潰了。其餘的幾個小兵見這招好使紛紛效仿,一人胳肢窩夾一個,像大貓叼著貓仔似的。那幾個孩子不知道接下來即將發生什麼,但是直覺告訴他們不是好兆頭,所以他們本能的掙扎著,仍然發出小貓一樣的叫聲。國家養兵本是用來保護老百姓的,但是現在他們卻開始禍害老百姓,徐源絕望的仰天嚎叫:「老天爺呀,你快睜開眼睛看一看吧。」老天爺看沒看到不知道,但是那幾個士兵看到了,徐源已經堅持不住了,他們勝利在望了。其實就是徐源誓死不說,他們也不會真的槍斃這幾個孩子的,但是徐源他斷不敢拿這幾個孩子的小命做賭注。於是最後失敗的只能是他,他用剩下的二十來斤大米換回了四個孩子的小命,或者說讓四個孩子又有了苟延殘喘的機會。

    第二天一早,徐源就連背帶抱領著四個孩子來到了張太太家。張太太和文慧剛吃完早飯,文慧正在洗碗。聽到敲門聲張太太以為是張團長回來了,她制止了文慧親自跑出去開門。張太太滿心歡喜的打開門,剛想跟張團長耍個嬌,一眼看見徐源和四個孩子,以為是要飯的,緊忙就要關大門,一邊喊道:「文慧,快來。」張太太心裡雖然對這一夥人充滿了恐懼,但是女性特有的同情心又讓她對那幾個孩子充滿了好奇和憐憫。她之所以有些驚慌,主要是因為意外。文慧聽到張太太的喊叫,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連忙跑了出來一看,原來是徐源領著孩子們來了。文慧不知道家裡發生大事了,忙不迭的問道:「你怎麼來了?」徐源還未說話,眼淚已經不爭氣的先流了出來。文慧著急的說:「怎麼的了,你都說話呀,你哭什麼?」徐源用衣服袖子把眼淚抹了抹說:「糧食,剩下的糧食昨晚全被六十軍搶跑了。」文慧一聽徐源提到了糧食,緊忙安慰他說:「別上火了,搶就搶了吧,也沒便宜了外人。」張太太這才明白過來,問文慧:「敢情這是你先生吧。」文慧點點頭,趕快給徐源介紹說:「這是我東家,張太太。」徐源放下小雨,給張太太鞠了個躬,說:「張太太好。」張太太稍稍的欠了下身,算是回禮。想起剛才徐源提到的糧食,饒有興趣的說:「你們家怎麼會有糧食?」徐源剛想說不是太太您賜予的嗎?文慧緊忙打斷了徐源要說話的意圖,給張太太解釋說:「是我娘家戰前托我買的,沒等送出城長春就被共軍包圍了。」張太太「啊——」了一聲,說:「你們夠幸運的。」說完彎腰把小雪抱了起來,仔細的端詳了一下,說:「這孩子長得真白,像日本人。」徐源一驚,差不點脫口而出——她就是日本人。文慧這次反應又比他快了一步,說:「別人也都這麼說。」張太太一聽和善的笑了。說:「文慧,招呼你先生和孩子進屋吧。」文慧從張太太手裡接過小雪,徐源欠身抱起小雨,一行人迤邐進了屋。張太太先給幾個孩子扒了幾粒糖果,然後又吩咐文慧給孩子們弄點吃的。文慧於是把早餐剩下的飯拿出來,幾個孩子見著食物如狼似虎的大嚼起來。張太太見孩子們可憐,便又從櫃裡拿出兩盒美國罐頭讓徐源起開。孩子們幾個月來頭一次見著肉,吃的連祖宗姓什麼都忘了。吃飽喝足,徐源領著孩子們興高采烈的回到家。從那以後,文慧隔三差五的就拎點米回來,這一家人靠著張太太的大恩大德總算沒餓死。但是也只能苟延殘喘,因為隨著圍城日緊,張太太家的糧食也開始緊缺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