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小姨子是姐夫的……

第一卷 第十三章 亂世紅顏多薄命(四) 文 / 興凱湖的風

    張太太的主要工作就是打麻將,有時候是出去打,有時候把麻友領回家來打【小姨子是姐夫的……13章節】。那天中午,張太太回來的很早,文慧有些意外,好奇的看著張太太。張太太把孩子接過去,說:「丁小姐,你去廚房幫吳媽打打下手,一會兒少校回來吃午飯。」張太太許是看文慧也是讀書人,惺惺相惜,所以一直稱呼文慧為丁小姐,而不是稱呼丁姐,這一點讓文慧的自尊心得到了些許安慰。一會兒,飯菜好了,文慧聽見門口車響,吳媽笑道:「先生回來了,趕緊上菜。」文慧一聽忙不迭的把吳媽剛炒好的菜往餐廳端,一邊好奇的溜著客廳通往餐廳的角門,心裡猜測著團長的長相。很快,張團長換了一身便衣過來餐廳吃飯了,張太太也換了身家常的服裝一起過來。文慧留意張太太雖然衣著簡單了,但是就這麼一會兒一定是又補了下妝,人整個顯得靚麗了不少。文慧恭恭敬敬的站在餐廳門外,大氣不敢出,感覺怎麼跟頭一次見溥儀似的,心似乎要從腔子裡蹦出來。張團長覺的眼前一亮停了下來,側過臉看了張太太一眼。張太太心領神會趕緊給張團長介紹說:「這是我新請來的阿姨,叫文慧。」同時又給文慧介紹說:「這是我們家少校。」這樣一來文慧就不能再假裝看不見了,只好抬起頭來,微笑道:「先生好。」張團長笑了笑說:「你也好。」文慧見張團長挺和藹的,不像徐源說的那麼粗魯,這才大著膽子掃了張團長一眼。張團長大個、寬肩膀、國字臉,刮得鐵青的絡腮鬍子,一看之下就知道是個勇武有力的男人,和徐源那種文質彬彬的書生形象截然相反。文慧一瞥之下,正好和張團長的目光不期而遇,她發現張團長的眼神裡有些曖昧的東西,嚇得她馬上把目光移開,說:「先生太太快入席吧,我那面還有個湯。」張團長目送文慧離開,跟張太太戲謔道:「素質不錯呀。」張太太自豪的說:「人家是前總理衙門的日文打字員。」張團長惋惜的搖搖頭。文慧布完菜,抱著孩子也上了桌,只留下吳媽一個人伺候著。文慧其實是沒權利上桌的,但是她不上桌,孩子就沒人喂,她屬於僕隨主貴。平時和張太太吳媽三個人一起共進午餐,她已經習慣了,今天突然多了個張團長,她感到很彆扭,因為張團長的一雙眼睛始終肆無忌憚的在她的臉上和胸上遊蕩著。

    好在這頓飯也有結束的時候,張團長看來軍務很繁忙,吃完飯,和張太太進臥室放了一炮就匆匆的離開了。再回來又是半月之後,他每次回來眼睛都像蒼蠅似的在文慧的性感部位盯著,讓文慧很不舒服,彷彿吞了只死蒼蠅似的,既噁心又恐怖。好在張團長每次回來張太太都不離左右,張團長雖然心猿意馬,但是卻苦於沒有下手機會,以至於文慧有驚無險。過了半年這種心驚膽戰的生活,文慧漸漸的習慣了,裝傻充愣只當一無所知。吳媽終於義無反顧的要回鄉下了,張太太通知文慧,要麼給孩子戒奶,要麼另謀高就。小雨已經七、八個月了,雖然還不能完全吃飯,但是輔點奶粉勉強可以了。文慧一狠心,把上抹了點藍墨水,小雨哭了幾天,罵了幾聲破媽媽也就不了了之了。文慧把家整個托付給李萍,正式的住進了張家。隔三差五的回來和徐源做一下,也是來去匆匆。徐源有時候感慨:「這日子過的,跟做賊似的。」文慧就安慰他說:「別上火,過一陣子一定會好起來的。」說完自己也茫然,不知道他們的日子什麼時候能好起來,或許永遠也好不起來了。

    讓文慧感到奇怪的是張團長晚上也很少回來,偶爾的回來一趟也是來去匆匆,或者換換內衣,或者刮刮鬍子,看她的眼神雖然還是一如既往,但是已如蜻蜓點水。從張太太憂慮的神情上文慧看出了問題的嚴重性,但是她不敢多一句嘴。少問多干是做傭人這一行的最基本的素質。不過有一天,張太太大約實在是忍不住了,對文慧說:「長春保衛戰打響了,現在長春城外有的一百多個團圍著,少校正領著他的弟兄們在浴血奮戰。」張太太喜歡稱呼自己的丈夫為少校,是的,在戰爭年代誰不為有個軍人家屬而自豪呢。見張太太很擔心的樣子,文慧發自內心的安慰張太太說:「您放心吧,憑的兵力和美式裝備用不了幾天就能把生擒活捉了。」文慧之所以大言不慚,是因為她根本不瞭解率領的東北野戰軍都是一些什麼人,在她的想像中無非是一群烏合之眾。文慧的話雖然讓張太太聽起來很受用,但是張太太畢竟是黨人的夫人,對時局以及解放軍都有一些瞭解,不會像文慧那麼信口開河的,所以還是憂心忡忡愁眉不展。文慧無奈,只好藉故有點活沒幹完離開了。進了廚房,文慧一邊幹活一邊琢磨:不是說八路軍只有幾萬人嗎,什麼時候光手下就有一百來個團了,難道號稱有八百萬的還真的不是解放軍的對手?讓文慧始料不及的是還真就不是解放軍的對手,很快長春城就被圍了個水洩不通。解放軍的政策是圍而不攻,只許進不許出。記得在《圍城》這部書裡,錢鍾書講了一個法國「圍城」的典故用來比喻婚姻,說是外面的人想攻進去,裡面的人想打出來。可是長春之圍和這個法國典故的普遍性有一些不同,就是長春城裡的兩個軍六十軍和新七軍拚命想出去,而城外的解放軍卻似乎並不急著進來,只是為了圍著玩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