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柒月靈異事件簿

第一卷 第一百零二章 魔鏡 文 / Miss古月

    「這就是石鐘乳?」國棟的兩眼發直的看著頭頂形狀各異,色彩艷麗石鐘乳問道。「對,當我們這樣將燈光打在上面的時候,會反射出瑰麗的色彩。」「這裡為什麼會有這些漂亮的石頭呢?」他伸出手接了一滴從空中滴下來的水滴。「這個要解釋起來有點麻煩,總之,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會形成這種奇特的石頭。」黃衣看著國棟,對他解釋道。「你們快來看!」冥不知什麼時候千峰跑到一塊,走在前面。

    「怎麼了?」我和衣衣同時問道。「前面有三條岔路,我們怎麼過去?」冥指著岔路口說道。「選擇題……」我看著三條岔路,有些頭疼。「千峰,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意見?」我看向他,他搖了搖頭「這三條路上都有一種特別的能量存在,我感應不出什麼。」「那就隨便選一條好了,就中間的吧!」我決定道。

    「中間啊?好勒,我們走!」冥不知不覺間成了打頭的,千峰微微一笑跟在他身後。國棟沒再喊他師父,也沒纏著他教功夫,我倒覺得有些不習慣。「牆上的是什麼?」黃衣心細,用手電照著洞穴的牆壁。「是一種蟲子,不過對我們不會構成威脅,他們體內也沒有毒素。」冥瞅了一眼,不以為然,繼續在前面帶路。「咦,你們有沒有覺得越走越亮堂?」「對,我也感覺到了,這裡面難不成是露天的?」黃衣問道。

    「露天不可能,如果裡面有很多夜明珠之類的東西倒是有可能。」千峰否定了她的想法,這一路上。他斷斷續續給我們講了許多他來到這裡後的事情,因為這裡沒有其他人,他平時就是坐著修煉,沒有時間概念。「對了。千峰,你看看這張地圖,是不是能看出一些端倪?」我將地圖交給他。他接過來仔細看了一遍,搖搖頭「繪製的有些粗糙,看不懂。」說罷,將圖還給我。「這裡既然是一個藏寶地,怎麼會連個機關陷阱都沒有?」冥走的地方多了,在前面小心翼翼的警惕前進,結果一路走來都是平安無事。有些不高興的說。「小心使得萬年船,你小心點比較好。」我叮囑他。「遵命……」他看看千峰「要不你先走吧?我都覺得沒勁了,還是斷後比較適合我。」他說完就一溜煙跑了回來,走在最後。悠哉哉的東張西望。千峰聳聳肩走在最前面。這洞穴的確越來越明亮,我們關了手電筒。繼續前進。

    走了大概十分鐘,千峰停下腳步。「柒月,你來看看。」我走到最前面,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鏡像王國,到處都是鏡子,大小不一,擺放各異,沿著洞壁圍成一個圈,正中央放著一塊發著白光的物體。因為太過明亮,根本看不清那是什麼東西在發光。「這裡面全是鏡子?」我不敢置信的看著千峰,他點點頭,「難怪這裡會這樣明亮,原來是光芒不停地被反射。」「這麼說,這裡真的有可能有魔鏡?」黃衣興奮地說道。「不一定。你們看,這些鏡子都是銅鏡,一看就是有些年頭了。就算沒有那個可以滿足人願望的鏡子,我們帶幾面回去也是寶貝。」「如果小夢在這裡,她一定能清楚地分辨出這些鏡子的年代。」我想起昏睡的小夢,有些難過。

    「我也認得鏡子!」國棟自告奮勇。「國棟?你怎麼會瞭解鏡子?」「因為我在村子裡常聽老人們講這些鏡子的歷史,你們聽我說的對不對!」他頓了頓。「秘魯的印加人曾使用一種如今稱作「印加石」的火成岩,拋光之後,這種石塊看上去就如同發亮的白鋼一般。墨西哥的阿茲台克人出於禮儀或神秘的目的製作鏡子,所用材料為黑曜岩或反射性能極強的塊狀晶體硫化鐵礦石。有時,阿茲台克人還要給自己製作的玩偶眼中鑲嵌用黑曜岩做成的小鏡子,給人以莫測高深的感覺。在舊大陸,拋光的青銅和紅銅是最常見的制鏡材料,從公元前約2900年起和在公元前2800~前2500年間,埃及人與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印度河谷文明,即已開始用這種材料製作鏡子。在中國,青銅鏡的製造歷史可以上溯到商代(約公元前1500~前1000年)。漢代(公元前202~公元前220年)銅鏡工藝高超,製作精良,有些鑲有金銀和綠松石,可以掛在腰帶上,因而最為出名。」國棟幾乎是一口氣背下來的,像是熟讀了百遍之後烙印在心間一樣。

    「村子裡的人每個都這樣瞭解鏡子的發展史嗎?」我這才發現自己還是忽略了一些東西,現在想想,那個村子,似乎誰家都沒有擺放一面鏡子。「對呀!我們村一直堅信鏡子就是我們的神,我們誰也不敢在家中擺放鏡子,大家都認為魔鏡就存在於這片森林中,不敢褻瀆了它的光輝。」「既然,鏡子在你們村裡人心中的位置這樣崇高,你為什麼還答應帶我們來找?」我疑惑的看著他。「因為我想知道這裡到底有沒有傳說的魔鏡……」他還有話沒有說完,我能看得出,他應該也有自己的願望想要實現。不過,我沒有繼續追問他。

    「我們要下去嗎?」千峰看著我。我點下頭「下去看看吧。」他先走向這片鏡子組成的空間內,一隻腳剛踏進一步,就被一股彈力彈了回來。「沒事吧?」黃衣扶住他,關心的問。「沒事,這鏡子反射出的光線居然有灼燒的力量,溫度太高了!」我看著這明亮的地方,時間久了,還覺得有些眼花。「現在我們又下不去,怎麼辦呀?」「衣衣,你試試你的籐蔓,能不能帶出一塊鏡子來?」我看著她。籐蔓一伸進去,就立刻化為灰燼,這比任何機關都要好用,難怪來的路上這樣平靜。

    「這……」黃衣看著我和千峰,有些無奈。「一共是三條路,也許其他兩條路有不一樣的東西?我們要不要回去看看?」千峰對我說。「既然來了,就先搞清楚再走吧。」我盯著中間發出白色光芒的物體說道。「可是,我們都沒有辦法走進去,怎麼才能搞清楚?」「沒關係,我想我有辦法。」我看著周圍的鏡子,忽然想起一個故事。「國棟,其實,關於鏡子也有過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那時,黃帝宮裡人經常站在水邊映照自己的臉面,梳妝打扮。嫫母覺得自己長的醜,輕易不去水邊梳妝打扮自己,每逢節日也不隨便拋頭露面。整天只知道在黃帝身邊幹活兒。

    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嫫母氣力大,挖石板比別的女人都快。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塊。這時,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裡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裡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醜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裡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覆磨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她用來一照,比剛才清晰多了。只是自己的面貌還是那樣醜。她又磨了一陣子,拿起來再一照,自己仍然很醜。嫫母自言自語的歎息說:「看來面醜不能怪石片(鏡子)。」從此以後,嫫母再也不去河邊、水邊去梳妝打扮了。每天早上起來,照著石片,收拾打扮一下自己,用後又悄悄藏起來。時間一長,嫫母也大意了。有一次嫫母幫助彤魚氏在石板上燒肉,因火力過大,石板被燒炸了,飛起一塊碎石渣,打破了嫫母的臉,血流不止。嫫母趕忙回去,拿出石片,照著自己臉上貼藥。誰知,黃帝不知什麼時候回來,輕手輕腳走到嫫母身後,發現嫫母一手拿著什麼東西照著自己,一手向臉上貼藥。黃帝走向嫫母身後,頭貼近嫫母的肩膀,剛要仔細觀看,不料,嫫母驚呼一聲!她發現石片上出現了黃帝面孔。扭頭一看,才知黃帝站在她的身後。黃帝問嫫母:「你手裡拿著什麼東西。」老實忠厚的嫫母,一聽黃帝問話,知道此事絕不能哄騙黃帝,噗通一聲跪在黃帝面前。嫫母把發現這塊能照人的石片,從頭至尾向黃帝訴說了一遍,懇求黃帝寬恕她。

    黃帝聽罷,哈哈大笑,雙手攙起嫫母說:「這是你一大發現,你不但沒錯,還立了一大功!」黃帝說罷,立刻叫來嫘祖,方雷氏,彤魚氏,把嫫母這塊能照見人面孔的石片拿出來,叫她三位妻室見識一番。嫘祖笑著說:「黃帝,怪不得很長時間不見嫫母去水邊梳妝打扮,原來她有這個照人寶物。」彤魚氏緊接著說:「黃帝,這個發現,應該給嫫母妹妹記一功!」黃帝興奮地說:「當然要記一功!」於是人類使用鏡子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從此就開始了。」

    「這個不過是個神話故事,你講了它又不能幫我們進去……」千峰看著我說道。「呵呵,別擔心,我已經有辦法了。」我對他們神秘一笑。(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