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無敵養靈人

龍騰世紀 199章 黃家古鎮 文 / 術生9

    「劉遠,劉遠快點來」

    「胖子,快點來。」

    劉遠他們還沒問,那幾個女生一個個揮手叫劉遠去了。

    那樣子,好像還很興奮呢。

    林可瑤也在擺手叫著劉遠,女朋友叫到,自然要看看怎麼回事的。

    「老大,加把勁,女生在叫我們去,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劉遠扭頭對張大軍說。

    現在輪到劉遠和張大軍撐船,劉暉背著捕魚機電魚,胖子和林可可負責在撈,劉可可其實一直在撈,她喜歡做這個,也沒人管她。

    「好,沒問題。」

    張大軍把竹竿用力往河裡一插,以竹竿為支點,一使勁,那竹排一下子就向上漂了一大段距離,那力量,那身板,要是當船夫的話,肯定是一個好船夫,劉遠也沒有偷懶,兩人齊心協力,一會兒就把竹排靠著那艇停了下來。

    「可瑤,你們怎麼啦,不釣魚啦?想去哪裡?」劉遠好奇地問道。

    「釣了幾條,也夠了,我們現在去看古鎮,你們去不去?」林可瑤大聲地說。

    古鎮?什麼古鎮?

    劉遠奇怪地問道:「古鎮?這裡?」

    黃莉莉走出來解釋道:「是啊,這裡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古鎮,其實現在來說也可以說是村,我們這裡都叫它為黃家古鎮的,就是古時候一些有錢人聚居的地方,裡面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建築,有很多肯定讓你們大吃一驚的。怎麼樣?一場來到,看。」

    胖子奇怪地說:「古鎮?沒聽過啊,要是有名,我應該聽過啊。黃莉莉,你是不是在吹牛啊?」

    「不是吹牛」黃莉莉認真地說:「這裡還住著人的,以前一直不讓外人進來觀看,也不讓人拍攝什麼的,所以沒什麼名氣,現在他們準備把它搞成旅遊景點,就對外開放了,機會難得啊。至於有什麼東西,先說出來就沒有驚喜了,我先保密,到時你們一看就知道了。」

    「老二。怎麼樣,去不去?」張大軍扭頭問劉遠。

    胖子和劉暉也把目光放在劉遠身上。

    那明顯,他們都聽劉遠的意見,劉遠說去,他們就去。劉遠說沒興趣看這些老屋老村,就繼續電魚玩。

    劉遠本來想不去的,不過看到林可瑤那滿懷希望的眼神,再看看那電魚也電得差不多了。那籃裡少說也有十多斤,一共才十個個。能吃多少呢,再電了也吃不完。

    「走。看看也好,長長見識。」劉遠一言定音道。

    「好,去就就去。」張大軍拿起撐船竹,筆直用力地插在河泥裡,用繩子繫在竹竿上。

    劉遠幾個也跳下竹排,用繩子再把竹排綁在河邊的樹上,多加一層保險。

    一行十人,再一次匯合在一起,在黃莉莉地帶領下,一行人往黃莉莉口中的黃家古鎮走去。

    黃莉莉一邊走,一邊給他們講這個村子的歷史:「古時候,這裡屬於南蠻的地方,有個姓黃的造船官員被貶流放在這裡,原因就是有個妃子在負責監督建造的船上掉到水裡,這個妃子剛好又是皇帝的寵妃,一氣之下就把氣撒在他身上,流放在當時屬於荒蕪的地方。」

    「這個官員最後就在現在古鎮的位置定居了下來,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會造船,就建造了大船出海,搞運輸、下南料,把絲綢、茶葉、瓷器這些東西運到海外,賣出天價,再買當地便宜的象牙、香料、調味料之裡的東西運回來。」

    「這個姓黃的發了,成為巨富,買奴買妾,可是古時等級很嚴,再有錢也沒有地位,再加上他還是有罪之身,就是想起一個大宅子官府都不同意,把他準備起屋子的石料全推倒在地,這個姓黃的一生氣,就把這些石料全部鋪在地上,說要把這裡建得比王候家、將相府還要大氣,於是在這裡大興土木,修祠建堂,給後人留下一個非常實用的地方。」

    「黃家鎮,其實就是在黃家村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這時有很多人的祖先,不是黃家的長工就是他買來的奴僕。」

    眾人聽得入了神,沒想到,這裡還有這麼一個故事。

    「你們看,到了。」一邊說,一邊走,不知不覺,眾人來到一條古色古香的村子。

    古色古色的房子,參天的大樹、那屋子建得一排排,一列列,沒想到,在古時這種地方,也會規劃得這麼好了。

    站在村口,一條條石板路一直向著裡面延伸。

    「大家把鞋了脫下來,這些都是麻石,走在上面,又涼又舒服,就像腳板按摩一樣。」

    黃莉莉說完,自己先把鞋子脫了下來,拎在手裡,很開心的就往前走了。

    眾人一聽,也紛紛把鞋子脫了下來,學黃莉莉的樣子拎在手裡,赤腿走在石板路。

    嗯,還真舒服,走在麻石路上,那種石質的清涼舒適通過腳板傳到身上,給人一種很舒、很和諧的感覺,好像人與天地的關係也接近了幾分。

    低著一看,這路全是一條條的石長,切得整整齊齊,整齊的鋪在路上,那路鋪得也是一條直線,顯得非常用心。

    一行人就隨意在村子裡走著,走著,劉遠越走越心驚:這條麻石切成麻石路,不只是村口的一段「面子路」,而是一直鋪,沒有盡力,整條村所有的小路,全部鋪了麻石,屋與屋之間,也鋪了麻石,台階是麻石的,通水渠用麻石砌成的,公用水井也是用麻石砌的,除了房至或花草樹木所需要留下的空地,所有的地方,都是用麻石砌成的。

    這裡,簡直就是一座石砌成的村子。

    眾人原來有點好奇。可是越看越是吃驚,越看越是感到不可思議。

    「黃莉莉,這個村怎麼全是鋪上這些麻石的?」劉暉好奇地問道。

    「有錢啊。」

    劉遠小心問了一個問題:「這個麻石,我看那些痕跡。不像是機器切割的,有點像是用鑿成的,我想問一下,這個村子,什麼時候鋪上這些石塊的?」

    「明清的時候,好像也建了幾十年才完工,至於哪一年才完工,得看他們的村志才知道。我不是這條村的人,沒看過村志,也不知哪年完成的。」黃莉莉想了想,有點不肯定地回答。

    這時跟在後面的劉暉開口了:「據我所知。這裡並不盛產麻石,在南多,很多麻石都是兩湖哪裡開採的,兩湖就是湘和鄂,明清的時候沒有機器。也沒有汔車,火車也沒修到這裡?這些。全是從用人工一塊塊鑿好,再想方設法運到這裡的?」

    胖子雙眼都睜大了,一臉不可思疑地說:「我的天啊。金山銀山也得花光啊,這得花多少錢啊。」

    眾人都是學生。知道現在生產力和古代生產力的對比,一個工匠。就是一天也鑿多少條,這麼沉重的東西,從大山裡出來,又得經過多少路程才能來到這裡,估計就是一條麻石,從兩湖運到這裡,一塊石頭的價值,比一擔精米還要高昂了。

    劉遠彷彿看到,數不數的民夫、石匠,有的在深山裡揮汗如雨地開採,有的有獨輪車或背著、抬著運出深山,汗水、血水混合在一起。

    這裡不知鋪了數以萬計之多的石條,中間所花的時間、精力還有金錢,絕對難以想像,這得多大的魄力還有財力啊。

    這就是傳說中的巨富啊。

    就是用水泥來鋪,也就幾十年就失去效用,變得一坑一窪,可是用石條來鋪路,就是幾百年,幾千年都可以用啊。

    造福子孫啊,這真是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眾人沉默了一會,又開始繼續往前行。

    又走了一會,走到一個寬闊廣場,不用說,這裡還是全是一條條的麻石鋪成的,不過鋪得更平整,有可能鋪完後,再請工匠再次平整過來的。

    廣場上,還立了十多個石牌,也不知是幹什麼的。

    這是一間非常氣派的祠堂,兩個比人還高的燈籠燈籠上寫著:留耕堂。

    這祠堂,比普通的房子高多了,估計有三層樓那麼高,非常氣派,在它旁邊,還有一個祠堂,上面寫著:黃家祠堂。

    「怎麼這裡多麼多祠堂的?」劉可可奇怪地問道。

    「嗯,一個是拜祭祖先的,一個是做戲的戲堂子。」胖子猜想道。

    「真有有錢啊,這個姓黃的族人,也太有錢了。」吳秀秀一臉感歎地說。

    真是笑話,人家有錢建起這麼氣派的村子,全用麻石鋪路,起這間祠堂,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黃莉莉把自己知道的告訴大家,笑著說:「胖子說對了一半,聽老人們說,當時的風俗是這樣的,有錢了,就捐錢起祠堂、起私塾,置族產,祠堂除了逢年過節時拜祭用,有哪裡族人無家可歸,如生意破產、被火燒、倒塌、被抄家什麼的時候,就可以在祠堂裡暫住,待到東山再起。

    「私塾則是有錢的人家,請了先生在裡面講課,只要是本族的子弟都可以免費聽講,鼓勵族裡的子弟多考取功名,除此這外,還有族產廟產什麼的,都是有錢人捐的,收成就存起來救濟族裡貧困的人或獎勵上進求學什麼的,因為不是犯了事抄家,只抄家產不會抄族產的,所以有錢人都喜歡這樣做,這樣多一條後路。」

    李子清有點感歎地說:「舊時的人還團結啊,不像現在的人,一代親,二代疏,三代基本沒聯繫,幾年不走動的,都好像沒有那個親戚了。」

    林可瑤也點點頭說:「是啊,前些天有個親戚來找我爸辦事,說了半天才弄明白,連怎麼稱呼都不會叫了,經濟發展了,可是人情道德方面,反而退步了。」

    「也不可以這樣說。」劉遠解釋道:「不同時代。就有不同的需要,以前交通不發達,通信也不方便,世道亂。山賊土匪多,所以大家一定要團結,人多力量大,家族和宗室都是很重要的人,現在不同了,這個有險那個有保,還有退休金什麼的,不用事事都抱成一團。自然就沒那麼親密了。」

    劉遠看著祠堂的高高的大門,氣派的房子,不由想起自己從大板牙手裡羸下來的老宅子,又有金釘。又有金磚,還有名貴的木材等等,像黃家祠堂,他的前人有錢到可以說是用白銀來鋪地的,它的祠堂和私塾裡。會不會又藏了多少財產呢?

    抬頭看著那些屋脊和牆身,劉遠不由陷進了沉思。

    算了,劉遠自己搖一搖頭,華夏這麼大。收藏的東西這麼多,自己就一個人。不可能把所有老宅子的東西都掏出來,自己也不差這個小錢花。也就不再動那份小心思了。

    「黃莉莉,那些東西是什麼?」林可瑤指著廣場豎起的一塊塊石牌好奇地問道。

    「你看看不就知道了?」

    幾人走到廣場邊,看起那些石牌來了。

    「黃仁生,於同治三年獲鄉試第七十九名舉人,特立碑為證,對勵後人。」

    「黃世傑,於道光五年殿試中喜歡第一百零九名,皇上特賜御宴,錄遞補知縣」

    「黃銘章,於光緒年……」

    胖子一個個念了出來,原來這些石碑上所刻的,全是黃氏家族的後人考到的功名,就在這裡刻碑,以示鼓勵還有激勵後人,看來出的人才還不少,劉遠數了一個,有十幾個人那麼多。

    在同一個村子,還是同一個姓,算得很不錯了。

    放在古時,這裡肯定是名門望族。

    有錢了,自然是謀取地位,一來可以光宗耀祖,二來增加自己的地位,看來在教育,這黃姓的後人處理得很好。

    一個村子的地位,除了錢,還得有名望和底蘊。

    「好了,我們繼續走,我帶你們看一個有趣的東西。」看了一會,黃莉莉開口道。

    「小莉,我們看什麼?」齊少好奇地問道。

    「嗯,是一座房子,你們跟我來。」

    這一次,黃莉莉倒沒有賣關子,也不知是不是由於是齊少發問的結果。

    大家跟著黃莉莉一直走,大約走了二分鐘,不用黃莉莉提醒,眾人就發現了一座古怪的房子,有幾個還嚇了一跳。

    建築的風格、格局還要樣式都跟傳統的不多,唯一不同,而且把眾人嚇了一跑的,就是那的建築材料。

    這幢房子的牆,除了牆和石灰外,主要就是用蚌殼來建成的。

    在房子的外牆,在牆上,整齊地粘了一隻又只的蚌殼,又多又密,把整面牆全部粘滿,也可以叫是夾在牆裡面的,遠遠看去,就像一面骨牆一樣。

    用蚌殼作材料起房子?

    「啊這是幹什麼呢,看起來怪怪的,也怕怕的。」林可瑤向後退了二步。

    「是啊,我看起來也覺得心裡冷得慌。」

    劉暉說道:「這種房子在我電視裡看過,好像以為海邊的人都喜歡這樣做,一個海邊沒有什麼好的建築材料,有錢人就不同,可以千里迢迢到外面拉回來,但是窮人就不同,他們沒有什麼錢,也不會弄磚,就把一些蚌殼弄碎,和沙石一起砌房子,在牆的外面弄上這些蚌殼,好像有冬曖夏涼的作用,不過就是形象差了點。」

    「不是差了點,而是可怕,要是我,就是不要錢,我也不敢住這種房子。」劉可可小聲地說。

    劉遠暗笑一句:哈哈,你以為一個個都像你這樣,家裡有人做大官,吃得好住得吃,教育得好,什麼都優先,個個都要給你面子的大院子女,在華夏,不知多少還在住茅屋呢。

    真是飽漢不知餓漢饑。

    劉遠輕輕摸著這些蚌殼,它們靜靜在貼在牆上,不知經歷了多少風雨,現在還非常堅固,用手一敲,發出「梆梆」的聲音。

    據說貝殼的主要成分為碳酸鈣和少量的殼質素,這些東西時間越久越堅固,從外開來說,這些的房子外形不是一個個都能接受,不過就功能來說,絕對符合一個人安居樂業的需要。

    「黃莉莉,這古鎮好像很多都是新的房子了,怎麼這保留這種房子的呀?」胖子好奇的問道。

    「留在做古跡,那些經常見的房子,誰有興趣看呢,大家想看的,也就是這種少見,沒看過的房子,這時準備旅遊景區了,這些才是賣點啊。」

    劉遠拍了拍這面滿是蚌殼,看起來就像一面骨牆,看起來有點陰森恐怖的房子問道:「黃莉莉,你知這房子起了多久嗎?」

    「據我所知,這幢房子是明朝時起的,估計怎麼也有幾百年了。」黃莉莉也不是很確定。

    幾百年。

    劉遠無語了,相對於現在那些幾年就倒的豆腐渣工程,這一無用鋼材,二不用水泥石頭的房子,還真夠我們後人汗顏的。

    咦?怎麼這麼怪的?這是什麼?

    當劉遠無意中摸到這面蚌殼牆的時候,從掌心處突然傳來一種很熟悉、很舒服的感覺,這感覺,就像天氣熱的時候吹來一陣涼風,在冷時快要死的時候旁邊升了一堆篝火。

    劉遠心中一動:這房子,有古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