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吉和賈詡雖各懷算計,然世事往往不會按照人的意志來發展,更何況建安年也遠非曹蔡兩個家的舞台。這不,當蔡吉還在與鍾繇明爭暗鬥之時,一封來自東吳的書信徹底攪亂了天下局勢。
「聞寇梅成遁入江夏,策願攜十萬水師,與丞相會獵於荊。哈哈哈哈!好!好一個會獵於荊!」
襄陽幕府內曹操手持孫策親筆書仰天大笑,笑聲帶著幾分陰測測地殺意。至於底下的曹營武的臉色那更是一個比一個難看。因為任誰都聽得出孫策這是在明目張膽地挑釁曹操。
此刻未等曹操笑聲散去,脾氣最為暴躁的夏侯淵已然爆喝而起,「孫氏小兒好生囂張!」
「妙才勿躁。」曹操抬手阻止了殺氣騰騰的夏侯淵。雖然他也被孫策的狂傲氣得夠嗆,但兵法有雲,主不可以怒而興軍,在沒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前,曹操可不想因無謂的怒氣而影響自己的判斷。所以在示意夏侯淵坐下之後,曹操又回過頭向主簿楊修詢問道,「德祖,這梅成是何許人也?」
被曹操點名的楊修趕緊拱手應答,「回丞相,梅成乃袁公路舊部……」
隨著楊修娓娓道來,時間回溯到一個多月前,盤踞廬江多年的匪寇陳蘭和梅成趁著劉備撤出廬江,曹孫兩軍又在九江對峙無暇南顧的檔口,入侵周邊的丹陽郡一路燒殺擄掠禍害鄉里。正如楊修所言,陳蘭和梅成本是袁術帳下的部將。當年袁術兵敗北逃,陳、梅二人便潛入灊山落草為寇。期間劉備也曾派兵征剿二賊。卻怎奈灊山山勢險峻劉備軍幾次圍剿都無功而返反。以至於兩人在劉備撤退後還大張旗鼓地下山佔領皖縣作為的新領地,從而為他們侵入丹陽打下了基礎。
不過陳蘭和梅成這一次在丹陽遇到的對手可不簡單。此人姓呂名蒙,字子明。在後世的史籍中他白衣渡江襲取荊州,擊敗蜀漢名將關羽,使東吳國土面積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勳殊隆。當然這會兒的關羽還好好地活著,呂蒙也僅是孫策帳下一員默默無聞的戰將。因此陳蘭和梅成一開始並沒有將呂蒙放在眼裡。直到雙方在涇縣碰面。二賊才意識到自個兒此番算是遇上煞星了。
短短十來天的功夫呂蒙便將陳蘭和梅成一路從丹陽攆回了灊山。但呂蒙並沒有就此善罷甘休。面對高峻二十餘里的灊中險峰天柱山。呂蒙身先士卒在當地嚮導的幫助下親率精銳士卒百人摸上天險一舉抄了二賊的老巢。混戰之中陳蘭被斬,梅成則領著殘餘親信一路向西流竄投靠駐紮在江夏的曹將曹仁。
若在平時曹仁必會一刀斬了這等禍國殃民的賊寇。可這一次呂蒙藉著剿匪的名義摟草打兔子地一連佔據了廬江三座城池。脾氣火爆的曹仁那會吃這等啞巴虧,一不做二不休之下他乾脆將梅成這個禍害給收留了下來。從而反過來指責呂蒙攻擊曹軍要其撤出廬江。
呂蒙亦非省油之燈,他一面將曹仁的恐嚇信轉送孫策,一面憑借險要佈兵擺陣迎戰來勢洶洶的曹軍。於是乎,數日後素有江東小霸王之稱的孫策便給曹操送來了一封霸氣的回信。
此刻聽罷楊修的介紹大堂之上再一次響起了一陣嘩然之聲。因為結合孫策送來的書信。這位江東的年輕霸主分明是要利用梅成做借口進攻江夏,甚至還想同曹操在荊州一較高下。要知道曹操無論是在兵力上還是在資源上都要高出孫吳一大截。那究竟是什麼讓孫策如此狂妄自負竟敢主動挑釁曹操呢?
正當眾人交頭接耳之際。就見新近歸附曹營的謀士鄧羲手捻長鬚不屑道,「昔年范雎曾勸秦王,得寸王之寸,得尺王之尺。孫伯符今日不過是東施效顰。行得寸進尺之策也。」
鄧羲這一番分析引得在場武連連點頭稱道。在眾人看來也唯有「得寸進尺」四個字方能解釋眼下孫策的狂妄舉動。須知為了離間孫劉聯盟,以便集中兵力討伐劉備,曹操在過去的數個月內一直都對孫策勢力採取懷柔之策。為此曹操不僅在軍事上暫停了對東吳的討伐。還借漢帝的名義封孫策之弟孫權為烏程侯,並表示想將夏侯淵的女兒嫁到江東與孫家聯姻。當時的孫策雖沒有答應曹操的求婚。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期裡孫策不僅停止了與曹軍的交戰,還在一個多月前趁曹劉兩軍對峙之機偷襲劉備軍的後路,從而自劉備手中奪下了陸口,兵鋒直指劉備軍所控的公安港。可誰曾料到曹操的懷柔以及一列的捷報,最終竟助長了孫策的囂張氣焰,令其竟敢反過來借梅成事件來要挾曹操。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然而就在眾人群情激憤的之際,時任相府倉曹轅的劉曄卻道出了不同的看法,「孫伯符或輕浮狂妄。然其麾下多善謀之士,豈會如此短視?」
面對劉曄的質疑,一旁荊州籍出身的謀士裴潛不以為然地擺了擺手道,「孫伯符為人剛愎自用,豈肯廣納諫言。君不聞孫氏小兒曾為孫劉結盟當眾呵斥張子布?」
張子布即東吳長使張昭。對於這位南渡的中原名士孫策一直以來都視其為孫氏的股肱之臣。然而張昭雖一路虔心輔佐孫策多年,但他在骨子裡終究是個有志實現天下一統的漢臣。所以面對打著漢室旗號的劉備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張昭最終選擇了曹操,從而力主反對孫劉結盟。只可惜素來對張昭言聽計從的孫策惟獨在這件事上同他產生了分歧。
不過就算孫策與張昭之間的矛盾已然成為外界茶餘飯後的笑柄,劉曄依舊認為孫吳的做法不合乎常理。此外貿然與孫策開戰也不符合曹營謀士團之前定下的戰略。依照荀攸、荀彧兩叔侄的設計曹軍因攜滅袁之勢先南下攻取荊州全境,再出兵漢中與荊州形成犄角之勢從而逼迫益州的劉璋投降。如此一來,憑借荊州的人口和益州的縱深,曹操便可以一力降十會之勢徹底掃除割據一方的蔡吉和孫策。
可惜由於荀攸之前因水土不服已回許都修養。眼下曹操身邊許都一系的謀士就只剩下了劉曄與楊修二人。於是劉曄遂即向楊修暗暗使了個眼色,希望對方能出面支持自己。可這會
兒的楊修卻是以一派眼觀鼻,鼻觀心的姿態坐在對面默不作聲。
無奈之下劉曄只得打起精神再一次反駁道,「周公瑾英雋異才,與孫伯符情同手足。孫伯符便是不納張子布之諫,又豈會不聽周公瑾之言?」
相較孤軍奮戰的劉曄,此刻在的荊州籍武卻是堪稱同仇敵愾。話說自打劉琮向獻出荊州後,原先劉表帳下的群臣要麼像蔡瑁那般隨劉琮北上東萊。要麼像蒯良、蒯越兄弟那般被曹操推薦入京為官。剩餘的大多數人則留在荊州成為了曹操的馬前卒。所以在鄧羲等人看來自己要想在曹營出人頭地博得曹丞相的賞識。就必須取得驕人的戰功,並且這戰功還不能被曹操身邊的嫡系搶去功勞。好在荊州籍的武還真握有一項曹營欠缺的技能,那便是水師。正所謂南船北馬。曹操要打水戰就必需仰仗荊州水師。而眼下也唯有伐吳才用得著大規模出動水師。這便使得荊州籍的武官僚都不約而同地對伐吳異常地上心。
這會兒眼瞅著鄧羲和裴潛都說不過劉曄,統領荊州水師的長水校尉張允猛地拍案而起大聲向曹操請戰道,「以荊州水師之威何懼曲曲孫郎、周郎!丞相若不棄,末將願率水師東進討伐東吳!」
曹操之前一直都只是端坐高堂冷眼旁觀劉曄與鄧羲等人爭執。直到此刻張允主動請纓。曹操的眼中方才有了一絲悸動。其實孫策之前愛理不理的態度早就耗盡了曹操的耐性。而眼前這封充滿挑釁意味的戰書更是令其怒火中燒。所以不管劉曄和鄧羲等人如何爭論,曹操從一開始就已然打算給孫策來一場狠狠的教訓。以便讓那狂妄的小兒認清自個兒的斤兩。不過在此之前曹操還需要解決一個讓他感到頗為棘手的問題。於是下一刻他手撫長鬚微微沉吟了一聲問道,「北兵不善行舟,卿將如何運兵?」
其實荊州水師本是由蔡瑁一手打造。可曹操出於忌憚蔡瑁與蔡吉的遠親關係,在將蔡瑁打發去東萊之後。便將水師轉交給張允統領。張允乃是劉表的外甥,此人雖參與過幾次水戰,但論指揮水師的經驗卻遠不及蔡瑁。好在曹操的問題並沒有難倒張允。心中早有腹稿的他一個抱拳作答道。「回丞相,只需將船艦首尾相接。如此這般兵馬在船艦之上便可如履平地。」
曹操聽罷張允所言眼前頓時為之一亮,連連撫掌大笑,「妙哉!妙哉!有卿相助,孤便遂孫氏小兒之願,與其會獵於吳!」
張允、鄧羲等人得了曹操東征的許諾,紛紛摩拳擦掌指天發誓要為曹丞相奪下東吳。而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張允等人也確實沒有光說不練。一時間襄陽城外那真是帆影重重,殺聲陣陣,好不熱鬧。而此大的動靜自然也瞞不了那些個無孔不入的細作。
「伯符,曹孟德已聚十萬水師於漢水之上,不日便會東進攻吳。」鄱陽湖畔周瑜為孫策帶來了曹軍的最新動向。
面對來勢洶洶的曹操,孫策卻像是一早便知會有這等結局似的只是朝周瑜默契地點了點頭,跟著便將目光投向了站在周瑜身後的少年身上。少年看著約莫只有十七八歲的樣子,有著修長的身形,娟秀的臉龐,以及與年齡極為不相符的沉穩舉止。孫策卻知眼前這位少年郎君剛滿二十,並且其早在十二歲之時便以一己之力支撐門戶。可饒是如此孫策還是明知故問地扭頭向周瑜問道,「公瑾,這位郎君是?」
「伯符,這位便是余先前提過的吳郡名士陸伯言。」
在周瑜熱誠的介紹下,少年郎君長袖一振向面前的孫策拱手作揖道,「吳郡陸遜見過吳侯。」
陸遜,子伯言,吳郡吳縣人士。其祖陸紆官至城門校尉,其父陸駿任九江都尉。吳郡陸家世代為江東大族。對於陸遜的出身孫策早已耳熟能詳。真正讓他在意的是陸遜對孫氏的看法,或者更為準確點來說是陸氏一門對他孫策的態度。須知陸遜十歲喪父,隨其從祖父廬江太守陸康,在其任所讀書。後來陸康因得罪袁術,遂被袁術唆使孫策攻陷廬江。一個多月後,失去治地的陸康病死異鄉。曾經顯赫一時的吳郡陸家竟僅剩下了十二歲的陸遜獨撐門楣。誠然當年孫策攻打廬江乃是身不由己,可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也確實是差點毀掉陸家的兇手。
想到這裡孫策饒有興致地打量了一番陸遜,跟著發問道,「曹孟德即將揮師攻吳,郎君以為孤勝算幾何?」
陸遜直起身不假思索地答道,「江東夏秋起東風,此天時也。北兵不善行船,此地利也。吳侯得江東大族厚望……」
「得江東大族厚望?策何時得過江東大族厚望?」孫策失聲一笑打斷了侃侃而談的陸遜。
哪曾想陸遜揚起頭,平視著孫策如猛虎般銳利的眼神,自顧自地繼續分析道,「曹孟德戮王妃誅帝黨,早已人神共憤。吳侯能容江東大族共治江東,此便是人和。」
陸遜一席話語可謂道破了江東名門世家的心思與立場。莫看孫策在平定江東時大開殺戒,殺了不少英雄豪傑和名門世族,結怨甚廣。但孫家要想統治江東就必須仰仗當地名門世族的支撐。反觀曹操不僅出身比孫策高,身份比孫策尊貴,還手握漢天子這桿大旗,根本無需在乎江東本地世族的想法。而一想到曹操治下河北豪強宗黨的下場,江東所謂的名門世家那更是個個頓覺脖子發涼。事實上不僅是江東世家,荊州、青州、徐州、冀州、幽州各地世家也心存著同樣的想法,所以他們才會支持劉備、蔡吉等諸侯割據一方。
孫策盯著陸遜又端詳了半晌,旋即扭頭衝著周瑜像個得到心愛玩具的孩子似地朗聲笑道,「伯符,策又得一員股肱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