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緣由皆在此卷之中。」王韞說罷當著蔡吉的面展開了《太平清領道》。
而隨著卷軸一點點鋪展開來,蔡吉的眼神也由最初的好奇逐漸變成了驚訝,「這這不是墨家的後學?!」
「主上好眼力!」王韞欣然頷首道,「此卷正是墨者借方士之名所著。」
蔡吉之前之所以會對《太平清領道》如此感興趣,主要是出於歷史碩士的習慣,覺得這本在後世失傳的書十分珍貴而已。正如這會兒要是華佗宣佈他完成了《青囊書》,蔡吉也會將其視若珍寶。但眼前這卷《太平清領道》上的內容顯然不是蔡吉先前想像中的道家修仙之術,而是結合了丹藥、機關術等內容的墨家後學。倘若事實真如王韞所言,《太平經》的半部是由墨者所編,這便意味著墨家與太平道的關係遠比蔡吉想像的還要密切。結合墨家在歷史上的一些作為,蔡吉有理由相信王韞這會兒獻上《太平清領道》必有其深意。
思慮至此,蔡吉收斂起了最初的驚訝,轉而向王韞不置可否地問道,「既是墨者何以借方士之名替道家著書?」
面對蔡吉的疑問,王韞侃侃而談道,「主上有所不知,墨家雖自秦時起便為朝廷所不容,但墨者並未因此消聲滅跡。相反數百年來,墨者暗中結社,借術士之名奔走四方,以丹藥機關之術博取上位者信任,推行墨者之法。久而久之便與各地五行家、方士、神仙家相融合結成了太平道。昔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年間,國事不振。有先師甘忠可詣闕,獻《包圓太平經》於天子。其稱大漢雖逢天地大終之際,但天不棄大漢,遣赤精子下凡。助大漢重拾天命。誰曾想光祿大夫劉向竟以「假鬼神罔上惑眾」之罪名,將甘忠可下獄致死。」
蔡吉聽到這裡總算是證實了心中一直以來的一個質疑,那就是太平道的核心思想並非來自道家。須知道家乃華夏之根。論資歷遠勝儒家與法家,堪稱帝王之術,貴族之學。試想以黃老之術為統治者所接受,宣揚「上善若水」、「清靜無為」的道家,又怎麼可能打著「致太平」的旗號鼓動黔首造反呢?唯一的解釋就是有一門學派不能以本來面目見人,卻又極富入世之心,同時還不被道、儒、法三家接受。滿足這三個條件的似乎也只有墨家一派而已。
王韞這會兒的介紹一方面證實了太平道的核心思想來自墨家。另一方面也從解釋了墨家為何難以被統治者接受的一些原因。至少在蔡吉看來甘忠可那樣的方士根本不懂帝王之心。試想同樣是毛遂自薦。法家跑上來說,「權制斷於君則威,吾有強國之策若干……」道家、儒家跑來說,「天人合一,君上乃赤帝子化身。吾願……」太平道的跑來說,「吾乃赤精子化身,來助爾……」如此不識時務,被儒家下黑手,也就不足為奇了。當然蔡吉也知太平道不會就此善罷甘休,否則也就不會有黃巾之亂爆發。所以她抬手示意王韞繼續說下去。
王韞見蔡吉並沒流露出對太平道借鬼神之名干政的反感,便繼續向其講述道,「數年後,成帝薨哀帝繼位。國事益加不堪。哀帝久病不起,甘忠可弟子夏良賀說服大臣李尋等人再次以太平道勸說天子。哀帝為求病癒,遂下令改號為『陳聖劉太平皇帝』。夏良賀、李尋等人得勢後,便以太平道推行變法,整肅朝綱。然而朝中的士大夫卻對太平道大肆攻擊,加之哀帝久病不愈。夏良賀等人最終皆被奸佞所害。」
「以太平道推行變法?莫不是照搬墨學?」蔡吉好奇地問道。
「尋常術士怎懂治國。自是以墨學為準。」王韞毫不避諱地承認道。
蔡吉點了點頭問道,「後來呢?」
「自此之後太平道上下便斷絕了輔佐漢室之心。墨家則以此為戒,重修《包圓太平經》,改名為《太平清領道》,並與《太平要術》合併成《太平經》。直至桓、靈二帝亂政,朝綱再次不振,大賢良師與墨家矩子馬元義合謀推翻漢室,建立黃天神國。按雙方議定之計,大賢良師在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招兵買馬,聯絡信徒。馬矩子遊走於朝廷顯貴之間為太平道安插細作。如此這般潛心佈置十年,大賢良師得兵百萬,馬矩子亦得中常侍封謂、徐奉等京師官吏為內應。雙方約定光和七年三月初五,大賢良師自八州起兵舉事,馬矩子率墨家子弟潛入京師刺殺朝中要員,如此裡應外合一舉推翻大漢王朝!直到……」王韞說到這兒,原本擱在膝蓋上的雙手握成了拳頭,微微顫抖起來,
「直到濟陰人周唐向官府告發了馬元義。」蔡吉替王韞說出了最後的結局。在蔡吉的印象中馬元義一直以來都以黃巾大方首領的身份出現於各類史籍與小說之中。但相比其他黃巾大方首領,馬元義的權利明顯要大得多。他不僅享有「神上使」之名,還統領荊、揚兩州大方,並且獨自策劃實施了雒陽計劃。如果說此人以墨家矩子的身份與張角一起策劃了黃巾起義,倒也說得過去。
王韞耳聽蔡吉提起叛徒周唐,不禁攥緊拳頭,咬牙切齒道,「是!光和七年二月十五,周唐上書朝廷告發馬矩子。大將軍何進親率羽林軍和五校營軍師,包圍封謂、徐奉府邸,逮捕眾墨家子弟。馬矩子重傷被俘,數日後被處以車裂之刑。城內其餘黃巾眾亦被官軍一併斬殺殆盡。」
王韞說到這段已哽咽不成聲。而接下來張角提早起兵等事件蔡吉早已了熟於心。所以她並沒有催促王韞說下去。而是在心中感歎墨家太過注重暗殺。試問從古至今又有哪一派勢力是靠暗殺奪天下、坐天下的?如此這般做派注定難成大事!不過蔡吉沒有將她的這些想法說出口,而是等王韞情緒穩定之後,轉而向其問道。「那林郎君可是馬元義弟子?」
「是。光和七年初林郎君正在冀州為大賢良師籌集糧草,故未隨馬矩子入京。」王韞點頭答道,「吾等起事失敗後,也多虧林郎君借豪強之勢從中斡旋。才得以逃脫官府追捕。」
「替張角籌糧?怪不得與各地豪強如此熟識,又精通摸金之術。」想到自己當初對林飛身份的諸多猜測,蔡吉不禁苦笑了一下。此刻真將來龍去脈說清楚了。林飛的身份也就沒那麼神秘了。當然王韞也可能在撒謊,不過這對蔡吉來說已不是問題。畢竟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陰謀詭計都是空談。同時蔡吉也相信,王韞如此開誠佈公地將太平道的起源以及林飛的,是想進一步鞏固與自己的同盟關係。於是下一刻她也直言不諱地向王韞提問道,「依王小道長所言,太平道與墨家淵源頗深。但據孤所知。墨家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樂、節用、節葬。王小道長何以說,孤不信鬼神可得《太平經》?」
「回主上。墨子言曰:『逮至昔三代聖王既沒,天下失義,諸侯力正,是以存夫為人君臣上下者之不惠忠也。父子弟兄之不慈孝弟長貞良也,正長之不強於聽治,賤人之不強於從事也,民之為淫暴寇亂盜賊,以兵刃毒藥水火,退無罪人乎道路率徑,奪人車馬衣裘以自利者並作,由此始,是以天下亂。此其故何以然也?則皆以疑惑鬼神之有與無之別。不明乎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今若使天下之人,偕若信鬼神之能賞賢而罰暴也,則夫天下豈亂哉!』」王韞不無感慨地說道,「由此可見,墨家明鬼乃是勸人順天道行則吉,逆天道行則凶。而非借鬼神之名愚弄百姓。主上先前坦言。不信鬼神,信因果,豈不正應了明鬼。」
蔡吉沒想到王韞年紀雖小,學識卻絲毫不遜一些名士。此刻聽罷他一番關於「明鬼」的解釋,蔡吉不禁撫掌笑道,「好個順天道行則吉,逆天道行則凶!」跟著她又將話鋒一轉道,「不過就算是如此,孤也不會僅憑汝等寥寥數語,就實施墨家之法。」
「那是當然。」王韞平靜地附和道,「自甘忠可事敗起,太平道便知唯有救百姓於水火,方能現致太平之世,而非以方術討好君王將相。不瞞主上,昔年在錦西之時,林郎君曾與於吉屢起爭執。起因就是林郎君一心要在錦西行墨者之法,以求向主上證明墨學行之有效。而於吉則一心只想建祠廟,廣招信徒,受香火供奉。之後其更是為求功名利祿,以方術討好袁紹至百姓生死於不顧。故在王韞心中於吉早已背離太平道。」
「若真是如此,此話理應林飛親自來同孤解釋。」聽出王韞在為林飛辯護的蔡吉冷笑了一下。
「若此話由林郎君來說,主上會聽乎?」王韞反問。
蔡吉被王韞如此一問,不由楞了一下。確實,如果這會兒是換做林飛來同自己說一堆有關太平道與墨家的來龍去脈,蔡吉不見得會聽得如此認真。或者更為準確的說,蔡吉會對林飛的話持保留意見。
與此同時王韞見蔡吉沒有答話,便又誠懇地向蔡吉拱手說道,「主上明鑒,林郎君建立錦西城至今,百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四方蠻夷不敢來犯,如此政績難道不比那些沽名釣譽之士?」
這一點蔡吉還真不能反駁。錦西從建城到現在,才三年都不到。林飛不但讓移民遼東的太平眾站穩了腳跟,還將錦西打造成了一座齊軍在遼東的軍事重鎮。光憑這些功績,蔡吉就不得不點頭承認道,「林飛之才確實堪比郅都。」
郅都是西漢的名臣。他為官忠於職守,公正清廉,對內不畏強暴,敢於捶撲家強權貴;對外積極抵禦外侮,使匈奴聞名喪膽。後人對他評價皆很高,並把他與戰國趙國的廉頗、趙奢等名將並列,被譽為「戰克之將,國之爪牙」。蔡吉將林飛譽為郅都,自然是承認了他的才幹。深受鼓舞的王韞趁熱打鐵著向蔡吉進言道,「既然主上也認可林郎君之策,那可否將錦西之法推廣至關內?」
哪知蔡吉卻將手一擺,乾脆地否決道,「不可。」
「為何?」王韞不解道。
「錦西是錦西,中原是中原,不可一概而論。」蔡吉連連搖頭道。其實蔡吉一直以來都有關注林飛在錦西的施政。特別是在幽州的時候,她還特地與龐統討論過錦西的諸多制度。作為參與者,龐統自然也是對錦西的一系列制度讚不絕口。但來自一千八百多年後的蔡吉,還是瞧出了錦西制度的一些局限性。例如林飛在錦西所採取的制度源自墨者之法。由於墨者吃苦耐勞、嚴於律己,在准軍事化的管理下能將人能動性發揮到極致。錦西的太平眾擁有相似的素質,所以能適應墨者之法,集中力量開荒建城。但這種類似於後世生產隊的組織,在宗族勢力盤根錯節的關內就不怎麼適用了,甚至還可能激起民變。
依蔡吉的想法,錦西的一些制度必須在經過一定調整之後,才能在關內推廣。並且推廣對像不是普通的自然村莊,而是屯耕官田的屯所。因為替官府屯田的大多是流民,受宗族印象較小,容易接受准軍事化管理。
所以蔡吉在看到王韞露出失望之色時,不禁微微一笑道,「罷了。這《太平經》孤先收下,汝去轉告林飛,若想孤接受墨法,就好好經略遼東。讓孤瞧瞧墨家能否像儒家、法家那般替大漢開疆拓土。」
王韞聽罷蔡吉所言,當即興奮地挺起腰板,衝著蔡吉鄭重一拜道,「諾!吾等必不負主上所托!」
——————
特此聲明:本章關於墨家與太平道的內容都是柳丁查資料自行腦補滴~o(n_n)o~
另外,有書友說墨家不會輔佐朝廷。這個嘛~偶只能說如果墨家不求出仕,為毛還要派弟子到各國做官呢?為毛還要發明那麼多攻城、守城器械呢?為毛宣講「蓄士」以備守禦呢?曾幾何時墨家和儒家是並稱的兩大顯學喲。好吧,偶承認墨家更傲嬌一些~~~(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