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鳳穿殘漢

第一卷 第五十節 隆中諸葛 文 / 黑色柳丁

    壽春城被劉備偷襲奪下的消息固然是讓孫策惱怒不已。但己方的人馬既然已經到了合肥城外,孫策當然不可能就此調頭轉而北上與劉備爭奪壽春。於是在建安四年(199年)的這個十月,孫策與周瑜最終還是按原計劃襲擊了合肥城。

    正在上繚征討宗黨的劉勳得知後方壽春、合肥兩城分別被劉備、孫策所奪,大驚失色之下趕緊率軍返回九江。卻不想行軍至彭澤被早已埋伏於此的孫賁、孫輔二人半道截擊。本就軍心不穩的劉勳部碰上這突如其來的伏擊,頓時就做了鳥獸散。大敗而歸的劉勳不得已退守流沂,轉而向黃祖求救。黃祖接到劉勳的求助後當即便派自己的兒子黃射率領五千水軍前來援助劉勳。而聞訊的孫策則主動出擊,再次在流沂大敗劉、黃聯軍。徹底喪失翻本機會的劉勳只得北逃轉投曹操,而黃射也在戰敗之後帶著一干親隨隻身逃回了江夏。

    且就在孫策憑借兩次大勝,徹底奠定其在九江南部的威望之際,身處壽春的劉備卻在徐庶以及關羽的陪同之下南下六安探訪在此遊學的諸葛亮。六安地處大別山北麓的江淮平原,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要地。劉備在佔據廬江郡之後,便指派關羽率部駐紮六安。而今孫策既已佔據了合肥,與之毗鄰的六安城自然是加強了戒備,以免重蹈劉勳之覆轍。

    不過眼下劉備與孫策雖正處於似敵非友的微妙關係,但六安劍拔弩張的氣氛卻並未影響劉備的心情。這會兒策馬進行於皖西的青山綠水間,劉備不禁由衷地讚歎道,「真乃人傑地靈之所也!無怪乎。會有臥龍隱居於此。」

    面對劉備的嘖嘖稱讚,一旁的關羽倒是不以為然地質疑道,「軍師肯定諸葛先生隱居於此?羽率部駐紮六安已有一年,還未曾聽說此地有名士隱居。」

    「雲長將軍有所不知,吾友孔明之前一直耕讀於隆中。直到數月前才來廬江遊學,並暫居於**。」徐庶如實回答道。

    「原來如此。」關羽隨意地點了點頭算是接受了徐庶的解釋。

    劉備見此情形,心知關羽一向對名門之士不感興趣。於是便替其打圓場道,「元直,此地不知諸葛先生住處還有多遠?」

    「前方便是林間小院便是。」徐庶抬手向前指道。

    劉備尋著徐庶所指的方向望去。果見不遠處一叢竹林間隱約露出一間茅舍小院。於是劉備當即一馬當先來到莊前。翻身下馬親叩柴門。不多時便聽院內傳出一蒼老沙啞的聲音問詢道,「何人叩門?」

    劉備聞訊趕緊上前自報家門道,「漢左將軍、領揚州牧劉備,特來拜見諸葛先生。」

    隨著劉備的話音落下,柴門嘎然而開,露面者卻是一名布衣老者。但見老者先是恭敬地向劉備施了一禮,跟著便張口向其說道,「劉使君來晚也。諸葛郎君已回隆中。」

    劉備耳聽諸葛亮竟然不在。不由愕然地回頭看了看徐庶,但見徐庶也是一副詫異的模樣,於是又回頭探問道。「老丈,諸葛先生何時離開的?」

    「就在兩天前。」老者拱手答道。

    「兩天跑不了多遠。羽這就差人替主公把人給追回來。」關羽言罷。轉身大步流星地朝戰馬走去。

    不過還未等關羽翻身上馬,劉備便一把抓住了他搖頭道,「雲長且慢。諸葛先生走得如此匆忙必是有要事發生。」

    而另一頭的徐庶則心急如焚地向那老者繼續追問道,「老丈,孔明走時可曾留下言語?」

    那老者在側頭想了想之後,旋即連連點頭道,「有,有,有。諸葛郎君臨走之時曾留下一封書信,說是若有人來尋他,便將此書交予來訪者。老夫這就去拿。」

    徐庶、劉備等人一聽諸葛亮留了口信當即又來了興致。而那老者在轉身走進屋後不多時,便取了一張綿紙交到徐庶手中道,「喏。就是此書。」

    徐庶急忙接過綿紙,當著劉備與關羽的面就將信打了開來。然而令在場眾人都沒料到的是,諸葛亮在紙上並沒有解釋他為何會突然離開,也沒有留下長篇累牘的策論。卻見白皙的綿紙上只寫了三個大字——「荊州見。」

    「荊州見?!」在經過最初的驚愕之後,關羽頭一個反應過來,虎目圓睜道,「主公,這廝分明是在戲弄吾等!」

    一旁的徐庶眼見諸葛亮竟然留下這麼一句口信,也不由慌忙向劉備請罪道,「主公見諒。

    然而相比怒氣沖沖的關羽和一臉尷尬的徐庶,劉備卻在低頭思慮了半晌之後,突然恍然大悟地抬頭一拍手道,「吾明白也!」

    「主公!」

    「主公?」

    劉備一抬手阻止了想要發話的關羽與徐庶,繼而轉身向老者拱手一揖道,「多謝老丈替諸葛先生傳信。」

    劉備此舉立馬引得那老者惶恐萬分地躬身還禮。不過當老者起身之時,劉備已然翻身上馬帶著關羽與徐庶離開了小院。不過劉備雖顯得一副成竹在心的模樣,但緊隨其後的關、徐二人可就沒法如此淡定了。卻見三人行至偏僻之處後,關羽便忍不住向劉備追問道,「主公,那諸葛先生究竟是什麼意思?」

    劉備腳跨的盧,捻著鬍鬚搖頭晃腦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諸葛先生這是要備取荊州。」

    「取荊州!」關羽神色一變,「可荊州的劉表坐擁十萬大軍,主公如何取得?」

    徐庶聽罷劉備所言,倒不似關羽這般激動。畢竟經過這麼多年的接觸,徐庶也知諸葛亮一向都對劉表不滿。但他沒想到諸葛亮竟用這種方式提議劉備攻略荊州。而且正如關羽所言,劉備目前的實力相較劉表而言有雲泥之別。就算徐庶再怎麼信任諸葛亮,這會兒還是忍不住向劉備提醒道,「主公。攻略荊州之事還需從長計議。」

    「怎麼?二位皆無攻取荊州之心?」劉備回頭反問道。

    劉備的這記反問激起了關羽的鬥志。卻見他當即一個抱拳向劉備起誓道,「只要兄長一句話,羽定提鞭縱馬為兄長拿下荊州!」

    「有二弟這話吾就放心矣。」劉備一面安撫了關羽,一面則自顧自地說道,「其實備也知僅以兵力而言。就算備與孫策的兵力相加都不及劉表之半數。但相較孫策麾下有張昭、周瑜、朱治、黃蓋等名士良將相助,劉表麾下謀士武將雖多卻都是一些碌碌無為之輩。故而備以為諸葛先生所提的西取荊州之策,未嘗不是備的一條出路。當然此事正如元直所言。還需從長計議,靜觀時局變幻。不過備還是頗為期待與諸葛先生的再見之日。」

    其實行進於皖西山間的劉備等人並不知曉,諸葛亮之所以會突然離開六安。並非是在故弄玄虛。而是因為他收到了一封來自襄陽的書信。而寫信之人正是劉表之子劉琦。話說,荊州牧劉表共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現年二十六歲,不僅外貌與劉表極其相似,且也像劉表那般喜好結交各地名士。次子劉琮比劉琦要小上十歲,雖也長得粉雕玉琢,聰慧伶俐,但終究沒有劉琦深得人心。因此劉琦一直以來都堅信自己是荊州未來的繼承人。然而這幾日劉琦的這份堅信卻產生了動搖。

    「孔明先生還未回來?」

    書房內的劉琦已不知是第幾次向身邊的侍從詢問諸葛亮的動向。一旁的幕僚李異見狀不禁向其勸解道。「二公子不過是要娶蔡夫人侄女為妻,琦公子何以心急如斯。」

    原來讓劉琦如此坐立不安急著找諸葛亮商議的事情,正是他二弟劉琮的婚事。卻說劉琮現年雖只有十六歲。但在漢朝也算是到了可以談婚論嫁的年紀。而此番要與他成婚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劉琦、劉琮後母蔡夫人的親侄女。這種事若是放在後世。多半會被人詬病有**的嫌疑。但在鼓勵開枝散葉的漢朝,寡婦再嫁都是樁只得稱讚的事,更毋庸說是娶既無血源關係又不同姓的女子了。

    不過劉琦顯然不認為這只是一樁簡單的親上加親婚事,卻見他皺著眉頭向李異解釋道,「伯才有所不知,蔡夫人為人最是護短。阿琮要是娶了蔡夫人的侄女,蔡夫人日後必然會偏愛阿琮,進而厭惡於吾。且不論蔡夫人會否因此在父親面前進讒言。就拿其弟蔡瑁而言,其不僅是父親器重的軍師,還是執掌著水師。阿琮有這麼一個親戚做後盾,其實力必會大漲。汝說吾能不急乎。」

    李異聽劉琦這麼一說,再一想到市面上有關蔡夫人的各種傳言,便也跟著點頭附和道,「琦公子說得是。二公子這招攀龍附鳳耍得確實漂亮。不過琦公子為何獨招諸葛亮來此商議對策?須知諸葛孔明現下正在廬江遊學。等其趕到襄陽,恐怕二公子早已與蔡夫人的侄女成婚。更何況諸葛孔明乃是黃承彥引薦給公子的。而黃承彥又是蔡夫人的姐夫,諸葛孔明真會為公子破壞此裝婚事?」

    李異這段話聽著頗為拗口,可事實上劉、蔡、黃三家的關係也確實密切。倘若諸葛亮像歷史記述的那樣娶黃承彥的女兒為妻的話,那蔡夫人便成了他的岳母。不過劉琦似乎十分信任諸葛亮的人品與智謀,卻見他擺了擺手搖頭道,「承彥公與孔明皆是當世名士,不會像蔡夫人那般護短。更何況就算孔明無法及時趕到襄陽,吾相信其也定會有辦法為吾解圍。」

    「看來公子頗為信任諸葛孔明。」李異略帶酸溜溜地說道。同為荊州名士的李異當然也想通過劉琦這條門路謀取一官半職,甚至在劉琦繼承荊州之後,順勢成為荊州的重要官僚。然而從劉琦的態度看來,他顯然是更推崇才年僅十八歲的諸葛亮。這就讓已過而立之年的李異頗為吃味了。

    然而劉琦卻並沒有注意到李異口吻中的異常,反倒是順著對方的話頭欣然頷首道,「是啊。孔明是吾所見過的最有才華的少年俊才。吾一直都想將其招入府中,只可惜孔明似乎是想趁年紀輕再多遊學幾年,故沒有答應入府。不過如此也好,孔明見識得越多,日後便越能輔佐於吾。」

    「遊學?莫不是遊歷諸國乎。」李異冷哼道。

    「伯才此話何意?」劉琦扭頭皺眉道。看來他這次也聽出了李異的話外之音。

    「公子難道不曉得,諸葛孔明此番去廬江其實是去見其好友徐元直的。」李異拱手向劉琦爆料道,「而那徐元直在早在年初便已投靠劉備,並被劉備委以重任。」

    李異所言本是要提醒劉琦注意諸葛亮的動向,並向其暗示諸葛亮可能心懷不軌。可這話聽到劉琦耳中卻有了另外一番意味。只見劉琦突然兩眼放光地向李異問道,「哦,孔明的好友在劉使君帳下供職?廬江的劉玄德可是天下聞名的君子啊。」

    李異沒想到自己的一番話竟會換來如此答覆,語塞之餘,他不禁重新整理了一下思緒向劉琦進言道,「劉玄德在民間雖有仁義之名,可其終究也是一方諸侯。異可是聽聞,劉玄德在不久之前剛剛奇襲了劉勳治下的壽春。」

    「劉玄德奇襲壽春?偷襲劉勳的不是孫伯符嗎?」劉琦詫異地問道。

    「孫伯符雖出爾反爾,但劉玄德也同樣乘人之危。亂世諸侯皆心懷叵測,公子身為荊州的繼承人,為人處事還需三思而行,不可輕信於人。」李異語重心長地向劉琦提醒道。

    劉琦聽罷李異所言,再一想到自己的親弟弟都會搞出這麼多事來同自己爭權奪利,不禁感同身受地向李異躬身一拜道,「多謝伯才提點,琦受教也。」

    而李異則乘熱打鐵著向劉琦進言道,「其實聯姻在諸侯間本是習以為常之事。君不見那徐州女州牧蔡安貞還答應與曹操十二歲的次子聯姻。公子身為男子,更因廣納妻妾,借助聯姻之力為自己尋一助力,也好與二公子相抗衡。」

    劉琦聞言心想也對,許他劉琮靠裙帶關係。自己就不能也找個家世過硬的老婆拉關係。思慮至此,劉琦立馬便向李異追問道,「伯才,可有合適人選?」

    李異見劉琦接受了自己的進言不禁心中一喜。卻見他快速從懷中取出一卷竹簡,當著劉琦的面攤開道,「異這有幾戶名門之女正待字閨中。公子可參考一二。」(未完待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