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鳳穿殘漢

第一卷 第七節 北海名士 文 / 黑色柳丁

    數日之後,劉備接納呂布的消息傳至東萊。原本還打算在東萊多逗留幾日以探虛實的張飛驟聞此訊,立馬火燒屁股地先行趕回了下邳。對此蔡吉倒也並沒多做挽留。畢竟熟知歷史的人都知曉,溫侯呂布走到哪兒,哪兒就會掀起一片腥風血雨。好在張飛雖走,還有糜竺留在東萊購買軍糧,商討開埠通商一事。因此在張飛走後,蔡吉便帶著糜竺在黃縣參觀船塢、市場以及周邊新設的民屯。當然與之隨行的還有講武堂新聘的夫子郭嘉。

    「一早就聽說東萊郡在蔡府君治下政通人和。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糜竺站在田頭望著面前此起彼伏的麥垛由衷地讚歎著。要知道自打初平年間起,他就再也沒有在徐州看到過這等忙碌的夏收情景。有那麼一瞬間,糜竺甚至以為戰爭已經結束,天下已然太平。不過當他看到不遠處正疾馳而過的騎兵,突然意識到一切都只是幻覺而已。亂世還在持續,甚至看不到盡頭。

    相比糜竺讚歎於面前的豐收情景,一旁的郭嘉則對河道旁聳立的水車頗感興趣。卻見他衝著持續轉動的龐然大物端詳了半晌之後,回頭向蔡吉詢問道,「小蔡府君,此物就是東萊車吧?」

    「是。此物本名水車,只因由東萊傳出,故附近各州郡也稱其為東萊車。」蔡吉點頭應道。

    「聽說此物乃東萊一工匠所製?」郭嘉跟著問道。

    由於蔡吉一心想要拉攏郭嘉,因此此刻耳聽對方如此一問,她便直接坦言道,「不瞞先生,此車是本府根據自洛陽所見翻車改造而成。」

    「此車竟是出於蔡府君之手!」糜竺聽罷驚呼道。要知道目前徐州一些地區也已陸續架起了水車,其規模雖不及東萊郡,可水車功效卻是眾人有目共睹的。此刻糜竺耳聽如此神奇的機關竟出於眼前這少女之後,不禁脫口讚道,「蔡府君真乃神童。」

    「糜別駕過獎了。其實本府只是出了個主意。將本府這主意變成眼前這東來車的是東萊名匠賽魯班。」蔡吉謙遜地回道。

    「話可不能這麼說。小蔡府君雜學甚廣,吾等自歎不如。」一旁的郭嘉擺了擺手道。

    「奉孝先生這話倒真說准了。本府也就長於雜學而已。至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樣樣不通。堪稱俗人一個。」蔡吉兩手一攤自嘲道。話說也就是漢末這等亂世才不會計較這些東西,倘若換做太平盛世,蔡吉還真沒一條符合大家閨秀水準。

    郭嘉與糜竺乍一聽蔡吉號稱「樣樣不通」,在雙雙驚訝地對視了一眼之後,卻異口同聲地朗聲笑道,「好個特立獨行的俗人!」

    且說蔡吉與糜竺、郭嘉二人正聊得興起之時,卻見不遠處太史慈領著一個約莫三十多歲的清俊文士朝這邊信步走了過來。不過瞧那文士面相頗為陌生,似乎不是東萊郡府的人,亦非本地才俊。難道是太史慈的好友?太史慈會結交文士,這多少讓蔡吉有些意外。要知道太史慈自打在東萊郡出仕後,整日不是在軍營裡訓練兵卒,就是帶著大隊人馬清剿匪徒。很少與人應酬往來,更毋庸說是文士了。

    然而正當蔡吉納悶之際,卻聽一旁的郭嘉嘟囔了一聲道,「未曾想北海劉義遜也會來黃縣。」

    「奉孝先生認識此人?」蔡吉扭頭問道。

    「劉義遜乃北海名士。吾遊學時曾與其有一面之緣。」郭嘉說罷又跟著補充道,「不過,其在兩年前因已投入孔文舉門下。」

    原來是孔融的人啊。蔡吉恍然大悟地點了點頭,跟著腦中靈光一閃似乎想到了什麼。不過還未等她理清楚腦中乍現的思緒,那一邊太史慈上前行禮,「見過主公,見過糜別駕。」言罷,他又指著身後的文士向蔡吉介紹道,「主公,此乃北海名士劉義遜。」

    「劉義遜見過蔡府君,見過糜別駕。」劉義遜長袖一抖恭恭敬敬地向蔡吉與糜竺二人躬身行禮。不過當他抬眼看到站在蔡吉身後的郭嘉之時,不由失聲驚呼道,「奉孝!汝也在此。」

    而郭嘉則拱手作揖朗聲笑道,「義遜兄別來無恙。」

    哪知這會兒的劉義遜卻面露苦笑,長歎道,「咳,一言難盡啊!」

    蔡吉剛才聽郭嘉的介紹,本以為劉義遜此行可能是為孔融充當使節。卻不曾想對方一上來就來了這麼一句長歎。再一看劉義遜身旁的太史慈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蔡吉立即意識到情況不對勁。於是她當即抬手一指不遠處的一間竹亭,提議道,「此地日頭毒辣,不若去竹亭詳談。」

    於是乎,眾人就在蔡吉的提議下來到了竹亭避暑。而在一干人等各按主賓坐定之後,郭嘉率先就向劉義遜探問道,「義遜兄,出何事了?」

    卻見劉義遜聽雙手覆面,頹然道,「奉孝,三日前北海太守孔融處斬了承祖。」

    「孔文舉殺了承祖!」

    「承祖?可是青州名士左承祖!」

    乍一聽劉義遜所言,郭嘉與糜竺二人皆露出了駭然的神色。要知道北海太守孔融,出身名門,談吐優雅,並素來以求賢若渴而著稱。孔子的二十世孫,竟會殺名士?!這簡直就是聳人聽聞!因此這會兒的糜竺趕緊追問道,「劉先生,北海究竟出了何事?」

    聽罷糜竺的追問,劉義遜抹了一把臉,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之後,便如竹筒倒豆子一般將整個事件的始末向眾人講了一通。原來不久之前飢餓難耐的黃巾賊再次出山進攻北海郡。沒了太史慈、劉備等人幫助的孔融自然是屢戰屢敗一直退守到了都昌。雖然之後孔融靠著都昌厚實高大的城牆擋住了黃巾賊的進攻。可北海郡兵力薄弱,糧草不足,孤立無援的問題也隨之凸顯了出來。於是當時身為孔融幕僚的左承祖,便向孔融進言說,北海地處袁紹、曹操、公孫瓚等勢力的夾縫之中,應該選擇一個較大的勢力作為依靠,如此方能自保。然而孔融在聽罷左承祖進言之後,非但沒有接受他的建議。反倒說左承祖是他方勢力派來的奸細,當即就將其給斬了。同是孔融幕僚的劉義遜平日裡左承祖關係不錯,且兩人對天下局勢的觀點也十分近似。見此情形他哪兒敢再在北海待下去。於是乎,在左承祖被處斬的第二天,劉義遜便帶著家小逃離了北海郡。

    說罷事件始末,劉義遜再次向蔡吉深深作揖道,「不瞞蔡府君,劉某此番倉皇出逃已無家可歸。聽聞子義將軍正供職東萊,劉某這才厚顏來此一攀交情。」

    「劉先生莫慮。先生即來東萊,就是東萊的上賓。」蔡吉欣然拉攏道。

    而聽罷劉義遜所言,蔡吉也總算終於明白自己剛才那一閃而過的映像是什麼了。按照史料記載,孔融確實因左丞祖者勸北海要結納袁紹或者曹操,而將其殺害。至於具體的情形如何,鑒於歷史上曹操殺孔融的罪名極重,甚至直到西晉時陳壽著寫《三國誌》時,都不敢為孔融立傳。故有關孔融的史料並不多。不過倘若單憑劉義遜所描述情形來看,左承祖不僅死得冤,而且還讓這會兒的蔡吉唏噓不已。

    要知道左承祖向孔融提出的進言,簡直就是她當初忽悠段奎的翻版。不,相比之下左承祖的進言更為模糊,他只是提了幾個勢力,至於投靠誰那還得由孔融自己決定。而蔡吉當時可是明確地提出要認袁紹做宗主。倘若自己那時穿越到的是孔融的地盤又會如何?會否也像忽悠段奎那般編造出一番審時度勢的計策來?答案顯然是肯定的。畢竟受《三國演義》的影響,後世的人普遍認為孔融為人寬厚純良。面對「奸臣」曹操或許還會心生警惕,可面對「忠臣」孔融必定不會考慮太多。甚至還會認為其好忽悠。然而倘若自己真的在孔融面前說出了相似的內容。那結果豈不是……想到這裡蔡吉不禁覺得自己的脖子一陣涼颼颼的。

    事實上,這會兒感到兔死狐悲的可不止蔡吉一人。郭嘉與糜竺多少也有些物傷其類。畢竟他們一個待價而沽的謀士,一個是輔佐新主的策臣。碰到同行因言被殺,又怎會無動於衷。只見郭嘉鐵青著臉冷笑道,「未曾想名滿天下的孔文舉也不過如此。」

    「咳,值此亂世遇明主不易啊。」糜竺點頭附和道。但他轉念一想自己現在投靠了劉備在這檔口說這種話總有不妥。於是跟著又話鋒一轉向劉義遜勸慰道:「東萊郡的蔡府君雖年幼,卻識大體,重情義,且精於政事,乃當世女中管仲。先生此番遇明主矣。」

    太史慈見糜竺誇讚起了自家主公。一面慶幸自己當初離開孔融選擇蔡吉確實沒有走錯路,一面則跟著趁熱打鐵地向劉義遜勸說道,「義遜先生,吾家主公愛民如子,絕不會為一已私名而罔顧百姓性命。」

    面對糜竺與太史慈的輪番勸說,以及之前蔡吉的熱情相邀,讓剛剛在北海遭受挫折的劉義遜只覺面前的東萊眾人頗有情義。話說,起先他還有些猶豫蔡吉女子的身份,但此刻眼見東萊的太史子義、穎川的郭奉孝一武一文伴其左右。於是劉義遜當即就將心中對女主的顧慮拋到了腦後,轉而衝著蔡吉俯身一拜道,「主公在上,請受義遜一拜。」

    「先生折殺本府也。本府能得先生這般俊才,乃是上天的恩賜。」蔡吉趕緊上前扶起了劉義遜。

    不過眼瞅著轉眼間帳下多了一位青州名士,蔡吉心情舒暢之餘,倒也理解了郭嘉等謀士為何不會輕易認人做主公的心境。確實,人心隔肚皮。所謂的清名、禮賢下士、才華橫溢等等那都是外在的東西。一個人的性格究竟如何,不相處一段時間是看不出來的。更何況在漢末這等特殊年代,太守手掌生殺大權,一言不合就殺人洩憤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就這一點來說謀士是脆弱的。他們不似武將有武力和部下保身,卻又要時刻輔佐於主公左右,揣測主公的想法,為主公分憂。但人吃五穀,心思哪兒會一摸一樣。像孔融此人好忠義之名,堅持漢室正統,因此才會一直以來都堅持與周邊勢力不相往來。而左承祖的進言雖十分適合北海的發展,可在孔融看來卻無疑是不臣之舉。而且孔融對此這種言論的忍耐限度,遠低於人們的想像。結果提出正確計策的謀士最終換來的卻是殺身之禍。

    左承祖的遭遇對蔡吉來說,無疑是一個活生生的前車之鑒。雖然蔡吉眼下已經貴為一郡之主,但在宗主袁紹的面前她也不過是個家臣而已。正如此番袁紹來信要求蔡吉入秋前往鄴城上貢。對於袁紹的召見,蔡吉雖心感納悶,但自己眼下既然需要袁紹方面的保護,那就算再忙也得抽出時間北上冀州。至於到了鄴城要怎樣應付袁紹,則成了擺在蔡吉面前的一大挑戰。

    想到這裡蔡吉不禁發現劉義遜確實是上天給她派來的一個好幫手。要知道按照原來的安排她此番北上除了帶李達、唐鎣等一干騎兵做護衛之外,一同隨行的還有管統。只是管統乃是袁紹那邊的人,而李達、唐鎣又是武夫。蔡吉此刻恰缺一個可以在旁指點商議的文士。本來郭嘉是個不錯的人選。可郭嘉曾直接拒絕過袁紹的拉攏,再帶他去鄴城總有不便。更何況蔡吉也希望郭嘉能在東萊多待些時日,更為深入地瞭解自己在東萊實施的種種政策。而眼前的劉義遜乃北海名士,對名士世家間的禮儀應該頗為瞭解。自己帶這麼個人在身旁,雖不見得會與其商討要事,但至少也不會鬧笑話。就這樣蔡吉在心中暗自敲定了北上鄴城的名單。

    ———————————————————————————————————————

    今天是公共章節的最後一章。從明天開始就要正式上架咯(*^__^*)嘻嘻……

    另外從4月28日0:00——5月7日24:00,投出1票即翻倍為2票~~~嘎嘎,還請各位大大多多捧場,多多投粉票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