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9-28
「哦,好,朕讓御醫去給他看看傷勢,然後早點回去養傷,傷好了再給你來當護衛。」崇禎皇帝說完,就吩咐下去,免得顧百川一直在午門等著,耽擱了養傷。
解決了顧百川的事情後,崇禎皇帝對鍾進衛道:「鐘師傅,你也累了吧,好好休息,明天看情況,新居暫且不遷也行,就繼續住在偏殿好了。」
阿奇不在了,自己一個人住偏殿不自在,鍾進衛趕緊道:「搬,搬,明天還是按照計劃搬家。」
話音一落,想起一事,又對崇禎皇帝說道:「陛下,臣路上想起幾個事情,要跟陛下匯報。」
哦,鐘師傅又有啥點子了。崇禎皇帝很好奇,正想問的時候,王承恩拿著一份奏章進來了。
「陛下,今天京師義捐的摘抄到了。」
崇禎皇帝很關注難民的安置情況,而難民的安置,又取決於京師中的富戶捐助的程度,所以崇禎皇帝讓王承恩每日一報。
崇禎皇帝一聽,才發現天已經暗下來了,是每日一報的時間。於是,他讓王承恩把奏章給他看。
看完之後,崇禎皇帝讓鍾進衛也看看義捐的情況。
鍾進衛從王承恩手中接過一看,這個奏章寫得很清楚,今日捐助現銀多少,物資折價多少,登記用工多少,以上幾項累計多少。然後還有難民數多少,義捐用工夠難民支撐到什麼時候,這些全部都一目瞭然,特別還有註明糧食,衣物,火炭的數目,這些是難民當前的必需品來的。
鍾進衛看完後,笑著對崇禎皇帝道:「陛下,能支撐十萬餘難民耗過一個多月,現在義捐才進行七天左右的時間,有這麼多,也算是可以了。」
「鐘師傅,你不知道,現在每天捐助的總數已是下降趨勢了,後續情況不容樂觀。」崇禎皇帝的臉上絲毫沒有因為鍾進衛的寬慰而有一絲笑容。
「現在馬上是一月了,待到天暖起來,至少還要兩個月之多,如果有倒春寒,說不定持續寒冷的時間會更長。」王承恩也在一邊幫崇禎皇帝解釋形勢的嚴峻。
「哦,這樣啊,沒關係,天無絕人之路。這麼長的時間緩衝,一定能想出辦法來的。」鍾進衛安慰道,忽然想起自己路上想到的事情,就又對崇禎皇帝道:「陛下,朝廷可以以工代賑,來緩解難民的壓力。」
「鐘師傅,以工代賑,也得要有錢啊。」崇禎皇帝歎道。
「陛下,臣或許有辦法,有些事,臣正想跟陛下匯報呢。」
崇禎皇帝想起之前鍾進衛就說有事,只是被王承恩打斷,於是,趕緊道:「鐘師傅,有事速速道來。」
「陛下,是這樣的,臣在閻應元家住了兩天,瞭解了一些民間的情況,臣想跟陛下說說。」
崇禎皇帝聽了,略微有點失望,以為是有什麼好主意,不會是一些雞皮蒜毛的事情吧。
鍾進衛看出崇禎皇帝臉色的變化,知道他可能有點不重視,於是,他對崇禎皇帝強調道:「陛下,這個事情關係到臣後面想說的改善百姓生活的事情,所以有必要先講一下。」
崇禎皇帝一聽閻應元家裡的事情能改善天下百姓生活,這可是大事,坐直了身子,豎起耳朵,想聽聽鍾進衛到底要說什麼。
王承恩也感到很好奇,不過,他對鍾進衛還是比較瞭解的,知道他不會無的放矢,於是,也豎著耳朵聽。
「陛下,臣在閻應元家瞭解到一組百姓生活的數據:一個平民大概一兩五錢銀子左右過一年,一個人一年大概需要鹽五十斤才能維持身體不會虛弱。而平時的鹽價不定,五十斤鹽,貴時需銀五錢多,賤時也要四錢不到點。鹽錢佔了普通百姓生活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七到百分之三十七,剩餘的大半部分用於購買糧食。一年下來,基本上沒有銀錢再買其他物品。所以,老百姓一年到頭,過年的時候如果有一身新衣裳,都是歡天喜地的事情。」
鍾進衛一口氣把閻應元家瞭解到的信息都傳達給了崇禎皇帝,但崇禎皇帝和王承恩都沒有特別的反應,沒聽出非常重要的東西啊。
鍾進衛看崇禎皇帝眨眨眼睛,有點迷惑,不知道自己說這番話的意思是什麼,只好開始細細講解:「陛下,首先,鹽錢在百姓的生活中,所佔的支出是不是多了點,這是必須的生活物品,佔了這麼大的支出,百姓還有錢買其他物品麼,他們的生活能好麼?」
「鐘師傅說的有理,但鹽稅自古以來都是朝廷的一大收入來源,如果價格太低的話,朝廷就收不到多少稅了。」崇禎皇帝解釋道。
「陛下,朝廷收稅的目的是什麼,是不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鍾進衛追問道。
從大道理來講,是這樣的,但實際上往往不是。崇禎皇帝一下不知道怎麼跟鍾進衛解釋。
鍾進衛也不等崇禎皇帝的解釋,直接道:「陛下,鹽價定的高,其實收的稅也不一定就多。」
「此言何解?」崇禎皇帝不明白了,很淺顯的道理,怎麼可能會是錯的呢。
「陛下,您聽說過私鹽麼?」
這個,當然聽說過,只要是當皇帝的,就沒有不知道私鹽的。
「官府的鹽價定高了,就會有私鹽的買賣空間。說句實話,陛下,官鹽要定的太高,老百姓承受不起超出購買能力範圍的必需品價格之後,無論朝廷怎麼禁止,都會有人去購買私鹽,因為私鹽便宜啊,而且,據說私鹽比官鹽的品質還要好。」
崇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
禎皇帝正在考慮這種百姓算不算刁民的時候,鍾進衛繼續講述他的理由:「陛下,如此一來,私鹽這部分內容,朝廷是不是就沒有徵稅,這部分稅就白白的沒了。」
崇禎皇帝聽鍾進衛這麼一講,覺得官鹽定的太高,私鹽就越猖獗,私鹽越猖獗,朝廷收的稅就更少了,是這麼個道理。
鍾進衛說到這裡的時候,轉身問一邊的王承恩道:「王公公,你們東廠是否有對全國主要地區鹽價的調查報告?」
王承恩看看崇禎皇帝,這種情報也是絕密之一,在皇上面前,可不敢私自的說。
崇禎皇帝顯然對鍾進衛沒有什麼想隱瞞的,而且他自己其實也是不知道。於是他也問王承恩道:「大伴,可有這個報告?」
「陛下,是有這麼一份報告,是天啟年間時為調控兩淮鹽價所做的查探。」王承恩據實回答道。
崇禎皇帝問出結果來了,就看向鍾進衛,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
鍾進衛見王承恩說有,他也不想讓王承恩拿過來看,那個奏章肯定是沒有加標點符號的,才懶得看呢。
鍾進衛直接問王承恩道:「王公公,您應該看過那個報告,我想請問下,一般來講,私鹽和官鹽價格的比例是多少?」
「私鹽和官鹽價格之比約是一比二到一比四左右。品質相差大的比例就少一點,品質相差不大的,價格就相差大一些。」王承恩如實回答道。
「好,我再問您,全國的人口一年所需的食鹽約需多少斤,官鹽的銷量是多少斤?」鍾進衛繼續問道。
這個問題不是很好回答,王承恩沉默了下,心裡快速進行估算,然後答道:「大明一年所需食鹽大概在十八億斤上下,官鹽銷量基本是固定的五億斤左右。」
也就是說,私鹽一年大概的銷量是十三億斤,佔了官鹽銷量的三倍左右。
鍾進衛問明白了情況,就轉身向崇禎皇帝道:「陛下,您應該可以看出來了,朝廷一年,要損失多少鹽稅。而這,就是因為官鹽定價太高,給了私鹽售賣空間的結果。」
鍾進衛又給崇禎皇帝算了一筆賬:「假定官鹽降價一半,銷量上升一倍,收稅就和現在相差不多,但百姓付出的生活成本就降低了一倍,朝廷還有三億斤的鹽可以再收稅。百姓和朝廷都能得利。這就是降低官鹽價格的好處。」
崇禎皇帝越聽到後面就越是吃驚,要按照鍾進衛的算法的話,降低官鹽價格,擠掉私鹽,好處有這麼多啊。
其實還不只這點好處,崇禎皇帝不知道而已。還有因此引起的連鎖反應,比如拿原本買鹽的錢又去買其他物品,或者買多點鹽去醃魚之類,促進其他行業的繁榮等等。
崇禎皇帝想到這裡,又有點疑惑,就問鍾進衛道:「降低官鹽就可以實現了?」
據說給請網打滿分的還有意外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