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獵完畢,曹操大宴群臣於許田。經過這次試探,曹操已然確定無人再敢當面反駁自己,心中十分痛快。飲宴一番之後便回駕許都,打算藉著劉協正統之名討伐袁紹後便登基為帝。
眾人各自歸於住處,關羽問劉備道:「曹賊欺君罔上,我欲殺之為國除害,兄長何故止之?」
劉備心想:你若殺了曹操咱們哥仨也就交代了。劉氏天子是我等助力不假,可也犯不上拼了性命。這些心裡話劉備當然不能對關羽說,只是歎息落淚道:「天子遭難為兄豈能不痛?只是當時投鼠忌器不宜動手。曹賊與陛下並馬而立,左右皆是其心腹之人,雲長若逞一時之怒輕舉妄動,事有不成傷了天子,曹賊反治罪我等。」
關羽道:「今日不殺此賊,日後必行袁術之事。」
劉備勸道:「賢弟不可輕言,我等當伺機而動。」
劉協回宮之後同樣鬱悶非常,對伏壽皇后哽咽道:「朕自即位以來,奸雄並起。先受董卓之殃,後遭李傕、郭汜之亂,又有袁術謀逆篡位。常人未受之苦,朕與你皆嘗。數月前得曹操輔佐復登帝位,以為其是社稷之臣,不料也是專國弄權,擅作威福之輩。朕每見之,背若芒刺。今日在圍場上,此賊身迎呼賀,無禮已極!朕觀他早晚必有異謀,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伏皇后也歎息流淚道:「袁術叛逆之後,滿朝公卿皆散,如今殿上武皆是曹賊心腹,何人能救國難?」
話音未落,便有一人入內道:「陛下、皇后勿憂!我舉薦一人,可除國害。」
劉協視之,乃是伏壽皇后之父伏完。劉協拭淚問道:「皇丈亦知操賊專橫勢大,又有何人能除?」
伏完道:「許田射鹿之事誰人不見?但滿朝武之中,非曹操宗族,則是其門下。若非國戚,誰肯盡忠討賊?老臣無權難行此事,車騎將軍國舅董承可托。」
劉協道:「董國舅多赴國難,朕躬素知。可宣其入內,共議大事。」
伏完道:「陛下左右皆操賊心腹,倘若事洩為禍不淺。」
劉協發愁問道:「如之奈何?」
伏完湊到近前道:「老臣有一計。陛下可製衣一件,取玉帶一條,一同密賜董承。皇后可於帶襯內縫一密詔,令他到家見詔,晝夜詳細謀劃此事,神鬼不覺矣。」
劉協聞言大喜,伏完辭出後便自作一密詔,咬破指尖,以血書寫。然後令伏皇后縫於玉帶紫錦襯內,自穿錦袍,自系玉帶。數日之後見無人對自己裝束起疑,這才令內史宣董承來見。
董承入見行禮之後,劉協便道:「朕夜間與皇后說起西都東行之苦,念起國舅大功,今日特宣國舅慰勞。」
董承急忙拜謝道:「保駕護駕皆臣應盡之責,陛下不必掛懷。」
劉協引董承出了寢殿來到殿後宗廟,焚香禮畢之後,劉協手指宗廟正中高祖劉邦畫像問道:「高祖皇帝起身何地?如何創業?」
董承大驚道:「陛下戲臣也!聖祖之事豈能不知?高皇帝起自泗水亭長,提三尺劍斬蛇起義縱橫四海,三載亡秦五年滅楚遂有天下,立萬世之基業。」
劉協長歎道:「祖宗如此英雄,子孫如此懦弱,豈不可歎?」說完又指左右畫像問道:「此二人可是留侯張良、酇侯蕭何?」
董承道:「然也!高祖開基創業,全賴二人之力。」
劉協環顧左右,見曹操安排的侍衛不在近前,輕聲對董承道:「愛卿亦當如此二人立於朕側。」
董承謙遜道:「臣無寸功,如何敢當?」
劉協此時大聲道:「朕想愛卿西都救駕之功,當時一路艱難無可為賜。如今有曹丞相輔佐衣食無愁,朕便以身穿袍帶賜卿,常如在朕左右。」
董承下拜稱謝,劉協解袍帶賜之密語道:「國舅歸後細觀,勿負朕意。」董承會意,穿袍繫帶,辭別而出。
早有人報知曹操劉協與董承入宗廟說話,侍衛不得親近。曹操心性多疑,便親自入朝來看,見董承出殿正過宮門,便迎了上去。
董承一見曹操當時嚇出一身冷汗,可是宮中並無躲避之處,只得立於道邊行禮,額頭鬢角直流虛汗。
曹操走近問道:「國舅來見陛下有何要事?」
董承忙回話道:「適才蒙天子宣召,賜以錦袍玉帶。」
曹操起疑道:「陛下何故賞賜?」
董承解釋道:「因念下官西都救駕之功故有此賜。」
曹操聞聽劉協重提往事,便覺得有詐,對董承道:「解玉帶給我。」
董承得了劉協囑咐也知衣帶中有蹊蹺,唯恐被曹操看破,一時遲疑不解。
曹操見狀便對左右侍從道:「你等去給我取來。」
董承心知曹操用強自己匹敵不過,便急忙道:「不勞丞相動手。」說罷解下玉帶遞給曹操。
曹操接過看了半晌,並未看出端倪,以為錦袍中有蹊蹺,便笑道:「果然是條好玉帶,再脫下錦袍來借我一觀。」
董承不敢不從,遂又脫下錦袍獻上。曹操用手提起,對著太陽仔細觀看,並無不妥。又穿在自己身上,繫好玉帶,問左右道:「長短如何?」
曹操身材不高,少年天子劉協的錦袍穿在身上還挺合適,左右隨從皆稱美。曹操對董承道:「國舅將此袍帶轉賜與我如何?」
董承聞言哪兒敢答應,便告求道:「君恩所賜,不敢轉贈。丞相且容下官回去別制一件奉獻可好?」
曹操詐董承道:「國舅不肯轉贈衣帶,莫非其中有奸謀?」
董承心中大驚,此時只好置之死地而後生,便道:「下官豈敢?丞相若要,便請留下,切莫疑心下官。」
曹操見董承為脫嫌疑願意奉送錦袍玉帶,心中疑慮去了幾分,再加上他試穿一番仔細感受也無不妥之處,便笑道:「國舅受陛下所賜,我怎能奪人之美?適才全是戲言,國舅不必當真。」說罷脫下袍帶還給董承率眾離去。
董承當真驚出一身冷汗,差點嚇得虛脫,都不知道是怎麼走回家去的。待至家中,董承獨坐書房,將錦袍、玉帶反覆觀瞧,發現並無一物。他心中尋思:天子賜我袍帶,命我細觀,必有用意,如今為何不見奇異之處?
斷定袍帶有異,董承又不見布料有何蹊蹺便去看那帶上之玉。只見白玉玲瓏,雕成小龍穿花,背用紫錦為襯,縫線端整,玉後同樣並無一物。
董承並不死心,將錦袍玉帶放於桌上反覆琢磨,良久之後不得其法,甚是疲倦,不知不覺伏案而寢。
正可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董承朦朧間夢見曹操截住自己從錦袍之中搜出密詔要殺自己,頓時驚醒,渾身一顫。他身子一顫,桌案也跟著一顫,案上燈盞一晃,燈花落於帶上,正好燒著背襯。
董承急忙以袍袖拭之,火花熄滅之後玉帶背襯已被燒破一處,從中微露素絹,隱見血跡。董承也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急忙取刀將玉帶拆開,只見內藏天子手書血字密詔。
詔上寫道:「朕聞人倫之大,父子為先。尊卑之殊,君臣為重。近日操賊弄權,欺壓君父。結連黨羽,敗壞朝綱。敕賞封罰,不由朕主。朕夙夜憂思,恐天下將危。卿乃國之大臣,朕之至戚,當念高祖創業之艱難,糾合忠義兩全之烈士,掃滅奸黨,復安社稷,祖宗幸甚!破指灑血,書詔付卿,再四慎之,勿負朕意!」
董承看罷涕淚橫流,一邊感覺心痛,一邊又不由在心中暗想:當初若是陛下善待南燁法師不與其爭妾侍,想必南燁法師也不會對陛下敬而遠之,幾次三番將聖駕委與他人。若有法師護駕,豈有今日之危難?董承左思右想,一夜寢不能寐,直至天明實在睏倦才又伏案而睡。
朝中侍郎王子服與董承一向交厚,正巧今日登門拜訪。門吏認識此人是家主至交,也不敢阻攔,王子服便直入書房,正見董承伏案不醒。他見董承袖底壓著素絹,微露一個「朕」字,心中不免起疑,便小心將血詔取出。看罷之後藏於自己袖中,呼董承道:「國舅好自在!虧你還睡得著!」
董承從睡夢中驚醒卻不見了詔書,頓時驚得魂不附體手忙腳亂。當他看見王子服在近前,便知是他取了,驚疑不定的望著他發呆。
王子服見董承失魂落魄便道:「你欲殺曹丞相,我當前去稟報。」
董承聞言淚下道:「若公如此,非只我一人休矣,漢室亦休矣!」
王子服笑道:「我乃戲言耳!下官祖宗皆食漢祿,豈無忠心?願助兄一臂之力,共誅國賊。」
董承喜道:「君有此心,國之大幸!」
王子服道:「我等當於密室聯名,誓不相叛,以報漢君。」
董承聞言大喜,取出白絹一幅,先將名字寫上,王子服隨後也寫上了名字。這聯名之法說白了就是為了留下共除曹操的證據,如此一來聯名之人就不能背叛了,因為一旦洩密所有聯名之人都沒有好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