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網游之戰爭領主

正文 第兩百三十二章 萬里長城 文 / 網游之戰爭領主

    河套,邊境之域,位於賀賀蘭山以東、呂梁山以西、陰山以南、長城以北,乃古代漠南軍事要地。

    三面環山,北御長城,其後又有黃河橫貫,地勢險而重,極具戰略意義。

    其中,陰山山脈更是分割內蒙古草原和河套平原的分界線。

    在陰山山脈的另一面,便是北狄,以及東胡匈奴!

    匈奴,古代蒙古大漠和草原上的遊牧民族,秦漢時期,最強勢的異族。

    歷史中,秦始皇統一華夏後,迫於匈奴的威脅,下命大將蒙恬率大軍三十萬,北擊匈奴,據守於此,並依照地勢建造長城,鎮壓和抵禦著匈奴。

    然而,隨著大秦帝國崩潰,匈奴也便失去了原有的鉗制,以致楚漢爭霸時,休養生息的匈奴悄然壯大,加之一代梟雄冒頓弒父繼位,以雷霆手段,強勢吞併了東胡人和西月氏,以及南樓煩和白羊河南王,虎踞大漠南北。

    而後,更是趁項羽和劉邦對峙之際,收回了被蒙恬所河套平原,甚至入侵燕、代兩地,稱霸北方各族。

    且在漢初之際,也便是公元前200年,完成北征,勢力達到巔峰的匈奴,在冒頓的率領下引兵南下,兵鋒所指可謂勢如破竹,曾一度攻至太原,直接威脅到西漢的統治,以致漢高祖劉邦不得已而親自率兵抗擊匈奴,卻遭逢慘敗,成就了冒頓的赫赫威名!

    這便是漢初著名的白登之圍!

    若單獨來算,《戰爭》中,白登之圍也是戰役世界之一,甚至因為是抵禦外敵的戰役,而難度極高。

    現在卻因吳寒和玩家的緣故,使這場戰役,以特殊的形式,出現在巨鹿之戰世界中,甚至比原戰役更進一步,從匈奴演變成四方異族。難度加劇。

    中原戰火,也因異族入侵而蔓延至邊疆地區,一場席捲天下的風暴強勢襲來。

    凌晨,數道身影凌空疾行,翻山越嶺,在黑暗和月色中若隱若現。

    現階段,能夠蒞臨虛空的,除擁有元素之力的吳寒和飛行坐騎的虞姬之外,又有何人?

    經過長時間的疾行,吳寒等人終從南陽奔赴到了河套地區。匈奴大軍和大秦守軍對峙之地。

    沒有想像中的膠著戰鬥。也沒有預料中的屍山骨海。有的只是令人心悸的空寂,彷彿此地根本沒有戰事,顯得格外詭異。

    「萬里長城今猶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望著下面綿延無邊的山川河流。以及鑲嵌其中的萬里長城,吳寒不由發出感慨。

    就形勢而言,天下目前的格局,應當是楚漢弱,而異族強,冒頓之匈奴鐵騎足以橫掃天下,無人敢措其攖鋒。否則,歷史中,匈奴有何膽量。以咄咄逼人的姿態,面對擊敗項羽而平定天下的劉邦?

    甚至逼的西漢,在漢武帝以前,只能信奉和親政策,而與匈奴維持危險而恐怖的政治平衡。

    如果不是因為匈奴強橫的實力。劉邦何必忍氣吞聲!

    而在遊戲中,匈奴的勢力進一步擴大和強化,甚至聯合四方異族圍攻中原,聲勢之大,遠在歷史之上。

    按照正常的趨勢,鯨吞中原也未必沒有希望。

    然結果卻是,擁兵百萬的冒頓,竟被硬生拖在了陰山以北,自異族入侵爆發以來,沒能前進分毫!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戰亂之地,才會顯得這般詭異的平靜。

    這是超乎所有人想像,而導致這種局面的原因錯中複雜,既有吳寒之威懾,又有玩家之阻礙,但最關鍵的,乃是那橫貫在匈奴大軍前面的萬里長城!

    當然,萬里長城不是關鍵,關鍵是它所象徵的存在和所代表的力量。

    吳寒之所以發出感慨,並不是因為冒頓受挫,而是那隱藏在暗處,卻無時無刻不在影響天下動盪的秦始皇。

    畢竟萬里長城,乃是秦始皇下令修建的產物啊!

    若僅是防禦異族,以遊戲中的秦軍之能,又何必修建這萬里長城?

    這般費時費力,勞民傷財之舉,若無目的,又怎會出現。

    「這格局無疑是風水之術釀就而成,只是規模之大,前所未有,幾乎囊括整個天下。」

    「不僅硬生將外來的一切腐蝕阻隔在外,同時防止內在的能量流失,進可鎮壓中原,內能威懾外敵,威能之強,竟能叫一代異族梟雄冒頓遲遲無法攻破,只能無可奈何的在關外徘徊,真是可怕的佈局。」

    「此人的風水之術怕是已然登峰造極……」

    高空俯瞰,望著駐軍在陰山山脈一側的匈奴大軍,吳寒喟然一歎,因為在他的記憶中,有著截然不同的畫面。

    在白登之圍戰役世界中,萬里長城幾乎形同虛設,冒頓沒有受到任何阻攔,便輕易攻破它,將河套奪下。

    由此可見,長城雖同,卻也得看是誰在利用,不同的人,所能發揮出來的作用,有著天壤之別。

    而之所以這般,從吳寒的角度來看,萬里長城應該是當初秦始皇的佈局。

    當然,其作用絕不僅僅是防匈奴!

    「果然……」

    憑借術士的能力,吳寒能夠輕易的窺出端倪。

    在吳寒的瞳孔中,長城所呈現的景象,與常人是完全不同的,其上烽火自燃,且火焰顏色

    色呈現的是詭異的白色,結合長城自身蜿蜒曲折的竄連,就猶如一條盤踞的巨蛇和蛟龍,那一片片磚瓦,便是巨蛇蛟龍的一塊塊鱗片,那一座座烽火台,便是巨蛇蛟龍的一堆堆肌肉。

    甚至,吳寒能夠感覺到,在長城之下,有條與之對應的地下河流,從中有股力量不斷滲透而出,湧入長城當中,為烽火台提供能量作為火焰燃料,也就是為肌肉提供爆發性的力量。

    這種巧奪天工的設計,媲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能夠做到的便唯有擁有風水之術的術士,而且至少是掌握著龍脈和地脈的術士!

    如此,便不難聯想到一個人,那一直活躍,並時常為秦始皇調動風水,牽引麾下戰將靈魂的那個神秘術士。

    「徐福……」

    一聲低喃,吳寒道出了那個神秘術士的真面目!

    沒錯,當初牽引王翦靈魂奪舍楚懷王的神秘術士,正是那個為秦始皇求仙煉藥的徐福。

    歷史中,此人幾乎影響了秦始皇的後半生,為秦始皇開啟了那扇從未涉及的大門,也就是仙道之門,令英明神武的秦始皇,如入魔症,瘋狂的追求長生不死,大興土木,以致民不聊生,卻最終病死沙丘。

    可以說,徐福是秦始皇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對秦始皇的影響極其深刻。

    有一點可以佐證,歷史中,秦始皇暴斃之前,也就是第五次巡遊之際,徐福曾覲見秦始皇,那時,秦始皇已然焚詩書,坑術士,對所謂方士痛恨不已,卻在與徐福見面深談一番後,態度大變,不僅沒有責罰徐福,更是對其二次投資,命其出海尋仙,成就了徐福航海家之美名,這其中蘊含的信息耐人尋味。

    當然,在《戰爭》中,『仙』並不是虛妄和遙不可及的,超凡入聖的存在,與『仙』相比幾乎毫無區別。

    秦始皇作為聖人,甚至是覺醒者,所追求的自然不再是『仙』,而且徐福也不是歷史中那個裝神弄鬼的方士,而是一個能力通天的術士。

    兩者聯手,所布下的驚天之局,所圖謀的東西,絕對超乎所有人的想像,即便是吳寒,也僅僅只是望及冰山一角而已!

    「萬里長城,秦始皇陵,馳道靈渠,十二金人……這諸多佈局下,所隱藏的究竟是何等驚世之秘?」

    在明知大興土木會禍國殃民的情況下,依舊不可為而為之,若非愚蠢便是有所算計。

    作為橫掃**,一統八荒的千古一帝,秦始皇是愚蠢之人?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那麼唯一的解釋,便是他有著難以想像的圖謀,甚至不惜算計自己,親手葬送自己一手締造的大秦帝國。

    這巨大魄力背後所隱藏,乃是難以想像的犧牲,皚皚白骨下的血流成河,所掩蓋的是那令人震怖的野心!

    親見萬里長城,察覺其中蘊含的力量後,吳寒對秦始皇敬畏之餘,心中的好奇心也愈發濃郁,他渴望窺探瀰漫在迷霧中的大秦集團,以及千古一帝秦始皇身上所籠罩的未知。

    「有因必有果,秦始皇不惜算計一切,瓦解手中偌大帝國,甚至自身隕落,付出這般代價,必然企圖得到更重要的東西。」

    「究竟是什麼,竟比生命和權利更重要?」

    「試探,便從這裡展開……」

    帶著一縷殘忍的笑意,吳寒緩緩收斂風靈之力,連帶著狸力一同座落在陰山山脈之巔,目光深邃的看著身前的駐紮的匈奴軍團。

    這一刻,身在吳寒身旁的韓信和虞姬,不由毛骨悚然,兩人不約而同的在吳寒身上,感受到了一縷刺骨的寒意,以及那淡淡的,隱藏極深的猙獰與瘋狂。

    確實是瘋狂,因為吳寒準備觸及秦始皇的佈局,一點點的試探秦始皇的底線。

    這無疑是與虎謀皮,稍有不慎便會被秦始皇的反噬吞沒。

    至於試探的手段也很簡單,那便是吳寒打算毀掉眼前的萬里長城,破壞秦始皇的一處佈局。

    「不過,在那之前,先得將匈奴解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