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網游之戰爭領主

正文 第兩百零四章 更換門庭 文 / 網游之戰爭領主

    這章五千字,貌似寫大章寫順手,停不下來,另外說下,今晚可能還有一章。

    ……

    一將功成萬骨枯!

    若戰場是一個巨大的棋盤,那吳寒與劉邦便是棋手,兩軍將士則為棋子。

    而吳寒現在的行為,便純粹是換子。

    他要用殺戮,來平息自己心中燃燒的怒火,用劉邦的血,來洗去自己所受的侮辱。

    陰陽魚泰山壓頂,八門金鎖陣封印八方,四象弒神陣切割四面,無盡的光線能量在宛城外交織,構成了一個華麗的墓地,用於葬送吳寒和劉邦的軍隊。

    維持著兩個陣法,指揮著七隻機關獸,吳寒瘋狂屠戮著劉邦的軍隊,也默然的看著自己遭屠戮而慘死。

    「果然是狂風暴雨,太可怕了!」

    宛城城樓,南陽太守呂齮默然的看著城前的交戰,心中不由滋生出一股無力感,這等層次的交鋒,不是他所能夠涉入的。

    儘管不願,但呂齮必須承認,自己先前能夠守下宛城,無疑只是僥倖而已。

    呂齮的想法,是整個宛城秦軍和玩家,以及從劉邦軍中脫出,置身事外玩家的意志體現。

    他們很是慶幸,自己能夠從漩渦泥沼中掙脫。

    「不愧是吳錚,不僅實力睥睨天下,能力壓劉邦,更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寧負天下。」

    在戰場中央,劉邦身後,一名青年將軍心中暗歎,其體態健碩,容貌英俊,頭頂白色玉簪,衣著青色衣衫,手持烏黑羽扇,腰佩古樸長劍,一幅儒將風采。

    這青年將軍赫然便是名將閣『韓信』。當然他現在沒有轉世和奪舍。因而暫時名為韓無雙。

    國士無雙韓信!

    一個深意的名諱,展露其昭然若揭的野心和圖謀。

    「梟雄之姿!」

    看著一幅制霸全場的吳寒,韓無雙心中輕歎,他已然在吳寒身上看到了亂世梟雄的影子。

    也許吳寒的行事略顯鋒芒,但卻有別於項羽那種有勇無謀之人,也不是劉邦這般長袖善舞之輩,更像是三國時期的魏武帝曹操,有勇有謀,時而偉岸,能在千鈞一髮之際力挽狂瀾;時而功利。會為利益一將功成萬骨枯;既會親自招賢納士,也會拒人於千里之外。

    雖然只是雛形。但卻幾乎顛覆了吳寒固有的形象,而這便是成長。

    在不知不覺中,吳寒從為一己之私霍亂天下的暴發戶,變成了為成大事不拘小節的梟雄,雖都是自私自利,卻有著本質的不同。

    「子房,為何那人看著有幾分眼熟?」

    激戰中。吳寒所使出的陣法叫劉邦震驚,尤其是發現其竟然能與張良的陣法分庭抗禮後,他便頓感不妙。

    看著己方不斷加劇的傷亡,每時每刻都有士兵死去,心中不由焦急,他可不像吳寒那般財大氣粗,有足夠的兵力去揮霍,一旦失去了眼前大軍,他劉邦又將淪為寄人籬下。

    情急之下。劉邦便準備親自出手。

    在看看來,只要擒賊先擒王,拿下吳寒,便能結束膠著的戰局,減少傷亡。

    而就在他準備動用赤霄劍時,卻突然發現吳寒的模樣有幾分熟悉,不由朝身側張良問道。

    「似乎是那日范增身後的無名之輩。」

    劉邦開口之際,張良正全力激活著八卦棋盤的威力,與吳寒的兩個陣法牽制,而劉邦一提,張良再一番細看,也便猛然憶起,西征前那場至關重要的會議中,跟在范增身後入殿的吳寒。

    當日楚懷王召集眾人商議援趙之事,項羽與范增可謂是全面失手,不僅在殿中遭到群臣數落,更是顧此失彼,政治交鋒完全失利。

    然而,項羽卻莫名在最後關頭逆襲,成為了北伐的主帥。

    當時張良便深感蹊蹺,因為他深知那場交鋒中,是自己師尊在暗中相助劉邦,不留餘力動搖項羽根基的,而結果卻只是半喜半憂。

    顯然,是有人在暗中妨礙,替化解了危機。

    否則張良相信以師尊之能,不可能功敗垂成,而能夠令自己的師尊失利,那人的實力可見一斑。

    「子房的意思,是此人在出手暗助項羽?」

    「十有**!」

    劉邦眉頭緊縮,他寧願吳寒是其他諸侯,也不願其是項羽的人。

    「主公,此人並非項羽麾下!」

    兩人身後,韓無雙突然開口。

    「國之何出此言?」

    位置象徵著地位,韓無雙能夠立於劉邦週身,足見其已然深的劉邦信任,否則與張良蕭何等謀臣一個待遇。

    而想要得到這個待遇,是需要付出的代價是不菲的,得向劉邦投入大量資源,但好處也是明顯的。

    就像此時,韓無雙開口後,劉邦便立即問道。

    一個人只有處於相應的地位,他的話才能引起旁人,如果韓無雙只是一個普通將軍或謀臣,不管其有何驚世駭俗之語,劉邦恐怕只會一笑置之,不會在意。

    在歷史中,即便是真正的韓信,也不是在蕭何的力薦下,才得到了劉邦的信賴。

    &nbs

    p;足見身份與地位對玩家而言是何等重要。

    「據臣所知,此人名為吳錚,實力極其驚人,影響更是無處不在。」

    「巨鹿之戰期間,曾突然冒出一個名為黃石公的奇人,幾乎盡滅秦楚兩軍,叫項羽和章邯無可奈何,卻被此人所殺,且章邯也實為其所殺。」

    「巨鹿之戰之戰後,此人便於項羽分軍。」

    「兩天前,楚國彭城被破,楚懷王被殺,嶺南趙佗被滅,赫然是此人所為。」

    「而今,吳錚接手了趙佗的軍隊,坐擁五十萬之眾,擁有的力量駕臨項羽,又豈會是其附庸?且不論項羽能否駕馭此人,單說以此人之能,又怎會甘心屈居他人之下?」

    韓無雙凝重說道,其內容觸目驚心,縱然是劉邦也不由駭然。張良以及周圍眾人更是臉色變幻莫測。

    若不是相信韓無雙不會信口開河。恐怕是斷然不信的,因為其所說的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

    黃石公是何人,劉邦與張良自然清楚,聽聞其竟是被吳寒所滅,兩人怎能不驚?

    而章邯是何許人,威震天下的名將,卻死於吳寒手中,眾人如何不懼?

    韓無雙見眾人被懾住,便順勢接著道:

    「主公,吳錚勢大。這數萬鐵騎不過是開路先鋒而已,後方正有數萬大軍蜂湧而來。以我軍現在的實力,恐怕很難抵擋。」

    「更何況此人個人實力驚人,手中機關獸和陣法,便足以葬送我軍,更不用說其他能力。」

    韓無雙的話說完,劉邦等人一片默然,想要反駁卻又不知從何開口。

    「以國之所見。應當何辦?」

    最終,劉邦看著君臨天下般強橫的吳寒,以及己方不斷倒下的士兵,打破了沉默。

    「暫歸此人帳下!」韓無雙面無表情,一字一頓語出驚人。

    所有人無不變色,縱然是其他玩家,也不由震驚的看著韓無雙。

    又是一陣沉默,若是其他勢力主,韓無雙膽敢說這種投降的話。恐怕當即便會被以擾亂軍心之名,亂棍打死。

    然而劉邦不同,其善於隱忍,君不見其西征以前,不也是為了發展,為楚國效力。

    所以劉邦對此並不排斥,改換門庭也不是不可能,但前提是有足夠的利益。

    「主公,臣觀吳錚此人,本是無名之輩,若是志在天下,應該會在亂世之初便揭竿而起,而不會像這般突然冒出,莫名崛起。」

    「若其當真意圖天下,以其五十萬大軍,不日便能攻入關中,虎踞中原而虎視天下,又何必前來截殺我軍。」

    「這般莫名的舉動,必然是主公手中有其妄圖染指的東西!」

    「藉此便不難看出此人不像是爭奪天下的王者,反倒是入世歷練的修者,也許在強勢崛起,得到想要的東西以後,便會急流勇退。」

    「主公若是歸於其帳下,滿足其要求,便能近水樓台先得月,在其隱世後,接管其所擁有的力量,屆時整個天下便將盡入主公囊中。」

    見劉邦沒有直接駁斥,韓無雙心中淡笑,趁熱打鐵繼續說道,雖依舊面無表情,但一番話有理有據令人信服。

    而誰又能想到,就像不久前,吳寒所遭受的襲殺,會是其所一手推動的。

    先是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滅殺吳寒,現在又盡心竭力的替吳寒招降劉邦,兩種相互矛盾的舉動,叫人完全摸不著頭腦。

    不要說是劉邦和其麾下的一眾劇情人物,即便是先前與之暗謀的諸多玩家,也完全猜不透其是何意思。

    「既然國之知曉敵人底細,為何現在才透露?」

    劉邦看著韓無雙,目光平靜的審視著他,既沒有立刻同意,也沒有反對,而是出聲問道。

    這個瞬間,劉邦眼中的殺意毫不掩飾,似乎一旦韓無雙的回答不叫他滿意,便會瞬間取之性命。

    「沒有親歷,又如何能體會敵人的恐怖,臣若提前告之,且不說主公是否會信,單說主公即便是知曉,又有何用,能做什麼?」

    韓無雙似乎對劉邦暴露的殺意置若罔聞,不僅沒有回答,反而反問了劉邦一句,而也不待劉邦回答,他也接著道:

    「不瞞主公,臣與王將軍等人,曾組織過人前去刺殺吳錚,那人乃是最好的刺客,現今卻音信全無,而吳錚氣勢洶洶的出現的戰場中,一幅盡滅我軍的姿態,也無不表明刺殺是失敗,導致其雷霆震怒。」

    「臣已然做了所能做的一切!」

    韓無雙先發制人,直言不諱的指出了自己的努力,劉邦聽完後久久不語,他壓下情緒,閉上眼眸,仔細思量了一番後,道:

    「國之可願前去與那人交涉?」

    雖沒有直接回應,但也算是表明態度,顯然,劉邦準備聽從韓無雙的建議,暫投吳寒帳下。

    「主公……」

    劉邦一語,眾人皆驚,皆準備勸阻。

    當然。用勸阻並不妥當。準確來說是質問:臣等正欲死戰,主公何故先降?

    「吾意已決,爾等不必再勸!」

    眾將那隱晦的質問,劉邦自然能夠聽出,但他不僅沒有解釋,反而一意孤行,準備降於吳寒。

    />

    隨著劉邦的話落下,韓無雙不喜不悲,張良臉色變幻,但也在悄然減弱八卦棋盤的力量。而其餘劇情人物卻心中黯然。

    至於玩家們,在震驚過後。卻也沒有制止韓無雙,反倒樂見其成。

    因為若有選擇,他們也不想與吳寒為敵,尤其是在刺殺失敗後,各大勢力主更是害怕吳寒的清算,若能有機會修復關係,他自然不願放棄。更何況是歸於其帳下。先不說在吳寒手下有多大好處,就是能將這頁揭過,也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臣這便前去!」

    見不再有人有異議,韓無雙便準備作為使臣,動身前去與吳寒交涉。

    「等等!」

    就在韓無雙將戰馬喚來,翻身躍上,即將離去時,一個略帶威嚴女聲突然響起。

    這個聲音,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順聲望去,便不難發現,一個一直立於劉邦週身,從頭至尾都緘默的女人——呂雉!

    「還是妾身去吧!」

    現在的呂雉遠沒有日後一代呂後的風範,但也難掩絕世美人的身姿,見眾人投來疑惑的目光,呂雉淡淡道。

    呂雉說完,群臣愕然,畢竟呂雉身為主母,豈能拋頭露面,然正當他們準備阻止之際,卻見劉邦點頭,同意了呂雉的要求。

    劉邦首肯後,呂雉也不待韓無雙反應,便直接似一道輕風般,朝吳寒而去。

    看著呂雉的背影,韓無雙緩緩從馬上下來,眼中閃過一縷莫名的光芒,嘴角翹起細微的弧度。

    「嗯!?」

    戰場的另一頭,正在全力維持八門金鎖陣和四象弒神陣的吳寒,猛然感受到,正在與自己陣法碰撞的八卦棋盤,力道竟在不斷減弱。

    這叫吳寒疑惑,因為他能夠感覺到,八卦棋盤並不缺少能量,力道的減弱似乎是有意為之。

    難道是示敵以弱?

    吳寒暗暗猜測,但很快這個想法便被他排除了,因為這是場必須全力以赴的戰鬥,隱藏力量示敵以弱,絕對是自尋死路,劉邦和張良不會翻這等低級錯誤。

    難道是示弱?

    雖然是一個意思,兩者差別有本質區別,示敵以弱是醞釀反擊,而示弱卻是表示臣服投降的意思。

    「那是……」

    就在吳寒胡亂猜測的時候,突見敵軍當中,一道紅色身影,一騎絕塵,似乎直奔自己而來。

    待那身影靠近以後,吳寒發現,其竟然是劉邦的老婆呂雉。

    呂雉的出現叫吳寒詫異,其一是呂雉這個舉動叫人費解,其二是歷史中這個時候,呂雉是沒有跟著劉邦的。

    第二個問題暫且不提,但是前面一個,吳寒稍微想了下,便明白了這詭異的變化,顯然是劉邦準備投降了。

    因為劉邦的老婆呂雉,作為歷史美女,亦是天生的策士,而策士便是遊走在諸侯之間,長袖善舞的存在。

    呂雉前來,無疑是來當外交官了。

    「沒道理啊,以我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雖強但也不至於叫劉邦,戰都不戰,直接投降吧?」

    戰爭才只是剛剛爆發,須臾後,敵人竟就要投降,饒是吳寒也頗難理解。

    畢竟,為了殺劉邦,他可以做了血戰一場的準備,縱然是將另外兩個陣法暴露也在所不惜的。

    而現在劉邦卻戰都不戰,直接投降了,這巨大的反差,叫吳寒有種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

    「接受?還是拒絕?」

    不管如何匪夷所思,劉邦確實表現出了一幅欲投降的模樣,而隨即一個問題也便擺在了吳寒面前,那便是接受與否。

    趁著呂雉尚在趕來,吳寒趁機權衡兩者。

    「接受,不僅能將劉邦納入帳下,得到了他麾下的所有劇情人物,更是能避免己方的損失,但前提是劉邦真心投降,若是詐降……」

    「拒絕,以付出代價為條件,將劉邦全軍覆滅,不僅會削減己方實力,而且所得到的東西,未必能立即轉化成戰力,似乎得不償失。」

    「合則兩利,斗則兩俱!」

    吳寒思前想後一番,也算是摸清楚了狀況,劉邦必然是受到玩家的慫恿,又迫於眼前的局勢,才做出了這個看似不可思議的抉擇。

    但仔細一想,投降對劉邦而言,幾乎沒有任何損失,畢竟吳寒不會一直留在巨鹿之戰世界。

    而一旦吳寒離去,劉邦便能順勢坐大,不費吹灰之力便能拿下整個天下,他又何樂不為?

    當然,這般做也有一個弊端,那便是對名聲極為不利,會為世人所不齒。

    然劉邦不像項羽,會愛惜自己的羽翼,以他的厚臉皮,只要有足夠的利益,不要說是區區名聲,就是更重要的東西,他也能捨棄。

    「可惜……」

    吳寒不得不承認,劉邦日後能夠戰勝項羽,成為帝王之尊,確有超乎常人的能力和心性。

    會盡可能的利用一切所能利用的,可以將壞的局面變成好的,就像歷史上的鴻門宴。

    劉邦能成就帝王之尊,就是躲過了鴻門宴,贏得了喘息的時間,然後成長了起來。

    bsp;而此時此地,與歷史上的鴻門宴何其相似,雖形式不同,但本質未變,依舊是劉邦處於若是,而一旦逃出生天,便能一飛沖天。

    然而,只可惜吳寒不是項羽,卻並不接受他的投降,留其一命!

    倒不是怕日後劉邦坐大,而是直覺告訴他,自己必須以血祭劉邦,否則無力與秦始皇一戰。

    儘管很費解,但吳寒決定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