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妙!真是妙啊!但不知這高翔能不能行呢?就怕他不肯啊!」董卓擔憂道。
「這個太師放心,賢侄張繡乃與高翔是同鄉發小,派他附帶金銀去說服高翔,量高翔應該沒有問題!」張濟道。
董卓問道:「張繡汝可為之?」
「太師放心,這包在我張繡身上如不然願拿頭來獻!」張繡信誓旦旦道。
「好!汝要是完成此事便是大功一件,對你之前的過錯不但既往不咎還要給你加封進爵!」董卓道。
張繡道:「太師放心,不成功即成仁!」
「汝要用誰為幫手呢?儘管開口!」董卓道。
張繡道:「隻身入虎穴,不用任何人!」
「好!我給你備一匹良駒!汝今夜就動身!」董卓道。
「喏!」張繡言罷就下去準備了。他是董卓的女婿,死心蹋地地為董卓服務,開創了董卓時代。
當時董卓奉詔前來。李儒勸他說,:「今雖奉詔,中間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順,大事可圖。」
李儒的勸說下,董卓按兵不動,靜觀其變,坐享其成。
為了成就自己的霸業,董卓準備收降呂布,徵詢李儒的意見。
李儒曰:「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
董卓對李儒的話是言聽計從,欣然與之,更與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贈與呂布。
結果,呂布成為董卓成功的最主要干將。
董卓執政後,李儒給董卓的第一個建議是擢用名流,以收人望,並薦蔡邕。董卓命征之,邕不赴。董卓大怒,使人謂邕曰:「如不來,當滅汝族。」。
卓見邕大喜,一月三遷其官,拜為侍中,甚見親厚。
且說董卓欲殺袁紹,李儒止之曰:「事未可定,不可妄殺。」
這句話什麼意思,朝廷江山還沒坐穩,不能在這個時候殺袁紹。
事後侍中周毖說了一句話:「袁紹忿忿而去,若購之急,勢必為變。且袁氏樹恩四世,門生故吏遍於天下;倘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山東非公有也。」可見袁紹殺不得。
曹操欲刺殺董卓,董卓以其事告之。
李儒曰:「操無妻小在京,只獨居寓所。今差人往召,如彼無疑而便來,則是獻刀;如推托不來,則必是行刺,便可擒而問也。」
董卓然其說,馬上查明事實的真相。
李儒曰:「此必有同謀者,待拿住曹操,便可知矣。」
於是卓遂令遍行文書,畫影圖形,捉拿曹操,擒獻者賞千金,封萬戶侯,窩藏者同罪。
要不是碰上陳宮,曹操的命就沒了。
後來,曹操召集十八路諸侯征討董卓,勢不可擋。
李儒又出一計:「溫侯新敗,兵無戰心。不若引兵回洛陽,遷帝於長安,乃保無虞。」
為了發展董卓的實力,李儒又出了一個主意,「今錢糧缺少,洛陽富戶極多,可籍沒入官。但是袁紹等門下,殺其宗黨而抄其家貲,必得巨萬。」
結果董卓安然退到長安,實力沒有消耗。而十八路諸侯則不戰而退。
董卓從洛陽撤退到滎陽後,李儒獻計說,丞相新棄洛陽,防有追兵。可教胡軫伏軍滎陽城外山塢之旁,若有兵追來,可竟放過,待我這裡殺敗,然後截住掩殺:令後來者不敢復追。」
董卓從其計,令呂布引精兵歇後。呂布正行間,曹操一軍趕上。呂布大笑曰:「不出李儒所料也!」
曹操出馬,大叫:「逆賊劫遷天子,流徙百姓,將欲何往?」
呂布罵曰:「背主懦夫,何得妄言!(曹操先背叛董卓,呂布說得也沒錯。不過呂布背叛的次數更多。)」
此次戰爭結果,曹操肩膊中箭,被兩個軍士擒住,幸虧被曹洪所救。曹操來時,聚三萬人馬,此次回去,只有殘兵五百餘人。
袁紹與公孫瓚對陣。有人來長安報知董卓。
李儒對卓曰:「袁紹與公孫瓚,亦當今豪傑。現在盤河廝殺,宜假天子之詔,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順太師矣。」
卓曰善。次日,便使太傅馬日磾、太僕趙岐,齋詔前去。二人來至河北,紹出迎於百里之外,再拜奉詔。
次日,二人至瓚營宣諭,瓚乃遣使致書於紹,互相講和。二人自回京覆命。瓚即日班師,又表薦劉玄德為平原相。
這件事極大地提高了董卓的威信和影響力。
董卓的成功,李儒立了大部分功勞,收呂布,敗曹操,擢名流,立朝庭,攫財富,拒諸侯。李儒人聰明,懂兵法,還有戰略眼光和心胸.
原來這張繡與高翔本是同鄉,皆是武威祖厲人士,年齡也相差無幾高翔略長張繡幾歲,二人都是素有大志之人,均不願在鄉下謀生,所以很早就出外另謀生計了,高翔跟了馬騰最終混了個酒泉郡手,張繡躋身於叔父張濟最終混了個扶風副將,曾經的他們是及其要好的「哥們」,當然也是互相競爭的對手,二人從小就立志做好漢並發下誓言看今後誰混的如意、混的最好。
這夜月白風清,張繡匹馬單槍出了長安城向扶風趕去,長安之去扶風按照常理自然要經過涼州軍大營,但熟悉這一帶地形的張繡繞過了西涼軍大營抄小路直奔扶風而去,這條路一般人是不知道的,更別說夜晚出行了,而張繡經常出沒於長安與扶風之間對這條小路再熟悉不過了,張繡快馬加鞭、馬不停蹄的向扶風趕去,無人察覺、無人知曉,很快便到了扶風城下,卻見城門緊閉已經限制進出了,他找到守門衛士,賄賂以銀兩,讓他通報高翔稱自己有要事找他。
高翔聞聽是張繡到,謂手下道:「帶他來見我!」
手下帶著張繡進了扶風城,張繡來到了高翔府上二人寒暄畢,高翔道:「賢弟深夜造訪不知有何貴幹啊?」
張繡道:「我有要事找仁兄商量啊!」
「哦?什麼事?」高翔驚訝道。
張繡將前番之事向高翔一一俱道來,高翔聞後不悅道:「現如今你我二人兩軍陣前各為其主,如此做豈不是讓我賣主求榮麼?」
張繡道:「仁兄此言差矣!吾這麼做非但不是害兄台而恰恰是為兄台日後的飛黃騰達考慮啊!」
高翔聞聽這話,頓時眼睛發亮道:「賢弟此話怎講?」
張繡繼續道:「你我從小一起長大,對於仁兄你我是最瞭解不過了,高官厚祿、飛黃騰達才是你老兄最大的追求,得說這麼多年你奮鬥的不簡單了,榮登了西涼的郡守正五品的官員,聽說前番你又晉陞了一級,得說這些成績的取得與你的努力是分不開的,但不知仁兄你想過沒有以你的才華置身西涼能有多大的發展餘地呢?西涼彈丸之地能給予你多大的施展空間呢?且不說西涼如何的偏遠,就說你前番爭一個區區的涼州郡守都沒能爭的過一個副將,難道這樣的境地不是我說話不好聽仁兄你又能發展到哪去呢?現在公主和那個秦易對你的印象都不是很好,馬騰在西涼說話的餘地也越來越小,仁兄啊?難道你的仕途就此畫上句話了不成?」
張繡這一番話說的高翔不禁在府上踱起步來,是啊!自己已經年近四旬的人了在西涼混下去能有什麼前途呢?而且現在和上頭的關係已經鬧崩,馬騰也已經上了年紀,再過些年誰又能罩著自己呢?自己的地位又能提升多少呢?如果將來再將自己發配,他該怎麼辦呢?曾經他屈居酒泉那麼多年沒有提升,本來以為可以赴任涼州郡守了可誰想不經意就得罪了上面的主子,地位差點不保,這次東征又讓自己把守這扶風,還是馬騰力薦的結果,高翔一邊踱著步子一邊想著
這時張繡又道:「當朝太師董卓董大人把持朝綱,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威服,佔據都城長安,早晚必成大業,現在的太師乃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是天下的正統,無論是人、財、物都是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不但兵多將廣更兼良臣謀士,跟了董太師打天下,前途一片光明,而且董太師十分愛惜人才,具有容才之量,網絡各路英雄豪傑尤其像仁兄這樣的人才,如果仁兄投靠了董太師,事成之後太師願許以正三品的武官,不但封侯襲爵還要委以重任,這是一點小小的意思也可以說是見面禮!」言罷,拿出了一寶盒,高翔接過寶盒一看,頓時震驚了:卻見一盒的金珠以及貴重的各種首飾。張繡見他有些動心再次搬出了一隻箱子,高翔打開一看再次驚到:卻見一箱子的黃盡發出金燦燦的光芒,煞是耀眼。
張繡繼續道:「這些金珠以及這一萬兩黃金是董太師的一點小意思還望仁兄笑納不曾敬意!」
高翔哆哆嗦嗦的接過這些東西,心想:在官場上混了這麼多年也未曾見過如此的財物啊!看來西部任職與都城比起來真是差距啊!如此這般厚待自己還有什麼遲疑的呢?
想到這高翔一錘桌子道:「大丈夫一不做二不休這個買賣我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