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我乃冥河

第五卷 人族三皇 第五十四章 五帝治世之崆峒印 文 / 問道乾坤

    話說此時的幽冥血海之中,冥河正看著手上的崆峒印愣愣無語,要知道冥河很真沒想到就這樣竟會有這樣的好事,真可謂是天上掉餡餅,不對,是天上掉下一件造化級先天靈寶,還直接就掉冥河懷裡了。

    其實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冥河還真不是第一次碰到,想當初巫妖大戰之時東皇太一身死之後那件河圖洛書就在冥河無比意外之下則其為主,可謂是平白無故撿了一件造化級先天靈寶。不過說實話,那河圖洛書在冥河的眼中還真比崆峒印要差了不少,畢竟崆峒印由於是人族至寶,鎮壓氣運的能力可以堪比先天至寶,而且得到了崆峒印自身亦是可以自人族之中分得一些氣運,不過這些對於冥河來說都不是最重要的,對冥河來說,得到了崆峒印,代表了著無數年間冥河對人族的貢獻沒有白費,是一種對冥河的承認,當然,也只有向冥河這種至寶多的甚至比起眾聖相加也差不了多少的傢伙才會最看重的是最後一點。

    冥河看著崆峒印心中想道:「相傳這崆峒印乃是自崆峒山上出世的,因此以其命名為崆峒印,而當年這崆峒山我還去過,甚至其的名字還是我起的,卻是未發現絲毫崆峒印的氣息,想來卻是時候未到啊。」

    原來,以前冥河的十二元辰分身遊歷洪荒之時,不僅按照天道的指引對所有的名山大河都尋找了一遍,而且還將天地間所有的名山大河都搜索了一遍,像是五嶽,九華山,崆峒山,武夷山,普陀山,珞珈山,靈台方寸山等等,現實中和神話傳說中的仙山福地。

    崆峒山與武夷山十二元辰分身再給其起名字之後,就想到了其上的崆峒印與落寶金錢。因此冥河搜尋這兩做仙山只是可謂就細心了許多,武夷山還好,在十二元辰分身費盡心力之後終於有了回報,得到了落寶金錢,但是在崆峒山上十二元辰分身可就沒那麼好運了,十二元辰分身搜遍了這崆峒山,都沒有找所以欠下人族因果到可能在那裡出世的造化級先天靈寶,人族至寶崆峒印。

    冥河回憶了一陣當初天地初開之時的事情之後,就開始仔細研究起手上的崆峒印,此時已經研究,卻真是讓冥河對這崆峒印嘖嘖稱奇。

    原來,這崆峒印其上有著五方天帝之象,代表了五行,因此卻是可以調用五行之力進行戰鬥,不過想要調用其上的五行之力可不容易,需要自身擁有巨大的人族氣運方可,因為他的攻擊本身就是借用人族氣運進行戰鬥的,而如果不借用這其上的五行之力,崆峒印的威力也就僅僅能夠媲美攻擊最頂尖的普通先天靈寶而已。說到這卻是忘了說一聲,這崆峒印乃是純粹的攻擊之寶,除了鎮壓氣運之外,只是擁有攻擊這一項能力。

    當然,想要得到崆峒印的認可,那麼自身就必須至少擁有可以使用五行之力其中的三行之力方可,而擁有三行之力的崆峒印的攻擊力卻是僅次於沒有恢復到先天至寶程度的弒神槍的攻擊力,而如果自身人族氣運達到可以激發崆峒印之中的全部五行之力之後,那麼崆峒印在這巨大的人族氣運的幫助下攻擊力甚至堪比盤古幡。

    而且這崆峒印還有一個神奇之處,那就是因為崆峒印戰鬥起來是借助著人族氣運的,所以在與崆峒印戰鬥之時,對方就會不知不覺的與人族接下因果,戰鬥的時間越長,所結因果越大,戰鬥的越激烈,所結因果亦是越大,而人族可是天定的世間永恆主角,所以如果欠下人族因果,就必須要還,想到這裡,冥河就不由的想笑。

    隨即,冥河下定決心,以後如要戰鬥,那麼第一個要使用的攻擊靈寶就是這崆峒印了,要知道以冥河身上的人族氣運,卻是可以將崆峒印的五行之力全部使用出來,甚至還有點點富餘,而只要有人族氣運在,能夠借用人族氣運工具的崆峒印的威力就幾乎可以無限增加,甚至超過盤古幡,而已此時冥河身上的人族氣運,崆峒印的威力卻也剛好超過盤古幡一線,可謂是冥河手上的最強攻擊利器了。

    當然,崆峒印本身的威力並沒有如此之大,這是借用了人族氣運的威力才能夠達到的,畢竟崆峒印只是造化級先天靈寶而已

    話說大禹在功德雲滿之前,就已經選了皋陶當繼承人,並讓他全權處理政務。在皋陶不幸逝世以後又選了伯益為繼承人,負責政務。

    而洪荒人族在經歷過三皇教導萬民後,又迎來了顓頊、帝嚳、堯、舜、禹五帝治世,自人族聖母女媧娘娘捏土造人、巫妖大戰後,人族終於徹底成為這天地主角。

    不想,大禹兒子啟卻自認自身對人族的貢獻與其自身的才華絕不差於伯益,於是找來伯益與其決鬥於陳都西方三千里之外的留秋山之上,兩人打戰術百日,最後啟燃燒自身修為,終於擊敗伯益,甚至失手將伯益擊殺。啟滅殺伯益之後,不由驚恐萬分,畢竟伯益乃是其父大禹承認的人族共主,無法,回到人族之後只能謊稱伯益戰敗之後無顏再會人族去求訪仙道去了,隨即啟取伯益而代之,正式結束禪讓制,開始了世襲制。

    大禹在啟接任共主之位之後,立即心生感應,一時間不由的怒火萬丈,毫不猶豫的就要回陳都滅殺了其子啟,卻被伏羲攔住,之後伏羲說道:「師弟,此事啟雖然做得不對,但世襲制之事卻是天道大勢,不可更改,此事啟惹下這等大禍,已是業力纏身,命不久矣,卻是不需我們出手。」

    大禹歎惜一聲,言道:「伏羲師兄,禹教導不嚴竟出這等孽障,大禹真是慚愧。」

    神農言道:「路是他自己走的,大禹師弟不需如此。」而軒轅也在一邊點了點頭,隨即在火雲洞中傳出了四聲長短不一的歎息之聲。

    話說其實伯益雖是身死,但也為魂飛魄散,在啟將其擊殺之後就那六道輪迴之中轉世去了,在其輪迴轉世九九八十一次之後,其轉世為人族後世之中的一位聖賢,名為成湯。而正是這位成湯,建立了大商王朝,覆滅了當時的大夏王朝,將當時啟的所有直系後代進階滅殺,至此啟也算是斷子絕孫,不過還好大禹不只啟一個兒子,否則大禹也要跟著斷子絕孫了,而此,正是說明了天道輪轉,因果輪迴,真是神奇無比啊。

    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