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洪荒之我乃冥河

第五卷 人族三皇 第四十七章 五帝治世之冥河承諾 文 / 問道乾坤

    終於,三皇現世,接下來就將是五帝治世,之後人族就會徹底大興,成為世間永恆主角,只要洪荒還存在一天,人族就為主角,此乃天定。

    這一日,幽冥血海之中來了幾位客人,乃是三清聖人與那西方二聖人,與此同時,心生感應的冥河向著前方看了一眼,心中笑道:「終於忍不住了麼?也是,誰叫著三皇都被我收為徒弟了呢?」

    隨即在眾聖一同來到之時冥河哈哈一笑,迎出了幽冥血海,說到:「今日是什麼風,幾位竟然一同來我這裡做客,真是讓我受寵若驚啊。」

    諸聖暗中撇了撇嘴,暗道:「就不相信你不知道我們來的意思。」之後接連客氣地回到:「哪裡,冥河道友客氣了。」隨後眾人寒暄幾句之後就被冥河迎入了幽冥血海之中,隨後幾人在蓬萊三仙島之中的一個冥河所煉的一個精緻的亭子之中落座。

    通天看著蓬萊三仙島的景色,不由感慨到:「冥河道友,不得不說,你這蓬萊三仙島的景色比起我那金鰲島亦是強上一籌啊。」

    「呵呵,通天道友過謙了,我這小地方,怎能與你那聖人道場相比?」之後兩人就閒聊起來,而其餘眾聖也時不時的插上一句話,不得不說,幾人的這番談話還是非常和諧的。

    幾人湘潭數日之後,眾聖互相對視一眼,最後准提干可以說呢過,說道:「冥河道友,我們來此的目的想來你也猜到了,我們也沒有別的說的,如果冥河道友不插手此次五帝之事,那麼我一人欠你一個大因果。」

    冥河聽到准提的話之後微微一笑,心中想到:「要是之前一個因果我不是虧了?遂說道,眾位道友客氣了,既然眾位道友如此說了,那麼我一定不會輕易查收五帝之事的。」話語中在「輕易」兩字上咬的比較重。

    諸聖聽到冥河的話不由的一陣苦笑,想到:「誰知道怎麼判斷你這輕易還是不輕易?看來是不滿意了。」之後幾人有對視一眼,准提說道:「冥河道友客氣了,既然道友這麼客氣,貧道也不能太小氣。」說罷與接引對視一眼,拿出了已經準備好的天材地寶,交予冥河。而准提的隱藏意思就是不僅欠你一個因果,還與你這大量的天材地寶,你總滿足了吧。

    冥河客氣的說道:「哎呀,准提道友真是太客氣了,這我怎麼能收呢?」一邊說著一邊將准提遞來的大量天材地寶收起,看的一眾聖人暗罵無恥。剛剛收下准提遞來的天材地寶之後冥河轉頭眼巴巴的看著三清,三清歎了口氣,也將準備好以防萬一的天材地寶拿出交予冥河,冥河滿意的收下,之後冥河笑著說道:「既如此,冥河就厚顏收下這些大禮,冥河也給眾位道友一個承諾,此次五帝之事冥河只會出手一次,而且如果這一次出手失手也決不會出手第二次,如何?」眾聖對視一眼,認為能讓冥河做出這種承諾已經是起的底線了,遂答應了下來。

    之後,眾聖就離開了幽冥血海,冥河看著一眾聖人的背影想到:「五帝之中的大禹可不能讓與你們,他可是我非常欣賞的人呢。」

    隨即又派下一些阿修羅族前往人族,輔佐五帝治世,並且為了以防萬一,在這數十位金仙級阿修羅族的身體之中都打入一道靈識,以防萬一。自此,三皇之後,五帝治世即將開始。

    話說軒轅黃帝有一孫,乃是昌意之子,生於若水,乃是其母女樞因感「瑤光」而生。

    這顓頊亦是大才,軒轅在位時頗受軒轅看重,也頗受一眾臣子擁護,因此在軒轅證道之後傳來消息,言命顓頊為人皇,其間元始天尊之首徒廣成子在軒轅證道沒多久之後就來到人族收了顓頊為徒,乃其坐下大弟子,亦是玉虛門下三代大弟子。那時,顓頊一百二十三歲,修為也才到煉虛合道境巔峰而已。

    顓頊接任人皇后,號高陽氏,上位後顓頊曾命重任南正之官,掌管祭祀天神;命黎任火正之官,掌管民事。

    從此,顓頊勵精圖治,其間進行了一次重要的宗教改革。被軒轅征服的無數部落,到顓頊時,仍信奉各種教派,雜拜鬼神。顓頊強令他們順從軒轅的教化,促進了族與族之間的融合。

    顓頊在位一萬年,一萬年圓滿之後,傳位於帝嚳,而此時顓頊已是靠著教化人族的功德瞬間達到了大羅金仙之境,修為直追其師廣成子。後歸於火雲洞,輕易不在出世。

    帝嚳,姓姬,乃是軒轅黃帝的曾孫,顓頊之侄,亦是天生大才之人,被太清門下唯一弟子玄都收為弟子,那時帝嚳才在十五歲,後因輔佐顓頊帝有功,被封於高辛。三百三十歲時,代顓頊為帝,都於亳。因他興起於高辛,被百姓尊稱為之為高辛氏。

    帝嚳即帝位後,「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大下服」。帝嚳在位之時,天下大治,百姓安居樂業。

    帝嚳在位亦是整萬年,帝嚳退位之後,禪於放勳,放勳即帝位,帝號堯。而此時的帝嚳亦是靠著教化人族的功德在短短萬年之間就達到了大羅金仙之境,後亦是歸於火雲洞。

    堯,本名放勳,在放勳十五歲時被封為唐侯,他在唐地與百姓同甘共苦,展農業,妥善處理各類政務,把唐地治理得井井有條,不僅受到百姓的擁戴,而且得到不少部族領的讚許,而也因為他的賢明被通天注意到了,通天也沒派下其他弟子,而是親自收了堯為徒,而這也很正常,誰叫通天喜歡收徒弟呢?

    堯繼位之初天文曆法還很不完善,百姓經常耽誤農時,因此堯就祖織專門人員總結前人的經驗,根據日月星辰運行等天象和自然物候來推定時日,測定了四季,又以月亮一週期為一月,太陽一週期為一年,一年定為三百六十六天。這是有記載的是洪荒人族最早的曆法,奠定了農曆的基礎,堯當政後生活依然非常儉樸,住茅草屋,喝野菜湯,穿用葛籐織就的粗布衣。時刻注意傾聽百姓們的意見,實乃一代明君。

    今天兩更,希望大家支持。多多投推薦票,大改的事有些不太順利,不過卻是必須要改的,否則都不知道下次申請簽約能不能成功了,問道已經被打擊的沒什麼信心了,不過如果大家給點力,如果推薦達到兩萬五問道立即恢復兩更,並且恢復更新那周問道就是還需要佔用很長時間來大改問道也會在那周每日三更,希望大家支持啊。

    求推薦、求收藏、求點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