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亂世槍王

龍騰世紀 第546章 廢省論和臨時政府 文 / 登高臨仙

    張一平說心裡已經有了主意,曲偉卿好奇地問道:「什麼主意?可否透露一下,讓屬下參詳參詳一下也好。」

    張一平說道:「好吧,我就簡單說一下,不過說之前,我要先要說明一下:有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是絕對不會讓步的,儘管我是清廉黨的黨員,但我也不會因為清廉黨的利益而改變我的原則。」

    曲偉卿正色道:「這個當然,既然我們是清廉黨,就必須以人民群眾和國家的利益為前提,絕對不能把黨的利益放在國家的利益之上。」

    張一平有一些狐疑地看了曲偉卿一眼,這不是他的風格。曲偉卿說道:「誰不想做一些青史留名的大事?既然我等現在不用貪腐都能夠生活得很好的,我為什麼不做一個真正的清廉黨?」

    「成思良和盛掌櫃都跟我們說過了,說我們從歐洲掠奪過來的財產,將組建一個財團,每個人都有股份,雖然我們這些文官不是槍手,也沒有簽定《生死狀》,但也是中**團的一員,也有我們的股份,這些股份再加上我們自己的薪水,足以讓我們無憂無慮地生活!」曲偉卿說道,「從此,我要做一個真正的清廉黨黨員,報效國家和總司令的信任。」

    張一平擺擺手,說道:「這是你應該得到的,自從你進入中**團起,就是中**團的一員。每個人進入中**團的時間不同,但卻不能因此分親疏。」

    「我總覺得沒有簽《生死狀》是一個很大的遺憾…我們現在可不可以補簽?「曲偉卿問道。

    「不,《生死狀》已經是一個歷史文物。不能夠破壞。如果現在你也加簽他也加簽。那還算是文物嗎?「張一平說道。

    曲偉卿聳聳肩。說道:「只能夠遺憾了。」

    張一平說道:「對於選舉,我是這樣認為的:我知道現在中國的條件非常差,國情所限,進行直選的困難很大,這是中國的現實情況,我是理解的!但是我也知道,如果一開始不進行直選的話,也許永遠也實現不了直選了。

    在某些利益集團形成後。要想改變規則,就得損害這些利益集團的利益,到時的阻力和困難肯定比現在更大。所以就算現在有困難、條件不成熟,我還是要堅持直選,如果實在沒有條件,就只能成立臨時政府,或者讓政府機構暫時空置,寧缺勿濫。」

    曲偉卿說道:「組建臨時政府當然由我們清廉黨來主導,這對我們有利,等條件成熟進行直選的時候。我們會佔據很大的先機。」

    張一平說道:「總的來說,我對於選舉有幾個基本的要求:

    一、各級行政官員。包括縣長、市長、省長、總統都必須由直選產生,沒有經過直選的官員沒有權力。

    二、眾議院議員以各縣市人口基數進行分配,人數控制在一千人以下。

    三、參議院議員的人數,每省兩個,不應超過一百五十個。

    至於國家採用總統制還是內閣制等等,由新成立的議會通過法律來決定。」

    曲偉卿沉吟道:「這樣的選舉會不會太多了一點,縣長、市長、省長、總統、眾議員、參議員,再加上省、縣、市的議員選舉,即使錯開選舉,一年內也有兩三場,一場兩三個月,一年下來,光選這個選那個的就花費了半年的時間,還要不要幹活呀。」

    曲偉卿問道:「不如縣、市長直選,總統由國會選舉,省長由總統或者總理任命。「

    張一平說道:」這不行,我們的目的是建立一下清廉高效的政府,官員就必須由選民來決定,不是由選舉產生的官員,是不會對人民負責的,人民也監督不了他,特別是省長級別的那些高官,由於他的官位是中央給的,他只對中央負責不用對選民負責,人民也不能對他進行監督,這樣的官,保證不用幾年就會全部腐化掉。」

    「沒有那麼嚴重吧!」曲偉卿說道,「在任命官員的時候,我們會考察他的品德的。「

    「在我眼中,只有健全的體制和人民的監督才靠得住,沒有人民的監督,品德再高尚的人,也會很快墮落。」張一平說道。

    「只是這也選那也選,也的確繁瑣了一點。」曲偉卿說道。「除非採取廢省制。」

    「廢省制?」張一平說道,「這是誰的觀點?」

    「廢省制的倡導者是康有為。」曲偉卿說道,「關於是否設置省府,其實在近幾十年來,一直都有激烈的爭論。」

    接下來,曲偉卿向張一平簡略地介紹了一下康有為的廢省制:

    清朝中葉,全國人口已達4億以上,平均下來,一個省的人口2000萬,超過歐洲的中等國家。省之下又有道、府、縣三級行政建制,基層的民情很難上達朝廷。因此,清末的維新派人士很早便對省制提出了疑問。

    康有為於《上清帝第一書》中,他批評了當時的官制,首次提出了「變成法、通下情、慎左右」的主張。在《上清帝第二書》中,提出了廢除省制的具體建議:廢除省、府這兩級行政機構,只留下道和縣兩級。每道設一巡撫,上通章奏,下領知縣。

    在《上清帝第四書》中,康有為又重申了此議。在戊戌變法前夕的《上清帝第六書》中,康有為仍然主張「宜用漢制」,但把『每道設一巡撫』的建議改為『每道設一民政局,妙選通才,督辦其事』。

    康有為的建議得到光緒皇帝的賞識,但不久就發生戊戌政變,百日維新成果付之東流,康有為、梁啟超等亡命海外。

    張一平聽了之後就呵呵笑道:「康有為這個老頑固還是有一點眼光的嘛,特別是『每道設一民政局。上通章奏。下領知縣。』甚得我心呀,如果同縣市自治聯合起來,倒也是一個良法。行政區變小了,地方權力變小,中央集權就更加穩固,也就不會發生以後一省一省的獨立事件了。雖然康有為是在為清廷作想,但也有可借簽的地方。「

    曲偉卿繼續介紹說道:

    本世紀初,梁啟超的思想相當激進。幾乎與革命派不相上下,他與歐矩甲等人積極鼓吹十八省分立之說。康有為聞訊,急忙作《與同學諸子梁啟超等論印度亡國由於各省自立書》,以極其嚴厲的口吻教訓了梁啟超等人。闡述了十八省分立的危害。

    梁啟超受到康有為的嚴厲批評後,放棄了革命、分立的鼓吹,轉而附和老師的廢省主張。並建議逐步推行裁督撫廢行省的主張,不過他的主張遭到戴季陶的強烈抨擊。

    戴季陶在《天鐸報》上撰文指責梁啟超「廢行省以長君權」,「是欲舉全國人民舉變為中央政府之奴隸也」。意思大概是說:廢省制讓中央的權力過大,不利於民主建設。

    辛亥革命的爆發,就是先是由一省揭桿而起。宣告獨立,其餘各省爭相憤發。群起響應。這讓後來的當權者們終於看到了地方權力過大的危害。戴季陶主張的地方分治,在各省獨立基礎上建立中華/民國的構想,也就沒有人願意提起。當時的政治領袖,無論革命黨、立憲派、前官僚,除同盟會中姓孫的一派由於沒有掌權,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外,多信奉中央集權的政策,亦贊同廢省論。

    1912年1月,又有一個叫做章太炎的創建了一個統一黨,以「固結全國領土,釐正行政區域」為第一條政綱,並主張改省為道。他指出:剖一省為數道,全國不過六七十道,隸於中央,一道所領,不過二三十縣,如是,則地方之治不紛,中央政令易行。因此,袁世凱的親信、民國首任直隸都督張錫鑾通電全國,稱廢省改道有三大利,請求「先從直省實行,為天下倡」。

    1912年10月,袁世凱政府就省制問題向臨時參議院提出了一個草案。該草案認為:「欲為根本之解決,宜廢省存道,以道轄縣。」它提出了兩種具體辦法:

    第一種辦法,分全國為四十乃至五十餘道。道既為國家行政區劃,又為自治團體;每道轄縣四十至五十有餘。縣為國家行政區劃,並為自治團體,與道同;每縣轄鎮若干,鄉若干。鎮鄉純為自治團體。

    第一種辦法為兩級制。如果以分拆各省不便時。則擬用第二種辦法如下。

    第二種辦法、仍留省制,合若幹道為一省。省置中央專使一人,名稱另定,專司監督各道。不為自治團體,故無省議會等自治機關。以上第二種辦法為虛三級制。

    這時候,張一平打斷了曲偉卿的陳述,忍不住插口說道:「袁世凱政府的草案還是不錯的,無論是兩級制或者虛三級制,都是極好的。

    我從中聽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就是:地方自治!看來這種『地方自治』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就連袁世凱這個想做皇帝的人,他都贊同地方自治。看來,這個時期的民主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我生活的那個時代,反而是一種退步…「

    「你生活的年代,什麼意思?「曲偉卿疑惑地問道,」總司令是說你在國外生活的時期嗎?「

    張一平醒悟過來,說道:」不錯,我就是說這個。你繼續說下去,我對這個廢省論越來越感興趣了。「

    曲偉卿繼續說下去:

    1912年10月18日,國務會議根據上述第二種辦法制定了虛三級制之大綱。不過在袁世凱政府採納了「虛三級制」的方案後。康有為寫了一篇洋洋灑灑的長文《廢省議》,力陳「去府存省道」之必不可行。他說:省必廢,然而行政區只立府縣二級。道可為軍政區,只能夠存在邊疆地區,比如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張一平說道:」康有為這個老殺才,之前不是鼓吹道縣二級制的嗎?現在人家採用他的主張,他怎麼又改成府縣二級制了?「

    曲偉卿沒有回答。繼續說道:

    1913年8月26日。熊希齡就任國務總理。9月11日,由梁啟超擔任司法總長的熊希齡內閣組成。梁啟超起草的《政府大政方針宣言》。《宣言》決定改地方行政為兩級,以道為第一級,以縣為第二級。

    熊希齡內閣還擬定了改省為州和改省為道兩個草案,前者將全國22省劃分為83州,後者則將22省劃分為80道。只是廢省改道降低了封疆大吏的權力,嚴重觸犯其既得利益;所以,熊希齡的廢省計劃最終失敗了。

    到了1917年段祺瑞擔任國務總理時。梁啟超、汪大燮等研究系人士再次入閣。與梁啟超關係密切的范源濂兼任內務總長一職後,經過精心策劃,於1917年春以內務部名義公佈了《劃分全國行政區域意見書》。

    《意見書》主張採用郡縣兩級制,以郡統縣,依據面積、山川形勢、地理沿革、轄縣、交通、人口財賦等九個標準劃分郡。根據這九個標準,全國除外蒙古及西藏外,劃分為57郡、7特別區域。

    正當研究系準備推行廢省改郡時,政局又一次出現動盪,先是府院之爭,接著是張勳復辟。然後是南北戰爭…廢省之說便再也無人提及。

    張一平理了理思緒,說道:「我們要建立一個高效清廉的政府。就必須實行高薪養廉,同時又要盡量壓縮行政支出,因此就必須壓縮官員的數量,廢省和地區自治都能夠達到這個目標。

    另外基於選舉的原則,眾議院的議員要求每縣一個,而且總數不超過一千個,所以我們應該把全國的縣的數量合併在一千個以下。

    另外,參議院議員的要求是每省兩個,最多不超過一百五十個,因此我們可以將一千個縣分成五十個省,每個省轄四十個縣…」

    曲偉卿說道:「既然參謀員的總數不超過一百五百個,不如組七十五個道,每個道兩個參議員,每個道轄三十個縣左右,豈不剛好?」

    「道聽起來怪怪的。省的數量太多也不習慣!」張一平這麼說,讓曲偉卿翻了翻白眼。

    「至於省的設置,我看袁世凱政府提出來的方案就很好,就是:省置中央專使一人,專司監督各縣,不為自治團體,無省議會等自治機關。這種行政結構的我看可以叫做『虛二級制』,這樣比廢省論更加徹底。」

    曲偉卿道:」行是可行,好處也很明顯,中央集權加強了,地方自治權得到尊重和保障,民意也可以直達中央。而且選舉的次數也沒有那麼多,人民只選縣長和總統以及眾參兩院的議員就行了。「

    「而且,現在我們其實也在實行虛二級制,軍隊推翻了各省的省長、督軍之後,省政府機關被咨議局代替,府、道兩級的行政機關已經被廢除,只有縣一級的行政機關在省咨議局的監督之下,正常地運行。」

    「只是,將全國兩千多個縣改成一千個,這個難度和工作量都非常大!」曲偉卿皺著眉頭說了一下,不過隨即又說道:」不過,難度雖然大,我們清廉黨也能夠完成。「

    曲偉卿現在住在中南海,他名義上是最高統帥部的副總參謀長,但事實上他已經成為了臨時政府的總理,大權在握。

    如果按張一平「虛二級制」的要求重新合併縣級,劃分省級行政機構的話,這需要很長的時間。

    在這項工作完成之前,參眾兩院沒有辦法產生,這段時間越長,他的臨時政府存在的時間就越長,這對於清廉黨越有利。

    等眾參兩院和各縣的縣長選出來,起碼要在幾年之後,到時清廉黨已經羽翼豐滿,國內就沒有別的黨派是她的對手了。

    「搞一個方案,發表在報紙上,讓各界討論討論,真理越辯越明,不要怕批評,選一個適當的時候,送到參議院去,讓這些議員通過,這個傢伙不是有用的。」張一平說道。

    「另外,籌備了這麼久,臨時政府也應該成立了,偉卿兄,你是當臨時政府的總理呢?還是當我的副總參謀長?」張一平問道。

    曲偉卿說道:」能不能兼著,那個所謂的臨時政府總理,只是一個臨時的,何況總參謀部裡也離不開我.」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總參謀部方面,方震兄很快就要回來了,等我們在歐洲的東西搬運回來,外籍兵團將漸漸裁減,方震兄也沒有必要留在那裡.」

    「既然方震兄回來,那我就放心去當那個所謂的臨時政府總理了。」曲偉卿說道。

    張一平將曲偉卿送了出門去,剛要休息一會兒,這時盛大掌櫃和成思良兩人聯袂來見他,張一平已經大約知道他們兩人找自己有什麼事了,於是讓人請他們進來。

    成思良和盛掌櫃還帶來了一個年約四十歲,帶著金線絲眼鏡,一表斯文的人。這人叫做關炯,是上海的一名律師。

    張一平招呼他們會下,上了茶水,盛掌櫃就說道:「總司令,按照你的吩咐,經過一年來的籌備和整理,槍王集團已經正式成立了,只是基於低調整的原則,我們沒有搞慶祝活動。」

    張一平笑著說道:「都是搶來的錢,搞活動就不必了呀!哈哈…」

    成思良說道:「也不淨是搶來的,事實上,我們的每一筆錢都來得正大光明…」

    張一平才不管光明不光明,正大不正大,他哈哈笑道:「都無所謂了,現在進了我們的口袋,誰也搶不走了。」

    盛掌櫃說道:「至於股權分配方面,我們和眾多的兄弟商量過,總司令是中**團的創始人,沒有你就沒有中**團,就沒有我們的一切,所以我們決定槍王集團的百分之五十的股份給你,其餘的我們兄弟平分。」

    「這絕對不行!」張一平斬釘截鐵地說道,「如果我拿了這百分之五十,我這一輩子都不得安寧,這些錢都是兄弟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拼回來的,給兄弟們的安家費、憮恤金,我用得也不安心。」

    成思良說道:「這是兄弟們對您的尊重!」

    「別說了!」張一平一揮手說道,「我承認,我對中**團的貢獻最大,但是無論如何不能佔一半,否則就是害我而不是尊重我。「

    「這樣吧,我佔百分之一,兩位總參謀長佔百分之零點五,另外當初的『討薪團』的幾個營長佔百分之零點一,剩下的由十五萬兄弟平分。」

    張一平在關炯的見證之下,在文書上簽下自己的名字。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