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也算倒霉,如果早兩年,或者早那麼一年,就開始打算建設晶圓廠,德州儀器那邊,都會很好說話。畢竟,劉東想要的僅僅是四英吋的晶圓設備和技術,這些東西,對於德儀來說,就是個雞肋。
德州儀器做為歐美的傳統行企業,他們對於開發一條龍式的商業項目,並不熱衷,和亞洲企業的模式並不相同。歐洲的企業,最為喜歡的發展模式是做一個點,而亞洲企業喜歡的是做一條線。
在歐洲企業,更加強調分工明確,就像德州儀器這樣的企業,他們有著深厚的科技底蘊,所以他們通常並不會做一線的市場,他們最為在乎的是企業的科技實力,喜歡做規則,他最喜歡的是做技術提供商,而不是做成品市場商供應商。
所以,做為一個技術供應商,對於放著沒多大用處,不是核心科技的晶圓項目,如果有人花大價錢來買這個技術,他們會非常高興的提供服務。而正是看到了這一點,劉東之前壓根就沒有考慮過有拿不到手技術的問題。
但千算萬算,劉東卻沒有算到這年月居然是台積電開始的時候。剛剛和台積電談完生意的德儀,就算手裡握著技術,也不能把這技術再給另外一家在相同市場的企業。這關係到商業道德準則,於是劉東悲劇了。只要在台積電還沒有徹底的穩定市場的時候,德儀這邊的技術,那是想都不要想。
但早兩年的時候,劉東也沒有錢來搞半倒體這麼燒錢的行業,雖然他當時也很有錢,但那些錢都有用處,為了在美國股市上撈一筆,他也不敢在還沒有錢的時候就盲目上項目。
而再晚兩年,等到台積電穩定了以後,劉東就更加拿不到技術了。不是因為金錢方面的問題,而是政治上面的問題,**年的時候,當時華夏和全世界都鬧得很僵,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華夏和美國之間的關係因為蘇聯這個大敵掛掉以後,就沒有再蜜月過。
僅僅兩年的時間,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劉東想要引進這個技術,那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別人不知道未來的情況,劉東又怎麼不知道。如果現在不把這個項目弄起來,那麼晶圓廠就不僅僅是停滯一兩年,而是至少十年的時間。而十年以後再上項目,晶圓行業的規則都不知道變了多少次,就算到時候德儀能夠賣個他六英吋的技術,也彌補不了十年的時間。
看到劉東這麼惱怒,崔曉明也沒有什麼好辦法,說到底,國內在晶圓這個行業的實力,非常薄弱。就算是軍方,也沒有什麼好辦法,又更何況是民用?人才儲備不足,就算再有心,也沒用,這就不是錢能辦到的事情。
「現在台積電才起來,我們沒辦法拿到技術,等兩年他起來了以後,我們再想辦法。一兩年的時間,我們還拖得起,在這個時間裡面,我們也能很從容的去把我們自己的科技人員補充齊全,不至於像現在這樣一點把握都沒有。」並不知道兩年以後會發生大事的崔曉明,也就只有這樣安慰劉東。
在他看來,一兩年的時間,環亞還拖得起。反正這兩年環亞的目標,又不僅僅是建設晶圓廠,還有那麼多的項目需要建設,本就非常忙,暫時放棄一個項目的啟動,說不定能夠把其他的項目加快速度。
聽到崔曉明的話,劉東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情況給崔曉明仔細說說,但這個事情,又不可能挑明,於是劉東只有把這口氣給憋著。但劉東這個時候,已經把台積電給恨上了。他準備等過兩年蘋果撐不下去以後,就收購一些蘋果的股份,以後利用自己股東的身份,絕對不給台積電訂單。搶了自己的財路,還想讓自己給他活路,簡直是妄想。台積電的張老闆自然不知道,僅僅因為自己把台積電建立在八七年的時候,就惹來劉東這個鱷魚的惱怒,簡直比躺著都中槍還冤枉。
既然暫時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劉東也就不再考慮。說不定過兩個月就能有轉機,希望英特爾那邊,能夠給自己一個好消息。至於ibm和三星,基本上不可能。尤其是三星,本就隔著華夏不遠,這個思密達,在全宇宙都是思密達的思想上,又怎麼會把技術給劉東?
除開晶圓廠的項目,劉東現在更加在意的就是移動通訊市場。自己的公司,好不容易能在郵電部還沒有多少心思的時候,把這個缺口打開,要是不好好的工作,又怎麼能對得起這個未來的現金奶牛?
相比起幾乎沒有基礎的晶圓項目,在移動通訊領域當中,環亞的技術積累,卻相對比較多一些。因為無論是美國佬,還是蘇聯老毛子,對於通訊這一塊,都比較重視。雖然蘇聯的技術不可能成為全世界的主流技術,但一些經驗,卻是能夠借鑒的。
在這場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規則制定比賽當中,劉東不需要拿大頭,只要拿出幾個別人無論怎麼繞都繞不過去,或者繞過去比較費勁的專利出來,那就能代表勝利。到時候和高通一起制定規則,單單是專利費,就能把劉東笑死。
要知道,以後cdma技術的運用範圍,可不僅僅只有華夏,包括很多亞非拉地區,還有那些經濟發達的地區,都有很多國家採用cdma的通訊技術標準。只要能夠在這個標準制定賽當中,拿到一小份,劉東都可以用這個技術,撬開無數市場的大門。
「既然我們公司現在要搞cdma技術,那就必須拿出一個章程來,這個項目的建設,必須成立一個大項目,把更多的人拉到這個項目研究的範圍當中。要當成一個大事情來搞,只要我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當中,拿到盡量多的技術專利,那麼以後就算高通公司,也不可能能繞過我們公司。」劉東很是霸氣的說到。
「更多的人?老闆,這可是搞研究,不是在賣大白菜。哪裡是想弄多少人進來,就能弄多少人進來的事情?必須要有專業的人才,而這一點雖然我們有一定的積累,但是想要和高通比,那簡直是開玩笑,他們的技術儲備,可不是我們這樣薄弱。」雖然崔曉明一直都在國內,但要說到國際先進技術,他可不陌生,高通雖然是一家比環亞更加年輕的公司,但並不代表他公司的科技底蘊就弱了。
「我可沒想和高通比,我只是想要在這塊蛋糕當中,分得一份比較滿意的份額就滿足了。要是我們的技術真的把高通比下去了,你覺得美國會讓這樣的技術流行出來麼?要知道,一項技術的流行,可不單單要技術先進,最為主要的還是要資本市場運作。我們喝湯就行,肉嘛,吃一點點就夠了。拉人嘛,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咱們現在不是和水木大學有聯繫麼?那完全可以把項目拿出來讓大家一起研究,讓那邊的教授帶頭做項目,然後我們公司給錢,有廉價的勞動力不用,我們豈不是傻了?」劉東一開口,就決定了要拉大學的人來做苦力。
要知道,這樣做在後世都是通用的手段,之前在香港也不是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環亞金融和香港大學的關係,可是很親密的。而且大學也不會拒絕這樣的項目合作,因為只要是合作做項目,大學不但有錢拿,還會鍛煉自己的師生能力。產學研,大學這一塊,可是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我也知道大學的勞動力廉價,但是老闆,水木大學,可不是和香港大學一樣,我們在香港大學能做的事情,在水木大學不一定能夠做到。這邊可是以行政為主的,要是上面不點頭,我們再努力也不行,而且水木那邊的技術實力,還不如郵大,術業有專攻,移動通訊技術,可是郵大的專長。」崔曉明說到。
「應該沒問題的,畢竟我們是出錢鍛煉他們的師資力量,能夠在工作之前就參加最為先進的科學研究,想來他們也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如果還不行,這兩天我就去和那些大學說說,反正以後我們都要走這樣的路,乘著現在還沒有哪個公司看上這一塊,我們就做先行者。」劉東說到。
學校學習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掌握知識,更好的服務社會麼?環亞公司能夠提供這樣的機會,學校還能拒絕?再說了,劉東又不是白用人,那是要給錢的。
雖然給的這個錢相比起僱傭員工來,要便宜很多,但對於現在生活還苦哈哈的大學教授來,絕對是一筆意外之財。臭老九現在還沒有翻身,雖然國家開始重視起教育來,但財政不寬裕的情況下,苦一下老師算得了什麼?
在金錢資助和學術研究雙重豐收下,就算是學校上層有老頑固,那也得考慮一下下面的人生活需求。後世哪個大學沒有和企業公司聯合研究合作的事情?這又不是上綱上線,應該是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的,只不過劉東是把這時間段提前了一些,還惹不出什麼大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