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正文 1093我是人間惆悵客2 文 / 雲蒙居士

    有時候我們好似風中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最終都化作江麵點點浮萍。

    慕容伊川從皇陵回來後心久久不能平靜,那種看罷新墳看舊墳的惆悵感卻上心頭,爬上眉梢。回宮之後慕容伊川沒馬上去昭陽宮看宛若主要還是想給自己一個安靜的空間來整理好思緒,既然一時間無法讓心緒平靜,那麼忙碌也許是最合適的,只有讓自己忙碌起來才無暇傷處與感慨,慕容伊川直接回轉太極殿,幾個月沒有在這裡召見大臣批閱奏章再次踏入殿內卻是有種恍如隔世之感。殿宇依然巍峨聳立,金碧輝煌,,象徵著皇家的威嚴與富麗,慕容伊川緩步殿內,心越發的凌亂,自己的父皇及天德皇帝還有平兒都不自已的閃現在自己的眼前,不遠處那面巨大的銅鏡裡彷彿就有仨人的影子,父皇的摸樣慈愛依舊,而被自己害死的兄長天德皇帝卻眉眼含著殺氣看向自己,然平兒還是淺笑盈盈,溫情如水。「來人。」慕容伊川話音一落素素及太監德全忙走了進來,「皇上。」慕容伊川指著不遠處那面大的銅鏡對二人命道,朕不喜歡這面銅鏡,快把它弄出去。

    德全猶豫了一下,小心翼翼提醒道,皇上這銅鏡可是當年太宗皇帝留下的。

    這面一人多高的銅鏡是當年太宗慕容廣義命人打造了放置在太極殿內,銅鏡的四周都鑲嵌了各色寶石,很是耀眼,這鏡除了可以為人正衣冠之外,還能有其他的用意在其中,譬如知興替,曉榮辱。之後的歷代皇帝都留著這面鏡子,昔日慕容伊川並未覺得這鏡子如何,而此刻他卻看到這鏡子彆扭的很,「太宗皇帝留下的又怎樣,如今朕才是太極殿主人,還不把這玩意弄出去。」德全見慕容伊川心意決絕也就不敢在多言趕忙叫了幾名太監一起進來把這大銅鏡抬了出去。少了那面銅鏡慕容伊川感覺心裡頭舒暢多了。

    幾個月來慕容伊川未曾在朝中,個地方及朝廷官員上來的奏章已堆積成山了。

    慕容伊川坐在龍椅上望著面前書案之上半人多高的幾落奏本微微蹙了蹙眉,命素素給自己沏了一壺紫筍茶,邊喝茶邊開始處理這些奏章。

    「皇上,您午膳還沒用,還是用了膳在處理公事吧。」正當慕容伊川拿起第一份奏章時被素素給突然打斷了,慕容伊川冷冷掃了素素一眼,淡淡的說朕在處理公事時最煩有人在旁邊多話,你好歹跟了你平姐姐多年她是如何伺候的你難道不知嗎?這兒沒你的事了還是下去吧。

    顯然素素還不懂如何去作一位讓慕容伊川完全稱心如意的女官,被他數落了幾句素素自然不敢在多言,乖乖的退了下去。

    望著素素的背影慕容伊川長長的歎了口氣,昔日自己在處理奏折時平兒可在面前悄悄的把它們給分門別類,檢出最重要的給自己先批,期間只要自己不言語她絕對不會多發一言,在各方面她都那般得心應手,而今縱然自己對她有再多的不捨與思念終究是惘然也,所謂長相思,摧心肝。因為心裡頭亂慕容伊川也無法專心去處理堆積如山的奏章,於是便思量著如何給跟隨自己出征的將領們加官進爵以及賞罰朝廷眾臣,如今自己的心腹大患被徹底根除,雖不能說完全高枕無憂但也能喘口氣了,在喘息之餘就得來算算總賬了,要把朝廷及個地方官員來個大換血,之前西門餘黨及追隨慕容致遠的餘黨雖表面歸順了,然他們終究不可用,當日沒有一併剷除是因為大患為清,自顧不暇,而今該是把他們根除的時候了。慕容伊川儘管了一番思慮之後親自寫下了幾道旨意,封蕭素原為寧國公,食邑五千石,比起原先多出了一倍還多,讓其人名太尉之職,雖蕭素原有做大將軍的資歷,然慕容伊川卻不想讓蕭家權利太大,特別是不能掌握兵權,他屬意的大將軍人選是周大偉,如今周大偉還在外頭替自己征戰,等凱旋而歸之後在封他大將軍,同時也受其公爵,為定國公,食邑四千五百多石,大正素來是重文輕武,如今兩位武將的封邑都在榮國公丞相蕭素恩之上,慕容伊川大筆一揮榮國公食邑七千石,一下子就和武官的最高封賞多次了兩千石,同時榮寧定這三位國公為世襲制,爵位只可傳給嫡長子,而且個賜丹書鐵卷,家中嫡出子孫若犯下大錯可憑借丹書鐵卷免除一死,慕容伊川又冊封跟隨自己出征的侍衛西風烈為琅琊侯,御前一品帶刀侍衛,與上官天絕一起掌管侍衛及御林軍。將軍劉成為左武侯將軍,秦俊為右武侯將軍,草文斌為兵部右,而潘立為兵部左侍郎,兵部尚書之職暫時由蕭素原代職,對於投向自己的陳永康慕容伊川沒有失言給了他一個國公的爵位,被封為涼國公,食邑兩千五百石,給了他一個中書省做侍郎的職位。慕容伊川通過冊封爵位來給陳永康一個警醒,妙就妙在這了涼字之上,他想陳永康若有慧根自然明白這涼字用意,那就該明白其在君上心中的份量,便可安分守己,頤養天年。慕容伊川把與自己裡應外合的唐磊任命為巴蜀總兵,那些幾時投降自己的巴蜀個州縣的官員慕容伊川給了他們官升三級的許諾,但給予他們的大多都是一些有名無實的閒職,巴蜀個州縣新任命的官員都是從翰林院及國子監荊條洗選調派過去的,他們對於給自己前程的新君自然是忠心不二的。

    慕容伊川善於庸人,也能知人善任,同時也能有時時警惕之心,深知孟子中所言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而今最讓慕容伊川掛心的便是與南越接壤的西北邊關,當初周大偉在住手時他很是放心,而今周大偉在自己身邊,守關的是唐二虎和劉四喜,對於這二人的能力慕容伊川不能放心,可一時間朝廷內務適合的人選派去守關,經一番思量之後突然想起了一人,那便是幾年前自己讓上官天絕去東南邊關收買的名將諸葛略,兩年多前其回家守喪,按照祖制凡是家中父或者母親去世作為子女則需守制三年,為官者亦是如此,這三年必須在家丁酉,期滿才可重新回到仕途,如今諸葛略守孝未滿慕容伊川卻要讓他出山,雖不符合規矩,萬般無奈之下按照祖宗的另一條故居來,那便是奪情,所謂奪情則指的的是官員在家丁酉期間若國家正在用人之際,那皇帝就可以頒布一道旨意讓其暫不守制,重回官場,這便是奪情,大正立國以來從未在太宗年間曾有過先例,既然有前車之鑒,那麼慕容伊川就可以讓諸葛略奪情,替自己去守關。

    慕容伊川給諸葛略親自寫了一封信,然後刷了一道奪情聖旨。

    安排完了諸葛略的事之後慕容伊川又給樓蘭國王趙沖修書一封,讓其在暮春時節來大正圍獵,然後與宛若滴血認親。對於慕容伊川而言宛若是否與樓蘭國王有關係或相認與否都無關緊要,從國家的利益而言他希望和樓蘭恢復邦交,這樣自己就能得到樓蘭國的汗血寶馬及珠寶,同時中原的絲綢茶葉等也能輸入西域,這對於經濟的繁榮至關重要。慕容伊川走上皇帝寶座並非只為享樂,而是想大幹一場,能有一番功業,雖不能入秦皇漢武那般名垂青史也需在歷史的長河裡翻滾上幾圈,蕩起些許漣漪來。慕容伊川最為敬仰的皇帝便是唐太宗李世民,他希望自己也能如他那般做的垂衣拱手而治,創造出一番盛世前景出來。

    當天色逐漸暗淡下來時候慕容伊川依舊在低頭忙碌著,素素帶著幾個宮女進來小心翼翼的掌燈,個個都大氣也不敢出,始終慕容伊川只是在忙自己的對於周圍的響動不聞不問。

    夜色漸濃,淡月朧明。

    宛若打發春紅去太極殿回來說皇上還在那裡處理公事,除了喝茶之外也不肯用膳。

    聞言,宛若微蹙眉,儘管心裡頭埋怨慕容伊川不把他和平兒的事說個清楚,然看到他披星戴月的忙碌卻也心疼的很。宛若吩咐日月軒的小廚房燉了一碗山藥蓮子玉米粥自己親自送至太極殿。

    「若若你怎來了?現在啥時辰了?」看到宛若來慕容伊川自然暫且放下手邊事,這才感覺到渾身疲憊的很,看到滿摀住了燈火通明方意識到自己已忙碌久矣。

    宛若把托盤裡的粥端到了慕容伊川面前,柔聲道,現在都戌時了夫君打從晌午就沒用過膳,真是要人家著急。粥的香味兒順著鼻孔鑽了進去,頓時慕容伊川感覺飢腸轆轆,面對宛若的埋怨他的心臟刮起了依著暖風,」我就知道我的賢妻不忍我餓著。」邊玩笑著慕容伊川邊低頭喝粥。

    宛若吩咐素素去御膳房弄來幾樣小菜和一碗米飯來,此時餓極了的慕容伊川馮軍殘雲了一番。

    宛若不經意間看到了慕容伊川寫好的幾封信便順嘴問了一句夫君又在給誰寫密信?

    面對宛若的疑問慕容伊川調了下眉,沉思了片刻拿過給樓蘭國王寫的洗來很是鄭重的跟宛若道,這封信我是寫給樓蘭國王的,我打算母畜時候讓你們相認,你看如何?

    對於認親一事宛若卻顯得很是淡漠,「認與不認對我而言都無所謂。」

    慕容伊川誤認為宛若的淡然卻是因為其失憶所制,然卻不知宛若心中對於那位親生父親無一絲的期待,在她心裡養父東方木才是自己的父親,他與母親恩愛情深,那位樓蘭國王是個可有可無的過客。

    「無論你是樓蘭公主還是商人之女都是我溫婉多情的賢妻。」慕容伊川環住宛若略顯豐腴的腰身柔聲道,

    宛若低眉淺笑道,那是自然。

    慕容伊川環著宛若的腰身很是隨意的說愛妻近來豐滿了不少啊。

    男人只是一句閒話然宛若卻把他當了真,冷冷的望著男人溫柔的臉很是警覺的說看來皇上是嫌棄臣妾胖了。

    見宛若多心慕容伊川後悔不已,「若若看你好端端的又多想了不是,女子雖弱柳扶風為好,然我卻希望自己的女人能珠圓玉潤一些,你總是心思重,故成日裡肌骨大都無一把的,看到你略顯豐滿了些我倒是能寬心了。」儘管慕容伊川在拚命為自己剛剛的唐突之言來解釋可宛若心裡頭還是有些不自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