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正文 1014風刀霜劍嚴相逼3 文 / 雲蒙居士

    誰家有女捨遠嫁,何況富貴帝王家。

    紫嫣不忍天德皇帝的女兒寧華公主和親吐蕃,她知慕容伊川心意已決,而今能夠左右其決定的也就宛若皇后而已,故次日一早用罷了早膳之後紫嫣帶著丫鬟彩雲入宮先去安寧宮給蕭太后問了安,之後去承乾宮看望德妃及寧華公主,而今德妃已知曉女兒要和親吐蕃之事,故整日以淚洗面,紫嫣帶著德妃與寧華母女隨自己一同去昭陽宮見宛若,希望能夠峰迴路轉。

    紫嫣和德妃母女來的時候宛若剛剛送走了前來跟自己請安的雲昭儀,張貴人,劉婕妤幾位天德皇帝的妃嬪,正打算離開交泰殿,回轉日月軒去陪茜雪,聽宮女來稟報說長公主和德妃娘娘,寧華公主求見,宛若只好暫且打消了回轉日月軒的念頭,紫嫣非外人,可德妃與寧華畢竟非與自己親近之人。

    「臣妾給皇后娘娘請安。」

    「兒臣參加皇后娘娘,娘娘長樂未央。」德妃母女跪在宛若面前,好不謙卑。

    宛若忙盈盈一笑,溫和的說快些平身吧,都是自家人無需多禮。

    宛若卻非說的是客套話,她著實是見不得別人跟自己天天行跪拜禮。

    德妃母女依舊跪在地上不肯起身,「你們這是何意啊?」宛若見母女二人遲遲不肯起身便猜度出其中必然有些緣由的。

    德妃直挺挺的跪在地上緩緩的把頭他起來,卻是一臉淚水,「皇后娘娘,臣妾早聞您菩薩心腸,臣妾拜託娘娘慈悲,去求求皇上,不要讓寧華和親吐蕃,如今先皇已逝,臣妾只有寧華和二皇子慕容致尋可依靠了,若寧華遠嫁吐蕃,這一去恐我們母女二人今生今世再無相見知ri了,娘娘——」淚水哽住了喉嚨,德妃接下來的話卻沒有說出口,只剩下痛的哭泣,而一旁的公主寧華也跟著哭。

    寧華如今正好十三歲,出落的亭亭玉立,清純可人。

    宛若聽了半天還是有些雲裡霧裡的,她甚少過問朝政,故對於慕容伊川要與吐蕃和親之事卻不知情。

    「紫嫣這是怎麼回事?」宛若把目光落在一旁捧著茶杯沉默不語的紫嫣身上。

    紫嫣緩緩把茶杯放下,看了看德妃母女,長歎一聲,說太子慕容致遠在益州成帝,皇兄恐與巴蜀比鄰相望的吐蕃被西門東海拉攏了去,故打算與吐蕃和親結盟,把我們中原一些技藝與和親公主一起帶入吐蕃,而和親人選就是寧華。嫂嫂,我曾答應過先皇要保護好寧華和靜萱兩個丫頭,故我不能眼睜睜看寧華去和親。我知道能夠左右皇兄決定的人只有嫂嫂了,中書舍人已起草了和親詔書,不ri就會選出和親大臣帶著寧華去和親,嫂嫂,希望你看在我的情面上幫幫德妃,設法勸說皇兄令選她人去和親好嗎?

    宛若這才恍然大悟,她顧不上斟酌見德妃母女依然在跪著,甚是不忍,故忙命chun紅姐妹把二人攙扶起來,為其看做奉茶。

    「嫂嫂可是允了此事?」紫嫣見宛若沉默不語,故才忙不迭的詢問。

    宛若喝了口茶,面對紫嫣的期許,卻是一臉難色,「作為母親我自然知曉與兒女的生離死別之痛,而和親吐蕃山高路遠,也許一別再無相見之日,昭君遠嫁千古哀,我自然不希望德妃你也承受這種痛苦,畢竟你已失去先皇,若是在失去寧華公主也太殘忍了,既然皇上已讓中書省起草詔書了,看來聖意已決,我只能說盡量去說清,至於能否勸說皇上改變主意我不能保證,你們也知道皇上素來獨斷專行,,他認準之事是不容許他人更改的,我的意思你們該明白。」原本宛若是不想插手此事的,她想做一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閒人,可紫嫣來求自己,真的恕難拒絕,更何況自己對德妃也無惡感,

    「明白,只要娘娘肯幫臣妾,臣妾和寧華就感激不盡了。」德妃感激涕零的說。

    宛若看著無助的德妃與寧華無言的歎了口氣。

    ……

    夜久無眠心煩亂,燈花頻落已三更。

    宛若一直不知如何開口跟慕容伊川說更改和親公主人選之事,而見慕容伊川一直心煩意亂,宛若怕惹去不悅,故一直小心翼翼的尋找開口的機會,近來因為茜雪中毒的事宛若太過勞心勞力,故躺下一會兒就進入夢田,再次醒來時卻見慕容伊川依舊輾轉反側,簾外的燈火越暗淡了,燈花暗顯了夜的深。

    「夫君一直輾轉反側無法安眠所為何事啊?」宛若柔聲問,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甚是清晰。

    慕容伊川沉吟了片刻,低低的音聲說無事,是我吵醒你了吧。

    宛若笑著說不管夫君的事,而我卻不能伺候夫君,莫不如命題我親自為你挑選一個溫柔伶俐的女子來代替我伺候你好嗎?

    宛若也知慕容伊川正是壯年,而守著自己這個年輕的身體卻碰不得的痛苦,雖心中甚是不願為其選妃,可為了讓其欣然展顏,委屈又算的了什麼?

    一聽要為自己選妃,慕容伊川眉頭一皺,手指輕輕拂過宛若的臉頰,靜默的說若若,你以為男人神武失眠就是因為那男女之事嘛,那是庸人之憂,而我非庸人。選妃之事你若在提我會傷心的。

    「那夫君既然不是為不能尋男女之歡而難眠那又是為何?莫非是國事所擾?」宛若把頭埋進慕容伊川的懷中小心翼翼的問。

    慕容伊川沉吟半晌,長長的歎了口氣說,正是如此啊,如今慕容致遠在西門東海的攛掇之下在益州登基,天下三分之一是歸順於慕容致遠的,另外三分之一是真正歸順與我的,而還有三分之一則保持中立,坐山觀虎鬥,哪一邊最終得力他們就到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你說我豈會不憂?

    見慕容伊川如此憂心忡忡,宛若的心裡頭也不輕快,「世人只知君王樂,誰人知曉君王憂啊。夫君,我聽說你打算和吐蕃和親,可有此事?」宛若想揪著這個機會與慕容伊川說關於和親公主之事。

    慕容伊川說沒錯,你就是不問我也要跟你說此事,吐蕃與巴蜀比鄰而居,若他與西門東海合二為一,則是我之大患,我打算仿照唐太宗唐中宗與吐蕃贊普和親,而我久聞吐蕃人信封佛教,我看你抄寫了不少經卷,我打算把它當做和親禮物送給吐蕃,這是大正皇后親自所抄,份量必然不一般,而大昭寺內有三刻佛骨舍利我打算拿出兩顆來宋玉吐蕃。

    「我這兒正好有三卷《貝葉經》,兩卷《金剛經》,一卷《九蓮經》,連同佛骨舍利一同送去那是最好,不過我希望你不要讓寧華公主去和親。」宛若鄭重其事的說出了自己的請求。

    慕容伊川頓時臉色一暗,「紫嫣帶著德妃和寧華來向你求情了吧。」

    宛若知道自己在昭陽宮的一舉一動是瞞不過慕容伊川的,可儘管知其不悅,自己還是要堅持爭取,「既然你都知道了,那也就無需我多言了,寧華公主是先皇的女兒,也是你的親侄女,你忍心讓他遠嫁嗎?若今日當權的還是先皇,他若要我們雪兒去和親你當如何?伊川,我希望你能將心比心,不念僧面念佛面,就看在你與先皇兄弟一場的份兒上,不要讓寧華去和親好嗎?」

    見宛若說出的義正詞嚴,言辭懇切,反坐旁人慕容伊川早已大雷霆了。

    儘管心裡頭有怒氣,可慕容伊川還是盡量的把火往下壓了壓,「你休在多言,若若,其他事我可能會聽取你的意見,而這件事情不行,先皇若是念在我們兄弟一場的份兒上那麼當初他就不會趁我不在京城對你凌辱,他若念在你是我女人的情面上,他怎可三番五次的糾纏與你。」

    「難道你非得要寧華和親嗎?」宛若輕聲問,儘管已從對方的堅決裡得到了答案,可還是不死心。

    慕容伊川斬釘截鐵的說,此事一定,無可更改。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