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一卷 八八七長亭酒一瓢 文 / 雲蒙居士

    時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長恨離亭。舒嘜鎷灞癹

    秋風葉蕭蕭,長亭酒一瓢,多少離別意,盡在不言中。

    太尉陳永康率領五萬精兵會在午時一刻出征,皇帝因病不能到十里長亭為軍壯行,故由福王代替行之。滿朝文武陪著福王一同朝十里長亭而來,此時陳永康及五萬精兵以及隨行的監軍慕容風,前路先鋒官西門永浩,壓糧運草官唐磊等都已恭候在十里長亭,五萬精兵拍成了一字長蛇陣,浩浩蕩蕩,綿延好幾里地,錦旗招展,號帶飄揚,巍巍壯觀,就等著吉時到,福王及滿朝文武來送行之後,即可出征。此時長亭兩邊圍滿了前來看熱鬧亦或者送行的京城百姓,巴蜀叛亂他們大多都已知曉了,故朝廷派遣太尉陳永康率軍出征評判,作為撒大正的子民百姓們自然甚為是關心了,故道路兩旁擠滿了百姓,他們都眼巴巴的望著排列整齊的隊伍及那空中飄舞的旗幟。

    「福王千歲駕到。」差一些就到午時一刻了,滿朝文武簇擁著一身赭黃袍的福王緩緩而至,福王一如既往的一臉威嚴,面無表情,雙目如刀,一舉手一投足盡顯其王者之霸,其左手邊是打將軍西門東海,而右手邊則是丞相蕭素恩,這一文一武相伴左右,而後面跟著的就是文武大臣,按照品級的大小依次排開,而上官天絕在一旁保駕,幾個太監抬著幾個箱子在後面隨著。太監的一聲高喊,作為大元帥的陳永康趕忙率領著監軍慕容風,先鋒官西門永浩及壓糧運草官唐磊還有隨行的幾位小頭目一起與幾萬兵士齊齊接駕,「參見王駕千歲,千歲千千歲。」那聲勢震耳欲聾,氣壯山河,好不壯觀。福王快步來到了陳永康面前,居高臨下的掃了眾人一眼,不失威嚴道;「大家都免禮平身吧。」「謝千歲》」隨之幾萬人等都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福王在目光在滿軍將士處停留了少頃,接著對陳永康叮囑道;「襯愛卿此番而去,路遠山高,長途奔勞,希望你能與主位將士齊心協力,同甘共苦,望爾等一路順風,早日評定反賊,早日奏響凱歌還,萬歲對陳愛卿可是給予了厚望啊,希望你與監軍慕容風能好生配合,永不離心。而隨軍出征的狀元公與榜眼公他們都無作戰經驗,希望陳愛卿作為過來人能多多提點才是,莫要對於他們太過放縱,且也莫要太過保護了,原本皇上要親自來為愛卿送行的,怎奈他龍體未合,故本王帶之,這番話是本王的意思,更是皇上的旨意,望愛卿好自為之。」福王此番話很是中肯,滿含期許。陳永康早已感動的熱淚盈眶,抱拳拱手,「為臣謹記皇上和千歲旨意,必會與眾位部下及將士們同心同德,勇往直前,早日評定蠻夷之亂,還望千歲把為臣此番話傳達與萬歲,為臣願為皇上赴湯蹈火,為巴蜀百姓一方安寧肝腦塗地,在所不惜。為臣必會好生於建軍大人配合,對先鋒官與壓糧運草管這兩位晚輩很是提點,讓他們能夠在沙場獨當一面,為國立功。」陳永康越說越激動,字字都擲地有聲,句句都出自本心,滿含著對大正皇朝的丹心一片,此番清靜讓一向見過了場面的福王也忍不住為之動容,作為一國就能有陳永康這般德才兼備,忠心之臣乃君王之幸,國之幸,黎民之幸。

    眼看午時一刻就到了,福王趕忙命隨行的小太監把皇帝欽賜的御酒拿來,倒在了兩個大碗黎,福王端起來一碗,而陳永康也忙隨著端起來一碗。

    福王端著滿滿的一碗酒對著陳永康及三軍將士說到;「陳太尉,諸位將士,這碗酒本王代替皇上敬爾等,願爾等此番一去一路能順風水水,早日抵達巴蜀,本王先乾為敬。」說罷福王一仰頭,把一碗酒給一飲而盡,那架勢豪情萬丈。

    陳永康沒有喝那碗酒,而是朝天上潑灑,「謝主龍恩。」這第一碗酒朝天潑灑,那是感謝聖恩,因為這皇帝乃天子,自然要感謝上天,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敬天,希望此番天公作美,一路好天氣。

    福王又擔起第二碗酒來,依然鄭重其事的說這第二碗酒本王代替皇上敬爾等,願爾等在在沙場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本王依然是先乾為敬,說罷一碗酒照例是一飲而盡。

    陳永康把第二碗酒直接潑灑在了地上,「謝主隆恩,」這第二碗酒潑灑在地是要敬敬皇帝,因皇帝乃上天之子,人間之王,故這第二碗酒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敬地,往這一路能太平無事,一路坦途。

    福王端起了第三碗酒,繼續說這第三碗酒本王代替皇上敬爾等,願爾等早日殲滅叛賊,能早日奏凱還朝,本王先乾為敬,又是一飲而盡,連續飲了三碗酒,此時福王只覺得酣暢淋漓,幾瓶澎湃。

    這第一碗酒敬過了天,第二碗酒拜過了地,而這第三碗酒陳永康自然是要代替三軍將士飲下了,「我等絕對不會辜負皇上及朝廷對我們的此番厚望,必會在沙場奮勇殺敵,不平叛賊永不還。」陳永康表罷了決心,而後一仰頭咕咚咕咚一碗酒隨之喝了下去。

    三碗酒敬過之後一旁小太監高喊吉時已到。

    福王趕忙拿過帥字大旗一臉鄭重的交給了陳永康,「陳愛卿,本王望你早日凱旋。」接旗的瞬間陳永康與福王四目相對,彼瞬間相互分離,彼此都從對方的眼睛裡獨處了一些無從捉摸的意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