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恨不初見未嫁時

第一卷 563和親公主1 文 / 雲蒙居士

    朝堂之上,天德皇帝頭戴象徵著無上權利的皇冠,一身龍袍在身,穩如泰山一般的坐在寶座之上,目光積極的掃視了一下文東武西垂手站立的群臣,真是好不威嚴。慕容伊川就坐在皇帝的一側,他目光冷峻的注視著下面的大臣。皇帝從面前的龍書案上拿起一本奏章朝滿朝文武晃了一晃,然後緩緩的開口;「諸位愛卿,今兒早朝朕要和大家商議這份奏章的事情,德福把奏章拿給諸位愛卿看一看。」「遵旨。」大太監德福忙吧奏章拿起來,然後來到了東側的文官行列,首先遞給了丞相蕭素恩,然後蕭素恩看了之後就忙遞給了御史大夫周長,然後在一一傳遞,文官這一邊完了之後,德福才把奏章遞給了武官之長大將軍西門東海,西門東海看罷把奏章傳給太尉陳永康,然後一一傳遞,大家的臉上各有不同的表情,皇帝一雙龍目緊緊的盯著眾人,而坐在一旁的慕容伊川同樣也是如此,關於奏章上的內容他是早就知曉的。

    德福把奏章重新放回了龍書案上,然後就退到了一側。皇帝的一隻手放在奏章之上,眼睛一隻盯著滿朝文武;一臉正色道;」諸位愛卿剛才也已經看過這本奏章了,大家對於南越王要求和親之事意下如何啊?」

    大臣們一陣沉默,大家也都在思考這件事情,畢竟和親不是一件小事情。這本奏章是南越王叔以南越王的名義寫給大正皇城的國書,要求通過和親從而來保持兩國之間世代和平友好,南越王甘心做下幫之臣,而且願意娶皇帝的女兒為王后。皇帝拿到這本奏章的時候就把慕容伊川叫到了御書房商議,慕容伊川的意思就是同意和親,然後把皇帝和德妃所生的女兒寧華公主許給南越王,因為兩個人的年歲相當,皇帝的意思就是不和親,,因為這寧華公主是自己的寶貝,之前有過幾個女兒,可是都夭折了,寧華公主是皇帝唯一的女兒,這慕容伊川就是看準了這點兒,故而他才讓周大偉攢動南越王叔以南越王的名義要去和大正和親,從而把皇帝的心頭肉奪走。

    「諸位愛卿考慮的如何了?」沉默了許久,皇帝主動把沉默打破。

    這個時候從文班裡站出了丞相蕭素恩,他朝上面一拱手;道;「啟稟皇上,為臣認為我們應該與南越和親,之前因為南越佞臣南宮絕所謂導致我大正和南越險些失和,好歹福王千歲吧一切平息,從而使得我大正和南越沒有徹底的關係瓦解,為臣認為這和親來的恰到好處,如果我們的公主成了南越的王后,那麼從而我大正和南越才真正的世代友好了,為臣懇請皇上恩准和親。」

    皇帝微微的點了點頭,並沒有馬上表態。

    這個時候從西門東海也站了出來,慷慨激揚道;「啟奏萬歲,為臣認為無需和親,這南越是下幫,我天朝為上幫,就算沒有和親他南越也不敢在進犯我們上幫了,所以和親是不必要的。」西門東海就是要和蕭素恩唱對台戲,而他似乎也感覺到皇帝應該是不贊成和親的,否則他就不會把這件事情拿出來在朝堂之上和群臣們商議,而坐在一旁的慕容伊川一直在冷眼旁觀,然而他卻不時的和文官裡面的蕭素恩以及鍾離文俊坐著眼神互動,

    西門東海的話一落,文官裡面就站出來穩穩儒雅的駙馬都尉鍾離文俊;文俊一拱手,道;「啟奏萬歲,為臣贊同蕭丞相的意思,這親應該和,其實和親並不單單是在國家脆弱的時候通過與強國的和親來保持兩國的和平,而很多時候上國則也會和比自己弱小的國家和親,比如前朝我們曾和回紇和親,那回紇也是我們的下幫國,通過和親可以把我們的中原文化和先進的經濟傳遞過去,那可以推動我們的中原與邊塞遞給國家的互動,從而也更能夠減少戰爭的發生幾率,而且能夠讓下幫國家感受到我們天朝的親好,所以為臣認為這親得和,得和,懇切皇上三思。」

    文俊的話音落了,這個時候文班裡又站出了不少的大臣,他們的意見也都是和親,而武官行列並不少所有人都如西門東海那樣反對和親的,這太尉陳永康就贊同和親,因為前朝和親回紇的公主就是陳永康的父親陳玉林差一點要娶了的妻子,陳永康雖然是武官,可卻有著文官的細膩,故而她也站出來懇請和親。

    皇帝一看這大多數人都支持和親,他的雙眉微微的皺了一下,然馬上就舒展開來了,用眼角的餘光掃一眼坐在一旁的福王,他依然是冷若冰霜,沒有任何多餘的表情。

    「既然諸位愛卿大部分都贊成和親,朕斟酌再三也覺得和親甚好,只是我宗師裡面暫時沒有與南越王年歲相當的公主啊,這——」皇帝的話戛然而止,面露難色。

    鍾離文俊在此從文班裡面站了出來;「啟奏萬歲,為臣可知寧華公主與南越王年歲相當,而她乃萬歲所最鍾愛的女兒,若讓公主來做我大正和南越的友好紐帶豈不更好,望皇上以大局為重。」鍾離文俊也和慕容伊川有著同樣的心態,就是要讓皇帝失去他最鍾愛的,誰讓他玷污了自己心目中的女神。

    皇帝聽完了鍾離文俊的話,卻不自覺的白了文俊一眼,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妹夫居然會這樣對待自己,臉上微微帶出幾許不悅來。

    一直在旁邊沉默的福王終於不在沉默了;「萬歲,臣弟認為鍾離駙馬所言甚是,這寧華公主是最佳人選,談過我慕容皇室有年歲相當的女孩子也絕對不會讓公主去,可是——」剩下的話他就不再說了,他相信皇帝會明白,而大臣恩更明白,面對皇帝那為難的表情,福王的眉宇之間帶著幾許的得意之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