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西北之王

正文 第757章 態度決定戰爭信心 文 / 禁區中的幽靈

    英國人撤軍,但是丘吉爾並不是真的退出這場遊戲。他在下令從決定了選擇和平、按雙方實際控制地區進行大戰之中偏安政策的維希法國之後,他也隨即宣佈:英國將會與軸心國繼續戰鬥,只是主戰場將變成直接與西班牙一起去打擊軸心國歐洲本土。

    丘吉爾做出這樣的承諾性講話,最像是熱鍋上螞蟻的阿方索十三世,也旋即做出了表態。他一面下令讓佛朗哥軍隊緊急東調、趕在貝當限制的最後一周時間內通過維希政府控制下的法國領土前往東線的斯洛文尼亞戰場參戰。

    另外一面,直接與丘吉爾通話,希望蒙哥馬利集團軍群那百萬大軍不要撤往西班牙,應該是直接調頭向意大利發起攻擊。丘吉爾得到他的建議後,果斷地第一時間改變了戰略部署,按照阿方索十三世的建議,讓蒙哥馬利集團軍群向意大利本土上再次發起了攻擊……

    而唐朝呢?地中海計劃,因貝當這個該死的計劃被迫啟動b方案了。難道唐朝會就此放過貝當嘛?

    答案,是絕對否定性的。

    在丘吉爾、阿方索十三世做出反應後,唐朝先是讓楊永泰代表安西最高當局站出去,做了個表態:對於貝當率領法國人民,接受了德國方面的局部和平條款、選擇重新讓法國回歸和平的選擇表示歡迎……

    表示歡迎,安西一直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是在宣揚愛好和平、反對戰爭。但絕對不懼怕戰爭的。楊永泰的這個講話,再次向全世界重申表述了這一觀點與原則。

    然而實際上呢?就在楊永泰發表講話的兩個小時之後。戴高樂便帶著他的第三集團軍宣佈成立「自由法國」陣線聯盟,公開宣佈脫離貝當為首的維希政府、將繼續在法國中部與德國侵略者進行抗爭。

    戴高樂這樣做,其背後會沒有唐朝的支持嘛?貝當也好,希特勒也罷,他們都不是小孩,都很清楚肯定是唐朝支持的。

    可惜的是,即便貝當清楚唐朝支持戴高樂公開站出來,開始繼續以國家英雄、法國救星身份去用戰爭手段增加個人政治影響力。

    他能做的也只是默認。只能是簡單地講話譴責一下戴高樂是想讓法國人在戰爭中無限量繼續死亡、讓法蘭西最後成為人力資源上的匱乏國家。

    爾後,在唐家安小小地對他施行了一下「政治壓力」後,秘密下令允許支持戴高樂的法國人前往中部地區、加入到戴高樂為首的「自由法國」陣線中去、繼續與德國納粹和法西斯軸心國集團作戰……

    戴高樂是唐朝插回法國,或者也可以說是插進歐洲戰場的一把利劍。然而誰都不會忘記,在戴高樂之前,唐朝其實早已有另外一把利劍插進戰爭遊戲裡,在攪混水、搞大規模實戰性的軍械試驗。

    許援。和他的西班牙第四集團軍群。在貝當代表維希政府,正式與德國特使簽署法國投降協議書的同時,也很快做出了新的舉動。

    1938年8月1日上午9時許,西班牙第四集團軍群出動八個裝甲旅、四個機步旅和四個航空旅,對克羅地亞北部地區的奧地利與匈牙利聯軍發起了新一輪攻擊。

    在攻擊開始之時,第四集團軍群政委馬雲鵬接受了來自安西、美國、英國、西班牙等二十七個國家的記者採訪。

    他公然指責貝當宣佈法國投降的舉動是「背棄一個軍人基本原則、嚴重損害軍人該有尊嚴和侮辱全體法國公民的行為」。並且宣稱,如果獲得阿方索國王的指令,第四集團軍群願意與戴高樂將軍一起,不惜一切代價將軸心國從法國領土上全部趕出去……

    西班牙第四集團軍群的態度,是絕對強硬、絕對不容質疑的。在丘吉爾和阿方索十三世。以及正在積極部署部隊向太平洋戰場、日本本土方向調兵遣將的羅斯福看來,無疑是一種對他們很有利的訊號。

    為什麼馬雲鵬這樣的一翻話。會是對盟國元首有利的訊號呢?原因很簡單,西班牙第四集團軍群名義上是歸阿方索十三世直接指揮、隸屬於西班牙的部隊。但實際上,那是人家唐朝的部隊,是最聽唐朝的話的一群軍官控制下的部隊。

    若是唐朝不有堅定地、強硬的態度,借馬雲鵬幾個膽子,他也絕對不敢擅作主張地這樣去指責另外一個國家的元首。更加不會如此堅決地,高喊出要與戴高樂並肩作戰的口號來。

    只要唐朝的態度是支持盟國的,那麼無論是丘吉爾還是羅斯福,他們都相信一旦某一天唐朝不想繼續看熱鬧、而是親自上戰場來參加這場大角逐的時候。失敗,必然將屬於希特勒與墨索里尼為首的軸心國……

    未來的事情,誰也不知道到底會如何。但擺在同盟國剩下這三大元首面前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扭轉因法國單方面宣佈投降、而給盟國帶來的負面影響。

    戰爭,最好的扭轉全局方法,只能是不斷地取得新的戰鬥勝利。所以,馬雲鵬講話結束後只一個半小時,阿方索十三世果斷地高調宣佈:西班牙將不惜一切地方支持戴高樂將軍為首的「自由法國」,與法西斯軸心國內集團戰鬥到底。

    為了表明西班牙方面的決心,阿方索十三世迅速下令,讓西西里島上的西班牙軍隊與巴爾幹半島上的軍隊,全都朝著克羅地亞境內軸心國部隊與意大利本土上的墨索里尼部隊發起了全面總攻。

    緊接著,丘吉爾也給蒙哥馬利下達命令:讓維斯裡耶和他的羅馬尼亞軍隊做前鋒,一抵達意大利北部地區,立即對敵進行不惜一切地全面性總攻……

    不惜一切,在八月一日這一天裡,似乎成為了同盟國集團各位重要人物集體選擇的最重要詞語。面對同盟國的不惜一起,希特勒呢?墨索里尼呢?霍普蒂呢?他們做出的反應是什麼呢?

    他們的反應,也完全在唐朝的意料之中。地面部隊沒有燃料,根本跑不起來或者跑不遠是嘛?好,他們乾脆讓那些裝甲車全都退到相對安全的地方進行防禦,爾後將各自手上的燃料儲備全部抽調出來供應給了空軍。

    安西大幅度減少對軸心國燃料供應,同時也對同盟國的燃料進行同樣規模的歐洲地區輸出。這樣一個情況,讓希特勒看出了只有掌握制空權,才可能在巴爾幹和亞平寧戰場上取得勝利。

    與同盟國相比,希特勒與摸索林很清楚,他們沒有一個長期以來都不受安西制約、能夠獲得很多原油輸入甚至成品油戰備輸出的西班牙那樣一個足夠強大的隊友。但是他們有相對於西班牙數量上,要多出許多的飛機。

    匈牙利的確空軍上尚處於戰中重建,但奧地利一直不怎麼使用、卻在全力壯大著空軍。加上意大利和德國本身的空中力量,在新一輪圍繞亞得裡亞海地區展開的決戰開始之初。軸心國集團,便向戰場上空派出了各類型戰機總數超過了兩萬四千架之多。

    西班牙方面呢?阿方索得知八月二日開始,軸心國以兩萬四千多架各類戰機也開始「不惜一切」進行空對地反擊作戰後,他也馬上聯繫上丘吉爾。兩個人商量了以後,果斷地向亞得裡亞海戰場上空增派出了總數一萬三千五百架、西班牙七成以上和英國八成的戰機。

    一時間,亞德裡亞海戰役緊隨這法蘭西戰役的結束爆發了。從一爆發,便變成了軸心國與同盟國兩大集團空軍看上去唱主角,實際上是雙方比燃料、比軍隊的戰鬥素質新一**對決。

    在這樣一個時候,唐朝的地中海計劃b方案,也終於啟動了新的進程。

    按照原來的a方案,唐朝是完全可以直接對希臘全面開打的。但是因為貝當的投降,導致唐朝只能先用了整整半個月,使得兩大國際集團重新對決、從而顧不上看著安西如何收拾希臘。

    現在好了,兩大國際集團再度死磕起來。八月四日,唐朝下達了指令:空軍三個新型「飛豹」殲擊轟炸機大隊從塞浦路斯租借空港立即起飛,對希臘克里特島展開試驗性攻擊。

    同時,試驗性部署在地中海艦隊的二十四架「鷂式」直升起降戰鬥機暫編為一個海航戰機大隊,與「飛豹」三個大隊同時出擊……

    「飛豹」殲擊轟炸機,這便是唐朝最主要遲遲在可以的情況下,未對希臘展開全面攻擊最主要的真實原因。這種新型戰機,唐朝本來是想要全部按照小貓提供的數據,翻版出來從前那個時空裡同機型戰機來製造和批量投放給部隊使用的。

    但是唐朝在決定上馬和全力研製與生產「飛豹」時,才發現此時安西的科技水平上還遠遠不夠。至少,從計算機與衛星指揮系統上,還相差這一定程度上、相當大的距離。

    無奈之下,這取其次而求之。唐朝做出設計要求調整之後,「飛豹」的航程、作戰半徑、載彈量與升空高度上限等諸元上都與小貓傳輸來資料裡相同。只是在飛行控制系統上與火控系統上,只能裝配上當今世界上只有安西才有、也是絕對最領先的三套基於計算機技術的飛行控制系統和六套火控系統。

    即便如此,「飛豹」作為全球第一種殲轟機的率先對希臘發起攻擊,唐朝也很清楚地確定一點:從這一刻開始,只要三個大隊試驗性攻擊成功,安西將再次絕對領先世界各**事科技至少五十年……(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用戶請到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