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兩百六十三章 皇家醫館 文 / 華夏九洲

    /

    大秦歷六十年,二世十年二月初二,在大秦聖天子領百官行祭天大典之後,內閣府行聖天子胡亥詔令,詔告天下。

    即日起,咸陽國醫館秉承聖天子胡亥詔令同時在隴西郡治狄道、枹罕,漢中郡治南鄭(後世陝西南鄭),北地郡治義渠(後世甘肅西峰),上郡郡治膚施(後世陝西橫山魚河堡),巴郡郡治江州(後世四川重慶),蜀郡郡治成都(後世四川成都),河東郡治安邑(後世山西夏縣禹王附近),三川郡治洛陽(後世河南洛陽東白馬寺)等統計八郡九城開設分館。

    於此同時,大秦內閣府再六部之外新設一部為醫部,擢升大秦皇家學院醫學院院、太醫令丞扁魚為正三品尚書。醫部一應官吏設置沿襲六部結構,同樣設左右侍郎四司。

    從今而後,大秦所有疫病防治、醫患診療、衛生防疫等等同大秦百姓身體健康有關的事宜都由醫部管轄。大秦太醫院正式被裁撤一併併入醫部之中。

    太醫院中所有太醫盡皆擢升一階為從四品,進入大秦皇家學院醫學院中就職教授。同時組成大秦級別最高的醫部研究院,整理自有文字記載以來一直到如今華夏一族所有的醫書、藥理、藥材劃分、病理研究等等並重新編撰成冊沿襲後世。

    而國醫館也正式更名為皇家醫館,歸屬醫部直轄。

    從今而後,手持大秦戶籍的百姓進入皇家醫館就診,小病診費自擔,重症則有皇家醫館免費治療直至完好亦或是死亡,有大秦戶籍的百姓不用再出一分錢。

    同時,所有重症亦或是疑難雜症百姓有義務接受醫部教授的調查和研究。服從醫部研究院的安排並配合治療。

    詔令更是嚴令大秦境內各郡縣游醫、土醫等等必須限時在兩月內到各郡郡守府理政司登記。然後由各郡統一安排送往咸陽城,在咸陽城內接受醫部組成的教授組考課,通過考課則由醫部發放文冊給予行醫資格,通過不了則會被強制的送入醫學院中進行學習深造,結業之時通過考課才可再次行醫。

    所有得到醫部發放行醫文冊的醫師,將會享有朝廷從八品的官階品級。所有接受朝廷官階品級的醫師都必須服從朝廷也就是醫部的安排進入各郡醫館。

    六個月之後,大秦境內各郡若再有無醫部行醫文冊在手的游醫敢於診治病患,則依律嚴懲。輕則發配邊疆,重則斬首示眾。

    一詔出。整個大秦數十郡近千縣治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剛剛因為聖天子為大秦商賈、百姓作後盾的話而歡欣鼓舞的大秦百姓再次沸騰。

    這到詔令剛出,醫部就行文各郡詳細列數了小病以及重症疑難的劃分。

    這道詔令出現標誌著胡亥一直在準備的大秦醫療體系開始真正進入建設的過程中。

    所有人都知道,從詔令中看來,關中八郡九城顯然只是聖天子建立皇家醫館邁出的第一步。醫學院培養的醫師雖然已經有近十年時間,但是想要真正的能夠將大秦數千萬的百姓都囊括其中。顯然還是力有未逮的。

    這也是胡亥為什麼要嚴令如今行走在大秦各地的游醫在各郡中登記造冊之後統一送往咸陽進行考課並不顧內閣反對授予這些醫師官階品級的主要原因了。

    醫學院的學生,畢竟還沒有多少臨床經驗。而各郡的游醫也許沒有受過系統的教育和學習,但是他們一直奮鬥在第一線,接觸最多的也就是各種病患,理論上也許不足,但是臨床上卻是要超過一般的醫學院學生。

    授予那些通過了考課的醫師以行醫文冊還有官階,不僅可以提高醫生這個職業的社會地位。同樣也能夠在大秦醫療人才不太夠的初期,整合整個大秦所有的醫療力量來完成皇家醫館的鋪設。

    系統的研究各類疑難雜症,藥材藥理,對華夏中醫的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中醫這一華夏民族的瑰寶。胡亥怎麼也不可能允許在後面被鬼佬所壓過並不承認,甚至被斥為偽科學。

    想來過上個千餘年,中醫的各種體系都真正的建立,那個時候即便微分子學、生物學大爆炸式的出現。也只能是出現在華夏境內,也只能是成為華夏中醫的一個分類而已。

    讓大秦所有人都享受免費醫療顯然是不可能的。

    只能針對性的對有些能夠讓普通百姓一家破產乃至束手無策的重症疑難進行幫助和解決。同時也為醫部研究院提供研究的素材。讓他們能夠通過這些病例系統的建立起檔案並進行針對性的研究。

    即便如此,這已經是朝廷對大秦百姓莫大的鼓舞和恩賜了。或者說是聖天子的恩賜。畢竟,從古至今,什麼時候有過朝廷為普通百姓的病患買過單的事情出現?

    從來沒有!

    胡亥聖天子之名,也隨著這道詔令再登一個台階。無數的雕像和廟宇開始在大秦各地出現,受萬民祭拜和崇仰。

    香火旺盛啊!

    醫部的建立對普通百姓以及游醫來說都是福音,但是對大秦朝野之上卻也引發了一場不小的地震。

    畢竟,醫部尚書扁魚既然同列六部,那麼那必然是會入閣的。如此一來,內閣原本的九個重臣參政,就變成了十個。

    這同胡亥一直想要保持的平衡之道並不太適合。

    包括馮去疾在內的所有人都在緊張的觀望著,他們知道既然皇帝已經建立了醫部打破內閣重臣參政的平衡,那麼他老人家必然也會想辦法再將這平衡再維持下去。

    而想要讓內閣繼續保持平衡的話,那麼最直接最方便的辦法就是再塞一位朝中重臣進入內閣,更準確點說就是再設一部,同七部並列。如此一來就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可是關鍵的問題是,如果真的增設一部,那麼聖天子皇帝陛下將會再設一個什麼部?而誰又能如扁魚一般,由小小的醫師直接一躍成為內閣府十巨頭之一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