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兩百四十八章 奏疏銅鼎 文 / 華夏九洲

    /

    聽到方柔已經如此說了,對方柔雪中送炭之舉本就感激萬分的戚懿自然不會出聲反對。在她看來,即便這個貴公子跟著自己兩人到了藝術學院,怕是也只能悻悻而回的。

    從竹林到藝術學院並不是太遠。不過也足足有里許。

    一路胡亥妙語連珠,讓方柔和戚懿兩女卻是嬌笑不斷。前方藝術學院高高的大門已經遙遙可見,兩女心中卻是同時不由自主的泛起這路怎麼走的如此之快的感覺。

    再走近點,方柔和戚懿卻是發現不知道為何學院正門前卻是人影幢幢。

    難道,聖天子已經到了嗎?

    戚懿想到這點,心中頓時有些驚慌。

    聖天子都到了自己和柔姐姐還在外面陪陌生人遊蕩,此刻自己身上都是墨汁,怎麼能見人?再晚些,怕是就失去了進入學院觀禮的機會了。如此說來,是不是畢業典禮自己都無法參加了?

    那怎麼還怎麼進入大秦皇家藝術團?

    想到這裡戚懿都是急的要哭了。

    方柔看到學院正門前密密麻麻的人影卻是知道,顯然學院中的各個分院院丞和教授們包括藝術學院的六個教授都已經知道走在身邊的聖天子陛下已經到了,這是來迎接聖天子皇帝陛下的。

    不知道等到那些女人們發現被他們以為趕走的戚懿反而穿著一身髒衣服跟在聖天子皇帝陛下身邊時,會是什麼表情。

    方柔心中不無惡意的想到。

    「前方就是藝術學院了吧,不如方姑娘快帶戚姑娘回去換上新衣服?剩下的路我自己走就好了。」胡亥說著對著方柔眨眨眼睛。

    方柔會意的躬身一福道:「學生告退。」

    說完就拉著戚懿轉身就跑,這邊戚懿聽到胡亥的話心中卻是一喜,只當胡亥看到人太多擔心進不去學院,才這樣說。

    大秦皇家藝術學院正門前。孔鮒等一干大秦皇家學院的教授包括昭璱、甄姬、珠妃等主掌藝術學院的原六國王后恭恭敬敬的等候著。

    胡亥雖然說不要孔鮒等人前來迎接聖駕,但是孔鮒等人怎麼可能真的不來?所以在昭璱等人收到龍衛府的消息聖天子已經到了大秦皇家學院內馬上就要駕臨藝術學院後,孔鮒等人就匆忙趕來。

    此刻頭頂上的烈日很大,不大一會就將一干老人都烤的汗流浹背,但是卻沒有一個人擦拭頭臉上的汗水。

    雖然這個時候胡亥還沒有到。

    方柔和戚懿兩人從胡亥身前跑過去,所有人都看到了。但是卻沒有人敢做任何的想法。

    「臣等恭迎聖天子皇帝陛下!」

    隔著老遠,孔鮒等人就拜了下去。

    如今,胡亥的聖天子之名已經是大秦朝野上下通用的尊稱了。

    「都說了不用前來,諸位愛卿都起來吧。走進去納涼納涼。」胡亥緊走幾步扶起當先的孔鮒。和聲道。

    「謝陛下!」

    聖天子如此體貼,自然讓孔鮒等人無不感激涕零。

    ……

    大秦皇家藝術學院的畢業典禮沒有在藝術學院內舉行。各個學院的教授都到了,人委實太多了些。

    胡亥只得命昭璱將原本在藝術學院內舉行的畢業典禮臨時改成在正心堂內舉行。

    當換好方柔衣衫的戚懿看到出現在正心堂內的聖天子皇帝陛下的時候,瞬間陷入呆滯狀態。

    以她那顆小腦袋是怎麼都不會想到,同自己等人談笑了一路甚至不知道藝術學院在哪的貴公子竟然就是整個大秦人人敬仰的大秦聖天子皇帝陛下。

    不過。此刻出現在正心堂內的大秦聖天子皇帝陛下早就沒有了走在身邊時的風趣和幽默,有的只是無邊的幾欲讓人窒息的威儀。

    到底哪一個才是聖天子?

    方柔和戚懿兩人都迷茫了。

    不過,做聖天子的寵妾實在是每個女子最為幸福的事情了吧?

    畢業典禮舉行的很順暢。

    大秦皇家藝術團的名單也一併確立了下來。而方柔和戚懿兩女也同時被選入大秦皇家藝術團。

    還有兩個月的時間,十月二號國殤日那一天,大秦皇家藝術團將會第一次出現在世人面前。

    畢業典禮之後,胡亥就在孔鮒等人的簇擁下離開。並沒有在皇家學院內逗留。

    從在藝術學院正門前分開,到胡亥離開大秦皇家學院。胡亥都沒有再同方柔和戚懿兩女有任何的交流。

    似乎,聖天子已經忘記了兩人一般。

    方柔和戚懿兩女,心中不自覺的都感到了那麼一絲的失落。

    只是,偶遇聖天子並同行一路的事情。卻被兩女不約而同的當作了自己心中最大的秘密,深深大將那份失落和甜蜜都埋在心底最深處。

    也許會在某一日發酵,開花。也許只能埋藏一輩子。

    …………

    大秦歷五十九年,二世九年八月十八。

    剛剛過完中秋節。大秦二世皇帝胡亥下詔,在帝國境內五十五個郡包括主要的縣治中。設置奏疏銅鼎。

    奏疏銅鼎沒有別的用。唯一的用途就是大秦各個郡縣有冤屈的百姓亦或是勳貴世家富戶豪門,可以向奏疏銅鼎中投入奏章。用來揭露各個郡縣官吏的貪贓枉法亦或是不作為之事。除此之外,任何覺得對大秦有用的諫言亦或是建議,都可以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