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兩百零二章 倒戈 文 / 華夏九洲

    迤邐的大秦二世三年的除夕夜就在胡亥醉的稀里糊塗中渡過。大秦歷五十四年、二世四年卻是在一片銀裝素裹中開始。

    不用黑冰台暗中推波助瀾,發生在除夕夜阿房宮大宴中的種種事情就已經飛速的傳遍了整個咸陽,並在快速朝著整個關中乃至關中之外的大秦各地蔓延著。

    胡亥在開宴前的五杯酒,讓聖天子之名更加深入人心;一曲精忠報國,卻是成為風靡整個大秦的流行歌曲,哦,不是流行歌曲,是流行秦謠。

    以至於這個正月的大秦,如果誰不會哼上兩句精忠報國,那麼就會受到無數的人鄙視。而大秦各軍兵卒,更是將這首精忠報國反覆傳唱。

    樓蘭公主伊婭同樣也因為那神乎其技的一舞,而成為整個咸陽家喻戶曉的名人;不過相對於皇帝陛下的那一首精忠報國,樓蘭公主伊婭的人氣就要弱的多了。

    二世皇帝給予六國王后以及嬪妃公主自由的事情,讓六國百姓歡欣鼓舞的同時,卻也更加的對大秦生出了歸屬感。畢竟,此刻六國不復存在已經是事實,而大秦日益強盛並善待六國後裔和百姓的事情同樣也是事實。

    馮去疾加封為太傅的詔書,在初一的一大早上就被王巖送到了馮府之上。自李斯逝去之後,大秦三公算是再次聚齊了。

    不過誰都知道,馮家將要興旺已經是必然的了。

    同洋溢著興奮和歡慶氣氛的普通百姓不同的是,咸陽乃至關中各地的勳貴世家,卻是一片愁雲慘淡。

    輔政大臣馮去疾提出交還封地,太師、輔政大臣尉繚、御史大夫、輔政大臣頓弱支持,而皇帝的態度在當時是模稜兩可的,只是交由內閣府和六部研究之後上稟。這讓一干擔心不已的勳貴世家算是暫時放下了心。開始緊張的聯絡試圖在皇帝做出決定之前說服皇帝不要採納馮去疾的提議。

    但是,除夕夜馮去疾被皇帝加封為太傅的事情卻一下讓所有人心沉到了深淵。

    如果皇帝不是心中已經有所決斷,那麼給馮去疾突然加封太傅是為了什麼?要知道太傅可不是街上的大白菜,隨便就能加封的。

    就連權傾天下的大秦宰相李斯也不過是在快死之前才因為種種功勞被皇帝加封了太傅之位,當然同時被加封為三公的還有蒙恬和尉繚。

    如今,馮去疾卻是就這樣輕飄飄的得到了太傅的尊號。

    這不是皇帝對馮去疾的獎賞又是為了什麼?

    馮老狗這下估計做夢都要笑醒了!

    這是咸陽乃至關中勳貴世家對馮去疾最新的稱呼。

    當然這稱呼肯定只能是私下裡的。

    想當初馮去疾僅僅只是內閣輔政的時候就沒有人敢當面這般稱呼,更不要說如今馮去疾已經是位列三公,貴為太傅了。

    初一到初五,各個府衙除了必要的留守官吏外。都是不用上班的。朝中眾臣自然也大多都乘著這難得休息日,要好好在家裡修身養性了。

    不過,胡亥顯然卻是不能真正的休息的。當然,也可以說他隨時都可以休息。

    除夕夜二世皇帝酒後臨幸了龍冰和龍雪這一對雙胞姐妹花的消息根本瞞不下去,宗正府每一天都會記錄皇帝的飲食起居包括日常言行的。

    當然胡亥也沒有想過要隱瞞。

    被皇帝臨幸。龍冰和龍雪的身份自然就已經不同了,更何況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對兩姐妹那是喜愛異常的。更不要說如今已經都是皇帝的女人了。

    這邊,宗正府已經在準備著給皇帝進言封龍冰和龍雪什麼封號了。寢宮什麼的肯定也都是要提前準備的。兩女已經不再是先前的龍衛府死士了。

    對這些,龍冰和龍雪姐妹兩算是痛並快樂著。畢竟,雖然嘴上沒有說,但是對能夠成為皇帝的女人。卻是兩女一直想要的結果。只是顯然,既然已經是皇帝的女人,那麼被賜封是肯定的,不過一旦賜封兩女就可能不能像往日那般天天跟皇帝呆在一起跑動跑西了。

    不過這些問題。胡亥已經來不及關注了。朝中因為馮去疾提出交還封地給朝廷所引發的風暴,正在愈演愈烈。

    初一,蒙恬就已經藉著給皇帝拜年的功夫隱晦的表達了蒙氏一族的想法,那就是希望胡亥不用急於求成。然後不管怎樣蒙氏一族都會站在皇帝一邊的意思。

    初二,鄭國、馬興、章邯等人也同樣表示願意交出封地給戶部管轄。當天下午。以范氏一族、蘇氏一族、方式一族為代表的關中老秦世家正式將三族所有的封地戶籍名冊交給了張蒼。同時,大量的關中老秦世家貴族開始陸陸續續的將自己府中的封地文冊交到戶部門下。

    初三,王乾代表王氏一族將王氏一族始皇帝曾經賜封的大量封地文冊戶籍文書一併送到了胡亥的皇帝書房。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意思卻已經很明白。

    對此,胡亥沒有說什麼,只是重重的拍了拍王乾的肩膀。

    大秦眾多的勳貴世家,尤其是有數的幾個豪門,如今的王氏一族情況應該是最為複雜的。

    王離因為突然戰死在沙場上,所以根本沒有來得及安排好自己兒子接位的事情。在王離死後,王氏一族很是經歷了一番波動,最終因為胡亥的關係,王氏一族的眾多長老將年僅二十多歲的王乾推上了王氏一族家主的位置。

    不過,雖然王乾是王氏一族的家主,但是無論是論年紀還是論資歷,王氏一族要比王乾高的多的人海了去了,更因為王乾同樣也是朱雀軍的統兵主將,一向都是呆在軍營中,少有回府處事的時候,所以王氏一族真正的大權其實還是掌控在一干長老手中。

    王坤呢,雖然材士營被裁撤他也被編入禁軍充當校尉,但是王坤同王乾相比年齡更小,而且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校尉,所以雖然他人在咸陽,但是卻不能在族事上有任何的發言權。

    當初改革官制,胡亥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將兵部左侍郎之位交給了王乾的親族叔王豪來擔任,因為王豪是王乾這一支僅剩的長輩,王離的親弟弟。同時王豪也是在王氏一族中王乾的鐵桿支持者。

    王離一死,王氏一族頓時成為一片散沙,派系林立。各房長老都控制著一片家族的產業。王乾只有自己的支持才能坐穩王氏一族的族長之位胡亥很清楚,同樣也因為斬殺趙高之事,胡亥對王乾也有著別樣的信任。

    這種情況下,胡亥自然會不遺餘力的支持王乾掌控王氏一族。

    如今看來,王乾做的還不算太差。能夠說服各房長老將封地交還給朝廷雖然不太容易,但是好在王乾還是做到了。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多了。

    像收回封地這樣的大事根本瞞不住一干已經等的心焦的有心人的眼睛,更何況胡亥也沒有準備瞞著。

    在不清楚蒙氏一族心思的情況下,朝中眾多的重臣都主動向皇帝交還了封地,已經將本想擰成一塊鐵板堅決不交出封地的勳貴世家們都慌了,紛紛開始將府中封地內的名冊還有戶籍、田地契等物送到了戶部。

    至於李府,其實早在除夕夜大宴的時候,李嫉已經代表李由說出了李氏一族的意思。那就是堅決支持皇帝。皇帝說交就交,皇帝說不交就不交。

    在這等情況下,不到初五,原本還想看看風向的姚賈、胡毋敬等人也心不甘情不願的將戶籍名冊、田地契約等物交到了張蒼手中。

    事情到這個地步,胡亥已經知道大事已成了。

    剩下的人交於不交,其實影響已經幾乎等於零,等到內閣府開門議政,內閣政議一出來,交也要交,不交也必須交。唯一要考慮怎麼解決的也就剩下還被軟禁在咸陽的馬興、召平、杜赫等一干歸附大秦的原六國勳貴了。

    初六,大秦各府各衙開門的第一天,一直在驛館中度日如年的馬興、召平等人終於等到了從咸陽宮傳來的皇帝召見的詔令。

    沐浴更衣之後,二十餘位歸附大秦的侯爵勳貴們,在王巖的帶領下到了議政堂。

    一番拜迎之後,胡亥坐上議政堂內的皇帝寶座。

    「朝中大事想來諸位愛卿已經有所耳聞,朕知道你們都很害怕朕會如令狐范那般對待你們。不用擔心,不到萬不得已朕不會如此行事,怎麼說諸位愛卿對為大秦都是有功的。」

    這是胡亥落座之後的開場白。

    但是,這個開場白卻是讓馬興等人臉色變得愈發的蒼白。

    不到萬不得已不會如此行事,那麼換句話來說是不是就是一旦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我會做的比對令狐范還要絕呢?

    好吧,皇帝為刀俎我為魚肉。

    「下臣願將始皇帝陛下賜予之封地交還戶部,老臣年邁,請陛下恩准老臣能將家小召回咸陽養老!」

    馬興駭然的看著說話的那人,眼中露出不可抑止的憤恨之色。他沒有想到,最先倒戈的竟然會是一直口口聲聲的要同皇帝抗爭到底的東陵侯召平。

    召平不僅倒戈了,而且還狠狠將自己等人咬了一口。甚至願意將一家老小全族遷入咸陽養老!

    實在是無恥之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