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八十九章 徐福受擒 文 / 華夏九洲

    胡亥確實沒有考慮信報的事情。

    如今大秦方圓萬里內,不可能有任何的勢力能夠撼動的了大秦,同樣也再不可能會有什麼事情能讓大秦面臨亡國的危機。

    即便這大殿內的群臣聯合起來想造反,對胡亥來說也不外乎是該殺多少人,又該放多少人罷了。軍權的絕對掌控,是胡亥信心的最大源泉。

    之所以對各類事物還要權衡利弊得失,不過是為了讓大秦少些許內耗罷了。真的到了當初始皇帝面臨的那種局勢,胡亥並不介意將始皇帝二十年前曾經做過的事情在咸陽城內再做上一遍。

    今天,有了馮去疾、尉繚、頓弱三個內閣輔政大臣打頭,胡亥終於看到了解決封地危機的一絲光亮。只要運作得當,能夠兵不血刃的將朝廷眾多侯爵勳貴手中的封地一股腦的都收回來。

    朝中勳貴的封地,不受戶部統轄,不用納稅不用繳賦。一切的一切都是由封地所有者自行決定,包括封地內的百姓生死。這樣一種游離在大秦中央之外的存在,正是國家動亂出現割據的根源。

    沒有了封地做為支撐,雖然暫時也許會有很多勳貴心中會不舒服乃至不滿,但是過上個十年二十年,這些事情都將成為過去。

    沒了封地的大秦勳貴們,心中所有的小心思都將不復存在,唯一能夠做的也就是緊緊團結在以自己為中心的皇室左右。急皇室所急,想皇室所想。

    因為,只有大秦存在,他們才能存在。如果大秦沒了,他們自然也可以投靠新主子,但是馬興、令狐范等人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鑒。

    除非。他們能夠做到同新主子相抗衡的地步。不過,想來任何一個皇帝都不會允許也不願意看到有臣子能夠同自己抗衡,更何況還是降臣。如果真的有那一天,那麼顯然只能讓他們死的更快而已。

    既然三個老頭為了自己都已經赤膊上陣了,自己如果再繼續任由機會溜走,那麼實在是太過沒用了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典故胡亥還是很清楚的。

    胡亥散亂的眼神漸漸聚焦,心中卻是已經打定了主意。

    麻利的拆開信報上的紅色火漆。

    「哈哈哈!朕要重賞賈瀚、黑鐵、蒼鷹三人。王巖,將這封信報念給諸位愛卿聽聽。哈哈。」胡亥抓住信報。大笑連連。

    殿中群臣從來沒有見到胡亥如此興奮,顯然,這急報上定然不會是壞事而是好事了。而且看皇帝的樣子還是天大的好事。

    「末將賈瀚躬稟皇帝陛下:末將會同黑鐵、蒼鷹兩位將軍依靠陛下所繪之海圖於十月順利抵達陛下所言之倭島。俘獲倭島土著五萬餘人,並於三日前發現老賊徐福之蹤跡,徐福為我大秦子民。然其卻罔顧尊卑,竟在倭島彈丸之地建國東瀛,擅封文武百官,以我大秦始皇帝陛下所賜五百童男女為人種,意欲享萬世尊容,賊酋徐福更是妄稱神武天皇,其心可誅。其族當滅。

    徐福極其東瀛所建東瀛國之一干文武百官並全國百姓一萬餘人盡皆為我大秦天兵所俘,未使一人逃脫。徐福此獠從始皇帝處騙的的我大秦奇珍異寶也盡皆追回。末將遵陛下之命已嚴加看管徐福此獠,待末將繪製完成東瀛諸島地形山川河流圖,即押送徐福此獠並一干東瀛佞臣回返我大秦。蒼鷹將軍所屬一應事物盡皆順利。下臣賈瀚、黑鐵、蒼鷹叩首敬上!」

    隨著王巖刻意控制的深沉之音落下。咸陽宮正殿先是死一般的寂靜,然後陡然如沸騰的油鍋般,炸開了。

    徐福可以說是先秦時代膽子最大、行騙最為成功的一個巨騙了。

    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藉著始皇帝到處招納方士為他煉製長生不老藥的東風。徐福終於得以進入咸陽宮見到了始皇帝了。徐福聲稱《山海經》上面所記載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就在東方海中,他願意為始皇帝去那裡求來不死之藥。以使始皇帝能夠成就萬載皇朝,永享尊崇。

    膽大心細而又雜學多才的徐福口才極佳,成功的取得了始皇帝的信任。就在這一年,始皇帝東巡蓬萊,並親自操使巨弩射殺了海中的一支巨型鯨魚,並在黃縣遣徐福出海前往海外神山求取長生不老藥。

    一年之後,徐福回到大秦,再次覲見始皇帝。這一次徐福並沒有帶回長生不老藥,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徐福謊稱東海中的神山上的確有神藥,但是仙島上的神仙要三千童男童女,各種人間禮物,同時,海上航行有鯨魚攔路,他要強弓勁弩射退大魚。

    始皇帝依然選擇了相信徐福,因為他自己曾在黃縣外的海域上親手殺了一條巨鯨。

    為了讓徐福順利出海,始皇帝調遣墨家工匠彙集天下能工巧匠,為耗費兩年多時間,為徐福打造了兩艘足夠抵禦風浪並裝備了巨型弩機的海船;同時從天下各郡收集了五百童男童女交給徐福還有大批的奇珍異寶讓徐福出海再次為自己求得長生不老藥。

    可惜,徐福自己知道,這世上根本沒有長生不老藥,雖然東海外有島,卻絕對不可能是什麼仙島。不過也正是這個島嶼給了徐福一條生路,讓他尋到了一個安生立命之所。

    離開大秦之前,徐福除了帶足童男童女外以及一干奇珍異寶外,還四處收集了有關諸子百家的各類文獻、書籍和不得志被大秦判為有罪的工匠、農夫等等。

    顯然徐福早就做好了長遠打算,那就是不再回到大秦了。

    果然,徐福這一次出海就杳無蹤跡,再也沒有回到過大秦,直道始皇帝猝死,也沒有等到徐福求來的長生不老藥。

    大秦朝臣不是沒有懷疑過徐福在欺騙始皇帝,但是當時的始皇帝已經有點入魔的傾向,誰敢進言?唯一能做的就是按照始皇帝的要求保質保量的完成始皇帝交代給的任務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不是?

    徐福漸漸成為大秦的一個傳說。

    不過今天,這個傳說終於被打破了。雖然這個傳說,早在三年前小皇帝就已經說過要將徐福抓回來,親自在始皇帝陵寢前砍下徐福的首級來告慰始皇帝,但是那個時候大秦群臣大多也只是當做聽一聽,都只當十八皇子對始皇帝是父子情深。畢竟徐福之事,可以說是狠狠的嘲諷了一下雄才大略的始皇帝。

    徐福果然被捉了。徐福被捉的地圖還是小皇帝親自繪製的。

    誰都知道,小皇帝不可能曾經到過東海。那麼那地圖小皇帝是怎麼繪製的?那麼,解釋似乎又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始皇帝告訴他的。

    一眾群臣又開始自動腦補了。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馮去疾適時的起身直接匍匐於地高呼道。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反應過來的殿中群臣,頓時齊齊匍匐於地大禮參拜山呼萬歲。

    「此事,著內閣府即刻行文天下。徐福押解回京之日,朕要在父皇陵寢前對他行凌遲之刑,誅其九族!」胡亥大袖一副,冷聲道。

    凌遲!還有誅九族!

    在新的大秦律法中都已經是明文規定的被廢棄的嚴刑,這還是胡亥自己要求的。只是顯然,胡亥此次要在徐福身上破例了。

    不過,殿中群臣卻是無人反對。所有人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新的律法制定只是針對他們以及這天下百姓,自然是管不到皇帝頭上。畢竟這天下,都是皇帝的不是?

    「臣等遵旨!」

    咸陽宮正殿內頓時又是一陣山呼而起。

    等到群臣呼完,胡亥緩緩走下御階,看著匍匐一地的群臣淡淡的道:「至於內閣三位閣老提請將封地交還於戶部之事,容後再議。著內閣府會同六部研討此事。」

    正戲果然來了。

    同先前皇帝直接嚴詞拒絕馮去疾不同,此刻皇帝的話頭上已經變了風向。更是直接命內閣府還有六部一起研討此事。原本僅僅是三位老臣要將封地交還給戶部,此際卻已經被直接擴大為國事了。

    群臣心中無不哀歎,看來皇帝是要擴大此事,甚至要著手收回一干勳貴手中的所有封地了。

    畢竟,朝中政事,內閣府已經形成定制。那就是少數服從多數。三個內閣府輔政大臣同意的事情,已經可以定下一項國策了。除非皇帝明確反對,不然將無人能夠更改。

    但是,如今看來,皇帝反對的可能性幾乎為零。甚至可以說,怕是小皇帝也樂見其成的。

    要知道,這國策可是內閣定的,跟皇帝麼有絲毫的關係。

    這一切,似乎都要拜始作俑者的馮去疾所賜啊。群臣顯然已經選擇性的忽略了尉繚和頓弱兩人,畢竟仇視三個內閣府閣老所帶來的後果,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了的。不過一個麼,危險就要小上許多了。

    一時間,馮去疾以及馮劫父子兩人在大秦朝野上的仇恨值頓時直線上升到頂點。如果可以,怕是要人人喊打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