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六十四章 法治 文 / 華夏九洲

    剛剛經過春秋戰國數百年的百家爭鳴進入大一統時代的大秦,所有的知識份子、精英們眼界都是極其開明的兼修並蓄的開明風氣不僅在大秦朝堂之上,在學術交流上同樣如此

    胡亥今天拋出這樣一個重磅炸彈,只是希望能夠將從春秋時就開始的百家爭鳴繼續在朝廷的引導下有序的延續下去

    將來定然不可能只有大秦皇家學院、岐山學院這兩所最高學府隨著休養生息的時間越長,大秦的人口只會更多,社會各個方面都會發展

    他不希望讓大秦的高等學府發展到最後成為一個培養官僚集團的集中營

    胡亥舉手讓眾人坐下,笑著道:「開場白已經講完了,朕不是讓你們一定要放棄學業去研究那萬物之理物理、化學之道需要興趣和恆心,有興趣的人可以想清楚之後可以到田院丞處報名,田院丞將會兼任物理學院的院丞,至於化學院,田愛卿朕擬命你一併兼之,若日後有合適人選再酌情任命吧愛卿辛苦了!」

    「下臣願為陛下赴死!!」

    加官誰不高興?田仁慌忙站起躬身應道

    先前田仁已經身兼工部右侍郎、尚坊丞、大秦皇家學院副院丞三職,如今再加上物理和化學兩院的院丞,整個大秦朝堂估計也就田仁身兼的官職是最多的了

    「其實先前展示給你們看的三件物事,朕只是希望你們記住文可強國,武可安國,物理、化學之道卻能讓我大秦領先諸國,享萬邦來朝世間大道,皆有其理,百家爭鳴,任何一家只要對我於國有利、於萬民謀福祉,都可封侯不僅只文武二事也」

    「前面幾次朕已經給爾等講了公平、自由和競爭,今日朕再來同你們來講**治!世人皆知我大秦以法立國,法者規矩也可是朕如今想問問你們所有人,可曾想過這法為何而立?」

    胡亥的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為之一愣

    從商君變法以來,到如今已經百餘年過去,大秦推行法治勵軍功、改戶籍行連坐、推縣制、定秦律強國富民最終一統天下

    這法為何而立?還能為誰所立?當然是為大秦所立

    胡亥並沒有給他們回答的機會而是繼續道:「商君曾言:法令者,民之命也,為治之本也法為何立?為大秦所立為天下萬民所立爾等試想一下,若朝無法度,六部可行內閣之職,後宮可干大秦政務,各郡不遵朝廷政令,權貴強搶黔首之妻妾,這國還是國嗎?

    若軍無法度,臨陣脫逃,瞞報軍功,敗猶言勝,縱兵行兇,這軍還是軍嗎?若民無法度,一眼不合而舉刀殺人,買賣缺斤少兩以次充好乃至明搶,不耕種卻收穫他人之糧,這國能稱之為國嗎?

    法者,規矩也內閣行內閣之職,六部行六部之職,各郡按章就步,權貴不乒良善,買賣公平有序,殺人償命,欠債還錢,買賣公平,耕者有勞,不耕餓殍,此乃規矩也

    法治,立國家規矩、民之規矩、軍之規矩,各行其道,按律行事;懲前毖後,處前人之過,與旁人後人以警示,教化萬民,國方能安穩,家方能安居,民方能樂業此方乃立法之目的也我大秦行法治並不是為了多殺人,多連坐,而是為了少殺人,少連坐,少些盜匪,少些欺凌百姓的權貴!法為民用,法為國本,僅此而已」

    內閣四位輔政大臣以及六部重臣和一眾群臣第一次聽到如此闡述大秦法治的作用

    所有人都知道眼前的這位年輕皇帝師從早就被他誅殺的趙國學習大秦律法十餘載,但是這些東西,絕對不可能是趙高能夠教的出來的,只能是皇帝自己思考領悟所得

    此刻正心堂內四周坐著的囊括了包括儒家、墨家、道家等等所有進入大秦皇家學院內的各個流派

    大秦嚴苛的律法本一直為世人所詬病,並為百家所排斥連坐之法,一戶犯罪則連坐十餘戶乃至數十戶之多正是因為如此,當初六國遺族舉起復辟之火其中口號喊的最為響亮的就是暴秦兩字了,而暴秦的來源正是大秦引以為根本的法治

    這是他們第一次正視法治對國家的作用

    可是,百家爭鳴時代,諸子百家為了發展自己的治國思想可是互相爭論了數百年之久,法家只是其中一家,而且還不是主流的一家如儒家的「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九章;道家的「無為而治」;墨家的「兼愛、非攻、尚賢」;陰陽家「止乎仁義節儉,君臣上下六親之施」等等當時的主流思想,只能說是一時喻亮罷了

    今天皇帝如此說,雖然很多人心中並不一定贊同,卻不得不說法家確實有其作用但是皇帝是不是要在此情此景之下徹底的擯棄其餘諸家學說,而獨尊法家呢?

    包括孔鮒、田仁在內的所有各家學派的掌舵人無不在心中暗暗擔憂著不過卻是沒有人敢出言反駁

    胡亥今天既然說到這個問題了,自然早就知道會對皇家學院內的諸子百家造成何等樣的衝擊

    「然法治雖為我大秦之根本,但是卻是針對懲治不守規矩之人,警戒後人不再犯法而已,卻不能真正的教化百姓知法、守法、不犯法

    如若將我大秦比喻為一株古木,那麼各種律法會是這古木的根系,而如儒家、墨家、道家的種種思想如教化百姓道德仁義、非攻互愛、忠孝仁義等等卻是這古木上的枝椏和樹葉,沒有根系古木自然無法存活,沒有樹葉枝椏,古木雖能存活卻始終無法成為參天大樹,甚至隨風而倒其餘如雜家、農家就好比那雨露陽光,讓這古木更加強壯如此說,爾等可明白?」

    這個比喻很是通俗,雖然不知道雨露陽光於這古木到底有什麼用,但是至少胡亥的話語中卻已經表明了態度如今這大秦,法家和諸子各家卻是缺一不可

    如此,卻已經是夠了

    「陛下聖明!」

    ps:好吧,後面還有三章感謝「愛在水一方」「套利人」兩位兄弟的皓月,沒有拿零蛋嗎,哈哈感謝「曉陽殘雪」「峰霞愛無間」「套利人」「榕哥」四位兄弟的打賞,每天都能看到老朋友,謝謝你們

    最後,中秋快樂!(……)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