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進 文 / 華夏九洲

    胡亥對這一次到底是什麼人什麼族襲擊筆架城其實根本不太在意,他在意的是九原軍在筆架城兵卒的傷亡和這件事情能對大秦今後的戰略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老臣請領大軍西行以全我大秦威名!請陛下恩准!」

    既然弄清楚了這可能存在的襲擊者,一眾群臣心中馬上活泛了起來。所以身為內閣輔政大臣的馮去疾率先站了出來。

    如今大秦相比十餘年前始皇帝之時無論軍力還是實力,都要強的不是一點半點。當然,這其中始皇帝留下的海量財富也是其中一個方面。

    不過,同始皇帝當政的時候相比,大秦如今最大的變化卻是國家的穩定。至少六國遺族已經很少見到,原屬六國的百姓對大秦的認同度也在飛速的提高。更為重要的是,胡亥這個皇帝的名聲,同始皇帝的名聲,更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在始皇帝當政大秦剛剛統一六國立足未穩之際,面對咄咄逼人的匈奴人就敢抽調數十萬大軍北驅匈奴,更不要說現在了。更何況如今的二世皇帝對開疆擴土之事遠比始皇帝要熱衷的多,這是大秦朝野上下公認的事實。

    沒見到在才不過登基四年不到,就已經陸續新設了七郡之地,直接將大秦的版圖擴大的幾乎三分之一麼。

    所以,馮去疾話一說出口,十幾位掌控大秦中樞權柄的重臣們大多都是出言贊成。當然,他們贊成的只是朝廷出兵懲罰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西域小國的事情。而不是馮去疾親自領兵去西域。

    於情於理,這領兵之事都輪不到老邁且還是內閣輔政大臣的馮去疾老大人不是。

    尉繚、嬴騰、李由、頓弱四個內閣輔政大臣以及蒙毅、張蒼、田仁、蘇沫、范見等幾個少數尚書和侍郎倒是都沒有說話。

    他們大多都還在揣摩胡亥的態度。

    誰都清楚,相對於強勢的始皇帝,這年輕的二世皇帝通過一次次風輕雲淡的改革,通過一次次交換和改革,不僅對大秦的掌控要超過始皇帝,他的強勢更要遠甚於始皇帝。

    大秦大小諸事,其實也僅在這大殿之上的年輕皇帝一念之間而已。

    不過雖然年輕皇帝要比始皇帝更加強勢,但是在聽取朝臣諫議方面也要比始皇帝要開明的多。最為主要的是二世皇帝對權力的態度,同始皇帝似乎是兩個極端。

    內閣府的成立以及當初李斯理政都從側面證明了這一點。

    聽到馮去疾的話。胡亥笑笑不置可否。

    「陛下。如若西域諸國真如龍衛府信報所言最大不過我大秦一縣之地,想來即便諸國聯軍也定然不堪我大秦精兵一擊。河西境內如今駐有五萬九原軍精兵,對付此等彈丸小國何須馮大人親自領軍。更兼之河西距離我大秦路途遙遠,如若調遣大軍。數千里補給輜重必然耗費巨大。殺雞焉用牛刀。老臣以為。為今之計可命河西郡尉蘇角統領五萬九原軍西進,長我大秦威風。」

    這一次說話的是尉繚,作為如今大秦碩果僅存的軍事大家。他顯然考慮的要比馮去疾要全面的多。

    「老臣附議!」

    「臣等附議!」

    ……

    尉繚話落,嬴騰、頓弱、蘇沫、范見等人就紛紛出言附議。

    「張愛卿,如今大秦各地府庫倉稟存儲幾何?」胡亥聽到尉繚的話,點點頭沒有出聲,而是將眼神看向了大殿內的戶部尚書張蒼。

    「回陛下,除內史郡境內的灞上倉、櫟陽倉、咸陽倉、碭郡的陳留倉四倉儲糧不過一成;蜀郡的成都倉儲糧還余三成;其餘七蒼盡皆儲糧在八成以上。新增枹罕倉,儲糧百萬石。」

    張蒼聽到胡亥問話,慌忙起身躬身應道。

    作為戶部尚書,大秦十二大官倉、尚坊府庫、少府府庫以及各地郡縣倉稟盡皆都被歸於戶部下轄,由戶部統一監督和管理。

    「田愛卿,尚坊府庫中軍械儲備如何?」胡亥點點頭,看向了工部左侍郎田仁。

    「回陛下,臣等依陛下詔令,尚坊府庫中各類強弩、弩箭、弩機、鎧甲、兵器一直在加緊督造中,如今尚坊府庫之新造兵械可供應我大秦三十萬大軍一年所需。」

    作為工部左侍郎兼尚坊丞,田仁同樣對尚坊的一切瞭如指掌。

    因為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皇帝會突然問起分內之事。

    「蒙愛卿,各郡吏員到如今可都齊備?」

    「回陛下,除新設七郡之吏員如今正在趕赴七郡路途當眾,三月前我大秦原四十六郡上到郡守下至鄉亭小長已經盡皆齊備。」

    「內閣府,遷移北上之三十萬百姓如今到了何處?補給可都曾跟上?」

    「回陛下,北遷之三十萬百姓在九萬虎賁軍護衛下昨日已過廣陽地界,一路北上各郡郡守秉朝廷詔令盡皆用心齊力補給用度準備妥當。」

    「章愛卿,四十六郡郡卒徵召如何?」

    「回陛下,四十六郡郡卒徵召完畢如今正在兵部吏員的統領下分赴六處大營。藍天大營數千虎賁軍已經提前出關趕赴各個大營。」

    「嗯!」胡亥點點頭,起身踱了兩步,猛然轉身目光灼灼的盯著殿下群臣道:「一月時間,朕給內閣以及六部一月時間,一月之內,無論是北上之百姓還是分赴給地之虎賁軍教官,必須趕至各郡。」

    「臣等遵旨!」

    殿下群臣齊齊應道。

    「這一月時間,內閣和六部還有幾件事要辦。邯鄲鐵場、煙台船廠建造之事盡皆不得延誤,各部一定要確保邯鄲鐵場、煙台船廠順利進行,此其一。

    其二,傳詔巴蜀兩郡,徵召勞役從成都倉運送糧草至枹罕,朕要枹罕倉存糧足夠二十萬大軍三年所需。

    其三,兵部做好準備,抽調原鎮守陳郡之翁仲玄武軍入關;朱雀軍駐紮南陽各郡之三萬大軍南移至陳郡、碭郡一線,駐紮河內、河東、上當一線之三萬朱雀軍北上至邯鄲巨鹿一線,配合原駐守邯鄲鐵場周圍的五萬玄武軍看守建造鐵場之十五萬江東降卒。

    其四,灞上大營白虎軍,命杜騰傳令下去,大軍一月之後開拔,西進!」

    胡亥擲地有聲的話語在議政堂大殿內轟然迴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