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一十八章 郡卒徵召 文 / 華夏九洲

    黃縣所處的位置在後世蓬萊附近,即便如今蓬萊附近的地理環境要比後世強上那麼少許,但是依然並不是如煙台、大連、日照、秦皇島那樣的天然深水良港。

    所以,在帝國已經穩定之後,工部已經根據胡亥的意思開始在黃縣以南進行選址的工作了,那片荒山淺灘在後世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煙台。

    而除了煙台以外,在南海珠江口附近一處新的巨大船廠其實早在一年多前就已經開始建造了。

    這些消息,工部並沒有隱瞞任何人。而且早在選址之前就已經通知了黃縣船廠的數萬匠師。所以,黃縣的數萬匠師都知道,這已經密佈在海面上的八艘大船以及百餘艘樓船將會是他們親手用一捧捧泥巴一塊塊磚石建成的黃縣船廠第一批也是最後的一批海船了。

    一個月之後,黃縣船廠的數萬匠師連同他們的親眷家屬都將開始向南遷移,黃縣以南的船廠已經選址完畢,他們將會在工部吏員的指揮下再次建造煙台船廠。

    而在煙台船廠建成之前,黃縣船廠將不會再建造任何船隻。在煙台船廠建成之後,黃縣船廠將會只留下不打千人的匠師,黃縣船廠也將會變為修理海船的修理廠。

    所以,這第一次艦隊出征,對大秦的意義重大,對黃縣船廠的數萬同樣也有著別樣的意義。

    田單拉著賈瀚的手一直在叮囑著出海之後各個海船和樓船需要注意的事項。嬴一、黑鐵和蒼鷹等人站在旁邊看著一臉尷尬的賈瀚竊笑不已。

    作為工部左尚書、尚坊丞田仁的弟弟,田單是被胡亥欽點的黃縣船廠的府丞。同樣也將是即將建成之後的煙台船廠府丞。黃縣船廠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建造出八艘巨型海船還有百餘艘的改造過的海樓船,作為府丞的田單居功甚偉。

    可以說,如果沒有田單以身作則天天奮戰在造船的第一線,即便有胡亥提出的薪酬制度以及流水線生產,黃縣船廠也很難如此快的完成任務。

    只是,無論田單如何囑咐賈瀚,每說幾句都會回頭對著自己身邊那個身穿青袍臉上帶著猥瑣笑容的中年人問上幾句什麼。

    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身為黃縣船廠府丞的田單甚至對一直躬身站在他身後的青袍中年人有些討好。

    再看賈瀚、黑鐵、蒼鷹、錢亮這些統兵大將甚至包括龍衛府統領嬴一,卻也同樣都對站在田單身後那個臉上始終低頭哈腰臉上帶著些猥瑣笑容的中年人有些顧忌,甚至可以說是忌憚。

    從中年人站立的位置來看。顯然只能是田單的下屬。而能夠跟田單等人站一塊的。顯然也許職務上沒有田單等人高,但是卻絕對是黃縣船廠的高層。

    沒見遠處那幾個穿著六七品官服的人都不敢近前麼。

    嬴予對賈瀚、錢亮、嬴一等人對自己的恭謹和忌憚都看在眼裡,心中著實有些無奈。

    從來黃縣船廠當田單副手的那一天開始,他就在努力謹記在咸陽時胡亥曾經說過的話。忘卻自己皇族宗室的身份。融入到船廠中。真正成為船廠的一份子。

    事實上,他一年多來也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同樣,嬴予也知道。不僅僅是他會這樣,當然跟他一起離開咸陽分赴大秦各地的皇族子弟也都會這樣做。

    因為,只有皇族宗室的人,才能體會在過去的二十餘年間,頂著皇族光環被無數百姓所羨慕所畏懼的宗室族人過的到底是何種生活。

    沒有今天,更不可能有未來,過一天算一天。這是所有嬴氏皇族有抱負或者說想要一展抱負的族人最為無奈的感觸。披著皇族的外衣,過的卻是連普通黔首都不如的日子。

    至少黔首們還有盼頭,還有未來,還有自由。可是,這簡簡單單的一切,卻是皇族中人最大的奢望。

    也正因為如此,胡亥給宗室子弟機會讓他們可以一展抱負,給所有宗室以自由,不亞於給了數千的嬴氏族人以新生。每個人有幸能被選中外放到各地的宗室子弟在感激涕零之際自然知道自己該如何做才能回報這份恩德。

    雖然很多人都不可能如自己一樣能夠光明正大的顯露宗室的身份,雖然很多人都是連品級都沒有、是最為卑微的小吏。但是嬴予知道,沒有人會在乎這些。

    嬴一、賈瀚、黑鐵、錢亮、蒼鷹這些統兵在外的大將忌憚自己,嬴予很清楚,根本原因不是因為自己宗室的身份。在咸陽,又有幾個世家貴族真正的拿正眼看過曾經混吃等死的普通宗室?他們害怕的是站在自己背後的那個以區區弱冠之年定鼎大秦的,聖天子。

    ……

    直到龐大的騰蛇軍艦隊逐漸消失在海平面上再也看不到任何的蹤影,碼頭周圍的人流才開始逐漸散去。散去的黃縣船廠匠師和百姓們,最初的興奮過後,此刻心中已經是被滿滿的擔憂所填滿。

    因為,極東的大海,似乎從當年徐福尋藥之後,再也沒有人駕船去過。沒有人知道那茫茫大海、茫茫東方之地到底有著什麼存在,是不是真正如徐福所言是海外仙神聚居之地。因為,連說出這話的徐福自己都是一去不復返。

    那麼騰蛇軍此次去捉拿徐福,真的能夠成功嗎?沒有人知道。

    茫茫大海,這近兩萬人的大秦兵卒,最終的命運又該如何。同樣沒有人知道。

    數十年後,秦人們才知道,這發生在黃縣的一幕到底對大秦意味著什麼。

    ……

    大秦歷五十三年,六月初四。大秦四十六郡之地,同時開始了郡卒的徵召。於此同時,蒙恬也從隴西開始啟程回返咸陽,兵部右尚書楊瑞和則是帶著兵部監察司和御史府四位在朝御史啟程離開咸陽開始代皇擋視各地郡卒徵召。

    楊瑞和一行人自然不可能將大秦四十六個郡都逛上那麼一圈,他們這一行人真正的作用也不過是為了向天下表明皇帝對郡卒徵召的重視而已。

    真正負責監察各郡郡卒徵召防止徇私舞弊的還是要靠由兵部早就派駐各郡的監察司官員以及四十六個巡按御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