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宿命的對決 文 / 華夏九洲

    第二十一章宿命的對決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六日申時一刻。

    在已經騙開壽春城門、只需短短百餘步就能夠光明正大的進入壽春城內的白虎軍主動放棄入城並亮明旗號之後,還沒有到一個時辰,包括楚王熊心、新楚令尹昭通、左尹(副宰相)景共、莫敖屈平、柱國吳芮等人的帶領下,數百楚國大大小小的官吏褪去袍服,退袍去冠自縛出城,向已經發出最後通牒的秦軍投降。

    在同壽春楚國共存亡與獻出壽春楚國亡而自己活的命題上,包括楚王熊心以及昭屈景三族在內的一干人等,根本沒有浪費多少時間就達成了一致。

    人都說,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當大將軍項梁的三十萬大軍在淮河北岸全軍覆沒秦人援軍兵臨城下的消息傳揚開來時,壽春城內還剩下十餘萬楚軍兵卒已經沒有了半分鬥志。

    杜騰在已經騙開城門的情況下卻選擇放棄進城亮明身份,誰都知道這是秦軍根本沒有將守城楚軍放在眼裡,認為即便不用計也能夠輕易的攻佔壽春。

    同樣被秦軍俘虜卻沒有被誅殺的項梁、范增以及宋義等人出現在壽春城牆下,可以說是整個壽春上上下下崩潰的直接誘因。

    秦皇連罪魁禍首項梁都沒有殺死,楚國上上下下對胡亥詔令中的既往不咎頓時不再有任何懷疑。

    雖然大秦曾經有過白起坑殺趙國數十萬降卒的經歷,但是此次不是杜騰等統兵大將招降,而是秦皇用詔令發出的命令,等於說是詔告了天下赦免熊心等人的死罪。

    可以懷疑秦軍統兵大將出爾反爾,但是卻沒有人會懷疑大秦皇帝的詔令會出爾反爾。

    對一眾投降的楚國君臣,杜騰和翁仲兩人既沒有擺出一副勝利者高高在上的姿態也沒有對熊心等人太過熱情,就如對待項梁等人一般,外交性的辭令。

    至於白虎和玄武兩軍兵卒,也沒有如走出壽春向秦軍投降的楚軍兵卒意料的那般,對他們非打即罵。僅僅是沒收了楚軍兵卒的鎧甲和兵械,然後分成三處看管起來。甚至日常的吃食用度比當初楚軍降卒還要豐盛些。

    在楚軍兵卒盡皆出城之後,杜騰就領著白虎軍進駐了壽春城。查封府庫、安撫百姓。嚴明軍紀。很快,因為秦軍兵臨城下擔憂秦軍會大肆搶掠殺戮的壽春百姓就發現自己想錯了。

    秦軍兵卒的軍紀比本就出身楚地的楚軍兵卒更要好上許多。而杜騰將白虎軍軍糧分發給一眾被項梁擄掠來的陳郡、碭郡百姓,更是瞬間讓楚地百姓對秦軍乃至大秦和胡亥的印象大為改觀。

    有什麼樣的朝廷,就會有什麼樣的兵卒。

    而亂世之中,受難最重的往往都是一無所有的貧苦百姓。雖然陳郡、碭郡百姓不是楚人,但是並不妨礙楚地百姓對他們生出同情之心。

    因為他們,都屬於一類人。因為他們都是這亂世中的弱者。

    杜騰拿出白虎軍軍糧分發給缺衣少糧的壽春百姓,其實也是無奈之舉。

    因為項梁以及楚國朝廷的大肆收刮,壽春府庫中的錢糧幾近堆積如山。但是,這些府庫杜騰卻沒有辦法私自動用,壽春既下,那麼壽春中的一切就都是屬於皇帝陛下屬於大秦的。

    無論是他還是翁仲,雖然都是如今九江地面官職最高的人,但是卻沒有權力動用這些屬於皇帝屬於大秦的物事。除非皇帝下令。

    好在,白虎軍和玄武軍隨軍攜帶的糧草等物足夠充裕。撐上個一兩天,皇帝的詔令來了,有充盈的壽春府庫在,一切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一切事了,杜騰和翁仲聯名給胡亥發出了壽春平定的消息,並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

    收到杜騰和徐闖信報的時候,胡亥已經出了函谷關進入三川郡境內。

    熊心等人獻城投降,在胡亥意料之中。人都是愛惜自己的性命的,尤其是身居高位長享錦衣玉食的人。楚國的世家貴族更是其中翹楚。

    只是讓胡亥沒有想到的是,被項梁擄掠到九江的陳郡、碭郡百姓生存條件竟然已經如此惡劣,需要杜騰將軍糧拿來接濟,可見項梁當初之所以將這兩郡百姓盡皆擄掠走所為無外呼打擊大秦、收刮糧草徵召兵源而已。

    對於這些百姓的死活,無論是項梁還是楚國小朝廷,都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同尉繚商議了一番,胡亥一邊命杜騰打開壽春府庫放糧給伸出九江的大秦百姓,一邊傳詔三川郡守方有從徵召就近徵召勞役調集糧食等物南下,為此胡亥派出了朱雀軍五百精騎提前星夜兼程趕往敖倉,隨行護衛押送。至於被徵召勞役享受的待遇,依然如從關中之地徵召的勞役一般。

    而隨著前面幾支從關中出發的勞役隊伍到敖倉運糧,想來朝廷的政策已經被關中之外的各地百姓得知。方有從如今再徵召勞役應該要簡單的多。

    畢竟,供吃供喝還有錢幣可拿,在從前可是從來沒有的。更何況現在已近十月歲首,一應農事基本上已經結束,百姓們正好都處於空閒狀態。

    壽春既然已經平定,那麼壽春就可以做為大軍繼續南下南越等地的後勤基地。不過顯然僅僅依靠壽春存糧是不夠的。先不說有數十萬大軍需要補給,僅僅是那些被項梁弄的家沒地無的數十萬嗷嗷待哺的陳郡、碭郡百姓就將是一個很大的缺口,僅僅依靠項梁收刮的那點糧食顯然是不夠的。

    好在,大秦各大官倉除關中內的幾個官倉因為前面分發了眾多的糧食給各地被釋放歸鄉的勞役不是全滿以及被項梁收刮殆盡的陳留倉是空置狀態外,其餘官倉基本上全都是糧倉全滿。

    唯一需要考慮的就是馬上就要進入嚴冬以及從敖倉運糧南下路途遙遠的問題。

    陳郡和碭郡兩地,除陳縣、睢陽這兩個郡治所在外,兩地中其餘的縣城包括鄉村房舍大多都被項梁大軍毀壞殆盡。縣城的城牆沒有毀掉,但是城內的房屋也基本上化為廢墟,暫時顯然是不能再住人的。

    相對於糧食的問題,面對愈來愈寒冷的天氣,數十萬陳郡和碭郡百姓缺少住所以及御寒衣物的問題,無疑更加急迫。畢竟,壽春的糧食怎麼也還能撐上不短的時間。如果突降大雪,那麼這數十萬將要回到家鄉的陳郡和碭郡百姓怕是立時要被凍的屍橫遍野。

    如果不能妥善安置好這些百姓,剛剛恢復平靜的陳郡和碭郡,怕是又將災禍連連。走上絕路的百姓,想要求的生路,怕是只能搶甚至發生人吃人的事情。

    這些,都是胡亥不願意看到的。

    當天夜裡,咸陽的大秦群臣除了知曉了楚地平定、項梁、熊心等一干賊首盡皆被生擒外,也接到了兩道加急限期詔令。

    第一道詔令,就是命馮去疾、李由、張蒼、孔鮒等人即刻派遴選出的官吏出咸陽星夜兼程趕往陳郡和碭郡等人,命中尉楊瑞和挑選一千中尉府衛卒隨行護衛。

    第二道詔令。則是罕見的強制性命令!

    咸陽十萬富戶並所有世家貴族朝中吏員,每家每戶都必須趕製御寒衣物十件送至尚坊。三天之內,必須湊足至少百萬件的御寒衣物送交尚坊之中。再次徵召關中勞役十萬人,由尚坊提供車輛牛馬,中尉楊瑞和領衛卒一萬親自押運至陳縣。

    無論是南下陳郡碭郡兩地的官吏,還是御寒衣物,最遲一月之內必須抵達陳郡。超過期限,則直接入罪。

    平楚之戰大劫以及壽春平定、熊心、項梁等賊首被生擒的消息,讓整個關中之地成為歡樂的海洋。短短兩天,原本以為將要花費大氣力才能消滅的楚項餘孽,就這樣灰灰湮滅。一干賊酋更是悉數就擒,大秦兵鋒之盛,讓所有關中秦人無不心有榮榮焉。

    緊接著兩道詔令,尤其是第二道詔令中皇帝第一次流露出了前所未有的焦急之態,讓關中百姓在興奮之餘感受到了楚地局勢的嚴峻。

    近百萬件的御寒衣物,自然不可能為皇帝南下的大軍準備的。各大軍團在南下之時就已經為即將到來的嚴冬做好了準備,尚坊精緻的御寒衣物準備充足。

    如此急迫的需要御寒衣物,使用的對象只能是楚地亦或是大秦百姓。顯然,延續數月之久的六國遺族復辟之亂,導致了陳郡、碭郡等眾多郡縣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

    嚴冬將至,這些御寒衣物將會是無數大秦百姓活下去的關鍵。

    十件御寒衣物,對於眾多的咸陽富戶和世家貴族而言,根本算不上什麼。甚至他們本身府中就有上百件乃至更多的御寒衣物。

    也許是為了攀比,也許是為了在皇帝面前爭功。以范家、蘇家、方家為首的老秦世家貴族,在當天夜裡就湊齊了足足十萬件御寒衣物,遞送到尚坊。

    三家的動作,頓時引爆了整個咸陽。短短不到一天,在南下陳郡等地的官吏還沒有出發時,尚坊田仁已經收到了足足一百五十萬件御寒衣物,其中不乏有很多綾羅綢緞精製而成。

    而關中老秦百姓,也同樣在有力出力有人出人。一件兩件的御寒衣物陸陸續續的朝著大秦尚坊匯聚而來,同時十萬勞役也同樣在短短一天的時間之內徵召到位,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八寅時,浩浩蕩蕩的南下車隊開拔出咸陽,朝著陳郡星夜兼程而來。

    於此同時,淮河下游九江鍾離城,一場宿命的對決正在開始。

    馮劫和韓信兩路大軍的斥候,同時發現了剛剛從鍾離渡河而來的項羽大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