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十九章 項字大旗 文 / 華夏九洲

    第十九章項字大旗

    翁仲玄武軍不到五萬人,根本不可能將偌大的楚國都城壽春都圍起來。翁仲主攻的依然只是一個方向,壽春西城牆。其餘三方城門,翁仲僅僅是派了少許斥候游弋在外面。

    在楚軍出城求援的信使好不容易突破玄武軍斥候的阻攔不久,一直守在城牆上的吳芮、昭通等人就接到了守城兵卒報來的發現有大軍在壽春下游渡河的消息。

    收到消息的昭通、屈平、吳芮等人慌忙等上東城牆極目遠眺。

    今天的天氣極好,雖然看不太清楚,但是還是能夠模糊的看到在淮河下游相距壽春十里左右的地方,正有大批人影密密麻麻的遍佈整個淮河,最前方的人影已經快要接近岸邊。

    顯然,這是有大批兵卒在渡河!

    看到這一幕的昭通、景共等人無不大喜。

    在他們看來,這必然是項梁收到消息從淮河北岸回師救援壽春了。吳芮心中在歡喜之餘不知為何心中卻是總有一股不安在籠罩。

    看著派人到各個城牆上四處宣揚大將軍項梁已經領著數十萬大軍在回師路上即將到達壽春的項通等人,吳芮嘴巴張了張卻最終還是將到嘴邊的勸阻話語又嚥了回去。

    現在四處宣揚是項梁大軍,如果等到那大軍到來發現不是項梁大軍,而是秦人援軍的話,那麼對壽春軍民的打擊怕是沒有人能夠承受。

    雖然吳芮也不認為,秦軍真的能夠在短短的一天時間就將項梁三十萬的大軍全殲。但是,當初項梁預料的那股從武關南下至少要等到七日乃至十日之後才能到達壽春的秦軍,卻是在昨日就已經兵臨壽春城下。

    那麼又有什麼不可能從函谷關南下的秦軍不能提前到達淮河北岸呢?

    吳芮不知道,只能祈禱淮河北岸的秦軍真的如項梁想的那樣還需數天才能到達。

    同樣吳芮很清楚,昭通等人之所以在昨天任由自己調配壽春城的大軍,完全是為了守城需要。因為昭屈景三族中根本沒有懂得如何領軍打仗的人。

    吳芮對自己的位置從來都擺的很正,他很清楚項梁同昭屈景三族之爭的根源所在。可以預料,如果這個時候他出言勸阻的話,必然會惹的昭通、景共等人不快。

    那渡河的大軍距離壽春不過十里之遙,等到大軍渡過淮河,最多半個時辰就能抵達壽春。是秦軍還是楚軍,等上片刻就可見分曉。

    大將軍項梁回師馳援即將到達壽春的消息,沒過多久就傳遍了所有守城楚軍,並在飛速的在壽春城內蔓延著。楚國朝野上下聽到這個消息無不歡欣鼓舞異常。

    飽受玄武軍十餘個時辰連續不斷騷擾和箭雨折磨的守城楚軍,在聽到大將軍項梁大軍馬上就要到達壽春之後,無不情不自禁的歡呼起來。原本低落的士氣,瞬間高漲。

    從秦軍兵臨城下就一直躲在楚王宮中的楚王熊心,在聽聞大將軍項梁回師的消息之後,也興沖沖的登上了城牆,親自現身鼓舞士氣了,這個時候可是加印象分的。

    楚國真正的主事者是誰,其實所有人都知道。昭屈景三族雖然依然很有能量,但是跟手握絕大多數兵權的項梁相比,他們根本不可能同項梁抗衡。

    亂世之中,有兵才是王道。

    熊心很清楚這一點,項氏一族之中有很多人進言項梁讓項梁取楚王而代之,熊心早就收到了些許風聲。如果熊心還是牧羊時的心態,能當上楚王對他來說應該已經很滿足了,畢竟牧羊時,他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吃上一頓飽飯。而如今做上了楚王,每天錦衣玉食,還有各色美人,他的心態已經漸漸變了。

    人的**是沒有止境的。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知足常樂,說的好,但是真正又有幾人能做到?

    熊心如今就是如此,他已經不想在過回往日那般貧寒的生活。他不願意失去自己的楚王之位。既然不願意失去。那麼首先他需要討好的,除了項梁之外,似乎已經沒有別人了。

    楚王的到來,讓守城楚軍的士氣瞬間到達頂點。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傳四野。

    熊心從來沒有享受過如此的待遇,頭腦一熱,壯著膽子登上了西城牆。

    而似乎為了呼應項梁大軍的回師,原本一直騷擾不斷的秦軍,在城牆上歡呼聲剛剛響起的時候,就悄無聲息的撤了回去,大營緊閉,人影幢幢間,似乎已經有了撤兵的意思。

    這,似乎從側面更加證實項梁大軍回師的消息。

    看到秦軍如此,就連原本心中還有些許疑惑的吳芮也相信了,下游渡河的確實是項梁大軍。

    很快,在楚王熊心的命令下,壽春城內的楚軍已經開始在計劃著怎麼配合項梁,將這股膽大妄為的秦軍給全部留在楚地了。

    秦軍的兵械之利,短短的一天,已經足夠讓楚國上上下下見識到。同秦軍兵械相比,南越方面子嬰送來的那些強弩,根本就是個渣。

    消滅這股數萬的秦軍,那些強大的兵械自然到手。有了這些精良的鎧甲和兵械,楚國的兵力馬上就會立刻提升幾個檔次。

    所有的楚軍都裝備上如此利器,這天下還有什麼爭不得?

    此刻,在興高采烈的楚軍看來,壽春城外陷入死寂中的秦軍大營,無疑是一副愁雲慘淡之景。

    楚國上下所有人都沒有注意到,從早上開始原本只是少量游弋在壽春其餘三門的秦軍斥候,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增加了數倍之多。

    就在所有楚軍幻想著等到項梁大軍到達壽春之後,該怎麼殺掉這些前面還在耀武揚威的秦軍時,一直寂靜無聲的秦軍大營營門轟然洞開。

    一列列全身包括胯下戰馬都包裹在漆黑鎧甲中如同地獄中開拔出來的騎兵,在整齊劃一的隆隆馬蹄聲中,從洞開的營寨大門中緩步而出。

    隨著這無數楚軍從來沒有見過神鬼般的騎兵出現,原本高呼不斷的壽春城牆上,高呼聲逐漸停歇,最終陷入一片死寂。

    半個時辰後,整個秦軍大營前,一大片根本看不到邊際的黑色鋼鐵洪流無聲無息的矗立在秦軍大營到壽春城牆下的空地之上。

    無數漆黑澄亮的鎧甲,在耀眼卻不熾熱的陽光下,反射著讓人不能直視的奪目光輝。這一刻,連那高懸在頭頂上方光芒萬丈的太陽似乎都顯得黯淡無光。

    壽春西城牆上,越來越多的人登上城牆,靜靜的看著在突然出現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的秦軍猙獰騎兵。每個人,都自覺的放輕了呼吸,似乎怕吸氣聲大一些,就會激起城牆下那片鋼鐵洪流的反擊。

    那完全是鋼鐵組成的人和戰馬,雖然還沒有見過它的威力,但是沒有人懷疑他能夠碾碎一切出現在眼前的物事。

    出現在秦軍大營外的,是玄武軍兩萬重甲騎兵。僅僅兩萬,卻給了壽春城上的楚軍以千軍萬馬之感。

    「嗚嗚嗚!」

    蒼茫古樸而又綿長的號角聲陡然從秦軍大營中傳出。在這方陷入死寂的天地中,顯得格外的高亢。

    原本矗立在秦軍大營外一直靜立不動的黑色鋼鐵洪流在這號角聲響起的瞬間,突然動了。

    那森嚴鋼鐵洪流,從靜到動,流暢之極,沒有絲毫的突兀之感。

    山崩地裂般的滾滾轟鳴聲,在玄武軍重甲騎兵動起來的瞬間響徹整個大地。在大地和天空的震顫中,從中一分為二分別朝著壽春北面城牆和南面城牆的秦軍騎兵,形成一道滾滾的黑色洪流,帶起無邊的塵土,速度越來越快。

    兩方黑色洪流中,捲起的無邊塵土中,都有一桿高高飄揚的黑錦大旗。大旗的正中央,是一隻背部長有無數尖刺的龜身蛇尾異獸,上古洪荒異獸,玄武!

    隨著秦軍騎兵的移動,壽春城上的楚軍也看出來秦軍的數量,不到兩萬人。但是就是不到兩萬人的秦軍騎兵,在奔馳中卻給了所有楚軍以面對數十萬騎兵衝鋒之感。

    驚天動地的馬蹄轟鳴聲,足足持續了兩盞茶的時間才停歇。

    當馬蹄聲停歇的時候,壽春城北東南三個城門外,都停留了一支人數在五千左右的秦軍黑甲騎兵。五千騎兵,似乎根本不能對任何一隻楚軍產生威脅,當然那是除掉他們身上戰馬上的鎧甲。

    西門外,秦軍大營前,也出現了一支五千人的全身包括戰馬都包裹在細密鎧甲中的騎兵。

    壽春城,被包圍了!

    所有人都猜不明白秦軍這是要做什麼。莫非秦人還沒有得到項梁大軍回師壽春的消息?想到這點,原本在楚國上下眼中猙獰恐怖的秦軍騎兵,威脅度瞬間降到坑底。

    秦人的統兵將領實在是太過狂妄自大。區區數千騎兵就想包圍用兵十餘萬的壽春城!

    秦軍騎兵在包圍壽春之後,就不再有任何動作,就這樣靜靜的矗立在各個城門之外,似乎在等待著命令!

    一個多時辰後,一支長長的隊伍出現在壽春東面不足五里之地。飄揚在半空的丈許大旗上,一個碩大的「項」字,正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清晰可見!

    東城牆外的秦軍騎兵,看到那項字大旗,頓時一陣騷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