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卷 終 文 / 華夏九洲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五。

    咸陽城所有府衙為之一空,廷尉府、衛尉府、中尉府、上計府、御史府等等各府各衙所有的低級吏員以及兵卒盡皆離開府衙,遍佈咸陽全城,竭力維持咸陽城今日的秩序和穩定。

    廣闊無比的咸陽宮廣場裝飾一新,以咸陽宮為中心,近八萬人的大秦兵卒分佈在方圓十里內的大街小巷中,五步一哨十步一崗。

    這些兵卒基本上將關中各地除駐守函谷關、大散關、蕭關、武關四大關隘以外的兵卒盡皆都抽調,還算上胡亥留守在咸陽的朱雀軍和玄武軍、白虎軍的精銳。

    可以說,為了讓今天的冊後大典能夠順利的舉行,如今的關中各地除四大關隘外已經成了不設防之地。

    如今咸陽城內,到底有多少外來人胡亥不清楚。不過就衛尉府和龍衛府的統計,至少有數十萬之眾。如果再加上咸陽和內史郡的百姓,怕是已經百餘萬人之多。

    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考慮到冊後大殿會吸引如此眾多的百姓從天下各地趕來咸陽,所以此次冊後大典的花費也是暴漲。

    花費最主要的部分其實就是各處駐軍調動的糧草消耗。其餘花費,宗正府和奉常府秉承胡亥一切從簡的意思,並沒有花費多少。

    巨大的咸陽宮廣場之上,早就被兵卒隔出無數個區域,各個世家貴族自然同當日舉行祭天大典一般處於觀禮人群的最前方,也是距離咸陽宮正殿階梯最近的地方。

    除了護衛的兵卒外。所有人都要經過數道防線的嚴格檢查,才能接近咸陽宮。

    咸陽宮廣場相對於後世帝都廣場更是要大上幾分,所能夠容納的人數同樣遠遠超過百萬。可是為了安全,咸陽宮廣場同樣也被劃分為無數個區域,由披堅執銳的兵卒隔開。

    一切為了安全!

    而為了佔到好位置。很多百姓更是從昨日就已經在咸陽宮廣場上等待。

    如果此刻有人能夠從天上往下看,就會發現,以咸陽宮廣場為忠心,一條寬達二十餘丈、長看不到頭的通道橫跨這無數的人流,將咸陽宮方圓十里從中分割成兩斷不相連的區域。

    在宏大而綿長的蒼涼號角聲中,身穿黑金夾織皇袍、頭戴流蘇天平冠、腰懸軒轅劍的大秦二世皇帝胡亥迎著冉冉升起的朝陽出現在咸陽宮正殿前的高台之上。

    皇帝華蓋出現,那麼華蓋之下的必然是皇帝。

    山呼海嘯般的「陛下萬歲」聲自咸陽城中升騰而起。

    原本人潮洶湧的咸陽宮廣場及四周,瞬間之餘胡亥一人站立。

    看著廣場之上、廣場周圍成片匍匐的人潮。看著身後同樣大禮參拜的李嫉、麗妃、虞姬等人,胡亥陡然心中升起些許孤寂之感。

    或許,這就是皇帝稱孤道寡的原因吧。

    在悠揚的黃鐘大呂聲中,冊後大典終於開始。

    一系列在胡亥看來完全是畫蛇添足的繁瑣儀式之後,終於到了胡亥給李嫉授冠冕的時候。

    當那頂象徵著皇后之位、比胡亥頭上天平帝冠小上一號的天平后冠被胡亥戴到李嫉頭上時,低垂著螓首的李嫉心中一直緊繃的心神終於放鬆。

    她從來沒有像今天這般,想要得到某樣東西過。

    看著李嫉因為呼吸急促而顯得酡紅的俏臉。胡亥心中的疑惑一閃而逝,卻也沒有深究,只當她是因為興奮,畢竟她是這天下開天闢地的第一個皇后。

    本應在冊後大典之後再轉道宗正府進行將李嫉錄入宗族名冊的儀式,也因為胡亥一句話而跟冊後大典一同完成。

    隨著李嫉戴上天平后冠。整個冊後大典,似乎就這樣已經完成。

    就在所有人以為冊後大典結束的時候,隨著胡亥輕輕頜首,一桿黑錦金字的巨大「秦」字大旆出現在咸陽宮正殿前方,矗立在胡亥皇帝華蓋後方的高空之中。

    胡亥站立在最高處,這大旆陡一出現頓時吸引了場中所有人的目光。

    「秦」字大旆,整個大秦只有兩面。

    除掉如今胡亥用的這面黑錦白底金字的外,剩下一面正是蒙恬曾經在巨鹿同李左車一戰中曾經亮出過的那面黑錦白底黑字的「秦」字大旆。

    金字大旆,只有皇帝御駕親征之時方才會從太廟之中請出,其餘時間從來都是供奉在太廟之中。

    這一點,所有老秦人都很清楚。也只有從外地趕來或者後面併入大秦的六國民眾不太清楚。

    看到高高飄揚在咸陽宮正殿前的金字大旆,咸陽宮廣場上頓時爆出連片的驚呼之聲,顯然有老秦人已經認出這面大旆的來歷。

    難道皇帝馬上就要離開咸陽御駕親征嗎?

    隨著金字大旆出現,隆隆悶響從咸陽宮廣場西方傳來。

    安靜矗立的人潮隨著這轟隆聲響的前行,而如潮水般波動起來。

    發生了什麼?他們又看到了什麼?

    人群不可抑制的產生了騷動,然後這騷動隨著那隆隆聲響臨近而逐漸沉寂。

    清脆的馬蹄聲中,三個臉上帶著猙獰面甲全身覆蓋著重鎧、馬背上罩著紅色布帛的騎士出現在視線中。一面黑錦「秦」字牙旗被居中的騎士高高舉起。

    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們三騎身後。

    隆隆聲響中,大地彷彿在顫抖!

    一個個全身覆著重鎧、臉上同樣帶著猙獰面甲的鋼鐵巨人緊緊跟隨三員手持牙旗的騎士身後出現。一列十人,在他們手中拿的那是什麼?是盾牌嗎?大秦什麼時候出現了高達一丈有餘的鋼鐵巨盾!

    隨著這些鋼鐵巨人前行,道路兩邊的人潮無不情不自禁的後退,那毫不掩飾的肅殺之氣讓他們感覺不到一點人的氣息,這群人彷彿來自地獄的惡魔!

    一列列手持巨盾的鋼鐵巨人踏著整齊而沉重的步子堅定的前行著。所有人都在想,如此鋼鐵巨人,如此巨盾,還有何人能破?僅僅數十人,就給人一種千軍萬馬之感。如若過萬,這天下還有何人能擋?

    隊列前行的說快不快,說慢不慢,片刻功夫就已經行至咸陽宮正殿前的廣場之上。

    鎧甲鏘然聲中,所有手持巨盾的玄武軍精卒齊齊朝著矗立在咸陽宮正殿高台之上的胡亥行著注目禮。

    「陛下萬歲!」

    「忠信勇武,衛國護民!」

    「秦!秦!秦!」

    連續三道仿若來自九天之外的高呼聲,瞬間從一列列鋼鐵巨人陣列中騰空而起,震徹整個咸陽城!最後那連續三個秦字,更仿若來自蒼天的怒吼,讓所有聽到之人眼前瞬間出現大秦兵鋒橫掃**之景。

    轟鳴聲,從響起的那一刻似乎就不會再停歇。

    數十列手持巨盾的鋼鐵巨人從咸陽宮正殿前方行過,緊跟在他們身後的是同樣一列列全身覆蓋著重鎧的玄武軍兵卒,不過這一組兵卒手中拿著的卻是近乎兩丈餘長的猙獰狼牙大棒。狼牙棒頂端密密麻麻的寸許長的尖利倒刺在朝陽的光芒下閃爍著刺目的寒芒,讓人不寒而慄。

    在這組人身後則是騎兵。五百人的輕騎兵整齊劃一的從大道之上行過,然後是五百人的重甲騎兵,再是五百人手持大刀小盾的步卒和五百手持長矛的重甲步卒,然後又是五百手持強弩小盾的步卒和五百手持長矛的輕甲步卒,最後則是五十輛兩馬大車,前面三十輛車後拉著的盡皆都是大秦最為犀利的大型連射弩機,最後二十輛則是全密閉的箱式大車,沒有人知道裡面裝載的什麼東西。

    一列列威武雄壯的兵卒從咸陽宮廣場上列陣而過,一聲聲「殺!殺!殺!」讓所有在場的大秦百姓盡皆不由自主的顫慄,而在顫慄之後則是難以抑制的自豪和興奮。

    有細心的人早就從這一列列行走而過的兵卒身上的鎧甲上發現了秘密。那就是每一個兵卒身上的鎧甲上,胸前最醒目的地方都有著或龍、或虎、或鳥、或龜的標誌。

    皇帝親軍,虎賁、青龍、朱雀、白虎、玄武,五大軍團呼之欲出。

    沒錯,一共五千人的兵卒參加這開天闢地第一次的閱兵,所有兵卒盡皆都出自胡亥灞上大營的五大軍團。最先兩隊玄武軍,盡皆都是跟隨胡亥在成武經歷過血戰的兵卒。

    十個方陣,並沒有一直走遠,而是在通過咸陽宮廣場後,前行了一段路程之後,自發的停了下來,最後的二十輛大車正好停留在咸陽宮正殿前。

    在所有兵卒駐足的瞬間,整個咸陽宮廣場附近,瞬間成為沸騰的海洋。

    無數百姓高呼著「大秦萬歲」「陛下萬歲」匍匐在地,痛哭不止。

    大秦以武立國,今日卻是第一次讓所有人心中生出一種如果不高呼出來整個人都要爆裂開來的感覺。自豪、感慨、興奮已經不能形容此刻咸陽宮廣場前親眼目睹這一幕的老秦百姓心中的感情。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僅僅是高呼,一遍又一遍的高呼。

    大秦二世元年九月十五!

    大秦二世皇帝胡亥在下詔命尉繚同兩位丞相負責處理天下政事之後,親領五千剛剛參加完閱兵威震天下的五大軍團五千精兵,離開咸陽,出函谷關南下,邁出了大秦再次統一天下的步伐!……)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