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千古一相之死 文 / 華夏九洲

    胡亥目送著李斯跌跌撞撞的離去!

    原諒是容易的。:再次信任,就沒那麼容易了。

    他明白,李斯同樣明白!

    如今胡亥所處的這座宮殿,只是偌大的咸陽宮數十座宮室中毫不起眼的一座無人宮殿!

    明滅不定的油燈下,胡亥一個人立在幽暗的大殿之上!在明滅不定的油燈下,胡亥的臉色同樣陰晴不定!

    其實今夜咸陽宮發生的一切事情,到如今已經變得極為簡單!

    蒙恬已經交給了胡亥一份當初李斯和趙高交予始皇帝手中的羅網名單!那個時候,在始皇帝的無邊帝威下,又有李斯和趙高兩人的互相鉗制,想來那份名單應該是詳實的!

    如果有出入,那麼只能是在始皇帝歸天之後李斯和趙高兩人納入羅網中的細作和死士!

    而在先前,李斯根本不知道胡亥知道羅網,所以,對於今夜咸陽宮刺殺之事,必然會動用到一些記錄在名冊之上的羅網死士!

    兩份名單只需要對照一番,再加上趙安知道的一些東西,這中間有沒有李斯參與瞬間就能明瞭!而為了防止李斯篡改名冊,胡亥特意讓龍玄跟著李斯回府取回名冊!

    所以在胡亥給李斯的最後一次機會被李斯否認之後,胡亥才會很乾脆的命龍玄跟隨李斯回府取回名冊!有龍衛跟隨,李斯根本沒有機會篡改任何東西!

    有沒有李斯參與,只需龍玄將名冊帶回來自然都會大白於天下!

    這。也正是胡亥在李斯出門之前說出「今日你出了這道大門,你於朕就僅剩君臣之誼!皇位之情,再無半分!」這最後一句話的用意所在!

    所為。不過是想要再次給李斯一次機會而已!

    但是,李斯依然否認了!

    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越是嚮往高處的陽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胡亥,坐上這皇位也是如此!底下有太多的黑暗!

    李斯,真的如他說的那般乾淨嗎?

    胡亥不知道!

    ……

    龍玄足足去了一個時辰才回來!

    此刻,時間已經是辰時了(凌晨三點到五點)!

    除了大冊的羅網名冊之外,龍玄還帶回了一封李斯呈送給胡亥的奏報和李斯的心腹荊雲!奏報當然是在龍玄的監視下寫的!至於寫的什麼,龍玄不知道!

    而對李斯所說的帶荊雲來見皇帝龍玄更是不知道有什麼事!所以龍玄並沒有直接將荊雲帶入偏殿之中,而是著龍衛看守等候在偏殿外。

    看著信報上墨跡未乾的「陛下親啟」四字,胡亥心中陡然一顫!如今的胡亥。早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初來大秦根本不認識小篆的白丁了,定了定心神,胡亥罕見的沒有讓龍玄帶讀,揮手讓龍玄等人退下,親自拆開了這封奏報。

    「罪臣李斯叩首以拜陛下:罪臣本楚人,生於上蔡,自幼家貧。學於荀師(荀子),習治國經世之道;始皇帝元年(公元前247年),罪臣入關侍秦,及至今日,整三十八載矣。」

    李斯的字跡一如往日嚴整。透著泱泱之氣!

    「蒙呂公之薦,罪臣得見天顏,始皇隆恩,先予侍衛,後為長史,及至拜為客卿,罪臣感激涕淋,不慎惶恐。始皇帝十一年(公元前237年),韓人鄭國事發,宗室世家以為口實,始皇驅六國客卿,罪臣做諫逐客書以呈始皇,復而歸秦。始皇隆恩,再予廷尉。

    十載光陰,如白駒過隙。及至罪臣侍秦二十六載(公元前221年),大秦終成五帝三王未有之功業,俯視**,天下一通!廢分封行郡縣,平百越,定度量,行幣制,車同軌,書同文。承始皇厚恩,勿以罪臣外人而嫌之,授丞相位,晉侯爵,無以為報,唯老邁之軀爾!

    然則天意難測,風雲無常,大秦如朝日高懸之際,始皇突薨(公元前210年),群臣無首,朝綱混亂,六國之人復辟之潮洶湧,為權位計,罪臣乃至與虎謀皮,合奸佞趙高者,矯詔行事。

    每每思及,罪臣無顏以對始皇隆恩矣!然則天祐大秦,始皇顯聖,陛下雄偉不輸始皇,若再來過,罪臣亦無悔也!」

    信寫到這裡,李斯似乎心情已然激盪萬分,字跡開始有些凌亂和潦草起來,胡亥往往要仔細辨認良久,才能認清看懂!

    「今時之大秦,陛下勵精圖治,英明雄偉,文有馮公,武有蒙公,灞上帶甲之士無數,兵強而士勇,六國之禍土雞瓦狗爾。陛下唯一當慮乃失蹤之子嬰公子、南越趙佗也。以陛下之雄偉,當有化解之道。十年所餘之宗室遺禍,老臣亦為陛下收攏藏於咸陽郊外,藏匿之所,陛下著人詢問荊雲便知。

    羅網之事,罪臣送與陛下之荊雲者亦知,陛下但有所問,其必言無不盡!

    及至今日,罪臣居丞相高位已然十一載!權位人心,四字之禍,至今日罪臣始知矣。然悔之晚矣。罪臣愧對始皇,愧對陛下,今夜宮中之亂,三公之刺,盡皆出自罪臣之手。

    罪臣無顏以面陛下,唯斗膽求陛下赦荊雲之罪,諸事皆由罪臣起,罪臣唯一死以謝始皇、陛下隆恩爾,唯再無見我大秦光照四夷之時,憾矣悔矣。陛下萬歲,罪臣李斯叩首以拜。」

    沒有什麼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而已!

    輕輕將手中李斯的信放在銅案之上,胡亥默然無語!

    看完李斯這最後的一封類似遺言的奏報,胡亥原本對行刺之人滿腔的怒火和殺意,不知為何,在此刻已然蕩然無存!

    有的,只是對李斯這個千古一相的無盡歎息!

    原本以為因為自己的到來,李斯能夠跳出原本的怪圈,能夠得到善終。只是沒有想到,李斯還是重新走上了另一條不歸路!

    憾矣悔矣,短短四個字已經足夠道盡李斯在寫這封信時候的複雜心理!

    權勢,遮蔽了他原本那顆睿智的心!

    想必此刻,李斯已經死了。想來以他的老謀深算,就算是死,也不會給自己留下難以解決的難題吧!胡亥緩步走出偏殿,看著已經逐漸西移的半月怔怔的想到。

    雖然李斯沒有在這偏殿之中承認,但是他卻用另一種方法來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胡亥!

    此刻冷靜下來,胡亥已經有點明白李斯為何沒有承認,而是選擇自己了斷了!

    在這偏殿之中,如果當時李斯承認是他所為,胡亥是該暴跳如雷、大罵一通、讓人將李斯給拖下去直接砍了好呢?還是放在大庭廣眾之下直接審判他呢?

    大秦左丞相刺殺皇帝,而且是在他的女兒冊封為皇后的前夜!在他被皇帝封為太傅的當夜!

    天下百姓是該說胡亥有眼無珠呢還是該罵李斯是養不熟的白眼狼呢?亦或是兩者都有?

    但是,不管是哪一種,這件事傳揚出去都將對身為皇帝的胡亥以及大秦造成異常惡劣的影響!會讓整個大秦爆發一場地震!關中各地隱藏在暗處的別有用心之人也必然會趁機生亂。胡亥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關中局勢,瞬間就會崩壞。

    而如果胡亥直接在這咸陽宮中將李斯秘密殺了,同樣也瞞不了天下人!畢竟,李斯是大秦左丞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且三公九卿中以他為首之人眾多!

    當然,胡亥如今手中的實力,朝中任何人都無法翻天!但是,如今在大秦外患未除的情況下,再生內亂,只會讓居心叵測之人以及九江的項梁等人得利!

    顯然,李斯正是看出了這一點,才選擇自行了斷!

    李斯自行了斷,無論是對他還是對胡亥亦或是如今的大秦,都是解決這件事的最好方式!

    當然,李斯所為也不僅僅是為了胡亥和大秦考慮。自然還有他即將舉行冊後大典的女兒李嫉以及整個李氏一族考慮!

    他死,將一切對大秦對胡亥不利的因素都將到了最低,那麼在處置李嫉包括李氏一族的事情上,身為皇帝的胡亥不可能自曝短處!

    你死了,還在算計我!真是該死!胡亥喃喃自語,只是胡亥抽動的嘴角證明此刻他心中的激盪和言不由衷!

    大秦二世元年七月二十四日夜,大秦左丞相、太傅、通侯李斯猝死在府中書房之中!

    這個華夏歷史上的千古第一相,雖然最終還是沒有逃過不得善終的宿命,但是卻遠遠比原本歷史上被趙高車裂在菜市場、誅盡九族要好的多!

    至少,他死的很平靜,很體面!至少,他的李氏一族得以延續!至少,他的李氏一族還能繼續享受大秦百姓的尊崇和富貴!當然,這是在胡亥日後不行秋後算賬之事的情況下!

    路,在沒有了李斯的李氏一族腳下。該如何走,只有走過才知道了!

    但是,不管如何,大秦二世元年七月二十四日的這個夜晚,必然會載入大秦史冊中!

    「龍玄!」胡亥收回心神,朗聲道!

    「下臣在!」

    「你領著龍衛去見杜騰,帶上那荊雲,你和杜騰兩人去將所有藏身在咸陽城中各處的天網細作盡皆抓回來,地網死士就地誅殺一個不留!同時命龍衛、黑冰台就著名冊,在關中各處搜捕羅網中人,細作押回咸陽,死士誅殺殆盡一個不留!」(未完待續……)

    >vid/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