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第二卷 天下逐鹿 第四十八章 李信出武關 文 / 華夏九洲

    大秦二世元年五月初二。

    項羽的信報還沒來,項梁已經知道了淮河北岸秦軍的數量以及統兵將領是誰。派往陳郡、泗水的細作給項梁傳回了詳細的情報,當然也包括張耳陳余等人身死的消息。

    當項梁看到軍情上面的「王離領軍」四個字的時候,再也無法保持淡然。

    項氏一族跟大秦王氏一族可以說是恩怨比海深,比天闊。當然這恩怨只有怨而沒有恩。

    如果說故楚的昭屈景三大世族可以說是項燕兵敗而亡的間接兇手的話,那麼王離的爺爺王翦的王氏一族就是楚國覆滅、項燕兵敗身亡的直接兇手。

    再加上王翦在佔領楚國後,在楚國殺了無數抵抗秦國統治的世家貴族包括項氏子弟,所以如果說覆滅大秦是項氏一族或者即將重新復立的楚國的主要目標的話,那麼王氏一族就是大秦中吸引項氏一族仇恨值最高的人。

    項梁深深吸了一口氣,將手中的信報遞給范增道:「先生請看!」

    范增從項梁的神色間已經發現些許端倪,接過項梁遞過來的信報粗略的掃了一眼,隨即就明白為什麼一向沉穩的項梁為何會如此了。

    對故楚,對項氏一族同王氏一族的仇恨范增作為楚人同樣很清楚。

    「將軍是……想要誅殺王離?」范增放下手中的信報問道。

    「不錯!」項梁殺氣四溢的道。

    「可是將軍。王離有十萬大秦精銳。張耳陳余三十餘萬大軍三日不到就被剿殺一空,身死國滅。僅憑我軍怕是無異於羊入虎口矣。」范增擔憂的道。

    項梁雖然很想殺王離,但是他還沒有到被仇恨蒙蔽了頭腦的地步。從王離不到三天時間就將張耳陳余的魏國連根拔起就知道大秦兵卒的戰力。

    雖然王離對自己很有信心,但是打仗將領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兵卒,自己這八萬訓練不足七天的兵卒跟大秦兵卒相比恐怕就是個渣!

    更何況他並不認為王離不如自己。

    「其實,要想打敗王離也不是沒有辦法。」范增看著久久不語的項梁道。

    「先生教我!」項梁聽到范增的話連忙道。

    「將軍如果能夠讓英布那十萬蠻夷大軍歸附,那麼我軍就將有二十萬之眾。如此一來,以將軍的領軍之能加上少將軍之江東精銳,就算無法誅殺王離。也能將北岸之十萬秦軍打敗!」

    「先生有所不知,梁早在七日前已經派使者前去招攬那番君吳芮,只是如今尚未有消息傳來。」項梁對此也頗為無奈。

    「哦?如此不如將軍再等兩日,如若那吳芮還未有消息傳來。增願為將軍使者,前往說服吳芮!」范增提起吳芮就是打算親自去說服吳芮,畢竟有了這個功勞做投名狀,也可做晉陞之資不是。

    雖然說現在項梁是對他信任有加,但是如果沒有一點功勞的話怎麼能堵住別人的悠悠之口?

    下午項羽的信報來了。

    龍且昨日晚上退出密林後,直接過了淮河,但是他並沒有返回項羽藏身的地方,而是沿著淮河直接摸到了英布大軍駐紮的地方。

    英布雖然同樣佈置了很多暗哨,但是百越蠻夷雖然凶悍,但是相對於秦軍斥候佈置的暗哨驚哨來說。那根本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龍且很輕鬆的就抓到了一個百越蠻夷,帶回了項羽藏身之地。

    兩天的暗戰,英布臨時湊起來的百越蠻夷損失慘重,根本沒有抓到大秦斥候的活口,更沒有探到任何有用的消息,除了知道對岸是秦軍之外,連秦軍大營五里內都沒接近過。

    更何況龍且抓回來的百越蠻夷只是一個小兵卒而已,就算英布探查到了什麼情況,這個兵卒也不可能知道。所以項羽拷問了一番,沒有得到一點有用的消息。

    雖然沒有得到一點有用的消息。但是項羽並沒有怪龍且,至少發現英布大軍也是一個大功。所以項羽還是命人將自己探查到的有關英布大軍的情報稟報了項梁,對於沒有探查到秦軍虛實同樣一五一十的寫在了上面。

    項羽情報中關於英布大軍和秦軍隔河對峙的消息讓項梁更堅定了說服吳芮的決心。

    「傳令,命少將軍即刻領軍後撤於中軍匯合。」項梁大聲命令道。

    項梁已經在佈置誅殺王離的計劃,但是想要殲滅王離。自己大軍首先就不能被王離發現,雖然不可能完全不被王離知道。但是王離越晚發現一分,項梁誅殺王離的計劃就越有把握。

    命令項羽的八千江東精銳後撤之後,項梁一邊命人偷偷的收集船隻,一邊和范增焦急的等待著吳芮的消息。

    ……

    王離的確沒有發現項梁這一百多里外的八萬大軍,但是大秦斥候精銳卻是深入到九江腹地,將九江和會稽的叛亂摸清楚了。

    得到消息之後王離馬上命鷹士將自己收集到的消息稟報了胡亥,同時命斥候開始搜索項梁大軍的情報。王離已經感到項梁如果知道自己在淮河北岸一定會來的。

    胡亥在紅綠家邦收到的情報正是王離傳回來的有關九江和會稽的信報。

    灞上大營!

    聽到贏一讀完王離的信報,胡亥敏銳的感覺到王離即將面臨一個巨大的危機。

    項梁不會放過王離,知道王離在淮河北岸一定會想辦法誅殺王離!

    原本歷史上項羽答應弄死項梁的章邯投降,卻將俘虜的王離殺死,隨後又將投降的二十萬秦軍全部坑殺,其實是很耐人尋味的。

    章邯殺了項梁項羽才有機會上位僅僅是其中一個原因。最為主要的是另外有一個人在章邯投降並能封王的過程中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坑殺二十萬秦軍不僅僅是因為那個時候項羽基本上可以說一家獨大了。而二十萬秦軍又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和定時炸彈,更重要的是項羽很記仇。

    王離一家本身就跟楚國或者說項氏一族有大仇,而二十萬秦軍中有十萬是王離的軍隊,對於秦人沒有絲毫好感的項羽弄死王離、坑殺秦軍也就好解釋多了。

    最重要的是原本歷史上吳芮和英布都歸附了項羽,到最後才投靠的劉邦。如果現在不出意外的話,英布應該很快就會投靠項梁,光英布的叛軍就有十餘萬,如果加上項梁的江東軍,王離恐怕是凶多吉少。

    不是胡亥對王離沒有信心,而是王離跟他爺爺王翦、父親王賁的確不能相比。

    王離是大秦的大將。如果王離被項梁打敗殺了,那麼對大秦的打擊不言而喻,不說世仇,僅僅憑這點項梁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胡亥有點頭疼!

    如果王離能在項梁收服英布前先將英布的十萬大軍打敗。那麼王離的十萬大軍面對項梁和項羽就算輸也不會輸的太慘,目前來看項梁起兵不久,精銳肯定不會太多。

    項羽就算再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大規模的集團作戰,一個人的勇武雖然在關鍵時候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的作用,但是如今的大秦兵卒跟原本歷史上又有所不同,胡亥相信項羽現在恐怕還不能輕易擊潰大秦兵卒的作戰意志。

    但是王離想要擊敗英布就要跨過淮河,又或者是英布自己過來才行,要不隔著一條幾里寬的淮河互相用眼神交戰?恐怕眼睛瞪瞎了也死不了一個人。

    王離的十萬大軍基本上都是關中各地的北方人,基本上不會水性。渡河需要船,先不說王離找不找的到能拉是十萬人過河用的船隻,英布也不會眼睜睜的看著王離大軍過河然後擺開陣勢決戰。

    如果能給王離派點援軍就應該問題不大了。

    援軍!?

    如今離王離最近的就是在武關鎮守的李信了。可是李信手下除了兩萬九原軍之外,剩下的就是原本鎮守武關的不到一萬軍卒,一共不到三萬人。

    李信那同樣有信鷹,胡亥可以很快的將命令下到李信那去,但是李信領兵離開武關,那麼武關誰來鎮守?

    「劉邦!」

    「下臣在!」劉邦掀開帳篷,躬身應道。

    「去將章愛卿和尉愛卿兩人請來。」

    「喏!」

    一個時辰後,章邯和尉繚兩人聯袂而至。

    「陛下為何這麼確定那英布必然會同那項梁合兵一處呢?」尉繚聽完胡亥的話。疑惑的問道。旁邊章邯同樣也是一臉疑惑,顯然兩人都弄不明白為什麼胡亥這麼肯定的說吳芮、英布一定會歸附項梁。

    「朕不能肯定!」胡亥無奈的道。現在歷史已經有眾多的改變,胡亥的確不敢肯定。「但兩位愛卿,若是那吳芮真的歸附了項梁又該如何呢?」

    尉繚和章邯兩人對視一眼,都知道這個可能的確存在。

    「陛下。若是命李信將軍領軍前往馳援王離將軍。武關該如何?」尉繚道。

    「武關?跟王離愛卿相比一座武關朕丟的起!」胡亥淡淡的道,隨即話音一轉。「倘若武關真的丟了,朕也能再拿回來!」

    話到這裡,尉繚和章邯兩人都已經明白胡亥這是鐵了心要讓李信出武關馳援王離大軍了。

    「陛下聖明!」

    雖然說派李信領軍馳援王離有點輕視王離的意思,但是為了王離以及十萬大軍著想,尉繚和章邯還是選擇了遵從胡亥的意思。

    「擬旨!命李信即刻領兩萬九原軍出武關星夜兼程馳援汝陰王離大軍!傳旨王離,斥候四出,嚴防英布軍和項梁軍渡過淮河北上!不得擅自出兵接敵,等待李信大軍到達!」

    「喏!」

    ……

    胡亥不知道的是此刻王離所面臨的局勢已經急轉直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