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我是秦二世

第二卷 天下逐鹿 第二十三章 戰起 文 / 華夏九洲

    ~日期:~10月13日~

    李左車派來的三個幕府吏員詳細詢問了斥候之後,臉上立時變了顏色。

    如今這天下,行軍之中能打著「秦,…「蒙」兩字旗的除了聞名天下的九原候、大將軍蒙恬外,就不會再有別人了。雖然蒙毅也姓蒙,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蒙毅只是文臣,從未領軍打過仗。

    蒙恬和蒙毅被胡亥放出來這件事,胡亥並沒有大肆宣傳。所以至今關外並沒有多少人知道蒙恬、蒙毅等人已經都已經官復原職了。

    這也算是冷兵器時代的一個好處了。

    六國遺族這裡起兵那裡起兵,等胡亥收到消息的時候已經丟了很多城:但是同樣,大秦的軍力調動這些人同樣也免不了消息的延遲,等他們知道的時候大秦的大軍已經到了眼皮子底下了。

    大家都有信息傳遞緩慢的弊端,那麼在大軍相遇時,就是誰的拳頭大誰占的便宜多了。大秦雖然不復當初強盛,但是還不是六國遺族可以抵擋的。

    現在這個優勢倒還不太明顯,但是一旦胡亥的騎兵編練,那個時候,悄息傳遞的緩慢和閉塞,將必然會是很多人噩夢的根源。

    「三位先生倒是說?口今我軍到底該如何行事呀?」彭越看著幾個面面相覷的幕府吏員不耐煩的道。

    「將軍,如今秦人大軍突然出現在邯鄲,且領軍之人乃是九原候大將軍蒙恬。我等應馬上命人飛報相國大人,讓相國大人早做準備。」一個吏員說道。

    「那就命人飛馬稟報國相大人即可。只是眼下我軍該如何應對?

    秦軍遠道而來必然疲乏不堪,不若趁秦軍立足未穩之時,我軍衝殺一陣,挫一挫秦人銳氣。三位以為如何?、,彭越顯然更關心自己眼下該如何應對。

    彭越對李左車保舉自己為柱國,並且毫不忌諱的交給自己五萬大軍讓自己統領南下邯鄲還是很感激的。他想做出點成績來回報李左車對自己的信任。

    但是彭越的這個看似很好的建議馬上遭到了三個幕府吏員的一致反對。

    「將軍,萬萬不可!雖蒙恬如今所領之軍並非定是其麾下九原精銳,然蒙恬乃是天下名將,怎會如此大意?想必此刻蒙恬大軍早已擺好陣勢只等我軍入甕了。」一個吏員說道。

    這個吏員叫濱拓,跟隨李左車多年,素來冷靜,很有謀略,同樣也很會做人。李左車將他派來輔佐彭越前曾刻意向彭越介紹過他。所以對濱拓的建議,彭越一般都會聽的。

    旁邊另外兩個吏員聽到濱拓的話連聲稱是。

    「攻不能攻,進不能進!難道我軍要退不成?」彭越嗡聲道。

    「將軍果然高明。」濱拓顯然看出了彭越的不爽,不著痕跡的拍了彭越一個馬屁道:「秦人遠道而來,加上而今已是黑夜,蒙恬必不會以疲軍相擊。將軍可下令全軍退後二十里,紮下營寨,好生歇息一晚。

    等白日之時再於秦人一較高下,而今晚我等也好探查秦軍虛實。」彭越並沒有比這更好的辦法,而且濱拓的那個馬屁也不是白拍的,將這個英明的決定很乾脆的戴在了彭越頭上№越也就順著台階下了,很乾脆的安了下來。

    彭越一聲令下,五萬大軍隨即後撤二十里,紮下營寨。然後在濱拓的建議下,明哨、暗哨、驚哨、掠哨四出,嚴密防備蒙恬大軍夜襲,兼探查秦軍的虛實和軍情。

    這些斥候可是李左車在近三十萬餘萬大軍中精挑細選出來的,統共不到兩千人,此次彭越南下趙國故都邯鄲,李左車給了他兩個百人隊的斥候供他調再。

    在彭越等人看來,運些精銳斥候一個晚上足夠探查清楚秦軍的虛實了。

    這邊彭越大軍剛剛後撤,嚴陣以待的張武就收到了一直游弋在外的斥候的信報。

    聽到前方敵軍後撤,張武暗暗鬆了口氣。夜戰九原軍從不害怕,

    但是如果跟數倍於己且大多是步卒的敵軍夜戰的話,就對他的前軍很不利了。

    畢竟九原軍的騎兵此刻並沒有裝備胡亥做出來的騎兵三神器。

    而前軍兩萬大軍中步卒卻僅僅只有五千,加上主力主要為騎兵的前軍並沒有攜帶大型連射弩機這樣的重武器,騎兵在晚上根本不利於衝鋒和機動,如果夜戰的話結果很難說。

    九原軍這些年在蒙恬的統領下可以說是戰無不勝,無論是打輸還是打平都將極大的挫傷北上平亂的這八萬九原軍的士氣。

    那個時候他張武就百死莫贖了。

    張武剛剛命大軍紮下營寨,蒙恬就帶著數百親衛親自趕來了。

    看到張武並沒有急功冒講前出攻打敵軍,蒙恬放下了接到信報之後就一直懸著的心。他很清楚前軍的弊端,白天還好,利於騎兵機動和衝鋒,黑夜中卻是戰力大減。

    蒙恬剛到營寨門口,張武就帶著各級將領出來迎接了。

    「末將等拜見大將軍!」「不用多禮v武,你怎可在此時安營紮寨?若是那叛軍趁勢來襲,你這兩萬前軍安能抵擋?哼!」蒙恬翻身下馬,看到張武就大聲喝斥道。

    張武聽到蒙恬的話苦笑道:「大將軍息怒。末將是收到賊軍退後二十里安營之後方才命我軍在此紮寨。只是這信報尚未來得及稟報大將軍。」「哦?原來如此。邯郫郡守曾言李左車賊軍如今已逾二十餘萬,雖說大多皆是烏合之眾,但李左車其人不可小覷。今日既然亂兵出現在此,想必巨鹿已失。只是這「趙」字旗好生奇怪。」蒙恬皺眉道。

    「大將軍,運李左車是故趙大將李牧之孫,莫非這李左車又立趙國?」張武心中一動猜測道。

    蒙恬聽到張武的話半響不語,過了一會下令道:「命中軍、後軍今夜趕來此地紮營。明日大軍進發邯鄲。」

    「喏!」

    四月二十八日。

    太陽剛剛升起,一聲急促的鼓聲沉寂的秦軍大營開始忙碌起來,用過早飯之後,八萬大軍開始準備拔寨前行◎天晚上中軍和後軍接到蒙恬的命令已經連夜趕到了大營。

    一個時辰後,八萬九原大軍已經列陣完畢,依然以前中後軍的佈置前進。

    只是如今的前軍已經變成了一萬步兵一萬騎兵了,依然由張武統領:蒙恬的中軍一萬步卒三萬騎兵,剩餘兩萬步卒負責糧草插重軍婁,依然由令狐范統領作為後軍。

    秦軍拔寨前出不久,彭越就接到了斥候的信報。

    其實戰鬥早在昨日夜間就已經開始了,不僅彭越想探查秦軍虛實,蒙恬同樣也要摸清楚趙軍虛實,所以兩軍紮下營寨之後皆是偵騎四出,不僅為了防備對方襲營,更重要的是探查對方的軍情。

    茫茫黑夜,兩軍的斥候、掠哨穿稜在相隔四十里地的兩個大營中間,在道路上、曠野上,山林中,幾乎只要雙方斥候碰到的地方,立刻就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搏殺。

    刺探於反刺探,偵查於反偵查。

    可以說這個時候的大秦乃至整個中國,已經是將戰事水平達到了古典戰爭之頂峰,此間之諸般講究幾乎完全為將士所熟知。

    這一夜對彭越等人來說是異常的漫長。

    因為光是這一夜,彭越的斥候軍一下損失了大半,有上百人出去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不用想也知道是喪命在探查秦軍虛實的路上了。

    相對於彭越斥候軍的慘狀,大秦軍中的斥候損失卻是要少的多的多,就傷了數十人無一人喪命。九原軍原本就是大秦最為精銳的部隊,而能讓凶悍的匈奴斥候談其色變的九原斥候更是精銳中的精銳。

    彭越這斥候相對於九原軍的斥候來說,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經過一夜的試探、暗戰,彭越、濱拓等將領卻是心中越發沒底。

    尤其是被他們視為精銳的斥候軍卒,短短的一夜間就損失大半,卻沒有探查到任何有用的信息,讓彭越等人大為沮喪。

    秦軍在前進,前軍兩萬黑甲步卒排著整齊的隊伍排山倒海般直奔彭越大軍而來。

    「將軍,既然如今不清楚秦軍虛實,就唯有一戰了∝軍弩箭犀利,騎軍眾多,我軍可尋一險要之地重新紮營,若秦軍勢弱,我等盡可一戰,若秦軍勢強,則可堅守不出。

    以我軍之糧草,再加巨鹿距我等如今所在不過百里,想必相國大人收到信報之後定會有所決斷。到時候援兵至,則我等可前後夾擊秦軍,定能一戰而勝。」濱拓對眼下的形勢也感到很棘手,在摸不清楚秦軍虛實的情況下冒然出擊,以蒙恬之能,以秦軍兵械之利,若是以眾敵寡還好,要是以寡敵眾,那自己這五萬大軍估計就要全沒了。

    彭越雖然心中沒底,但是還是想跟蒙恬這天下聞名的名將過過招的。而此刻濱拓的建議顯然既滿足了他跟蒙恬過招的願望,又能薄大軍不失,甚至連未來的反攻都想好了,可以說是上上策。

    隨後,趙軍五萬大軍開始拔寨起營。隨後再一個高約百米的孤山下重新紮下營寨,在大營外廣佈陷馬坑、絆馬索、拒馬樁、銅荊辣、銅釘等物,只留下營門前一條寬不過十餘丈的道路進出。

    一個時辰後,兩萬身著明亮黑甲的秦步卒出現在巨鹿南下的大道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