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攀龍說分給他們的錢多了這事上,天啟更認為這是一種姿態,讀書人遵循的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這一古訓,更有甚者傳說有人挖地發現金子都隨手丟一邊,朋友多看了兩眼都要跟人割席斷交。天啟並不是非要給報社那麼多錢,而是因為他發現辦報紙也是一項新的經濟增長點,同時還可以控制輿論避免異端邪說蠱惑人心。天啟相信只要說得在理,加上有讓東林報社在全國開分社配合大鐵公司發財的要求,高攀龍回去商議後一般都會順水推舟答應下來。
誰知道天下很多事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天啟一邊預計在各地怎麼辦報,用什麼方法控制輿論導向,還有就是如何吸引人買報紙,一邊等監政院他們給個結果,但是等了三天都沒見動靜。第四天上午,天啟實在忍不住了直接來到監政院看這幾個人是怎麼想的,有錢賺就要早作決斷怎麼婆婆媽媽的讓人煩。
儘管早得到通知說天啟會來,但是當見到天啟真來了時信王等人也有些為難的樣子,像是該溫習的功課還沒有記住而先生突然提前考問一樣。
待大家見過禮都坐下後,信王首先說道:「臣弟知道皇兄今天是為了提高報紙價格的事,但是臣弟很慚愧還沒能拿出一個穩妥的辦法出來。」
天啟問:「到底卡在哪裡了?是不是你們覺得這錢燙手不方便賺?」
信王說:「皇兄說笑了誰不喜歡錢啊?想前兩年因為缺錢想盡了千方百計,現在想起當年的窘境都恨不得再多攢點錢。不過臣弟認為黃尊素黃師傅的話也有一些道理,很多事不能只看著錢而忘了我們的本意,辦報紙的本意是為了宣言朝廷的命令和一些思想,如果提價導致銷售量下降那就不美。」說完後叫人把黃尊素的上書還有其他人的意見都呈了上來。
天啟先看了一下黃尊素的上書,只見上面洋洋灑灑一大篇全是些說不能只盯著錢的話,天啟沒有細看下去轉過頭叫人去把黃尊素叫來,然後直接翻看最後其他人的評論。黃尊素把上書交到信王那裡後,因為牽涉到東林報社所以信王直接就帶到監政院讓高攀龍和劉宗周看怎麼辦。高攀龍跟天啟商議了回來後表述的意見是要謹慎從事,不能輕易贊成或者反對,但在他之前劉宗周已經在上面表明了他的意見,就是對黃尊素的想法表示贊同。
劉宗周跟黃尊素的思想比較接近,而且黃尊素的兒子黃宗羲還拜在劉宗周門下,可見兩人的私交不錯思想也差不多,劉宗周於公於私都應該對老朋友的意見表示贊同。最後看了看徐光啟的意見,徐老先生沒有那麼多話,只說了句讓大鐵公司管就行,在他看來讀書人不能談錢,因為錢是骯髒的東西能不談盡量不談。天啟看完後不禁感慨這裡也只有徐光啟是超然物外的,黃尊素和高攀龍等人做出了看輕錢的姿態,但怎麼也比不上徐光啟眼裡沒錢的境界。
因為政務院就在監政院後面,所以過了沒多久黃尊素就到了,黃尊素現年有四十五歲,一副隨時紅光滿面的臉龐好像時刻都在噴發浩然正氣,讓關公也要退避三舍。天啟待黃尊素見過禮後先讓他坐,然後說道:「這首期的東林日報賣得出乎人意料的好,黃大人說報紙不能漲價還應該降價,你這麼說的根據是什麼呢?能不能簡短說幾句?」
黃尊素說:「臣認為簡單說就是銀錢會使人心渙散,是讓人迷惑方向的罪魁禍首,如果減少利潤可以讓大家明白還有比錢更重要的東西。」
天啟搖頭說:「風氣之說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是跟漲價降價聯繫起來太過牽強,前幾天朕跟高大人已經分析過,現在不但不應該降價還應該漲價,當然是合適地漲不能漲太多。」
黃尊素說:「皇上,千里江堤潰於蟻穴啊,社會風氣要防微杜漸才能避免逐漸敗壞,據說當年孔子過殷商都城朝歌時,都要皺眉急速通過,害怕靡靡之音影響了弟子。魏晉之時的奢糜攀比之風盛行,說到底還是君主沒有重視,最後使本不富足的國庫很快空虛,最後兵連禍結國家長期分裂。」
天啟說:「漲價的目的不是為了多賺錢,而是為了能夠將東林報社的模式快速向全國推廣。」
黃尊素說:「這正是臣要說的地方,要快速推廣就必須降價銷售,此為商家所謂的薄利多銷是也。」
見黃尊素橫豎都有道理的樣子,天啟不禁想給此人改名字叫做「黃有理」,想了想覺得不能從正面突破此人的防線,必須從另外的方面入手。看黃尊素油鹽不進的樣子天啟知道他很固執,對這種人必須找到他的弱點,然後對準了下刀才能迎刃而解,問題是此人的弱點在哪裡呢?
想到此人的東林黨身份天啟心中有了主意,他決定迂迴前進於是說道:「黃大人想法有一定的道理,開始朕看了看這裡劉宗周劉大人贊同黃大人的意見認為應該降價,高大人的意見是謹慎從事未說加價還是降價跟信王的意思差不多。既然如此朕也不好一意孤行,我們大家都不算按徐大人的意思辦你們看如何?」
徐光啟的意思是這裡的人根本就不該管,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才是正經,既然印製、發行、銷售等渠道上都是大鐵公司的人,怎麼做就應該讓其按市場規則來運作。這辦報紙賣報紙說到底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商業上的事就按朝廷的制度來辦就是了。
假如是以往當然可以這樣,商業的利潤兩成封頂該漲該降一算就出來了,但是現在有些不一樣,因為現在剛剛出了個新規定就是利潤可以作一定程度的上下浮動,這就有些不好控制和計算。況且辦報紙還有些工業因素在裡面,按工業的五成利潤算起來那就是很大一筆賬。更要命的是賣報和運送使用的是一個網絡,其中牽涉的人員眾對但都是兼職,真要把他們的收入都算進成本裡,那報社要賺錢不知道報紙價格要翻多少倍才合理。
劉宗周聽明白了其中的關鍵,他問道:「皇上,大鐵公司也相當於是大商家,商家的天性是追逐利潤,他們如果擅自加價的話到最後還得讓我們報社來背名聲,其中怕是有些不妥。」
天啟想了想說:「要不這麼辦,乾脆讓某個部門監督價格的增與降免得出現擅自加價的事,這個部門朕已經想好了,就讓黃尊素黃大人代表政務院去監督,報紙的發行價格讓黃大人根據實際情況來定,一個原則就是不能虧本。」
黃尊素這時候都有些糊塗了,我開始說了那麼多你都沒有同意,相當於只跟你的意見作了個抵消。現在突然來個大轉彎,說一切都讓我來定,前提是不虧本就是,這其中是不是有什麼說法呢?
黃尊素小心問道:「請問皇上,除了不虧本這一前提,還有什麼原則沒有?」
天啟搖頭說:「朕這裡是沒有了,就是不知道你們東林書院內部還有沒有,畢竟這是東林月報主要宣揚的是你們的思想言論,當然要符合朝廷的意思不得相左。你們應該對東林書院今後在大明的定位作一個思考,以前你們是站在旁觀者的立場評論衡量,現在你們是參與者要主動去引領潮流和全國的意識。前一陣我們不是說了個要以平等與自由為原則互相監督嗎?朕的意思是東林書院要快速在全國各省辦報社,引領輿論導向事務。」
黃尊素眨了眨眼睛問:「辦報紙全部由東林書院來辦?」
天啟說:「輿論由你們來引領,但是說的話必須得到朕的同意,朕讓大鐵公司跟你們聯合辦報不僅僅是出錢,也有互相監督的意思在裡面,對要發的內容雙方有一方不同意都不能發,這才符合互相監督的本意。當然如果你們東林書院覺得只在北京辦報就可以了不思進取,朕重新找人在全國各地辦報就是了,前一陣見周延儒和溫體仁兩位寫的文章,覺得兩人都有些見識,他們不是你們東林書院的人,你們覺得不方便朕可以試著讓他們去。」
聽天啟有換人的意思大家一聽都傻眼了,這輿論導向有多重要大家都是明白人不用點明,劉宗週一聽立即說道:「皇上,臣認為目前在大明最好還是只有一種聲音為好,東林月報剛一開始可能還不成熟,但是辦下去肯定會越辦越趁手。既然名字叫東林月報,那麼改用其他人恐怕也不妥當,還是由我們去全國各省辦分社吧。」
天啟問:「辦分社需要錢的,你們準備好了那麼多錢了嗎?」
劉宗周有些尷尬地說:「辦報紙嘛肯定是根據利潤來擴大規模的,在不違反朝廷規定的情況下,報紙的價格先按皇上的意思適當提一點點也很有必要。」
見黃尊素和高攀龍都歎著氣沒有出聲反對,天啟說:「好是好,不過要考慮到稅收問題,既然是商業活動下月起就要交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