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知道搞糧食雜交提高產量是可行的,至於說具體該怎麼做他不懂也不裝懂,但他知道現在讓徐光啟的博學院去做是最好的選擇,這就是他跟其他大臣相比唯一的優勢.這其間的差距就好比下殘棋,不知道結局是什麼那下一步該怎麼走就會感到很茫然,但如果已經知道是勝是和後多花點時間進行研究探討,那麼得到答案是遲早的事‰使用訪問本站。
天啟想了想對徐光啟說:「去年朕派人給光祿寺說宮裡吃不了那麼些東西,讓他們少送點東西多折點銀子給朕送進宮來,誰知道他們推三阻四的不大情願,朕想大家都不容易也不想過於逼迫就默許他們撈兩個。現在他們在朕的幾處皇店裡能夠分到好處,按聖學院的綜合理論他們現在就應該把原來的好處退出來,一失一得就很好不能夠雙得或者雙失∞的意思是上林苑的地徐大人可以去佔用一些,也算是朕風險投資的一部分。」
徐光啟想了想說:「皇上,臣的意思是不做就不做,要做就一起鋪開♀糧食作物的研究時間長,光搞一樣得不償失,不如多搞一些反正時間上也忙得過來,不然的話一樣一樣來臣怕到死都還沒忙完心生遺憾。」
天啟笑道:「看不出來徐大人還是個急子,不知道徐大人想搞哪些項目?朕現在是出資人有權利決定你的項目能不能上,比如說如果你異想天開要想搞一個長翅膀會飛的馬我們就免談。」
徐光啟說:「臣也沒那麼不靠譜,臣一是想提高甘薯和玉米的產量,二是想提高馬鈴薯的耐旱能,三是想提高小麥和水稻的產量,如果銀子充足臣還想在蓄水、施肥、除蟲、糧食存儲和加工等方面積累經驗。」
天啟強忍住內心的激動,緩緩地對徐光啟說:「朕的美食鋪、飯店、成衣店、首飾店還有醫院等皇店,除去人工、他人分成、基礎設施維修儲備等外,每天大約能賺一千多兩,朕每天給你一千兩投入三年大概就是一百萬兩。在此之外朕還把上林苑皇莊的地給你支配,不知道夠不夠?」
徐光啟說:「這麼多銀子足夠了,但是臣用了皇上的銀子和土地,那皇上又用什麼呢?」
天啟說:「光祿寺有個每年給宮裡送東西的單子,你就拿著單子去籌劃,這單子上的東西不要減少,因為上面的食材不但是宮裡要吃還是皇店裡要用的。你先統計一下上林苑的大小分個類,滿足宮裡需要之外的地全歸博學院搞試驗用。至於說朕的投入回報你不用考慮,你的所有成果都不許公開得先給朕,到時候賣個好價錢就是回報。還有,現在上林苑歸博學院管你就再查一查有誰還在裡面撈好處,真有這種貪得無厭的人你報上來,聽說內衛很久沒有埋人了朕不想他們荒廢了埋人技術。」
聽了天啟的話頓時有幾個官員顯得有些不自在,其他人也盯著這幾個人看,徐光啟也感覺到了空氣中的異樣,但他沒在意只是淡淡地表示了同意。
天啟見徐光啟只是很滿意但不是很激動,怕他和博學院中的人不上心就加了把火說:「徐大人雖然說不要分成,但朕也不願意虧了你們∞不輕易許諾但現在要給你一個承諾,如果你徐大人把玉米和甘薯的產量提高了一半,朕就封你為侯爵;如果你能把甘薯和玉米的產量提高兩倍,還能培養出馬鈴薯的耐旱並推廣開,朕就封你為公爵;如果你能夠把甘薯和玉米的產量提高三倍以上,朕就封你為一等公且為終生大伯爵任何時候見朕不跪。」
一聽天啟拋出這麼個巨大懸賞,很多人都驚呆了,一開始聽到左光斗說甘薯和玉米的推廣能省一百萬兩銀子,大家就隱隱約約懂得了知識就是財富這道理;後來聽說糧食作物的雜交能讓所有大明百姓都不愁吃穿,大家就漸漸明白了知識就是力量;現在聽天啟對徐光啟承諾一切做成功了就封一等公外帶終身大伯爵,大家又發現知識還能提高地位。有的人開始後悔自己怎麼不多學學種莊稼,徐光啟張著嘴沒說話,顯然已經承受不住這巨大的幸福都快暈了。
但這還沒完,只聽天啟接著說:「假如你徐大人做到前面這些還能夠讓小麥和水稻的產量提高兩倍以上,朕就讓你的一等公爵位世襲罔替。」這一下徹底顛覆了大家的價值觀念,這沒有軍功還能封公爵?還什麼世襲罔替?不就玩個泥巴嗎?犯得著抬得這樣高?有人在想好在皇帝沒有說要給徐光啟封王,還沒有徹底瘋狂。
誰知道天啟接下來來了句:「本想說封你為王,但古往今來異姓封王都不吉利,朕認為就算了到此為止。不過你可以給你手下的幾個高鼻子外國人說清楚,如果他們能夠真心幫助博學院完成朕交代的事,朕就允許他們在大明傳教,不過傳教時要先聲明他們的那個什麼主的位置不能比朕高,而且不得借屍還魂來干涉大明內部事務,否則立即剷除。」
當徐光啟魂不守舍地答應後,天啟見大家都靜靜地不說話,於是問聖學院的劉宗周:「劉大人覺得朕的承諾是太高了還是不夠?」
劉宗周說:「民以食為天,臣覺得如果徐大人能做到這些的話,皇上的封賞恰如其分。」
天啟皺眉說:「那你們怎麼不做出高興的樣子?說相書的還要個捧場的呢。」
大家一聽馬上開始恭喜徐光啟並大讚天啟知人善任,把百姓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是古往今來少見的明君,仁慈賢德聖明偉大直追堯舜,說得天啟心情舒暢神清氣爽,見時辰不早了就叫談敬安排賜酒傳膳要君臣同樂。一會兒就見各式各樣的美酒佳餚流水般端了進來,在大臣們輪番敬酒時,天啟給大家說了今後做事時要多向博學院和聖學院請教,而聖學院和博學院也要注意各種經驗和知識的積累,方便大家隨時查閱和借鑒。
在其中的一個桌子上,徐光啟被幾個光祿寺和上林苑的官員以拜見新上司和結交新朋友的名義圍在了中間,各種勸酒各種奉承外加各種不同但都笑得稀爛的笑臉,當然也離不開低姿態的討好和隱隱約約的解釋§光啟雖然一門心思搞研究但也不是不通人情世故的二楞子,他在大家都說得差不多時隱晦地表示他只想把皇上交代的事做好,至於說上林苑以前的事只要大面上過得去就行,那些歷史遺留的小枝節不值得大家ang費精力去關注,大家一聽頓時皆大歡喜。
俗話說好酒壯人膽,在喝得都有點暈暈乎乎的時候,一個家裡開了幾家生意的侍郎問天啟有了博學院聖學院還有醫學院,是不是還可以成立一個商學院來提升一下商人的社會地位。天啟看了他一眼說可以但不是現在,當天下所有的商人都能夠自覺自願把自己的利潤定在兩成以內,而不是要朝廷費時費力去監督,就說明商人是真真正正把自己與國家和百姓放在一根板凳上了,這時候可以考慮成立商學院號召有志於經商的人去學習,並進而提高商人的地位。
這就說明在目前天啟的心中商人跟奸人還是近義詞,只可以利用改造外加限制但不得重用,讓左右的人聽了以後覺得從朱元璋開始仇視商人的傳統還要繼續在大明皇帝身上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