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下事多是說不清的,往往是你怕什麼就來什麼,而且是從你想像不到的角度刺向你防備最弱的地方.就在朱延禧找人商議著讓天啟下罪己詔的時候,五月初十晚上,有人趁著災後的混亂在京城裡各大衙門外張貼了很多小報,內容就是歷數了天啟這一年來做過的錯事,從標新立異廢除內閣到好大喜功不斷征戰勞民傷財,致使上天示警發生災害‰使用訪問本站報上還著重提到災害發生時御座移位御案翻倒,說這是天啟皇位不穩的預兆,最後要天啟改弦易轍恢復舊制。
當楊公春氣急敗壞地把小報拿給天啟看時,天啟正在想這罪己詔該怎麼措辭,打開小報一看,天啟立即笑著說:「正好,罪己詔有草稿了。」說完打開細細地看。
小報上面細數了天啟這一年來做過的十二大錯:賣爵位說成是跟東漢末年的桓帝靈帝賣官鬻爵相似,長此下去國家分裂就在眼前;強迫大戶賣田、強迫所有人交稅是有違祖制屬於財迷心竅;移民是讓百姓背井離鄉致使怨聲載道;廢除內閣、合併吏部是標新立異且是集權zhuanzhi;私開皇店是與民爭利;逼迫官員接受抄家是對士大夫的奴役有辱斯文;不斷用兵、修建邊牆屬於好大喜功會使兵連禍接是亡國之道;與蒙古人會盟、與女真人談判是抬高奴酋地位有辱國格。
王體乾、楊公春、談敬等人恭恭敬敬站在一邊大氣都不敢喘一口,深怕天啟看得火冒遷怒於他們♀太監受無妄之災代大臣受過那是常有的事,別看皇帝高興時常跟身邊人開個玩笑拉幾句家常顯得和藹可親,一旦發了大火立即喊拖出去杖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人們常說的「伴君如伴虎」就是這個意思。
天啟看完了閉上眼睛想了想說:「把所有這樣的小報都收集來,然後叫人分析一下這到底是誰幹的,順便把這上面的內容通知到在京所有官員,就說後天也就是十二日早朝,到時候朕要看到他們的真正態度。」
三天後的早上,由於有人說乾清宮剛剛死了兩千人不吉利,需要重新修繕並讓高僧和道士做一下法事再說,於是天啟下令在皇極殿開朝會。在頭一天下午,天啟已經接到了眾多官員們對這次小報內容的看法,總的來說基本上都是表忠心的,只有幾個人勸天啟歇一下火氣,不要跟那些藏在暗處見不得光的人一般見識,這讓天啟心寬了很多。
待群臣拜見完畢,天啟首先讓政務院、軍務院還有都察院的人出來表明態度,讓他們說清楚小報上的內容到底是對還是錯,對又對在哪裡,錯又錯在何處♀三大部門管理著朝廷的政務、軍務和吏治秩序,他們的話應該有代表。在此同時天啟還讓聖學院的劉宗周和博學院的徐光啟一起上朝,並要求他們說說對小報的看法。
代表政務院發言的是老臣朱延禧,他首先上前說:「臣前一陣剛剛上了奏章,奏請皇上下罪己詔安定民心,同時上奏的還有很多人,大家都是一門心思就是只想盡快平息這次事件。皇上當時認為會有人趁機做亂,臣還不以為然,現在看來皇上確實英明,臣等萬萬不及。我們政務院認為這私下散步流言的人其實是包藏禍心之人,皇上大可不必理會。為了懲前毖後,應該令錦衣衛和內衛嚴查,一旦查出來就嚴厲懲治以儆傚尤。」
見這是一個表忠心拍馬屁的好機會,軍務院的孫承宗就示意讓王永光上去代表軍務院發言。孫承宗再怎麼說也是天啟的老師,這老師拍學生的馬屁就不好掌握分寸,拍的力度不夠達不到預期效果會讓皇上不滿意,拍得太過又有失為人師表的體面。如果因此讓別人生出鄙薄之心就得不償失,所以孫承宗把這光榮而不艱巨的任務交給了王永光。
王永光早就有點躍躍欲試想在群臣前露一手,見孫承宗給自己示意馬上出列說:「皇上,這散發小道消息的人肯定是一個喪心病狂之徒,別的臣不敢說,只說大明的軍隊在這一年裡的變化就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想當初女真人在遼東一再得手不可一世,視我明軍如無物,我大明將士無不羞愧莫名且義憤填膺。在皇上的英明指導下和無微不至的關懷下,我大明將士一敗建奴於寧遠,二敗其於南關,三敗其於六堡,且在連山關取了奴酋之命,這等豐功偉績是鐵一般的事實!是任何人也抹殺不了的!」
王永光的一番話說得是擲地有聲,讓群臣紛紛點頭孫承宗也不例外,天啟更是龍顏大悅連連點頭,想了想覺得都察院還沒表態,就轉頭看向楊漣和高攀龍。
高攀龍見其它兩個部門都不是一把手發言,就看向楊漣示意讓楊漣上,這就讓楊漣很是為難♀世上有那麼一種人,他說起別人的缺點時那是一針見血且入木三分,世人稱其為毒舌。如果要他把別人的優點無限放大加以誇讚,他就是一副笨嘴笨舌的樣子說不出來,即便勉強他說他說出來的讚揚話跟批評諷刺也沒有什麼兩樣,所以一般有自知之明的人都知道藏拙,楊漣就是這樣的人。
本來不打算發言,但見高攀龍示意楊漣也只有硬著頭皮散小報的人肯定不對,不過能把話說出來也是件值得肯定的事。臣的意思是這上面的話有很多是曲解了皇上,當然也有些話說得有一定的道理,比如說與女真人談判是有降尊紆貴的嫌疑,與蒙古人會見可能使自身立於險地。還有皇上的皇店,一開張後確實讓很多小商戶關了門。」
眾人一聽都皺起了眉頭,心道我們今天是專門來開解皇上的,大方向就是要無限誇讚皇上的英明神武,痛罵寫小報的人無恥荒謬,越是慷慨激昂效果越好,你楊漣倒好居然幫小報說起了話還說他說得有一定的道理,是不是你這官升得太快把你的腦子燒糊塗了?有幾個平時就看不慣楊漣的人嘴角都露出了微笑,等著他被天啟痛罵一頓,更有人心想此人會不會就此失寵,那自己的官位也未必不能升一升。
誰知道天啟聽了楊漣的話並不生氣,哈哈一笑說:「既然政務院、軍務院和都察院都表明了自己的態度,朕也向你們說說朕的態度。開始你們說的話很多並不符合朕的要求,朕的要求是真實、客觀地評論小報上面的話,說錯了都沒有關係。只有楊漣說了些比較中肯的話,其他人都說的是奉承味比較多的話,不過朱大人和王大人你們兩位也不要不滿意,朕要對你們說的是奉承話朕也愛聽,這是實話相信各位大人也一樣。」
見天啟連愛聽奉承話這事也說了出來,群臣心情一陣大好,倒不是覺得皇帝太實在,而是明白了天啟現在並不像大家想像中的那麼生氣,這不生氣的皇帝肯定比怒氣沖沖的皇帝要可愛得多。
果然,天啟說道:「其實朕看到這人給朕定的十二條大錯並不是很生氣,不過才十二條有什麼可生氣的呢?記得當年楊漣給魏忠賢定了二十四大罪,魏忠賢現在還不是痛改前非盡心竭力替朝廷辦事?據說都有人要給魏忠賢和東廠送匾表揚他,難道朕還不如魏忠賢?當然說一點不生氣也是假的,不過朕生氣的不是小報的內容而是它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