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以來,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就有著化不開的仇恨,遊牧民族提倡平等要與農耕民族均貧富按需分配,農耕民族提倡公平要求大家按勞分配不勞不得,雙方談不攏就打打了幾千年都視對方為仇人,而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草原。正是草原給遊牧民族提供了食物和戰馬,讓他們能夠世世代代象狼一樣活在農耕民族的身邊,有吃的就吃喝玩樂無所事事,吃光了就騎著馬來搶不給搶掄起刀就砍。本來大家都是人都差不多高差不多重跑得也差不多快,如果公平競爭兩邊的人單挑,也不過是兩塊一百來斤的肉互相碰撞農耕民族不會吃大虧,問題是遊牧民族喜歡作弊他每次都騎頭畜牲來跟你比農耕民族就比不過,一個人一百多斤加一匹馬就是一千多斤,一百斤肯定幹不過一千斤。為了不吃虧農耕民族也養馬,養得好的時候比如漢唐時期就可以把遊牧民族揍得滿地找牙,但這不是長久之策。遊牧民族養馬是順便養,草原遍地是草養馬不花成本;農耕民族是專門養,得把種糧食的地拿來種草投入成本太大,所以千百年來農耕民族大多數時期是處於挨揍的地位。
要徹底解決遊牧民族隨時搞摩擦隨時搞侵略這一難題,只有向罪魁禍首也就是草原開刀。本來以前也有人看到了這一點,但這人的主意是放火燒,效果不好還燒得不多而且燒了以後的灰還肥地,說明此人有眼光但沒有實用手段。要徹底幹掉草原只有把草原翻過來讓草原成為沙漠才是長治久安之策,但做這樣一個大工程不經過生活在草原上的原住民同意是無法辦到的,最好是給他們點甜頭讓他們自己去幹,天啟原來就是這樣想的也曾經準備條件成熟了去推動。
現在,當蒙古插漢部的林丹汗自己主動提出這一要求時,天啟猶豫了。本來在插漢部現在的領地上開墾草原也不會出現土地沙化的問題,因為那裡土層厚。天啟一怕林丹汗會到處推廣,那樣一來土層淺的草原就會遭殃;二怕他們有了糧去支援女真人,那麻煩就大了,所以於情於理都不能幫助插漢部開墾草原。
九月初九,王化貞的屁股還沒在家中的椅子上坐一下就帶著天啟的指示上路了,他要盡快去向插漢部的林丹汗釋放天啟皇帝的善意。天啟指示要讓蒙古人暫時在明軍前面擋住女真人三年,等大明倚山建好了城他們想走再走,不願意走大家也可以和平共處。明軍築城時蒙古人沒吃的可以來建築工地上打工,沒工錢但飯管飽,糧食不送也不賣。
陳奇瑜是作為王化貞的副手陪同他一起上路的,九月中旬他們一行剛剛穿過朵顏部進入插漢部領地沒多遠就碰到林丹汗的弟弟土巴亥親自帶了五十人來迎接,雙方見面時互相非常客氣,一起走了三天才見到在外打獵的林丹汗。
見王化貞這麼快就又來了,林丹汗就問道:「王大人,你們皇帝是否答應了我的要求?」
王化貞說:「我大明天子認為大汗的要求不大適合,建議大家換一種合作方式。」
林丹汗問:「哪裡不適合?換什麼方式?」
王化貞說:「大汗既然問,那在下就說實話了。大汗提議互市和幫助貴部開墾草原,天子認為現在我大明正在跟女真人打仗,而貴部跟女真人關係曖昧不清,顧慮雙方互市會有資敵之實。」
林丹汗一聽怒道:「你懷疑我我懷疑你,雙方沒有誠意如何談?再說我自己都不夠怎麼會給女真人?」
王化貞說:「大汗息怒,天子的話是直了些但其顧慮卻不無道理,除非……」說到這故意停頓了一下。
林丹汗說:「除非什麼?」
王化貞說:「天子說除非大汗立即起兵攻下廣寧,一切糧秣都算在大明身上。」
林丹汗說:「用我蒙古男兒的性命為你取城,你們真是打的好主意,不行。」
王化貞說:「貴部不願意打廣寧,是否可以派人協助我們在大凌河谷古道築城堡呢?來的人吃喝全包還有封賞。」
林丹汗問:「你們想幹什麼?」
王化貞說:「我們準備沿古道去偷襲女真人,建好城堡方便補給。」
林丹汗想了想說:「王大人先去用飯,容我商議一下。」
王化貞聽了帶人去吃飯去了。
等王化貞一走,土巴亥就說道:「兄長,這明人被女真人打得一敗再敗,如今還指使我等如役僕傭,真氣死我了。」
林丹汗說:「這明人可惡女真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我意已決,來年擇機西進回故土,這仰人鼻息的日子沒法過下去了。」
土巴亥說:「不過也奇怪,這大凌河谷古道久已不用不通車馬,他們難道真想偷襲女真人?」
林丹汗說:「明人多狡詐,誰知道要作什麼?只是不許就是了。」
土巴亥說:「兄長,我們反正打定主意要向西回故土,管他作什麼怪先派一些人去看看順便賺點銀兩如何?」
林丹汗點頭道:「這也使得。」
於是在飯後與王化貞商議好來年春暖時幫明軍築城堡,王化貞也隨即回到北京。
王化貞回到北京已經是九月底,向天啟匯報了談判經過後天啟說:「明天軍務院開會,你也來參加會議,你把你此行的經過及談話寫出來供大家分析。」
第二天,軍務院全體開會,參加會議的除了軍務院幾個處裡的人,還有從遼東前方回來的督師高第、寧前道袁崇煥以及負責修建寧遠關的熊廷弼和從蒙古回京的王化貞。王化貞和熊廷弼在軍務院呆過一陣還沒什麼,袁崇煥第一次跟皇帝坐一起,表情上還有點不自然。
天啟看了看大家後說道:「高愛卿先說說,現在前方是什麼狀況。」
高第說:「回皇上的話,這前方的事可以分為四件事來說:一是築關,熊大人六月底開始招人修築寧遠關,現在已經修好;二是撤兵護民進關,馬總兵和剛上任的參將張靜安張大人已經忙了半個月,大部分士兵和糧食財物都進了寧遠關,不過有部分百姓說故土難離不願意進關,留了一部分士兵在勸說順便搬運笨重物;三是屯田,遵皇上旨意,將厭戰之兵卒與進關之百姓編一起建堡屯田,他們一聽只收一成稅剩下的均分都很高興;四是練兵,守關將士暫定三萬,一萬駐守山海關,一萬駐守寧遠城,兩千駐守寧遠關上,八千駐守寧遠關後。除此之外還招了兩萬五千人準備野戰,一萬騎兵五千車營,山地步兵營和水師陸戰營各五千。」
天啟問:「他們知不知道下月起不再發餉?」
高第說:「臣命人一再宣講,並在各營張榜明示,所有人都知道。」
天啟問:「有沒有人要離開的?」
高第說:「除了客兵想家要回老家外,其餘的人都不走。開始有一些人想走,但打聽了一下知道老家生活很難也表示不走了,但希望能把家人接來,臣不敢擅自答應現在正好請示皇上看是否可行。」
天啟想了想說:「既要保家衛國又要孝敬父母還要照顧妻兒,大家都不容易。這樣,一般人只能接妻兒,獨子可順便接父母,人多了可以組織人種糧種菜,還可以下海捕魚。」
高第說:「如此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