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大軍閥

第四卷 軍閥的崛起 第兩百七十六章 接見各國代表 文 / 仲浦

    歡迎大家來到——:

    1935年11月27日王九齡接見了四個小弟國家的總理,他們的最高領導人正在國內穩定局勢,沒有辦法來,這個王九齡是理解的,王九齡只希望他們能穩定下來,別下次英國人打過來還需要秦軍去當主力,他們打游擊,那真的還是讓他們滅了算了。

    不過四國還是很珍惜現在的獨立的,就連被王九齡強行遷往恆河南部的尼泊爾也深深的愛上現在的他們的新國家,土壤實在太肥沃了,比起他們原來的國家不知道好到哪裡去了,其他三國就更不用說,一下子由殖民地人民裡的下等人當家作主,成立自己的國家。

    雙方自然先寒暄了一整子,四國首先感謝了王九齡和秦國的大力支持,王九齡也客套了幾句。

    最後王九齡代表秦國與他們達成了各種經濟合作,與他們組織了一個經濟體,內部實行零關稅,秦國也會幫他們建立軍事工業,同時承諾不會放棄他們,會繼續支持他們同英國作鬥爭。

    下午王九齡則接見了德國代表,不過這次他們能給忘記了的就少了,德國方面這次是來試探希望和秦國締結對付**的軍事同盟,希特勒認為秦國正是他們需要的夥伴,戰略合作夥伴,能打敗英國的國家,實力不是一幫的強。

    不過王九齡婉轉的拒絕了德國,王九齡可不希望把秦國綁在德國的戰車上,那樣什麼事情都得跟著德國走,同時德國很沒意思,居然只是對付蘇俄,雖然歷史上他們同樣對付英國法國,不過那是歷史,王九齡現在就面臨英國的威脅,日本的威脅,蘇俄對於秦國來說不是最急迫的。

    不過王九齡還是婉轉的告訴德國代表,秦國跟英國的戰爭還沒有結束,而且還面臨日本和法國的威脅,不想再跟蘇俄結仇。

    而德國今天來也只是試探而已,不過王九齡居然沒有提到要跟德國結盟對付英法,這倒是讓德國代表思前想後也想不通。

    而王九齡知道德國不可能在這個時候對付英、法,有何必問呢,每個國家都是為自己的利益考慮,王九齡也不想個德國綁在一起,等德國發動二戰,打英、法、荷蘭的時候,王九齡就可以自由行動,拿下東南亞,奪取大洋洲,印度尼西亞的石油王九齡要是能奪取,那秦國定然是如虎添翼,日本在二戰時期,應為把原材料運回日本太遠,所以運輸線容易遭到襲擊,而秦國不一樣,到時候整個中南半島都是秦國的,飛機隨時可以來回,南海上的島嶼將會建機場,然後秦國將會打造龐大的狼群,任何國家的軍艦敢進南海,就會被徹底消滅。

    拿下大洋洲,讓美國佬和英國佬沒有基地反攻秦國,而各國對這一地的控制力都比較薄弱,或者說他們沒有足夠的兵力來加強這裡的防禦。

    印尼那七千萬人口不足為慮,只要趕走荷蘭人就行,菲律賓也有一千六百萬,不過也不足為慮,而澳大利亞才不足七百萬人口,新西蘭才160萬人口,王九齡知道只要速度快,讓英法反應不過來就攻下這些地方,就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傷亡,澳大利亞的礦產資源可是令人垂涎欲滴啊,後世英國原本打算本土淪陷後,就搬到澳大利亞,按道理說加拿大更好,東邊是大西洋,西邊是太平洋,人口也有一千一百萬,又有美國在邊上保護,不過英國人卻選擇澳大利亞,就是因為澳大利亞有豐富的資源,令英國有足夠的資源反攻本土。

    11月28日,王九齡又跟法國代表討論東南亞的局勢,王九齡也保證秦法練過相互尊重,如果發生摩擦,先以和平方式解決,另外一件事就是要與秦國建交。

    王九齡自然願意,法國佔領的這些地方再過幾年就是王九齡的,王九齡沒必要現在動手得罪一個國家,安心發展,安心發展,王九齡提醒自己,沒辦法周圍的那些土地實在太好拿了,流口水啊。

    英國代表來的很是鬼鬼祟祟的,其實他是來探探王九齡的口風,坦白的說,英國人的厚臉皮確實是舉世無雙的。

    英國代表表示英國方面決定緬甸可以讓給秦國,但是其他的領土必須交還給英國,同時釋放所有被俘的英國官兵,另外不得支持巴基斯坦、尼泊爾、突厥斯坦,錫克的獨立活動,只要秦國辦到這些,英國方面答應以後絕不為難秦國,英國方面也將承認秦國,與秦國建交,當然還有歐洲的其他國家,也將會與秦國建交。

    王九齡笑了笑,搖搖頭,告訴英國代表不管英國人承不承認秦國都沒有關係,英國不承認地球照樣轉,所以秦國的存在不是說英國人不承認秦國,秦國就不存在,英國人沒有那個能力,王九齡告訴英國人,秦國的領土完整是不容侵犯的的,如果英國人想要入侵秦國,秦國的百萬大軍隨時恭候,秦國的千萬百姓會隨時給侵略者們迎頭痛擊。

    另外王九齡告訴英國代表,要想釋放英國的那些戰俘,英國必須歸還從中國掠奪的寶物,一個人一件,必須是從圓明園搶過去的,要是不是必須經過秦國方面的認可才可以交換,另外,賠償秦國戰爭損失2000萬英鎊,承認秦國的國土神聖不可侵犯。

    英國代表氣瘋了,沒想到王九齡說話這麼堅決,跟半年前居然沒有任何變化,沒有商量,在英國代表看來其實英國能給一個國家割讓土地已經是很難得了,何況還是一個剛剛成立的國家,自英國取得海上霸權以來對那個國家妥協過,就算拿破侖、沙俄還不是照樣打了回去,不過這個剛剛成立的國家實在太強悍了,英國人停戰之後,一直在找機會,但是沒有找到,而英國國內的局勢還是在跟第六帝國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達成了某種協議才在近期有所好轉,不過據英國調查,秦國已經從中國移民1000多萬到了秦國新佔領的地區,這種遷移能力實在太強悍了,半年一千萬人,一年就是兩千萬,那個時候秦國秦國就有六千萬人口了,而且是漢人佔多數。

    英國妥協,除了國內的經濟局勢,還有就是印度,就算不處理那些獨立國家,管事印度的那些流民就夠英國人處理好久。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