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大軍閥

第四卷 軍閥的崛起 第兩百三十二章 閃擊暹羅(七) 文 / 仲浦

    歡迎大家來到——:

    暹羅完蛋了,這是各國特工電報的第一句,這個時候英國人還在爭執不休,日本人做不了什麼,至少他們想救也來不及,法國人在邊上看著。

    暹羅淪陷的太快了,才一天,雖然暹羅還沒有真是投降,不過已經是時間的問題,西康軍包圍了曼谷,說明曼谷周圍的部隊已經被殲滅,早上出發,到旁晚就包圍了曼谷,這種戰鬥力太恐怖了吧。

    雖說暹羅是個垃圾國家,可是好歹也有二三十萬部隊啊,據情報所知,集結在西康軍對面的15萬暹羅精銳士兵居然兩個小時就被打垮了,然後西康軍就長驅直入,不過這西康軍跑的也太快了,這麼快就到了,還完成了包圍。

    想來自從拿了法國人的前,西康軍才換的裝備,估計那裝備不輸於任何國家的了,否則憑什麼包圍那個百萬人的城市,而從腳趾道曼谷可是有四五百公里,也就是收西康軍在沿路居然沒有遇到抵抗。

    日本人只能暗自羨慕王九齡的好運氣,他麼在東北可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一直跟宋哲元的部隊在察哈爾、熱河對峙,想來想去都怪該死的王九齡,要不是他支持,裝備落後的二十九路軍早就被消滅了,王九齡支持之後,武器裝備居然比日本軍隊都好,還裝備了毒氣彈,上次居然一下子就被報銷了兩萬帝國英勇的士兵,以前一直是帝國戰事不順的時候就用毒氣彈,現在都不敢用了。

    佔領東北菜死傷幾百人,可是跟已經升級為二十九集團軍的二十九路軍對抗一年多,帝國已經陣亡了五萬人,傷五萬多人,東北內部還有大量的武裝在不斷的襲擾射殺皇軍,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暫時沒有進攻熱河和察哈爾,日軍太需要休整了,而二十九集團軍也需要休整,還好有王九齡全力支持,要不然早完蛋了。

    不過鬼子雖然一直想幹掉王九齡,但是王九齡的保護太嚴了,而且西康只有德國人在做生意,盤查的十分嚴格,想混進去也不成,更別說接近王九齡了。

    英國人還在爭吵著,還沒商量個所以然來,曼谷就被圍了岌岌可危,法國人居然作壁上觀,居然坐視西康軍的行動,據說王九齡說了不會滅亡暹羅,只要討回公道。

    這也是他們在爭論要不要出兵的問題,王九齡的愣頭青名聲世人皆知,又有四五十萬軍隊,人少了肯定震懾不住王九齡,但是他們最擔心的是如果派兵去幫助暹羅,到時候西康軍不管不顧開戰那英國要怎麼收場。

    所以英國一直吵到現在,本來還以為西康軍怎麼也要兩三天到,可是沒想到不到一天就攻到了暹羅首都曼谷,現在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徒勞的了,就算戰列艦開進去救人也未必有用,駐曼谷大使發來電報,西康軍的飛機滿天飛,不計其數。

    英國人只能先派人試探一下王九齡的口風,看看王九齡的底線在哪裡。

    在德國無數的軍人看到了一種新的戰爭模式,西康軍雖然發展的不錯,但是在德國人眼裡永遠都是三流的國家三流的軍隊,但是居然一天就把暹羅這個三流的國家一天內就給打垮了,勝利唾手可得。

    這一切不就跟德國與法國的關係一樣嗎,他們不由想起王九齡之前說的話,兩個月滅亡法國,還跟法國人賭了五十億美元,這件事在世界上可是熱議了大半年啊,所有人都覺得王九齡瘋了,包括德**方,這是他們第一次世界大戰夢寐以求的事情,很可惜打了四年德國不但沒有拿下法國,反而戰敗了。

    西康軍一日之間就打垮暹羅的案例擺在德**方的面前,他們現在相信了,或許中國的將軍真的有辦法能夠在兩個月滅亡法國,而這種戰術,就隱藏在這次對暹羅的戰役中。

    時任裝甲兵司令部的參謀長的古德裡安像發現了寶一樣,在研究暹羅的地形,雖然手頭的資料有限,但是他對西康軍的編制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他對西康軍每個集團軍當中有一個裝甲師,有四百多輛坦克、裝甲車最是感興趣。

    那還是他在西康的朋友寫信告訴他說西康的軍閥對飛機坦克特別著迷,在拚命的狂造飛機、坦克、大炮。

    古德裡安仔細研究了交趾和暹羅的邊境,尋找最利於進攻曼谷的地理位置,同時測量兩地的位置。

    他驚人的發現西康軍就是以最好的速度進軍曼谷,也要時速60公里的坦克才有可能辦到,而且路上幾乎是不休息的,沒有任何阻擋。

    不過古德裡安確實猜對了,西康的坦克速度快源自於王九齡後世玩坦克世界的時候,開著蘇俄的kv坦克應為開的慢,炮管轉動慢,居然被一個輕型坦克幹掉了,那車實在太快了,炮管根本對不上他,於是就被滿血一炮又一炮,直到七八跑之後就被幹掉了。

    所以忘記了這個時候研究坦克就是要速度快,裝甲耐抗炮彈,不過西康軍的裝甲在起步階段,所以裝甲不可能發展的很好,不過好在鬼子的坦克基本上也是只有薄薄的一層鋼板,做一白起式坦克完全可以對付,另外鬼子喜歡豬突自殺進攻,所以一輛高速的坦克是很有必要的,在鬼子拉響炸藥包,我們一溜煙就跑得沒影了,這樣可以盡量減少損失。

    西康的這款坦克就是輕型坦克,時速70公里,跟汽車似的,不過就是裝甲薄,但是王九齡就是用來對付鬼子的,更好的坦克早就在研究。

    王九齡之所以生產那麼多坦克就是應為不知道中日戰爭什麼時候爆發,要是要等爆發才開始大量生產就晚了,到時候面對鬼子的豆戰車,很多地方只能用人命添了,光靠戰防炮等武器也是不行的,鬼子的工業能力總體還是比中國強不少,尤其是他們的工業能力還比較緊湊、合理,不像中國,就王九齡這裡好些,其他連很多武器的部件都要進口,要是鬼子一封鎖海岸,那怎麼辦,所以忘記了一直要求自給自足,再爛也是自己的東西,爛就爛,總比沒有好。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