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大軍閥

第四卷 軍閥的崛起 第兩百一十二章 坑爹啊! 文 / 仲浦

    歡迎大家來到——:

    從發信件給那些大佬們道這些大佬們到達西康有一個多月,王九齡萬萬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來,十多萬人啊,嚇王九齡一跳。

    還好他們是逐漸到達西康,王九齡遵循他們的意見,願意去交趾省得就有土地分,想在西康的就沒有,只有房子,做生意政府可以大力扶持,但是政府可不負責他們的生活,最後這些人無一例外的都選擇去交趾。

    早在之前王九齡就想好了,這些北洋的大佬們應該有個一半人會過來,所以王九齡調集了一個集團軍和召集了二十多萬民工以及大量的建築技術人員,在紅河上游將一個小鎮從新規劃了一下王九齡打算在這裡建設一座新型的城市。

    這個地方離交趾的省會像市有五十公里遠,在紅河的背面,就在鐵路的一個車站五公里遠的地方。

    王九齡一聲令下,不管怎麼樣王九齡打算先建五千棟別墅,反正這裡也要建城市,王九齡還可以那這些別墅獎勵給那些貢獻突出的人。

    要在短期內建設五千棟房子,確實不容易,不過別墅一般三層左右,不是很高,王九齡選擇的別墅就是三層,一樓有一個大廚房和一個公用的廁所,四個房間和一個大大的客廳,二樓是五個房間和一個公用的浴室囊括廁所,然後大房間裡面有浴室,也可以在裡面上廁所或者更衣,三樓因為交趾的降雨量大,風也大,所用用的是民間的那種屋頂,不過為了防止颱風,很多地方都是用水泥鋼筋混泥土鋪成,另外還有一個小小的陽台,可以晚上看月亮,整個三樓有五個房間,其中一個大房間,另外就是一個廁所了,房間要是還不夠,那他們就自己看著辦,王九齡不管了。

    而外面而後門是一個小小的院子,前門就有個大院子,可是說這麼一棟別墅可說超豪華了,擱在後世至少三四千萬了,不過現在忘記了建造房子就不需要那麼多了。

    房子所有的材料基本上都是王九齡的,現在那些水泥廠,磚廠,還是國有,王九齡並沒有轉出去,應為現在交趾正在大建設,水電站、大量的工廠道路都需要這些東西,王九齡至少要等大規模建設完才開始轉賣這些。

    王九齡預計在信件發出去之後應該兩到三個月就會有大量的人前來,所以忘記了要求兩個月內先建成兩千棟房子。

    應為時間比較急,所有水泥全部運用最新生產的速干水泥,這種水泥只要半個小時就會幹透,使得房子的建設提高了不止十倍,同時房子比較低,也不擔心有什麼隱患。

    三十萬人大建設,那種場面絕對是震撼的,同時還採用了大量的機器協助建房子,這些房子就像後世農村那樣,先打好地基,然後用鋼筋混泥土澆築地基,同時還有用於支撐的柱子,等這些干了之後,就開始在每根柱子之間砌上磚,還不會砌外,等磚砌道柱子那般高度,就開始裝模板,然後扎上鋼筋在澆灌含有大量大理石或者麻石石子的混泥土,這樣一層樓就蓋好了,第二層、第三層也都這麼幹,只是第三層的屋頂處理起來要麻煩費工夫一些。

    接下來就是裝修,外面都要用瓷磚裝修好,為了節省時間,其實房子的樣子雖然有幾種樣式,但是幾千棟別墅,不是這個樣子就是那個樣子,不過都是中式風格的房子,沒有一棟完全是上海、天津那種洋房的樣式。

    同時這些房子的裝修,為了節省時間,盡快建設起來,他們的樣式也是一樣的,只有幾種方案,所以很多房子看起來是一樣的。

    內部專修,地面上鋪上耐用的瓷磚,在離地面一米二高一下的地方貼上瓷磚,以上的地方刷上石灰房子的內外部就這樣了。

    而五千棟別墅自然是很多的,所以設計時候還要把他們分成若干個小區!!一般三百到五百棟一個小區,在小區內有一些花園,水池,一些健身的設施,另外就是寬闊的水泥路,還有幾個停車場,要是哪家有了私家車,可以停在那裡,可以說所有的規劃都是百年規劃了。

    另外在小區內還設有大超市兩個,不想出去,也可以在超市裡面買生活必需品。

    而王九齡低估了士兵和民工們的建設熱情,雖然這些房子建設害了沒有他們一棟,但是忘記了分田分地分房子給他們,還有耕牛等大量額農用工具給他們,早就想報答王九齡了,一聽說政府要招工,紛紛參加,在他們眼裡政府就是王九齡,王九齡就是政府。

    而做工不但包吃包住還發相當於五塊大洋的5龍幣的工錢,這麼好的事情不干還什麼時候干,就算不發工錢,只要給吃的,他們露宿工地都可以,到了工地上,每個人都是拚命的幹活。

    最後在王九齡規定的時間內居然建造了五千棟別墅,王九齡簡直不敢相信,這戰鬥力也太驚人了。

    王九齡接的到匯報後正好把這些北洋大佬們安置過去,同時軍隊繼續訓練,那些民工顆粒結了工錢回家忙去,要是家裡不缺他這個勞動力,就留下來,工資一分不少,待遇也照舊,繼續參加建設。

    為了迎合北洋們的口味,這座城市也被王九齡命名為北洋市,相信那些老北洋們應該會對這座城市充滿感情。

    而工人們則在修建城市的政府大樓,還有醫院、學校,商舖還有房子,這座城市規模不一定要多大,但是裡面的設施一定高先進、高端、齊全,尤其是醫療方面,醫院絕對要教案的全國最好,王九齡知道這些北洋大員們,很多人在這幾年就會因為各種原因去世,尤其是十年內,很多人因病去世。

    坦白的說這些人當中有很多人才華橫溢,有能力,但是很多人沒有找到方向,沒有找到振興民族的方法,只是為個人撈到了不少錢,不過這樣也好,反正他們搬過來,了就會在交趾消費,那麼這些錢就是在王九齡的轄區內流通,他們額錢也會存在王九齡的大中華銀行,或者是華夏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這些都是王九齡開的只不過不是王九齡個人的,而是國家的,王九齡自然將其他銀行,管你是外資還是國內的一律排除在外。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