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大軍閥

第四卷 軍閥的崛起 第一百四十二章 納粹來人(二) 文 / 仲浦

    王九齡其實一直都在攀枝花,只不過他想看看這些德國人的反應,至於步槍也不是什麼秘密了,老蔣那邊已經著手生產了,而王九齡這邊也開始生產的,只不過西方國家對機械設備看的緊,王九齡只是購買到小型兵工廠的設備,只能用傳統工藝來生產槍支,不能用簡單有效的標準化流水線作業。

    德國人住宿的地方,王九齡派人安排了很多竊聽器,為了這些設備王九齡又花了不少錢,之前一直沒用上,不過今天終於用上了,德國人正聚在一起討論要給多少好處,王九齡才會答應讓德國現在就進入西康做生意。

    翻譯把他們的話一一翻譯給王九齡聽。

    「先生們、女士們,很明顯這名將軍的實力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他們居然可以自己研發步槍,而且這款步槍的性能還在我們的毛瑟98之上,所以為了在談判中能夠比較順利,我們應該盡早的拿出對策來。」

    一個女人的聲音響起,「卡爾先生,您還是說說您的看法吧,您可是經濟學家。」

    同樣是剛才的那個聲音,看來剛剛說話的那個人是叫卡爾,驕傲卡爾的說道:「其實技術對於我們來講,要什麼有什麼,我們的技術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問題是我們不可能把這些技術隨隨便便就給一個國家,尤其是在我們不知道能得到多少利益的時候。所以在沒講到他(指王九齡)之前,我不好說什麼。不過我個人認為,恐怕我們的底線應該堅持不了多少。」

    另一個男人的聲音響起,有點沙啞,「慕尼黑的大佬們雖然承諾只要不給核心技術,我們可以做主,但是要是我們真的談到這些條件就算錢了合同他們也不會承認的。」

    「安德裡亞斯先生,諸位,我們不應該先討論能給什麼支持給這位軍閥,我們還是討論一下我們所見所聞吧,結合這些東西,我們才能給予必要的支持,如果這位軍閥給我們的太少,我們的技術就算是雞肋,我想慕尼黑的商團也不會出的。」

    剛剛那個女人的聲音再次出來,「我覺得克裡斯蒂安先生說的對,我們是應該先討論這邊的情況,在討論我們給他什麼,而我們又能得到什麼,我們要是簽下的合同不能該那些商人們帶來利益,他們是會直接無視,不承認的。」

    「那芭芭拉女士,您覺得我們應該如何呢?」一個男性的聲音響起。

    「從一路走過來看,這裡應該是在大規模的建設,而且從側面瞭解到的,這個軍閥一直在這裡免除賦稅,同時所有建設需要的錢都是這名年輕軍閥的公司出錢,所以這個人應該是一個強烈的民族主義者,因此我們必須對他保持尊重,不應該對他趾高氣揚,要不然我們給的條件再優厚,他也是不會答應的。我估計我們付出的東西可能會很多,但是得到的也會更多,跟這樣的人合作,他看起來不貪心,實際上是不會為了蠅頭小利兒放棄更大的利益,用中國話來時叫因小失大,其他仔細想來他應該是極為貪婪的人,所以我們要小心應付。」

    ……

    這些人一直在那裡討論了半個下午,直到王九齡讓人叫他們吃飯。

    這些德國人大概沒想到在連槍都造不出來的中國,居然有這麼先進的東西,而他們的話也全部被王九齡瞭解的一清二楚,只要給足夠的好處,王九齡就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接下來就是談條件了。

    德國的談判代表叫馬克是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人,王九齡一一和這些人握手寒暄,在德國人眼裡,老天真的是不公平,眼前這個男子會行軍打仗,會之力國家,會經商,據說那些歌曲也是他寫的,還有步槍也是他設計的,德國人心想老天啊,還有他不會的嗎?一個人怎麼可以會那麼多,而這也是後來其他人的心聲,不過王九齡不會的多了去了,比如不會造核彈、衛星、飛船、飛機等等。

    這次作陪的就沒有,反正他們也幫不上忙,聯絡感情,兩方沒有任何感情,除了三個翻譯就王九齡和攀枝花市長江奇雲。

    到中國來,自然要嘗嘗中國菜,不過這些老外都不會拿筷子,王九齡教了他們一下,不過這些手腳粗苯的老外實在一時半會學不會,也只好用了刀叉,幸虧王九齡提早準備了,不過這些德國佬的吃相可真的是不堪入目,那個樣子活像幾天沒吃過飯的人,看樣子是這些飯菜很合他們的胃口,西方人不向東方人那麼含蓄,都是只要喜歡的,有吃的就吃,西方人在餐桌上好像只有法國人吃飯是比較文雅的,後來英國人四處搶劫發了財也學會了一點,而德國人的心思都放別的上面去了餐桌上就沒那麼多講究,這個念頭去做客基本上是不上餐桌的,他們叫自助餐,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西方人好像吃飯的時候不談工作,或者很少,尤其是這樣的事情,要是談的話也是要等著生意做成了,一起喝慶功酒才會偶爾談論一下,不過中國基本相反,開始就是談生意、喝酒,等到簽了合同了,就去酒吧喝酒,然後去洗洗桑拿,在按個摩、拔個火罐,最後找個……米西米西去了。

    王九齡也沒有吃完放就談生意的習慣,這種事情完全可以留到明天,不急!說不定晚上還有新發現。

    吃完飯王九齡帶這些德國人參觀了一下大中華娛樂有限公司,裡面出的唱片已經賣到德國去了,這些人也聽過,坦白的說他們原來還以為能發行這麼好的唱片,那個公司規模應該是絕對空前的,不過很顯然,他們失望了,因為一直要建房子安置遷移過來的人民,所以大中華娛樂還沒有太正規的廠房,不過聶耳他們已經在設計廠房了,王九齡的打算是,要修就全部修好,反正現在也差不多。

    新的廠房再過半年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聶耳他們也不著急,王九齡可是完全按照他們的要求修建的。

    馬克說道:「親愛的將軍,沒想到那些偉大的歌曲竟然是在這麼簡陋的地方發行的?」

    「今天的付出是為了明天的收穫,我相信米飯會有的,豬肉也會有的。」王九齡哈哈笑道。

    翻譯把王九齡的話翻譯給馬克,馬克等人若有所思。

    王九齡道:「其實德國也一樣,雖然你們現在面臨困難,國土被戰,但是比20年代已經好了很多,我相信你們德國在希特勒先生的帶領下很快就能趕走那些帝國主義,牛奶會有的,麵包也會有的!」王九齡最後還拍拍馬克的肩膀,衝他笑笑。

    「謝謝,我相信德國的那一天不會遠。」馬克等人很受鼓舞,王九齡的那句話堅持說的太好了,這些年來他們那麼努力卻總是有種拳頭強有力度的擊出去,卻總是空空的,什麼也沒撈著,他們的耐心都快沒了,王九齡這句話告訴了他們,堅持自己的信念,一切都會好起來的,這群德國人對王九齡的印象無形中又好上了不少,而這句話也被慕尼黑觀察家報,也是這次唯一參團來的記者,把這句話第二天一大早就發回了他們的總部。

    當然這句話也讓是掛在王九齡的名下,作為現在的德國來說他們太需要朋友了,在他們周圍全部是敵視他們的國家和民族,德國人感覺自己是被遺忘的國家,這也是希特勒為什麼能迅速起來的原因之一,他們需要強大,讓敵人跪倒在他們的腳下。

    王九齡的名字再一次印在了德國人的心中,一年來王九齡的名字頻頻出現在歐洲各國的報紙上,以至於要是長時間沒有忘記了的消息,這些人反而不習慣。

    要不是王九齡下令所有的外國人都趕出去,說不定晚上睡覺都會有人來**。

    狗仔隊真可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