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大軍閥

第四卷 軍閥的崛起 第一百三十七章 咱也有戰艦了 文 / 仲浦

    再說於漢的第三師,15顆毒氣彈,和十幾個裝備精良的士兵很快登上了狹霧號驅逐艦,而李雲飛的部下只留下李雲飛和幾個熟悉情況的部下,其他人和九二步兵炮以及不必要的彈藥全部卸下驅逐艦運走。

    十幾個西康軍精銳一邊勘察狹霧號驅逐艦,一邊等這些人和彈藥遠離驅逐艦。等這些人離開之後,士兵們在一名排長的指揮下,開始行動。

    在一陣激烈的爭奪戰中,艦塔和操控室很快被佔據,所有的日軍完全退守至甲板一下,這個時候因為沒有人駕駛,驅逐艦很快就擱淺了,不但是甲板上的中**隊,甲板嚇得鬼子兵也被突如其來的慣性掀翻在地,上面還好,空間比較大可是下面裝了那麼多東西,鬼子兵一個個被撞得頭暈眼花的,而西康軍的人也趁著這個時候以最快的速度,戴上防毒面罩將毒氣彈全部扔下去,然後將將所有能封閉船體的們關起來,所有人以最快的速度跳進水裡,朝遠處的木船游去。

    本來帶著防毒面罩,可以下去趁著鬼子吸入毒氣,但是反應不靈敏將他們幹掉,但是士兵們從來沒見過這種戰艦,更不懂裡面什麼樣子,同時裡面那麼小的空間內投了15顆毒氣彈,防毒面具還有沒有用,也不知道,畢竟是買來的貨,性能怎麼樣難說。

    一直呆了一個多小時也沒見驅逐艦爆炸,所有人確定裡面的鬼子因該是死光了,不過士兵們沒有貿然去打開驅逐艦的門,因為毒氣彈的威力太大,超乎他們想像,之前長官三令五申,要是成功了,也不要那麼快接近驅逐艦。

    西康軍只是派了一個人去把門打開,讓裡面的毒氣慢慢排出來,就這樣四天後,船體裡面還有芥子氣沒有排乾淨,為了將裡面的毒氣徹底排乾淨,於漢等人弄來兩個抽水機,用水把裡面全部灌滿,把裡面的空氣排出來,因為驅逐艦擱淺了,所以也不擔心會沉沒。

    經過兩天的瞎搞,終於將這艘驅逐艦搞好,而王九齡沒有會開軍艦的也是找劉湘這個老軍閥棒的忙,他可是有炮艇的人,開大一點的軍艦是還能湊合,開始這老傢伙還想買下這艘驅逐艦,王九齡自然是不會賣的,有這麼一艘驅逐艦也能為王九齡培養點海軍人才,誰能肯定以後沒有出海口呢。

    不過王九齡雖然不買軍艦給他,但是也表示大家各自安分守己,王九齡管好西康省,絕不插手四川的事務,劉湘也不許插手西康的任何事務,雖然沒有買到驅逐艦,大師大家還是很愉快,這年頭就怕身邊的人野心太大,要不然剛剛走了個劉文輝,又來個更厲害的王九齡,估計四川沒救了,劉湘一直很奇怪王九齡用了什麼法子把劉文輝的部下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至於那艘被炸沉的天霧號驅逐艦,劉湘是沒興趣的,修也修不好,王九齡就只好把那艘軍艦撈起來,免得阻塞河道,反正上面的發動機是有用的,還有沒有損壞的火炮,尤其是上面127mm/50倍口徑炮,王九齡還沒有,正好裡面還有很多炮彈,王九齡正好正好在附近建了一座小型的要塞,可以扼守金沙江,誰要是想到從金沙江水路攻擊王九齡那已經不可能了,軍艦大了會擱淺,小了要塞的127mm炮就能一炮幹掉那些小炮艇。能用的王九齡都拆下來,不能用的就煉鐵製造步槍。能造軍艦的鋼鐵絕對是上等的鋼鐵。

    王九齡前世最喜歡看關於歷史架空和軍事的小說,自己也寫過架空的網文,所以對於簡單的步槍是略知那麼一點,後世看過很多步槍的分解圖,不過印象最深刻的就是ak-47、中正式步槍和54式手槍,其他的就沒有什麼印象。

    中正式一槍過去只要打中人不死也是重傷,其次「中正式」的另一個優點是,內部機件、構造均大體相同,包括槍機在內的大部分零件只需稍加修銼即可互換,有的可以直接通用。

    中正式步槍參數

    口徑:7.92毫米(中國舊稱七九口徑)

    中正式步騎槍的作業原理:旋轉後拉式槍機,毛瑟式前栓榫鎖定,手動

    彈倉容量:內藏式彈倉,5發,橋夾裝彈

    彈藥:7.92x57毫米

    初速:810米/秒

    表尺射程:2,000米

    槍全長:1.110米

    槍管長:600毫米

    瞄準具:表尺照門,刀片形準星

    刺刀全長:575.5毫米

    全重:4千克

    而五四式手槍在中國從建國開始道2012年度還在大量裝備,電視上的警匪片也是大量出現,打穿防彈服的「黑星手槍」之傳說更是為其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王九齡這個偽軍迷自然是知道的,可惜中國不允許買槍,要不然傾家蕩產也要買一支來耍耍。

    口徑:7.62毫米

    全槍長:196毫米

    槍寬:30毫米

    槍高:128.5毫米

    槍管長:116毫米

    全槍重:840克

    瞄準基線長:156毫米

    初速:420-440米/秒

    膛線:4條,右旋

    彈匣容彈量:8發

    平均最大膛壓:1850∼2100公斤/平方厘米

    初速:420米/秒

    射速:30發/分

    規定壽命:3000發

    射程:50米

    附屬品:通條一根。用以擦拭槍膛。平時固定在槍套側面。

    鬼子的軍艦撈上來,光鋼鐵就一兩千噸,能造不少步槍和手槍,不過王九齡打算先把步槍搞定,畢竟那是進攻的武器,而手槍是防守的武器,未來抗戰需要的是步槍而不是手槍。

    兩種武器都有他們致命的缺點,所以必須改改才行,中正式最大的缺點就是中正式"的缺點是拉動槍機較費力,加之,在持續射擊時,槍匣與槍機因受熱膨脹而緊貼在一起,槍機更難拉動;射擊精度、射程都不如日式。

    不過現代戰爭一半發生的距離都在三百米至八百米,所以射程那一塊比鬼子的短那麼一點點就沒有關係,畢竟鬼子的可以打兩千米,中國的少個兩三百米不影響大局,所以王九齡主要需要解決拉動槍機較費力的問題。

    等這款槍最終定性之後王九齡依然打算將這款槍命名為「中正式步槍」,當然這是為了討好蔣介石,免得老是被他盯著,也難受。二來這款槍定性之後王九齡要把圖紙和生產工藝交給老蔣,歷史上的中正式步槍要到三五、三六年才批量生產,這就耽誤了很多時間,鬼子三七年就開始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了,要是能提前幾年生產,相信中國也不需要花那麼多外匯去購買別國的武器了。

    同時王九齡還需要把這款槍的生產工藝交給龍雲,劉湘,幫他們建立兵工廠,最短用兩年全部換裝,要是有必要的話還要把這把槍推廣道整個中國,要是中國全部是用中正式步槍,相信就算王九齡沒有很大的發展,那麼在日後的抗戰中,**也不會遇到那種,子彈送錯地方,只能拼刺刀的情況了,或者是買不到那種子彈,又或者是鬼子封鎖了運輸路徑,買了彈藥也運不進來那樣這些槍也只能是燒火棍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